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白话报》的报刊实践与现代探索

2023-09-09 05:41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蒙藏藏文白话

刘 妍

(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

始于晚清的白话报刊承载了救亡图存、开启民智的时代嘱托。清末民初以来,白话报刊的创办与广泛传播,使言文一致的白话观念渐入人心,随之进入人们视野的还有平等、公平、重视教育等现代观念,以及团结、统一、觉醒的“中华民族”观念和现代国家想象。民国初年,流传于藏族聚居区的白话报刊《藏文白话报》,是中国近现代文学、文化史上重要的书写实践,对于了解西藏社会的近现代变革有重要的价值。

一、《藏文白话报》创办实践

《藏文白话报》,1913 年1 月创刊于北京,是学界公认的继《西藏白话报》之后对西藏有影响的报刊①。《藏文白话报》由中华民国政府专门负责民族事务的蒙藏事务局创办,秘书科办报处具体负责编辑出版,在北京印制好后用白布包裹邮递至西藏[1]。每月一期,至1914 年6 月,因蒙藏事务院整理内务而停刊,后于1915年4月以新刊号复刊,更名为《藏文报》,至1916年6月停刊。徐敬熙(1913年1月至1913 年5 月)、吴燕绍(1913 年6 月至1914 年4 月)、左霈(1914年5月至停刊)相继担任编辑[2]。本文重点关注以“藏文白话报”命名时期的报刊文献。

《藏文白话报》以“报”命名,实则装订成“刊”②,钉口在上,上下翻动。封面彩色印刷,每期均用汉文楷体书写“藏文白话报”,其下小字标注刊行时间和期次,再下有“中华民国邮政局特准挂号认为新闻纸类”和“本期奉赠”的字样。正文,墨色印刷,使用汉藏两种文字刊行,汉文在前,以右起竖排③的方式排列,对应藏文在后,以左起横排的方式排布。

报刊设置有图画、法令、论说、要闻、杂录、答问、小说、专件④等目次,每目次内部独立编页码,不统一编序。表1 中,笔者详尽地整理了《藏文白话报》每期各目次的发文情况,便于直观地了解《藏文白话报》栏目设置的变动和各目次刊文数量的变化。先后增补的要闻、補遗、广告、插画、学说、译丛等目次,显示了报刊逐渐明晰的文体意识和尚新求变的观念。每期实际刊登目次时有调整,法令、论说、文牍等栏目比较稳定,其他栏目时有增减,比如小说、问答、杂录常因篇幅所限被取消。通观创办始末,《藏文白话报》体例比较丰富、完备,拓展了现代思想观念和现代文体意识的表现空间。

表1:《藏文白话报》每期各目次发文情况统计表⑤

《藏文白话报》筹办之初,就拟定了图画、法律、命令、论著、新闻要闻、公牍、译述、杂录等栏目[3]。拟于新闻要闻栏目刊登“选聘驻在蒙藏回境内访事员搜集的见闻”,并以“消息灵敏,不落后人”为宗旨;译著栏目刊登“东西洋报纸论著有关蒙藏回事者”;杂录部分刊载“参证事实开拓见闻”的内容。其栏目开办的构想,有明确的传播新知,开启智慧的现代办报理念。实际创办过程中,目次的调整和丰富,使各目次刊文的文体界限渐趋明晰,呈现出专门化的特征;刊文内容时效性和实利功用的强调,使《藏文白话报》突破了官办报刊单纯的宣传教化功能,呈现出现代传媒的特点。

图画刊载内容包括:中华民国政府、蒙藏事务局领导人,报刊编辑等人物照片;官员的官服、官帽,正式大总统就任庆祝券、行礼路线图等,与政事相关的图片和文字;重要会议、仪式照片,如第十期刊登了长春会议摄影,十二期刊登了西盟会议纪念摄影,十四期刊登蒙藏学校预备科始业式摄影等;专栏纪念本报创办一周年的相关图片等。第十七期登载了开设毛笔插画栏目的广告,实际上第十六期的图画栏目就已经以插画的名目呈现,出现了“文配图”的插画形式。插画作为独立的栏目,仅在第十六和第十七期上出现,题旨为“五族共和”与“民族觉醒”,画面选用远洋轮船和标示了经纬线的地球等表征现代科学文明的图画来凸显主题,这一表现方式值得关注。

