诗与剪纸

2023-09-05 03:29马丽阳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23年5期
关键词:阴刻剪纸作品剪纸

马丽阳

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一书中说:“画外意,待诗来传,才能圆满,诗里具有画所写的形态才能形象化、具体化,不至于太抽象。”古诗词与剪纸同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诗词更注重展现意境美,剪纸则呈现形态美。二者虽形式不同,但情致和美却相通。本单元教学将语文课的古诗词与美术课的剪纸相结合,开展跨学科美育实践活动,从语言美、情境美、画面美三个方面带领学生深入体味古诗词,于形、意、境、情中温润学生的心灵,达到美育的目的。

一、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要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在审美感知中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功能,领会中华民族文化精髓。本单元是基于人美版《美术》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课《刻纸》和部编版语文教科书四年级全册古诗文整合而形成的。剪纸和古诗词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反复诵读古诗词,引导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的意境,再将诗意引入剪纸,了解刻纸的技法,感受古诗词与剪纸的诗情画意,以达到美育的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单元目标

第一,了解古诗词含义,学习阴刻和阳刻基本技法并完成一幅体现古诗意境的剪纸作品。

第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对比发现阴刻和阳刻的特点,在诵读与讨论中提升审美情趣,学会人物、植物、房屋的起稿和剪画方法,完成一幅古诗词剪纸画。

第三,通过多角度了解、欣赏古诗词与剪纸并完成创作,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把握古诗内容,感悟古诗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2.学习剪刻的基本方法,运用阴刻或阳刻创作一幅体现古诗意境的剪纸作品。

(二)难点

1.培养自学古诗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2.创作阴刻、阳刻作品,展现古诗意境。

四、教学过程

本次剪纸与古诗词教学整合,以大单元课程的形式展开,要求美术和语文两个学科教师相互配合教学。第一课时以语文课程为主,进行古诗词学习,第二课时由美术教师主讲剪纸创作方法,第三课时则需要采用“双师同堂”的形式对学生创作的作品进行评述。

(一)第一课时“知诗解意”——《宿新市徐公店》

1.导入:看图片,猜诗句

教师:展示关于春天景色的图片,请同学们猜一猜它表现的是我们学过的哪些古诗。

学生:通过画面联想到古诗《村居》《咏柳》《春晓》中的诗句。

教师:今天,我们还要跟随一位诗人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游戏引入课题,以画入诗,为下节剪纸创作课打下基础,以问题引发学生联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探究

(1)读诗题,猜诗人

教师:(播放音乐)浏览俏丽的春景,请同学们慢慢闭上眼睛,想象春风拂面的场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杨万里乘船缓缓靠向岸边,“宿/新市/徐公店”,请同学们跟我反复齐读诗题并断句,你还能想到怎样的画面?

“宿”为动词,意为住宿,“新市”为地名,“徐公店”就是旅店的名字,这是诗人投宿新市徐公旅店时创作的作品。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

学生:我仿佛看到一个人背着行囊,站在旅店门口,旁边的木杆上飘扬着红旗,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徐”字。

【设计意图】以读悟意,利用语言的节奏和内容打开想象,在脑海中形成画面,用语言、音乐营造情境,初步感受诗人所处的环境,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

(2)读古诗,学字词

学生大声、流利地朗读古诗,自学生字并尝试利用分割符断句。

学生活动:自学生字“宿”,翘舌音“疏”;理解地名“新市”和“疏疏”的意思。

教师:示范并进行书写指导。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字词障碍,为画面解读做准备。

(3)圈字词,想画面

教师:(播放美术老师为古诗配画的视频)自古以来,中国诗画相通,“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请大家在欣赏老师绘画作品的同时,圈出与之对应的景物字词。

学生活动:从画面中发现“篱落”“一径”“新绿”“儿童”“黄蝶”“菜花”等词语。诗句表现出在春风的吹拂下,柳条轻摆,一条小路旁有大片油菜花田,一只蝴蝶翩翩飞舞,孩子们在嬉戏玩耍的情景。

【设计意图】利用视觉语言,引导学生发现文字中的景物,将抽象的文字与具象的绘画联系起来。在音乐的烘托下,捕捉诗词中的“形与意”和“景与境”。引导学生在美的氛围下学习,不断体会诗词中的景物元素并将其组合在一起,建立饱含情感基调的“境”,让古诗阅读更有深度。

(4)说感悟,入诗境

教师:循环播放《宿新市徐公店》绘画视频,在音与画的氛围中,请小组成员相互朗读诗句并交流,体会古代诗人对美的不懈追求。

小结:诗人用文字勾勒出一幅富有情趣的田园风光画,表达出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之情。希望同学们也能够发现身边的美好。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视听媒介引导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多角度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感受古诗词的情境美。

(二)第二課时“学技创图”——剪纸技法学习

1.动画导入

教师:播放以王维的诗《画》为主题的剪纸动画,引出课题。教师提问:本诗是用什么美术形式表现的?

