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雕艺术融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探究

2023-09-20 07:19轩辕子豪陈福珍朱明达
西部皮革 2023年16期
关键词:皮雕皮革美术

轩辕子豪,陈福珍,朱明达

(1.西安交通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710300;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710071)

0 引言

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学校里开设了皮雕艺术相关的课程。在美国,根据杜威“活动作业”课程理论,纽约州的公立中学中开设了皮雕实践课程,聘任传统手工艺人教学生制作皮雕护腕、卡包、皮带等中小型皮雕作品。在我国,内蒙古大学于2005年成立了皮革造型艺术研究所,依托教学实践,深入探索皮革艺术表现形式。近些年,在北京、重庆等城市出现了一批“皮雕工作坊”,在从事商业活动同时,面向皮雕艺术爱好者开课授学,皮雕艺术已走进课堂。

1 皮雕艺术

1.1 皮雕艺术历史发展

皮革的使用可以远溯至石器时代,早在一万年前,人类已掌握了使用骨针缝制皮革的技术。在牛皮、马皮、羊皮上雕刻的皮革艺术起源于游牧民族,在游牧民族的历史遗迹中都不难发现皮革雕刻的痕迹。而皮革雕刻作为一种相对成熟的雕刻艺术最早形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欧洲与美洲之间经济往来日益密切,皮雕艺术逐渐传播到美洲,并在美国西进运动中形成了美式皮雕风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皮雕艺术传入日本,并很快形成了日式皮雕风格。

在我国,皮雕工艺其实早已有之,早在先秦时期的专著《周礼·考工记》中的《攻皮》中就详细记载了利用皮革制作甲胄的工艺。在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皮革制品中就有着许多的皮革雕刻技艺。在古代,内蒙古地区的皮雕工艺有着长足的发展,皮雕作品具有鲜明的蒙古族特色,是一种独特的皮雕艺术表现形式。但是皮雕艺术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并没有得到充分传播,这主要是与北方少数民族皮雕工艺的小家庭、师徒制、手口相传的传承方式密切相关[1],使这一极具特色的手工技艺逐步萎缩,甚至有走向消亡的趋势。直至20世纪末,在北京、上海等地逐渐盛行的皮革雕刻工艺热潮,才将这一传统工艺重新带入大众视野。

1.2 皮雕艺术工艺特点

皮雕即在皮质材料的表面进行雕饰,利用皮革的延展性和可塑性,综合使用旋转刻刀以及印花工具,通过拉扯、敲打、描刻、搓压等多种手法,使大小不同、方向各异的力作用于皮革表层,使皮革表面形成不同的立体层次效果,继而通过上色、固色等一系列工艺程序,并最终形成具有实用价值、审美价值的手工皮革制品的工艺过程[2]。

材料的选择是皮雕作品成败的基础。首先要把从动物身上取下的原皮通过“鞣革工艺”处理成可以进行雕刻的“皮革”。经过处理过的牛皮、马皮、猪皮、羊皮等均可以作为皮雕的原材料,考虑到厚度、弹性、纹理以及光泽,牛皮是最常被使用的原材料。

皮雕的主要工具有旋转刻刀与印花工具。旋转刻刀又分为金属刀头和陶瓷刀头两类,金属刀头长期使用后会变钝,陶瓷刀头不需要经常磨刀,但易碎。印花工具可使图案呈现立体效果。对应不同皮质的纹理和性质,印花工具有许多不同的尺寸,以满足各种皮雕艺术的创作。

2 皮雕艺术融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意义

2.1 皮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需要

2021年,蒙古族皮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蒙古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最擅长制作传统皮雕手工作品的民族,其皮雕作品古朴自然、构图饱满、生动逼真,不仅承载着蒙古族传统的民族精神,对传承蒙古族手工皮雕工艺技法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价值。

几千年来,传统皮雕技艺大多采用小家庭、师徒制、手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完整的、系统的工艺资料[3]。皮雕艺术融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将在很大程度上扭转这一劣势。教师系统地向学生教授正确、规范的皮雕艺术的工艺和步骤,学生在了解皮雕艺术的基本工艺流程和要点的基础上,掌握皮雕艺术的实际操作能力,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皮雕艺术的创新设计。在教与学之间,保存和传播了传统手工皮雕艺术的技艺,进而推动了皮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2.2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需要

高校不仅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使命,还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阵地,而作为培养中华民族下一代的学前教育专业,有着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皮雕艺术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分为:社会、科学、健康、语言和艺术五大领域[4]。艺术领域中的美术课程又分为美术基础、创意手工、玩教具制作等。将传统手工皮雕艺术融入艺术领域美术课程中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认识并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扩大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还有利于促使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和教学的多元化,进一步完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

2.3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发展的需要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职业道德、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涉及的门类繁杂,却较少设置人文背景课程,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容量,造成其通识性知识的缺乏。传统手工皮雕艺术融入艺术领域美术课程中,将传统手工皮雕艺术风格与现代学前教育理念相结合,不但可以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同时还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5]。这也将影响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的教育对象——学前儿童,通过皮雕艺术活动的开展,提升学前儿童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拓宽学前儿童的艺术视野和创新思维。

3 高校学前教育课程设计现状

3.1 高校学前教育课程结构体系

高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四有好老师”为培养标准,秉持“教育有思想、教学有特色、做人有品位”的育人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分为四类:学前三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五大领域(学前儿童社会、科学、健康、语言、艺术教育);保育教育(学前游戏、教育政策法规等);艺术技能(钢琴基础、幼儿美术、舞蹈创编等)。