法令栏目刊载的内容,事关中华民国的治国思想、规章制度和与西藏相关的政事活动,以及大量的人事任免和嘉奖令。刊文呈现出从单一到多元的特征,早期法令栏目刊载的文章多为临时大总统令、大总统令等行政命令,后期出现了外交、内务、矿业、财政、司法、教育等多方面的法令条文。

要闻部分刊载的内容比较丰富,包括大总统、参议院等重要国家机关的选举、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蒙藏事务局设立及变更、各国公使觐见大总统汇誌等文献,第十二期刊载的《求学注意》提醒学生赴京到蒙藏学校学习的注意事项。要闻栏目刊载的文章最接近新闻,报道内容的时效性比较强,基本具备了现代新闻的六要素。

文牍部分主要刊载行政事务文书,大多为蒙藏事务局呈报中央的专项事务文件与中央的批复,少量是中央机关下发的函、电文等通告类文件,内容涉及教育普及、筹办学校、开设报馆、地质考察等。专件刊载了专门性事务处理文件,大多为国务院、内务部等中华民国政府各机关发布的电文、函件等下行文,偶有类似于文牍栏目刊载的呈文及批复。其第五、六、九期连续刊载了蒙藏学校有关的内容,有专项报道、连续报道的特征,便于详尽地了解蒙藏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论说部分的内容比较丰富,有《论中国政府为西藏的患难兄弟》《论佛法足以发挥共和之精神》《论改用阳历之理由》《论民国教育宗旨以告蒙藏同胞》《论蒙藏两族人宜遍习汉文汉语》《论商业关系以告蒙藏及内地之人民》《辨惑》《论宜服从本国之统治权》《论五族人民宜注重国家之观念》《论蒙回藏宜速遣子弟来内地读书》《蒙藏社会亟需改良说》《中央政府对于蒙回藏之感情》《论蒙藏宜协力进行以固国基》《蒙藏政教平议》《论开辟长城西北建设商埠之将来》《蒙藏事务局改院之利益》《佛教回教与儒教异流同源说》《论蒙藏生计之前途》共18 篇文章,从文化风俗、民族源流、教育等多个方面梳理西藏与祖国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探究牢固国家观念和共同语习得的路径。论说栏目刊文,密切联系社会现实,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论说栏目刊文的新闻性,也加强了其议论的现实批判性,对于现代文艺批评文体的发展有所助益。

答问部分多期连载《五族须知》,以一问一答形式,详细介绍了共和制国家的组织形式、国体、政体、政府各部门的职责权限以及人民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其中第四期《约法浅说》中探讨了我国定名“中华”属自古有之,并无“轻薄外国的意思”[4]。第十八期《劝业谈》详细介绍蒙藏院办事规程中规定的“劝业”一科出于策励蒙藏回重视实业,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这一栏目以口语化的方式解答了许多专业性比较强的问题,语言生动轻快,便于阅读、理解。

杂录部分的内容涉及现代科技、经济贸易、自然地理、善待牲畜、民族观念、风俗习惯等共11 篇。其中有关现代科学技术和观念介绍的文章数量最多,比如《记飞行艇》《藏地宜种棉花》《科学之应用》《树大根深》《发明新炮》《空气有益于卫生》。小说栏目刊登了《合群思想》《猛回头》《惩贪记》《合力原理》《贵有恒》《遇险记》《以德报德》《戒猜忌》《手足恸》《五族源流考略》《老渔谈》《兄弟争产》等共12则。小说的情节普遍比较简单,多具教化色彩,多以寓言故事的方式传达团结统一的重要性;一些篇目还有关注现实,顺应时代变化的思想。

