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区消防规划编制的思路与方法
——以济南市济阳区为例

2023-09-13 04:42安呈泰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3年25期
关键词:济阳消防站用地

安呈泰

山东建筑大学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013

得益于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和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近年来许多中小城市的城区面积和社会活力大幅增加,在提高地方现代化程度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与日俱增的消防隐患。由于中小城市在城区规划、财政收入和现有能力方面存在着天然劣势,抗风险能力较低,因此编制符合其特点的城市消防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城市现状概况

1.1 济阳区城市概况

济阳区坐落于黄河下游的鲁北平原,前身为山东省济阳县,面积约1076 km2,2018年撤县设区,现为济南市济阳区,总人口55.5万,其中城区人口约22万,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中的小城市(区)。随着济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消防保卫重点单位日益增多,且城区又呈现出棚户区与高层建筑交织,易燃易爆单位分散的复杂态势,现有消防基础设施和力量无法满足需求,急需编制出符合地方实际且具有较高可实施性的城市消防专项规划。

1.2 历年数据分析

分析济阳区近五年的消防救援数据,可知近年来火警出动次数、扑救次数和车次等基本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017年为近几年来最大值,2018年下降后又呈现出抬头态势,说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高层建筑及工业厂房数量增多、汽车广泛使用等各种因素的产生,导致火灾和救援数量日益增加。

分析济阳区各街道近五年的火灾发生原因,可知杂草、麦秸类火灾最多、是火灾的主要诱因,占总量的39%。起火地点主要分布在景区、苗圃、户外杂草堆垛、居民小区绿化带、道路沿线杂草等。天干物燥,户外用火不当及其容易引发火灾。房屋火灾和车辆火灾是火灾发生的次要诱因,分别占到总量的20.9%和8.6%。救援出警数量占出警总量的16%。对不同年份数据进行对比,每年杂草、麦秸类火灾的数量均为最多,其它种类火灾及救援历年出警数量比例基本相同。

1.3 现存消防问题综述

经过几年的发展,济阳消防事业在火灾防控、队伍软硬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消防安全风险增加。随着城区规模扩大,交通站场人流、车流高度集中,学校、医院数量日益增加;老城区仍有部分易燃易爆单位分布在城市内部,并与城市其它设施混杂,威胁城市安全。

(2)城市高层建筑、地下建筑日益增多。济阳区近年来高层建筑迅速增加,地下工程日益增多,且分布较为分散,使得火灾扑救难度增加,为消防救援大队的装备和救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城市消防站布局布点需优化。目前济阳整个城区仅靠银河路中队一座消防站承担消防任务,辖区面积过大,远远超过规范规定辖区面积不应大于7km2的标准,无法及时响应灾情,城市总体规划中拟建消防站用地尚未明确,无法有效保证建设需求。

(4)消防供水系统不够完善。消防供水难以满足需求。城市部分主干道(银河路、S220等)沿线消火栓缺乏,现有消火栓三分之一存在问题(损坏、锈死、无水),城区大部分道路消火栓的布设远未达到要求,而且由于人为损坏及被埋压、圈占或无法使用;多数消防自然取水点无法正常使用,部分河道常年干涸取水不便,导致消防水源难以保证。

(5)消防通信和设备有待优化。随着信息化、大数据等行业的发展,现有消防通信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同时济阳区现有消防装备存在老旧、配置不足等问题,装备质量及管理有待提升。

2 规划原则及思路

2.1 规划原则

规划原则可囊括为以下四个方面:(1)贯彻以预防为主线,以消防为结合的思路;强调规划的预防属性和公众参与性,努力使预防火灾成为全社会的共识。(2)既做到布局均衡又兼顾重点;对于消防工作各项布局应做到全域统筹、互为补充,对于市域内特别是老城区存在区域性火灾隐患的片区应细化实施方案,定期整改完毕。(3)强调可实施性和规范性;即规划的编制应结合本地实际,合理布局,科学设定指标,既做到符合地方法规又做到合理可行。(4)全面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节约用地与留有余地相结合,充分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1]。