学生活动:学生发现动画是用剪纸艺术形式来表现古诗的情景。

教师:我们通过欣赏剪纸作品,了解到剪纸艺术是一种具有丰富创意和技巧的传统艺术。剪刀在纸上可以表现出各种形状和图案,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与智慧。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最喜欢的动画导入,引出剪纸这一美术形式,激发学生用剪纸表现古诗词的兴趣,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跨学科融合。

2.探究新知

(1)拼海报,学知识

小组合作:利用老师提供的小锦囊修复《剪纸之旅》小报,并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做。

小组1:我们发现锦囊里有单一颜色的剪纸和多色的剪纸,所以修复的是剪纸的种类这个栏目的内容,学到的知识是剪纸按照颜色可以分为单色剪纸和复色剪纸。

小组2:通过小报上对剪纸南北方特点的介绍,我们重新调整了南北方剪纸的位置,发现北方的剪纸线条比较粗犷,人物、动物的形象比较简单,南方的剪纸从线条到图案都非常细腻,十分秀美。

小组3:我们利用平板电脑修复了剪纸《蝶恋花》阳刻的造型,发现阳刻需刻去起稿时蝴蝶的轮廓线,利用周围的块面衬托出形象。

小组4:我们利用平板电脑修复了剪纸《蝶恋花》阴刻的造型,发现阴刻要刻去花朵线条之外的空白部分,留下轮廓线和块面衬托出形象。

小结:(播放视频)剪纸因其丰富的意象、多样的用途、巧妙的造型和雅俗共赏的审美特点,自古便深受人们的喜爱。唐代李商隐描写剪纸为“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宋代王子俊专门写了一首关于剪纸的诗《长风纸平渡》 :“剪纸铺平江,雁飞晕字双。秋山青隔岸,谁启读书窗。”剪纸如诗,一幅幅生动的剪纸作品让平面的画作呈现出一种别致的意境美。

【设计意图】为了改变以往剪纸基础知识学习略显枯燥的讲授模式,教师创设修复小报的情景,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了解剪纸的种类、地域特色、表现手法等知识。利用平板电脑初步对比阴刻和阳刻的差异,为接下来古诗剪纸创作打下基础。

(2)选古诗,试构图

教师:同学们,《剪纸之旅》小报还缺少一块核心版面,主编刘老师(语文老师)想向同学们征集《宿新市徐公店》剪纸作品,请大家说一说你想表现的画面,随后完善构思并起稿。

学生活动:讨论表现元素,参照诗中“篱落”“一径”“新绿”“儿童”“黄蝶”“菜花”等词语,尝试将画面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教师:在学生作画的同时,随机在教室内找一名学生,按照他画的柳树外形用粗马克笔模仿绘画,完成后同步展示,让大家找找有什么不同。

学生A:我发现老师画的树干花纹比他画的更粗,而且花纹与花纹之间都断开了。

学生B:你说的这个花纹跟我刚才修复的阴刻画法很像,老师应该是想用阴刻来表现。

教师追问:那如果还是这张图,我把线以外的地方刻掉是不是就是一张阳刻作品了呢?同意的同学请举手。

教师示范:利用刻刀和剪刀进行剪刻,边刻边讲解要领。握刀时应刀尖入纸,刀尖与纸面呈30度角,刻纸应遵循由里向外、由小向大的规律。

学生C:我发现图案轮廓是断开的,周围都刻掉以后,图案也掉下来了,所以想要表现阳刻,起稿时应该把所有图案连起来。

小结:阴刻——线线相断;阳刻——线线相连。

【设计意图】采用阴阳刻法起稿是本课的难点,利用初步构图尝试让学生自主查找问题,再通过教师现场示范引领学生直观地区分阴刻和阳刻起稿上的不同,总结起稿规律,初步解决难点问题。