第十七期开始开设学说、译丛栏目。学说栏目刊载了《科学研究之大概》《现象之研究》2 篇文章。译丛选取欧美著作、书籍报章中“有国家观念人民模范者”[5]的节次翻译,供读者研读。这一主张从十七、十八号刊登的《邦国与人民》《阿弗兰王之敌忾》《人之天性不甚相远》《华盛顿之体恤兵士》《高尚之行为》《成就事业之秘诀》6 篇文章中可得以印证。補遗仅在第七、十号出现过,刊载了搜集法律条例的公告和《中华民国国会组织法》《参议院议员选举法》两项法律条文。后期,随着栏目刊文类别的清晰明确,这一栏目的功能由法令承担,便无存在的必要了。

自第六至第十八号,《藏文白话报》持续刊登广告。最初以“特别启事”的形式出现,自第七号起专设广告栏目,刊载的两则广告具有明显的公益色彩,鼓励内地人民到边地行商,并可免费翻译蒙回藏文的行商告白,以维护五族共和。除两则公益广告外,十六号、十七号连续登载了两则商业广告《游历须知》《升昌马车行广告》,并出现了专门的栏目预告。

《藏文白话报》有非常明显的官办报刊特点,但其栏目设置丰富、刊载内容多样。作为近现代西藏社会转变的载体、媒介,《藏文白话报》刊文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颇具时代特色,是西藏社会近现代观念生产和传播的重要凭借。《藏文白话报》呈现出不同于民国初年其他党派社团报刊的特点,是我国报刊史上一份具有现代意义的民族专报。

二、《藏文白话报》的现代探索

晚清民初的白话报刊实践在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白话报取代文言报,不只是语言、文学层面的革新,更是对中国现代社会、现代文化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的构筑。《藏文白话报》在语体文实践、现代思想观念的传播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方面均有重要的探索,是我国西藏近现代转型期的重要书写。

(一)语体文实践

《藏文白话报》内容均译自汉文,汉文在前,藏文附后,藏文中没有的新词,在藏译文中标注汉文小字,音译词也附汉文。汉文正文,引入了大量的口语化表达,并出现了不少简化汉字,多使用楷体书写,清晰明快。在形式上,与同时期其他白话报刊一致,《藏文白话报》采用右起竖排的排列方式,没有标点,以空格标示停顿,空格代表一个意群的中断或完结,这是标点通行之前在句读上的一种尝试性探索⑥。《藏文白话报》有广泛的传播范围,为扩大报刊的影响,第十期起还刊登了免费赠阅的《本报谨白》:“本报出版极蒙各界欢迎,如有蒙旗喇嘛庙及蒙藏文学堂须阅本报者,即请直接向本处具函索寄,务须开明住址及如何寄递法,以副先睹为快之望”。除直接的阅读之外,《藏文白话报》还有一个重要的传播方式,即喇嘛学习领会后,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向普通民众、民间传播⑦,《藏文白话报》“言文合一”的语体化特征,在藏文中也有表现。

藏文是表音文字,但也存在书面语与口语不一致的现象,有古藏文和现代藏文之分。八世纪以来,藏文历经了三次厘定,文化的交流与社会的发展是促使其变革的主要动因。藏文吸收方言、口语词汇,规范简化的趋势,于经文典籍传入、翻译之时便已开始。日益频繁的汉藏语接触,带来了大量的新词,如何将新词术语融入藏文之中,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接纳外来新词,无非意译、音译和新造三种方式,笔者整理《藏文白话报》发现,该报刊多以音译方式接纳新词,部分词汇在后期的使用中,经意译调整后,逐渐规范统一。但近现代转型期,《藏文白话报》使用的汉文和藏文,重视“声音”的语体方式表现突出,这也为其广泛传播创造了前提。

法令、要闻、专件,刊载的行政公文文体多带有传统的文言表达痕迹,但论说、杂录、小说、答问,等栏目刊载文章的语言已具有显著的口语化特征⑧,即“怎么说就怎么写”:

当时准噶尔的力很大,准噶尔的心很毒,想把全藏人民杀尽,他好霸占藏卫阿里地方。政府因救西藏,……,跟他打了好几年仗,用去无数的银,死了无数的人,事才平定,可仍旧把西藏的土地,归还西藏人地方自治。[6]

近来外国发明一种飞行艇,能在空中驾驶,运掉极灵。他的样子有单翅双翅的分别,当乘驶时,人坐其中,器机一动,逐渐上升,好比腾云驾雾,极为快捷。[7]

问:外交部主管何事?

