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钟山区中心城区城市演变格局整理与优化路径研究

2023-09-13 04:42吴玉芝杨尊尊王玉连张磊吴婷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3年25期
关键词:钟山区六盘水格局

吴玉芝 杨尊尊* 王玉连 张磊 吴婷

六盘水师范学院 贵州 六盘水 553004

1 引言

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载体 和集聚形态的反映,城市形态和空间结构的演变是学 术研究的热点之一,长期被学术界关注[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国内研究方面,近年来关于城市演变格局和空间优化路径的研究逐渐增多。例如,杨元元等人(2017)通过对杭州市城市演变过程的研究,提出了“多中心、多层次、多功能”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张红波等人(2019)则从城市空间结构的角度,探讨了城市空间优化的路径和策略。此外,还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演变格局和空间优化路径进行了深入研究。国外研究方面,城市演变格局和空间优化路径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例如,美国学者杰弗里·沃克(Jeffrey Walker)提出了“城市演变理论”,认为城市演变是由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英国学者彼得·霍尔(Peter Hall)则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了“城市优化”的概念,并探讨了城市优化的方法和策略。

综上所述,城市演变格局和空间优化路径是当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因此本研究是以六盘水市钟山区的历史发展、土地利用变化与道路变化做为切入点,收集数据并整理,整理出钟山区城市空间演变格局情况,总结钟山区城市变化特点,探讨其空间优化路径,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

2 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区域概况

六盘水市钟山区位于贵州省西南部,是该市的行政区之一,是六盘水市的政治、经 济、文化、交通中心[2]。区域总面积为1791km2,截至2020年,该区总人口为94.6万人。钟山区地处贵州省南部山区,地形以丘陵和山地为主,境内山峰众多,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0%以上。处于滇东高原向黔中高原过渡、黔西北高原向广西丘陵 过渡的梯级状大斜坡地带[3]。区内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钟山区是贵州省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以煤炭、电力、化工、冶金等为主要产业,该区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六盘水市第一大峡谷——安顺大峡谷、钟山风景区、太极洞、龙泉寺等景点。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2.1 研究内容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六盘水中心城区的城市演变格局整理和空间优化路径研究。具体来说,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演变格局整理

本论文将对六盘水中心城区的城市演变数据与历程进行梳理和整理,分析其城市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具体包括城市发展的历史背景、城市规划与道路的规划特征演变过程。

(2)空间优化路径研究

本论文将从城市空间优化的角度出发,探讨六盘水中心城区的空间优化路径。具体包括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交通网络的优化、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等方面。通过对城市空间的优化,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

2.2.2 研究方法

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与统计调查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和分析,了解六盘水中心城区的发展历程和规划建设情况。同时,通过实地调研和统计调查方法,据六盘水政府、园林局、六盘水自然资源局、地方年鉴和城乡建设局等网站发布的数据,深入了解城市空间的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为提出空间优化路径提供依据。

3 六盘水中心城区城市演变格局分析

3.1 历史演变

六盘水中心城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当时该地区是贵州省的一个小镇。20世纪初,六盘水成为了一个煤炭开采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商贩前来定居,逐渐形成了一个小型城市。

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六盘水市成为了贵州省的一个行政区划,城市规模也逐渐扩大。在20世纪60年代,六盘水市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新的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相继建立,城市面貌逐渐发生了变化。

3.2 土地利用演变

对2006-2018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整理(表1),在12年期间,土地面积数量的变化与钟山区规划布局的合理性息息相关,耕地、林地、未利用地的面积呈不断下降趋势,建设用地面积呈现不断增加趋势,此现象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森林资源萎缩。虽然水域面积、草地面积均出现了增加现象,但是钟山区大部分减少的用地类型用地面积主要转变成为建设用地与草地,建设用地与草地面积的扩张将逐渐成为该地区的主要景观[2]。

表1 2006-2018年间钟山区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类型 面积(CA)/hm2[3]

3.3 道路变化

从2003-2020年钟山区道路演变得出(图1):根据六盘水发展历史,2003年人民广场开放,而且城市强化了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意识。双水、德坞、凤凰、荷城新区建设继续推进,市中心城区城市框架已基本形成。主干道基本上成为城市骨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功能逐步完善。2003年至2016年,通过对看出三条主干道和两条次干道都发生了变化,凉都大道向西北、东南两个方向延申,钟山大道路段总体延长,钟山大道和凉都大道之间的交通节点取消,人民路没有太大的变化,两条次干道有所延长,这时期的三条主干道两条次干道基本定型,钟山区主城区周边开始形成路网,但是各道路间的联系也逐渐加强[5]。2020年的五条道路相对2016年的道路长度有了明显的增长。三条主干道间有了更多交通节点,明湖路向西北延长,围绕五条道路的周边交通网更为密集,道路间的节点增多,钟山区主城区的交通路网比较成熟。