2.2 规划思路

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与其他相关专项规划相衔接;统一部署,将消防安全纳入城市综合灾害应急救援体系统筹考虑;城乡统筹,将城郊与农村纳入消防体系;全面均衡,建构消防建设安全保障体系,本此规划统一考虑消防安全布局、城市消防站布局及其他消防体系建设内容,以建筑完整、系统的城市消防保障体系;最后,做到与时俱进,运用现代、高科技的规划技术。

3 规划编制方案

3.1 火灾危害综合评价

规划将城市不同类型用地火灾发生频率、财产及人员伤亡进行比较,将容易引发火灾、且火灾发生后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较大的用地类型进行归类,通过综合评定确定火灾危害较大的用地类型。确定办公用地,商业金融用地,文化娱乐用地、三合一场所,体育用地,医疗卫生用地,教育科研设计用地等18类用地(或建筑簇群)被确定为火灾危害性较大的城市用地(或建筑簇群)。

表1 对城市消防安全有较大影响的用地一览表(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3.2 消防安全布局规划

3.2.1 安全保护区划分

济阳区消防安全保护区的划分主要依据《山东省城市消防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同时参考了火灾危害性综合评价结论,将消防安全保护区划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甲级消防安全区主要包括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用地、行政办公和仓储化工用地、文体教育与社会福利用地、旧城改造区和城市核心区;乙级消防安全区主要包括一般工业用地、非中心城区高层住宅和教育科研用地等;丙级消防安全区主要为绿地、公园和水域等具有防火避难功能的城市用地。

3.2.2 化工及易燃易爆区消防规划

对全区范围内现有的73处易燃易爆场所进行了全面摸底,对于位于老城区且造成消防安全威胁的工厂企业依据其自身特点做好改造、搬迁等措施,对相关新建项目应依据消防法规定选址且做好隔离防护措施。在开展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生产场所地址选择过程中,确保其处在独立安全地带以及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边缘区域,且同时确保其与现代城市的公共应用设备设施分布区域以及人员密集分布区域间保持充分的安全距离[2]。

3.2.3 旧城改造区消防规划

对于旧城改造区消防规划,着力于城中村和农贸市场的整治,由于其特点为建筑和人口集中、耐火等级低、无消防给水供应且消防通道不畅,因此其规划重点着手于“疏”和“建”两方面;“疏”即通过集中安置整体改造等措施降低旧城区人口密度,同时打通消防通道;而“建”字的核心则为改造提升建筑耐火等级和增设消防给水通道和设备两方面。

3.2.4 高层建筑消防规划

对于高层建筑安全布局,除做好卡紧审批监督力度以外,还应做好相关人员培训宣传工作,定期开展消防相关演练,对于高层建筑较为集中的区域,可设立消防联动中心,强化区域消防力量。物业和业主委员会应当各司其职,深入推动小区微型消防站的建设[3]。加强对现有高层建筑经常性消防安全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应尽早发现,及时解决。对不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的责任人与单位应采取有力的行政处罚措施。

3.2.5 学校消防规划

下大力气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校内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严格考评,奖惩兑现。组织全校师生学习安全消防疏散演练预案和安全消防常识,定期举行消防演习活动。老师和管理人员作为初期灭火主体,应熟悉灭火器等消防设施的使用。学生应重点提高消防意识,学会应急避险的常识和技巧,熟悉防火防灾逃生疏散线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逃生自救。

3.2.6 医院消防规划

医院应重视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增强其消防安全意识。例如利用各种形式对全院职工及患者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组织全院职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对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工作的员工要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等。明确消防职责,完善组织机构,保证人员到位,组织健全,细化医院消防安全小组各自的职责和义务,在医院内部牢固树立消防安全人人有责的大局意识。