答:专管与外国人往来交涉的事。

问:军政军令如何分别?

答:编制营伍,置备军需军械等事,就是军政;运用方略,指授机宜,便是军令。

问:这参谋长,也是国务员否?

答:否。[8]

南海之滨,有茅屋数椽,每当夕阳西下,歌唱频闻,盖渔人屯集之所也。[9]

文本使用了许多具有明显口语化特征的语词和句式,且非常接近现行的白话表达。“力很大”“心很毒”“打了……,用去……,死了……”“这参谋长”“每当夕阳西下”等口语化的表述带来了文本的流畅生动,自然婉转。但同时,我们也发现,报刊中口语化的表述大多是以短句,尤其是动词为中心的短句,进入文本的;行文的句读也并不标示意义的停顿或完结,而是依据短句形成的⑨。这种句子构造方式,还存有明显的文言表达习惯。口语入文、白话入文容易实现,但如何打破传统文言的句式结构,使白话、口语真正地进入书面语表达系统,则要到“五四”新文学家笔下去寻找答案。

《藏文白话报》刊登的寓言体小说,残留中国传统史传文学和话本小说的言说话语,但也显现出了一些语体文的新探索。部分小说沿用“话说”“著者曰”之类的白话小说套话,但在叙述视角上有所突破。中国古典小说,无论是文言体还是白话体,大多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但《藏文白话报》所载小说,部分则使用了对话体。行文中,作者有时充当叙事者,直接地传递信息,有时又充当看客,借人物对话推进故事情节,发表人物主观见解。作者或叙述者,放弃全知视角,逐渐摆脱“代言”的方式,让各色人物得以在文本中彰显“我”的主体价值。从这个层面来看,叙述视角的转换,实则意味着作者乃至叙述者主体认知的转变。这种现代转向在文本中直观地表现为打破小说单一的逻辑结构和全知的叙事方式,开始出现心理描写和限制叙事,这些方式使文本得以融入了更多的内容,为现代语体文多层次的表达开辟了空间。

(二)现代思想观念的传播

《藏文白话报》宣传重视教育,倡导科学、民主、平等等现代思想观念的传播。《藏文白话报》以多种方式关注教育。文牍中有关于“筹办蒙藏学校”的专项文件和批文。要闻部分刊载《求学注意》提醒学生赴京到蒙藏学校学习的注意事项。论说栏目刊登《论民国教育宗旨以告蒙藏同胞》《论蒙藏两族人宜遍习汉文汉语》《论蒙回藏宜速遣子弟来内地读书》等文章,呼吁“蒙藏同胞宜学习先进文化”,“亟当灌输智识以开通之,俾受同等之教育,跻文化于大同”[10],将教育看作为国、为民、为公共利益、为民生的大计。专件刊发了《蒙藏学校现行规则》《蒙藏学校职教员一览表》《蒙藏学校补习科学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成绩表》,详尽地介绍了蒙藏学校教学管理等各方面的内容。

报刊中还刊载了《论竞争为天演之公理》《论改用阳历之理由》《国家版图略说》《前藏公民推戴书》《大国师章嘉图克图推戴书》等介绍科学知识和新观念的文章。第十号杂录栏目刊登的《科学之应用》明确指出科学是发展农工商兵进而富国的根本。第十七、十八号开设的学说栏目中,刊载了《科学研究之大概》《现象之研究》两篇文章,其中《科学研究之大概》一文将科学分为涵盖理学、无机科学、有机科学、医学的自然科学和包括哲学、文学、法政学的精神科学两类,是具有探索意义的现代科学分科体系。

