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内涵、意义及方式

2023-09-11 03:36嵇晨昕
新教师 2023年3期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语文教学

嵇晨昕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如何更好地将“教—学—评”一体化有机融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对核心素养与“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及意义进行梳理之后,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为教师改进语文教学提供参考,以期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

【關键词】核心素养 语文教学 “教—学—评”一体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强调以立德树人为纲,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学科集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其独特的育人价值决定了语文教学对构建学生核心素养的奠基作用。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构建“教—学—评”一体化对学生来说意义重大。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的含义

1.“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评”一体化强调目标的核心价值,以评价为证据链指导教学,在目标的指引下,对教学、学习和评价进行一体化的设计。“教—学—评”一体化是在“教—学—评”一致性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追本溯源,两者都是指“教”“学”“评”三者的融合统一。崔允漷教授是我国较早研究“教—学—评”一致性的学者,他分别从教师和命题专家的角度对“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进行阐释: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在特定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生的评价都围绕目标展开,三者以目标为基点达成一致性;从命题专家的角度而言,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专家的命题在目标层面上相一致。“教—学—评”一体化既包括纵向上三个维度的一体融合,也包含横向上同一层次目标,即不同教学环节之间的一致程度。教学的各个环节与目标相对应并逐层递进、环环相扣,围绕目标合理地展开教学与评价。

2.聚焦核心素养,有效落实“教—学—评”一体化。《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为统领,以学生的素养发展为本位构建课程结构,突破传统的知识本位与学科本位,把学生放在制订课程目标的首要位置。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依托定位精准的教学目标来实现,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对核心素养进行深入分析,在语文教学中围绕核心素养整合教学目标。“教—学—评”一体化正是以目标为出发点,“学—教”“教—评”“评—学”三个维度以目标为准绳,相互融合并共同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真正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落实到语文教学之中,将教学评价落实到语文教学过程中,最大价值地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二、“教—学—评”一体化对语文课堂的意义

1.将《课程标准》理念落实到真实课堂之中。核心素养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也需落实至语文教学之中。“教—学—评”一体化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本途径,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手段。课程从理想化到落地生成,离不开教学目标,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思维,以核心素养为根本制订教学目标,将《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理念细化至教学目标之中,围绕核心素养,层层细化育人目标,切实落实教学目标,最终指向学生的发展。同时,“教—学—评”一体化强调将教学评价贯穿至教与学之中,关注学生的参与态度及学习效果,运用多样评价手段,分层建构评价内容,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终身学习理念。

2.立德树人,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一体化以目标为轴心,教是围绕目标的教、学是围绕目标的学、评是围绕目标的评价,三者协同并进,不仅增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性,也让学生知道了自己需要达成什么目标,即学生清楚“我要到哪里去”“怎样到达”“需要什么样的资源和方式”“怎么知道我是否已经到达了那里”,让学生做好学习的准备,调动自己各方面的经验投入到学习之中。

3.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提升。《课程标准》给每一学段的学生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而且对学生的要求是随着学段的升高逐层进阶的。教师需要将宏观层面上的《课程标准》要求分解细化,精确至课堂教学之中,这对于教师而言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促进教、学、评三者融合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化教学能力提升的过程。对于这些目标是否落实,又落实到了什么程度,需要一个明晰的评价标准来衡量。“教—学—评”一体化引导教师将关注点放在学生的课堂参与态度、课堂学习状况上,为教师在课堂中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依据,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设计评价活动,以评定教,形成正确的教育评价理念。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的策略

1.强化教师的目标意识。“教—学—评”一体化是实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理念的重要路径,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教师固有的教学理念密切相关,只有教师把握“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认同该理念对改善、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设置恰当的教学目标,合理地安排教学与评价活动,促进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深入研读《课程标准》,强化目标意识,以《课程标准》为纲,以核心素养为本,将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落实、细化到课程之中。

2.关注核心素养制订教学目标。教师在依据《课程标准》制订教学目标时,可以采用逆向教学设计的思路。逆向设计的核心是学习结果前置,以始为终。首先,确定学生的学习结果,即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其次,设计合适的评估证据,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后,设计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教师形成将学生带到哪里去、如何将学生带到目的地、如何知道学生是否已经到达目的地的三大思考。美国评估专家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就强调要为理解而教,提倡通过逆向课程设计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掌握,教师从输出端开始思考教学,以学生的需要为基点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在进行目标表述时,应避免使用“了解、懂得、掌握、探究”等笼统的行为动词,应使用“解释、说明、描述、列举”等显性行为动词,使目标清晰可操作,让学生也能够理解具体的学习要求,从而有助于达成真正的“教—学—评”一体化。另外,设定目标时需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放在学生能够掌握哪些知识而非教师需要教授哪些知识。制订好目标后,还需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对目标进行审视,确保目标的合理有效。

3.教学评价贯穿课堂始终。《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过程性评价的作用,在制订评价任务时,教师首先要明晰学习目标是什么,要制订具有指向性的评价活动,评价任务与教学目标之间要相匹配,但不一定要一一对应,可以多重对应,一对多、多对一都可以。教師的评价语言表述要清晰,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便于学生理解他们自己的学习状况。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而不是将自己的理解告知学生的讲述者。因此,评价应该关注学生的思路,通过学生对言语的组织、事件的描述来了解学生的构思过程。

比如,六年级上册“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的学习目标是“能围绕感受最深的一个汉字,确定文章的中心意思,围绕中心意思进行选材”。对应的学习任务可以是“选择一个你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可以根据思路列出提纲,这是为了方便师生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也可以列一个简单的表格,先围绕这个字,写一句话,再以这句话作为中心句来写一段话,接着再用一些材料去支撑这段话。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逐层递进思考,由字到词,由词到段,最后以段为中心,架构全文。整个过程由点及面,条理清晰。教师对学生每一阶段的思考作出反馈,如在围绕一个字写一句话时,学生如果偏离了这个字,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纠正,发挥评价的诊断和调节功能,这也是过程性评价的价值所在。

同时,要注重评价的多元化。一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二是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三是要分层构建评价内容。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语文教学的评价本质上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让学生参与到对自己及他人学习过程的评价中,让学生体会到参与感和自己在课堂中的重要性。当然,这里的评价多主体不仅可以包括教师和学生,还可以包括家长,学生可以把他们的学习成果与家长分享。评价的内容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书面内容方面,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思考、合作等方面,在评价中渗透各项语文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制订有梯度性的评价任务,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通过不同难度的评价任务,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和体验。

综上所述,树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意识是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学—评”一体化的根本追寻,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起点,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重心的教学评价是“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

[2]崔允漷,夏雪梅.“‘教—学—评一致性”:意义与含义[J].中小学管理,2013(01):4-6.

[3]崔允漷,雷浩.教—学—评一致性三因素理论模型的建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3(04):15-22.

[4] 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M].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25-48.

[5] 蒋永贵.论深度学习真实发生的表征及其课堂教学实现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21(10):19-22.

[6] Wiggins,G.&Mc Tighe,J.Understanding by Design(2nd Edition)[M].Alexandria,VA:ASCD,2005:12-57.

猜你喜欢
教—学—评一体化语文教学
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学—评”一致性实践分析
课堂观察助力高中地理课“教—学—评”的一致性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