3.3 城市消防站规划

城市消防站可根据不同性质划分为陆上、水上(海上)和航空消防站三种,综合济阳区的行政级别和城市规模等多方面因素,决定将规划重点定为陆上消防站的规划设置,兼具设立水上救援点。济阳区陆上消防站的规划在做到均衡布局的同时,充分考虑到了重点区域和单位保护的要求,对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较多的城北地区,除提升现有银河路消防站外,还新规划济北工业园消防站和城东消防站和城西消防站,以做到均衡布局互为补充;在体系建设方面,镇域消防站规划以设置二级站为主,同时预留升级至一级站规模的条件,城区规划则采用特勤站和一级站相互配合的方案,以形成规模合理设置科学的体系建设方案。此外,规划在澄波湖附近设置水上应急救援点1处,位于澄波湖路与开元大街交叉口西北角,配备水上救援设备,供应急使用。

3.4 消防供水规划

完善市政消防设施管理体系,落实市政消防栓管理、使用、维护等各个环节责任制,杜绝埋压、圈占、损毁消防设施的不良现象[4]。考虑到中小城市现有管网条件,济阳区消防供水管网规划采用“环状网+支网”结合的方式,即主干管闭合成环,配水管网向外支状延伸覆盖所有片区,对于无市政给水管网的地区,应铺设配水管或设消防水池,有自然水体且符合要求者可设消防取水点;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供水管道,必须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市政消火栓,规划济阳城区近期新增消火栓705个,维修61个,远期新增374个,以满足消防需求。

3.5 消防通信规划

消防通信规划的强调智慧消防,即综合运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构建智慧监控平台,同时优化现有“一呼百应”工作平台,做到对现有消防装备、人员管理的智能化感知、记录、分析和处理,以更加高效的发挥现有力量。应加强对消防技术监控和可视监控的工作,通过无线、有线通信技术,对重点单位、重要场所进行实时监控、分析,同时也可以及时发现各类初起火灾,最大程度的减少火灾中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5]。提升“智慧消防”在防火监督软件模块的开放性和易用性,强化“智慧消防”在防火监督业务方向的人才队伍建设[6]。

3.6 消防装备规划

对于消防装备的配置更新,应根据城市的特点及消防难点进行规划。济阳区消防装备的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更新现有装备,大力推广轻便高效的新型消防设备以求提高装备在老旧城区的通过率,最大效能发挥装备水平;其次是优化各消防站装备配置结构,做到梯度化和立体化;再次是提高通讯和个人防护水平,以求更加高效和安全的完成地下建筑和高层建筑灭火任务;最后是提升管理和保障水平,以充分发挥装备效能同时保证装备全寿命期内的维护性。

3.7 消防通道规划

城市一级消防车通道主要满足城市消防出警快速出动和远距离增援的需求,着重在于区域间快速便捷交通。由城市高速公路、国道和连接各镇区的省道、济阳城区主干路有机结合,从而构成城市道路主骨架路网结构,同时构成城市一级消防通道结构。城市二级消防车通道主要担负消防站点责任区内部及邻近责任区的消防出警交通的任务,应满足城市消防出警的交通快速性和可达性。城市二级消防通道包括,次干路和支路。城市三级消防车通道主要担负城市消防队伍接近火场,保证灭火操作场地和疏散火场人员物资的通道。规划小区、组团内部消防车通道间距不应大于160m,转弯半径不应小于15m。供大型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不小于18m×18m。对于占用住宅小区消防车通道的情形,应当实时清理通道,加强智能技防管控[7]。

4 结语

总结济阳区城市消防专项规划编制历程,对中小城区消防规划的编制提出以下建议:一是细化老旧城区规划,做好“疏”和“建”两手工作,即降低旧城区人口密度打通消防通道,改造提升建筑耐火等级,增设消防给水管道和设备;二是做好消防站布局规划,即做到均衡布局又做到兼顾重点;最后提升消防通信的信息化水平,以更加高效的发挥现有力量,推广新型消防设备提高管理水平,以充分发挥现有装备效能。

猜你喜欢
济阳消防站用地
基于大数据+GIS的消防站布局优化研究
十堰2082个微型消防站助力火灾防控
十堰2082个微型消防站助力火灾防控
基于GIS的鄢陵县消防站布局优化研究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济阳坳陷沙三下与沙四上页岩油富集原理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济阳坳陷不同类型页岩油差异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