专件部分,有许多宣传民主、平等的专门性文章,强调汉藏满蒙回五族平等,强调人人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个人平等。要闻部分的《印花税之作用》讲述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藏文白话报》刊载的小说还宣扬了协力团结、诚实、诚信、努力奋斗、发展变革等思想观念。《藏文白话报》在宣扬民主、平等等现代思想观念的文体形式上还有所创新,答问栏目从第八号至第十五号,连续刊载《五族须知》,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详尽地介绍了国家机构设置和权力的行使情况,行文借助口语化的表达和贴切的比喻描述国家大政方针和治藏政策,生动活泼,对于平等、科学、重视教育等现代观念在藏族聚居区的广泛传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

清末民初的白话报刊创办是先进知识分子在国家民族危亡背景下开启民智的爱国之举。《藏文白话报》延续了这一思想脉络,结合西藏地方历史地理环境,促进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西藏的传播。《藏文白话报》中倡导五族共和、关注民族觉醒、重视教育以达到文化大同的观念,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观念在西藏的具体表现,对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有重要的意义。

《藏文白话报·发刊词》中明确论述:“蒙回藏之与汉满,同为黄帝子孙,同为优秀贵族。……蒙、回、藏享有权利与汉满平等,合于选举及被选举资格,人人有选举大总统之权,人人有被选举为大总统之权,无边陲歧视,无种族谬说”[11]。论说、法令、答问、图画、小说等多个栏目以多种形式刊载了倡导五族共和的文章。论说部分,刊登了《论中国政府为西藏的患难弟兄》《论佛法足以发挥共和之精神》《蒙藏事务局沿革记》(上、下)、《辩惑》《论宜服从本国之统治权》《论五族人民宜注重国家之观念》《中央政府对于满蒙回藏之感情》《论蒙藏应协力进行以固国基》《佛教回教与儒教异流同源说》等文章,宣扬民族平等、五族共和,尊重藏族传统习俗。法令栏目现存刊文347 则,其中嘉奖维护五族共和、宣扬共和观念的文章占总发文量三成有余。小说栏目也刊载了《合群思想》《合力原理》《戒猜忌》《手足恸》《五族源流考略》《老渔谈》《兄弟争产》等故事,宣扬民族团结。

为落实五族共和的理念,当时中央政府在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推行了以民族管理取代藩属管理的民族管理政策。清朝时,所有藏、蒙、回疆事务,归理藩院管理。1912年7月,设蒙藏事务局,归国务总理属下,管理蒙藏回事务,蒙、藏、回不再是中华藩属,而改为民族。1914 年,蒙藏事务局又改为蒙藏院,直接隶属于大总统。《藏文白话报》刊载《蒙藏事务局沿革记》(上、下)、《蒙藏事务局改院之利益》两篇文章,前者详细介绍蒙藏事务管理机构的变迁缘由、目的,和尊重民族特点、提高管理效率、丰厚优待条件等三项改革利益;后文陈述了结合蒙藏回实际,制定措施全面深入了解蒙藏回地区社会历史情况,尊重和维持原有的氏族制度、宗教信仰等内容。

《藏文白话报》中刊载的内容还具有显著的民族觉醒意味。十六号插画部分刊载了现代远洋轮船和兄弟五人两幅图画,附文“兄弟五人同卧一处,地颇危险。其长兄先醒,其次亦醒,其三半醒,其四未醒,其五渐醒。长者恐弟等之及难,急振铃以觉其醒。家若此,家必昌。国若此,国必强”[12]。图画中缠绕在树干上蓄势待发的毒蛇,惊醒了兄弟五人,激发了他们团结一致抵御外敌的觉醒意识。十七、十八号译丛栏目,选取欧美著作、书籍报章中有“国家观念”的节次翻译的主张,刊登《邦国与人民》《阿弗兰王之敌忾》《人之天性不甚相远》《华盛顿之体恤兵士》等推崇国家主权独立、人人平等的文章。《藏文白话报》中描绘、书写的民族觉醒、民族团结,共同抵御外敌、捍卫主权的观念,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前提和坚强力量,也是我国近现代转型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成熟的表征。