图1 2000-2018年钟山区道路演变

现阶段钟山区的道路布局的整体形态表现是方格网状,以“一核三轴”为主体结构,其作为城市功能分区布局的基准框架的主要弊端就是贯穿于核心区部分的主轴线周围的功能分区布局结构过于繁杂,道路空间被挤压,从而导致部分区域交通运输效率低下。

4 国土空间规划下的城市空间优化路径探讨

4.1 城市空间优化的原则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的推进,城市空间优化成为了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城市空间优化的原则与路径是指在城市规划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实施路径。本文将在六盘水中心城区的城市演变格局整理的基础上,探讨城市空间优化的原则与路径。

城市空间优化的原则是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是指导城市规划的基本准则。城市空间优化的原则应遵循以下几点:

(1)以人为本,注重人文环境的营造。城市是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场所,因此城市规划应以人为本,注重人文环境的营造,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2)合理布局,优化城市功能结构。城市规划应合理布局,优化城市功能结构,使得城市的各项功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3)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城市规划应节约用地,使土地利用效率提高,避免土地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

(4)强化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质。城市规划应强化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质,建设具有城市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

4.2 城市空间优化的路径

4.2.1 城市空间布局优化

针对六盘水中心城区的城市空间布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优化:

(1)加强城市中心区域的功能定位,将商业、文化、娱乐等功能集中在中心区域,提高城市中心区域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2)完善城市的交通网络,优化道路系统布局,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3)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4.2.2 城市空间形态优化

针对六盘水中心城区的城市空间形态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优化:

(1)加强城市建筑立面的规划和设计,提高城市建筑的美观度和文化内涵。

(2)优化城市建筑高度和密度,避免出现高密度、高层次建筑群集,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整体美感。

(3)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增加城市公共空间的面积,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和舒适度。

4.2.3 城市空间功能优化

针对六盘水中心城区的城市空间功能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优化:

(1)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覆盖面和服务质量。

(2)加强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高城市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3)加强城市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提高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科技含量。

4.2.4 城市空间管理优化

针对六盘水中心城区的城市空间管理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优化:

(1)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高城市规划和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质量和可靠性。

(3)加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和维护,提高城市公共安全的保障能力。

4.2.5 交通网络的优化

(1)道路拓宽:对于交通拥堵现象严重的道路,需要进行拓宽,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2)道路布局优化:对于道路布局不合理的区域,需要进行道路布局优化,提高交通流动性。

(3)公共交通线路优化:对于公共交通线路不完善的区域,需要制定相应的公共交通线路优化方案,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覆盖率。

(4)步行和自行车出行道路建设:对于步行和自行车出行不便的区域,需要进行步行和自行车出行道路建设,提高出行便利性。

4.2.6 城市景观格局优化

城市景观格局是城市空间优化的重要内容。优化城市景观格局可以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的景观质量,提高城市的宜居性。

(1)优化城市景观格局可以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优化城市景观格局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地和水体面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优化城市景观格局可以改善城市的景观质量。优化城市景观格局可以增加城市的景观多样性,提高城市的景观品质,提高城市的形象和品位。

(3)优化城市景观格局可以提高城市的宜居性。优化城市景观格局可以增加城市的公共空间和景观设施,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人居环境。

5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通过对六盘水中心城区城市演变格局的整理与空间优化路径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六盘水中心城区的城市演变格局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从最初的农业城市到现在的工业城市,城市空间结构也从单一的中心城区向多中心发展。其中,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是推动城市演变的主要因素。

其次,六盘水中心城区存在着一些空间优化的问题,包括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城市交通拥堵等,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些空间优化路径,包括空间、交通、景观的空间优化。

最后,本研究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六盘水市政府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同时也为其他城市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六盘水中心城区的城市演变格局和空间优化路径,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

猜你喜欢
钟山区六盘水格局
格局
诗书画苑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寻味贵州——六盘水
六盘水二题
钟山区加强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
艺术风味-我的人生
钟山区举办全市老年门球赛
小人物的大格局
港商病榻上草拟投资意向书
——钟山区招商引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