(3)齐投票,选最优

教师:剪纸凭借独特的镂空设计、细腻的线条、巧妙的造型为我们带来灵动的艺术美感,这与诗词的神韵和意境颇为契合。请小组内投票选出最贴合古诗意蕴的作品,将小组最优作品展出并讨论,总结经验。

学生活动:

第一,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剪纸表现方式的不同对于古诗气韵的展现也不尽相同。阳刻作品更细致,适合表现“幽径”“篱落”“山野”等长线条的景色,阴刻作品则更富有童趣,适合表现生动活泼的场景。

第二,通过课前录制的微课引导学生学习人物、植物、房屋起稿和剪画方法,学生根据所选古詩尝试进行剪纸画稿再创作。

【设计意图】让学生丰富自己的画面,找到适合古诗意境的画面设计,完善古诗剪纸作品的画稿设计,体会剪纸朴实、生动、简洁的美。与此同时,积累剪纸知识与审美经验,为下节课的剪纸创作做铺垫。

(三)第三课时“诗情纸艺”——诗词剪纸创作

第三课时采用“双师同堂”的形式,在前课基础上总结品析诗词和剪纸创作方法,让学生自选本年级所学的诗词并创作剪纸作品。

1.情境导入

教师:老师看到了大家为《宿新市徐公店》设计的剪纸画稿,感到非常惊喜,这节课我们就自选古诗来创作剪纸作品。

2.自学:品诗情

学生可以自选本年级的任意一首古诗,通过“古诗词三步学习法”,即“读诗题,认诗人;读古诗,画节奏;圈字词,想画面”开展自主学习,并分享感受。

学生A:我选择的《清平乐·村居》是辛弃疾隐居乡村时所作的一首词。在写景方面,词人用茅屋、小溪、青草描绘出清新秀丽的环境;在写人方面,这首词描绘出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的场景。词中描绘了一派生机勃勃之景。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场景带给我宁静、惬意的感受。

学生B:《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于1961年创作的一首词,塑造了梅花坚强不屈、不畏寒冷的品格,鼓励人们要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设计意圖】以景造境、以画寄情是诗人常用的手法。读懂诗词,联想画面,有助于学生提升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3.自创:展纸艺

同学们根据诗词进行构思和起稿,然后根据画面内容选择合适的剪纸表现方法,创作古诗词剪纸作品。

【设计意图】从剪纸与诗的共性入手,从文学中汲取美,用灵巧的双手创造美。

4.分享:诗情纸艺

教师:请学生分享自己创作剪纸作品的艺术灵感。

学生A:我选择的古诗是王冕的《墨梅》,诗歌描写了洗砚池边生长的一棵梅树,朵朵梅花都似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这首诗歌颂了墨梅卓尔不群,淡然自谦的品格。我和王冕一样喜欢梅花,希望能像诗中歌颂的那样,拥有梅花一般的品格,因此,我采用阳刻的剪纸方法去表现。在画面中,我增加了一只喜鹊,象征着作者本人,呼应了作者借梅自喻,表达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态度。

学生B:我的剪纸作品灵感来源于古诗《宿新市徐公店》。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前两句写农村景色: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篱笆旁还有一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长出。后两句描写儿童捕蝶时欢乐、天真的模样。这首诗动静结合,自然真切,别有情趣,我觉得它与北方剪纸简单、朴实的意境非常契合,所以整幅剪纸作品我采用的是阴刻刻法。

学生C:我以剪纸的方式把宋代诗人范成大描写的《四时田园杂兴》刻画出来。在作品中,我以乡间小路作为中心,在路边,我添加了阳刻的梅子树和杏树,还有栩栩如生的蝴蝶,房屋部分用阴刻刻出花纹,留下大面积的红色。我用阴阳刻结合的手法表现出乡间美景。

【设计意图】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从多角度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体会古诗词之美与剪纸之美,感受情境美,欣赏文化美,创造诗意美,用美打破学科界限,让美的经验转化为美的创造。

学生在整个单元中通过文字去体会古诗中抽象的意境美,通过剪纸的形式将这种美具象化,在虚实相生中体味中国文化,这就是体验美和创作美的过程,也是美育的过程。

猜你喜欢
阴刻剪纸作品剪纸
刍议阴刻玉雕的价值构成与取向
王家乐剪纸作品选
庆祝建党100周年剪纸作品
季玉兰剪纸作品
剪纸
浅谈塞上碑林红石峡的书法艺术和历史价值
浅谈玉石微雕阴刻艺术
浅谈河北蔚县剪纸
于富业剪纸作品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