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的概念衍化与实践路径

2023-09-07 09:02天津市第二十五中学王琳琳吴亚茹
天津教育 2023年19期
关键词:学段课程内容天津市

■天津市第二十五中学 王琳琳 吴亚茹

一、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的现实背景

(一)教学内容的独立性与系统性之间的张力

当前,大中小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之间有明确的边界,容易忽视知识的衔接性以及上升性。但同时,思政课的学习又要求具有系统的知识体系,各学段之间要有机衔接、相互贯通。因此,它们之间产生了一种矛盾和张力。

教学内容的独立性会产生一种结果,即所学的一部分内容可能会简单机械地重复,为了保持知识的完整性,在上一个学段学过的内容到了下一个学段又学一遍。虽然结构和形式发生了改变,但是一些概念、论述还停留在原来的维度上,知识之间没有实现有机衔接。比如:在高中时,教师会说的一句话:“这些在初中应该是学过了。”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学过,而教师认为学过了,那这个知识点他可能就会略讲,最终造成某些学生因为知识点没掌握而跟不上教学进度。思政课的简单重复,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学生对于没有新鲜感的知识也会觉得枯燥,影响课堂效果。

(二)教学目标与学生认知规律不匹配

人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思政课的学习也是这样,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每个阶段的认知水平是不一样的,只有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设置课程目标,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大中小思政课有时会出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匹配的情况。

比如:在初中阶段,学生对于教材中的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理解,既要理解主要矛盾是什么意思,又要理解什么是不平衡不充分。如果某些学校或者地区的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形式上不是用具体的实例来进行教育,而是死板地按照教材来讲授,最终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只能死记硬背,根本理解不了主要矛盾的内涵,教学目标也无法实现。

(三)教师队伍数量和结构不匹配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主体,但是目前在各学段,思政课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都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

从教师队伍的数量来看,高校师生比达不到国家的要求,甚至有些小学的思政课教师由语文教师或者班主任兼任,这不仅是因为思政课没有受到重视,而且是因为思政课教师的供需失衡。

从教师队伍的质量来看,优秀的师资力量总是会集中在少数的学校,形成虹吸效应。根据调研,大概有78.05%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同时,教师队伍年龄偏大,对新的教学手段的接受能力较差,讲课枯燥,流动性大,这些都是教师队伍面临的问题。

二、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的理论依据

(一)何为“一体化”

所谓的“一体化”,是事物发展的一个过程,是由相互联系但是又相对独立的事物之间建立系统化、体系化的联系,并逐渐转化成相互贯通、有机衔接的共同体的过程。

(二)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的提出及相关政策文件

教育部在2013 年提出了“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研究”,德育一体化和思政课一体化都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同的是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对德育一体化的升华和细化,是根据时代的需要提出的新命题。

2019年的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座谈会正式开启了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座谈会之后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这是思政课改革过程中的重要文件,标志着思政课一体化改革的正式开启。

三、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的实践路径

(一)统筹规划课程内容,有机衔接课程目标

思政课对于学生的价值观的引导、道德素质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课程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置更是重中之重。而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涉及诸多方面,必须进行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否则就是一盘散沙。

要实现每个阶段的思政课教学目标,必须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要统筹规划大中小思政课,做好顶层设计,使得每个阶段所学的内容跟本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是相匹配的。比如:天津市出台《深化新时代天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举措》,从天津市的高度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出总体规划。

第二,要使得课程内容相互衔接,让学生能够轻松掌握知识,打牢基础的同时开拓深度,拓宽视野,不会因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感到枯燥,这就必须规划好每一个学段衔接处的教学内容。以天津市第二十五中学为例,通过联合本校内部的各个年级,尝试建设“纵向一体化”的思政课堂,将各个学段用“生命与人生”这一主题贯通起来。

2021 年4 月,天津市第二十五中学与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市南开区中心小学在天津市第二十五中学思政教室举行了大中小一体化思政学科教室“一室三中心”共建工作启动仪式。思政教室“一室三中心”的功能即:基于党员干部教师提升党性修养的“党建活动室”、基于大中小一体化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的“研修中心”、基于大中小一体化学生发展的“教学实践中心”、基于家长、社区与学校融合发展的“共建中心”。天津市第二十五中学与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开区中心小学共同组建的大中小一体化思政学科教室共建基地工作中,聚焦“一室三中心”功能创新工作机制,开拓工作方法,以大思政观为宗旨,广泛实践,深度探究,为统筹推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开启新篇章。

(二)丰富思政课程形式,推动课程思政发展

思政课程是思政教学学科内的交流,而课程思政是跨学科的交流。在不同学段的思政教学中,可能会遇到已经学过的相同的内容和理论,但是同样的理论讲给不同阶段学生时,就要采取不同的形式,以便他们能更好的理解和接受。

比如:天津市就开始了课题引领下的大中小一体化改革,天津市第二十五中学在初中学生的课堂中融入脱贫攻坚的内容;成立思政课一体化教研组,每个学期录制示范课,供思政课教师进行参考学习;利用多样化的时政内容作为对课程内容的补充,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丰富课程内容,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

除了成立教研组之外,还可以在实践中进行教学。比如:天津市第二十五中学的学生通过探寻红色遗迹,感受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将校内课堂拓展延伸至校外课堂,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更好地培养爱国情、报国志。

(三)缩小教师“供给差”,打通学段联系

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但是教师起到了引导作用。办好思政课,关键是要建设好教师队伍。从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着手,减少思政课教师的“供给差”,同时提高思政课教师对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和其他学段、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交流,使得学段学科相互贯通。

打通学段联系,并非要求教师采用同样的教案、同样的风格、同样的教学模式,而是要在发挥教师个人特质的基础上,推动各学段的教师的教学内容相互贯通,分工协作,共同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目前,有很多的网站可以供教师相互交流,各学校应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师要主动向优秀教师学习,同时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收集和解决。

天津市第二十五中学通过依托思政学科教室定期召开大中小跨学段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研讨会、学习交流会,助力于推动各学段思政课教学育人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衔接。结合各年龄段学生特点,围绕育人目标和教学内容,在活动设计、教学设计上进行互相学习借鉴,促进思想政治育人效果的达成;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上进行深入探讨交流,促进学科教学效果的达成;在教师研修、课程拓展上进行互助指导,促进教师师德师风与专业能力的共同提升。

大中小一体化建设具有必要性,是新时代的新命题。答好这份问卷,需要大中小学共同努力,根据各个学段学生的不同特点,分阶段循序渐进地传授知识,同时要注意知识和思想的一贯性,避免出现前后不一的情况。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进行顶层设计,合理规划思政课教学的内容、目标以及培养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猜你喜欢
学段课程内容天津市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有趣的云
如果画笔会说话?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