美术课程设置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以西安市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为例。专业核心课:学前儿童艺术(美术)教育(10课时,1学分),幼儿园环境创设(32课时,2学分);专业基础课:美术基础(48课时,3学分),手工(32课时,2学分);专业方向课:玩教具设计与制作(48课时,3学分);专业实训课:创意美工训练(32课时,2学分)。

3.2 学前教育美术课程设置的问题

以西安市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学前教育专业美术领域课程共计202课时,占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总课时的8.1%;美术领域课程共计13学分,占总学分的7.7%。不难发现,美术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所占比例并不低,但课程设置仍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首先,部分课程设置重叠。如“幼儿园环境创设”和“玩教具设计与制作”“手工”有不少章节内容重复。

其次,过多强调技能训练,忽视传统文化讲授。在上述美术课程中,没有专门的章节讲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美术中的应用,仅在部分课程结束后的课后拓展里零星、碎片化地提及传统文化的融入。

最后,基于兴趣的选修课匮乏。在学前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专业选修课多是与教育、保育相关的课程,如“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矫正与咨询”“蒙台梭利教学法”,基本没有设置与美术相关的课程,不利于拓宽学生美术视野,难以培养学生的美术职业能力。

4 皮雕艺术融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策略

4.1 皮雕艺术课程设置路径

结合上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具体情况以及美术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皮雕艺术课程”纳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具体设置在“专业选修课”课程模块中,建议16学时,1学分,在本科第六学期(大三下半学期)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修。

皮雕艺术课程在高校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实践中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皮雕溯源与鉴赏”“皮雕图案与纹样”“皮雕刻法与制作”“皮雕评价与创作”。四个部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对皮雕的认识到制作,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皮雕艺术课程”四个部分的课程规划和教学实践分析如下。

4.2 皮雕艺术课程教学实践

4.2.1 皮雕溯源与鉴赏

“皮雕溯源与鉴赏”建议教学时长为2学时,建议授课类型为理论课。教学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通过欣赏皮雕艺术作品以及其图片等,带领学生领略别具特色、典雅精美的皮雕艺术作品。第二,通过分类、归纳等方法,给学生介绍皮雕的基本制作方法,让学生能辨识不同风格的皮雕艺术作品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第三,让学生了解皮雕工艺的历史发展脉络,提高学生对皮雕艺术作品的兴趣。第四,通过专题——“内蒙古传统皮雕艺术”,让学生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4.2.2 皮雕图案与纹样

“皮雕图案与纹样”建议教学时长为4学时,建议授课类型为理论课。教学内容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皮雕工艺的图案与纹样——蒙古等游牧民族风格。蒙古皮雕图案与纹样主要为牧民生活场景,如蒙古马,图案与纹样自成体系,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其皮雕工艺记载了游牧民族文化的精髓。

第二,皮雕工艺的图案与纹样——美式唐草。具体来说,美式唐草又分为三种主要类型:早期极具古典美的亚利桑那风格和加州风格,以美国西部植物为表现对象的谢里丹风格,以及以美国西部风情为代表的史东门风格。

第三,皮雕工艺的图案与纹样——日式唐草风格。日式唐草风格源于美式唐草,受谢里丹风格影响最深,纹样基本沿用美国西部植物,图案更加立体,凹凸效果明显。

4.2.3 皮雕刻法与制作

“皮雕刻法与制作”建议教学时长为6学时,建议授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教学内容主要是在老师的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基础上,学生通过自主操作完成以下六项内容。第一,学生需要根据构思、形状、效果和色彩完成图纸设计,图案纹样以及相应的复杂程度必须符合雕刻工艺和选取的皮革材料。第二,学生完成皮雕设计图后,需要选择合适的皮革材料进行剪裁,要顺着皮革纹理剪裁并尽量减少浪费。第三,学生需要学会用海绵润湿软化皮革,然后将图纸固定在皮面上并拷贝图纸。第四,学生要学会使用旋转刻刀在皮革上雕刻图案,并用敲打工具顺着纹样线做敲边,敲打出半立体效果。第五,学生需要学会对皮雕完成塑形并阴干,然后进行染色和固色处理,根据色调和牢度需求,可以选择盐基染料、酒精性染料和油性染料。最后,学生要使用防染剂防止皮雕作品脱色,并对皮雕进行打蜡保护处理。

4.2.4 皮雕评价与创作

“皮雕评价与创作”建议教学时长为4学时,建议授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教学内容主要包含如下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皮雕刻法与制作”课程结束后,学生基本掌握了皮雕的技巧与方法,并在头脑中形成了相对系统、完整的认知地图,教师应把握时机,及时进行皮雕实践活动总结。围绕文化体验开展实践成果评价,在学生所有皮雕作品中选出若干成熟作品,让学生总结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要点和重点操作技艺。为激发学生皮雕创作的积极性,其他学生开展“纵向评价”,发现自己在皮雕制作过程中的进步。其次,应汲取皮雕艺术的核心要素进行创新转化,如推荐学生参加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手工竞赛,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符合条件的,积极申请外观设计专利。

5 结语

现代皮雕艺术近二十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其实,我国传统皮雕技艺也早在先秦专著中有详细记载,皮雕艺术作为我国民间的艺术创作方式,有鲜明的传统文化内涵,可以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美术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新时代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发展方式。通过这种实践形式的美术教学策略,让学生对艺术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与理解拓宽,树立文化自信。此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作为未来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将发挥纽带作用,将包括皮雕艺术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给学前儿童,促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提升高校学前教育美术课程的质量。

猜你喜欢
皮雕皮革美术
皮革回潮
The Young Artisan Playing with Leather Engraving
一种皮雕的加工制作工艺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浅析皮雕艺术在中国的发展
浅析皮雕艺术在中国的发展
足球上到底有多少块皮革
皮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