《藏文白话报》还重视统一智识的宣扬、统一文化体的建构。在《论民国教育宗旨以告蒙藏同胞》中,从道德教育、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美感教育四个方面,启发国家观念,使社会之文化进步,国民之智识开通,以谋全国人民智识之一致。

结 语

晚清以来,外患频仍,内乱迭起,中华民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社会危机和生死存亡的挑战,倡导“言文合一”的白话报刊不仅是开启民智、普及文明的津梁,也是增强国民凝聚力、实现国家统一的良方[13],作为特定时期的官办报刊,《藏文白话报》承担了这一历史使命。宣扬爱国观念、民族意识、民权意识和科学观念,关注并探索用教育传播文化的方式促进“中华民族”统一文化体的建构,这些颇具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思想和实践,通过民初流传于藏族聚居区的《藏文白话报》,开始逐渐地深入到我国西藏人民的知识观念、价值谱系和信仰世界之中。

受认知的限制和中华民国实际民族政策的影响,《藏文白话报》倡导的“五族共和”有一定的时代局限,但总体而言,《藏文白话报》体现了汉、满、蒙、回、藏等各民族休戚与共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有重要的价值。《藏文白话报》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重要的现代探索,言文合一的语体文实践,平等、民主、共和、重视教育等现代观念的宣扬,以及贯穿其中的以“中华民族”为核,多民族和睦共荣的多元一体化现代民族国家想象,是西藏社会近现代转向的重要书写。

[注 释]

①目前学界公认《西藏白话报》是西藏第一份白话报刊,1907年由清政府最后一任驻藏大臣联豫和查办藏事大臣张荫棠创办。参见:周德仓《西藏新闻传播史》,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②近代,“报”“刊”没有严格的区分,报纸与期刊(杂志)可合称为“报刊”,又常统称为“新闻纸”。

③仅见第十二号“图画”部分的汉文使用了左起横排的书写方式。

④胡全章在《清末民初白话报刊研究·附录一:清末民初白话报刊简目》中认为《西藏白话报》的栏目有图画、法令、论说、要闻、文牍、答问、专件等。参见胡全章:《清末民初白话报刊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年版,第420页。学界时有将《西藏白话报》和《藏文白话报》混淆的情况,应加以区分明确。

⑤读表说明:1.各期次下六位数字表示该期封面上标注的刊行年月;2.各表格内数字表示该期相应目次的发文数量,因法令、答问等目次存在部分文章格式不完备的情况,比如一则“临时大总统令”中出现多项事宜,笔者整理时,以文体格式完整为依据,视此类情况为一篇;3.表格中各目次顺序大体按照报刊刊行时的顺序,但每期实际刊行目次顺序时有调整,表格中不再标明实际顺序的变动;4.表格中空白的地方,表示该期及以前,相应目次还未创办。

⑥《藏文白话报》中也有一些空格并不标示停顿,而是延续了传统文章的写法,使用空格或另起一行,表示对述及对象的尊敬,比如十六、十七期刊载广告中空格的用法。

⑦《藏文白话报》第九号要闻栏目刊载的《报纸评论本报》一文中,有“兹闻该报前经寄由川边转发各喇嘛寺及头人等藏文报多分经劝柯春科等大喇嘛咦香色辈奉读之下视如神奇世宝日与大众讲说且供奉殿中渐次影响传播民间”的表述。

⑧此处几则引文标点均系引者依原文空格加注,以下不再作说明。

⑨《藏文白话报》刊登汉文与同时期其他白话报刊形制相同,没有标点,以空格标示停顿,空格处代表意群的中断或结束,这是现代标点通行之前在句读上的一种尝试。参见刘妍:《晚清民初西藏通行白话报刊实践与现代书写》,《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

猜你喜欢
蒙藏藏文白话
关于《白史》的书名与前序后跋①——蒙藏文化交流与交融之一例
白话寄生虫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Kiss and Ride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黑水城和额济纳出土藏文文献简介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蒙藏教育的推进考察
——以中央政治学校附设蒙藏学校创办为中心
台当局裁撤“蒙藏委员会”
藏文音节字的频次统计
现代语境下的藏文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