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裤瑶服饰刺绣纹样与审美特征研究

2023-09-20 07:19刘思雨
西部皮革 2023年16期
关键词:边饰鸡仔纹样

刘思雨

(中南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410000)

0 引言

白裤瑶为瑶族众多分支中的一个支系,因其独特的男子下装至膝大裆白裤得名,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民族,有着“人类文明的活化石”之称[1]。

白裤瑶服饰特点鲜明、种类繁多、纹样简洁抽象,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服饰此刺绣纹样代表着白裤瑶人的民族生活与历史文化,体现了白裤瑶人的精神面貌、人文魅力、民族风情。研究白裤瑶的纹样,探索其内部的审美价值与历史底蕴,好像打开了一本尘封千年的书,神秘古老。在与千年的纹样对话中,让神秘的白裤瑶服饰文化惊艳于世,将历史传承下去。

1 白裤瑶的纹样类别

1.1 几何纹样

白裤瑶是一个由原始社会生活形态直接跨入现代社会生活形态的民族,所以其民族文化艺术保存完好,有其特有的原始性色彩[2]。由于白裤瑶历史悠久,所以不难理解许多纹样图案都是经过慢慢演变后高度抽象的图案,而几何纹样是白裤瑶服饰中数量最多,用途最广的图案。例如瑶王印、公纹、母纹、血手印、鸡仔花、条形纹、小人纹、尼(菱形纹)、万字纹等。

通过田野调查,发现白裤瑶服饰中的许多纹样都与瑶王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血手印”纹样。传说很久以前,壮族的土司设计骗夺了瑶王印并进攻瑶区。而瑶王在作战过程中受了重伤,用两只沾满鲜血的手支撑在膝盖上,印下了10条红色的血印,逐渐演化为“血手指印”图案。“血手指印”图案由5条鲜红而笔直的纵向排列、高低不同犹如人类手指排列顺序一样垂直于裤边的红色条形纹所组成,其中每个条形纹顶端都绣有十字形纹样为饰,“十”字是东西南北的表征,也代表太阳的四方,在十字纹下方绣有鸡仔花纹。每个条形纹的底端又绣有鸡仔花的纹样,而第二、第四块条形纹的底部则绣有像鸡头和与凤羽的红色线条,寓意瑶王如雄鸡一般英勇善战、无所畏惧的精神。“血手印”纹一般绣在男子左右两侧边的裤脚处,体现了白裤瑶人对于生殖的崇拜,它们笔直向上,颜色鲜红,威严而又又强烈的刺激感与穿透力,它代表着瑶王手印,亦隐寓着男性的生殖的崇拜。

“瑶王印”图案也与瑶王有着密切的关系,传说在瑶王在战争时,用沾满了鲜血的双手在衣服上画了瑶王印,逐渐演化为“瑶王印”图案。白裤瑶族便在女子的背牌上绣上“瑶王印”图案,以此来祭奠瑶王和纪念其英勇善战、敢于拼搏、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瑶王印”不是一个特定的纹样,它是由几种构图和多个不同的纹样填充而成的一个方形纹。瑶王印概括来讲大致有两种类型的构图,分别是“田”字形和“井”字形,这两种造型总督来说都是方形构成[3]。其中“田”字型构图是在犹如“田”字一样的构架展开,由中心纹样(十字交叉的正方形纹样)、中层纹样(围绕中心纹样排列的8个小方形纹)、像堡垒一样围住中层纹样的边框纹样、边饰纹样(边框线性纹)4个部分所组成;而“井”字型构图顾名思义是围绕着交叉的两横和两竖犹如“井”一样的构架展开,将其内部细分为中心纹样(正方形图案,也叫“母”)、边框纹样(井字框架)、周边纹样(井字框架四边的长方形图案,也叫“公”)、边饰纹样(边框线形纹)4个部分所组成。“井”字形构图中中“母”位于“瑶王印”图案的中间,“公”位于“瑶王印”图案的四边,即“公”紧紧围绕着“母”,表明在早期的白裤瑶族内,母系的权力是大于父系的,。瑶王印则是在这两个构图中不断的填充新的纹样,主体都为几十个刺绣太阳花组成的大方形纹样,一般以红色为主,周边的框架内各种纹样互相组合,有刺绣和蜡染穿插出现,有“米字纹”“剪刀花”“小人仔”等纹样。所以没有特定的瑶王印图案,这也表现了白裤瑶人灵活善变、富于创造的精神。

“鸡仔花”图案是白裤瑶服饰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纹样之一,一般绣于女子上衣、儿童上衣、男子上衣、背带、男子花腰带、天堂被男女葬礼服、男子(童)被子、绑腿、男女童帽等服饰中“鸡仔花”纹样及其抽象,已然看不出有鸡的具体形态。“鸡仔花”是白裤瑶独有的装饰纹样,共分为3层,自上而下分别是鸡头、鸡腹和鸡脚,层次分明、节奏明朗,跳跃而有趣。相传是由于过去卫生医疗水平低下,导致婴儿存活率低,而白裤瑶人认为鸡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以及繁殖能力,因此用“鸡仔花”纹来寓意多子多福、婚姻顺利。其次,“鸡仔花”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血手印”上也有“鸡仔花”纹,记载了瑶王英勇拼搏的精神与斗志,反应了白裤瑶人对于“鸡”的信奉与崇拜。

1.2 植物纹样

白裤瑶人深居山中,日日耕作,与花草树木朝夕相处,故白裤瑶的服饰图案中有大量关于植物的纹饰图案。太阳花象征着像太阳一样温暖明亮而美好;剪刀花象征勤劳奋进,在白裤瑶地区,妇女们一年中除了农忙,其他时间几乎都用在制作服饰上[3],她们制作一套服饰需要通过自种、自纺、自画、自染、自绣等工艺,耗时一年时间,故剪刀则是象征女子心灵手巧、勤劳贤惠的一种工具;嘎咚花的叶子宽大,它常常用来庇荫遮阳,故象征着公正,体现瑶族人民爱好公正与正义;还有象征粮食作物丰收的竹筒花、花枝和稻谷纹;禾苗纹也象征着丰收。禾苗纹图案整体较其他纹样较为写实,与瑶族祭祀谷神和禾魂的自然崇拜习俗有关。白裤瑶人认为世上万物均有灵,谷物也像人一样有灵感、有对万物的感受,所以将禾苗纹绣于衣襟和裤腿上或者上衣领口处,以表示对谷神的崇拜,将五谷丰登的希望寄托在神灵的身上[4]。除了以上的植物纹,还有猪脚花、朵丫、嘎拉伯(一朵花)、松柏林等。

1.3 动物纹样

动物鸟兽类图案也白裤瑶服饰纹样的重要组成部分。白裤瑶人是山地民族,靠山而生,靠河而活,与动植物为友,且加上对于图腾的崇拜,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动物题材纹样,有鸟纹、龙纹、鱼纹、蝴蝶纹、老鼠脚、蜘蛛纹(米字纹)等。“蝴蝶纹”常常应用于男女葬礼服、儿童帽子等服饰。与其他抽象的纹样相比,蝴蝶的表现非常具象[3]。瑶族从古自今将蝴蝶奉为仙子,并且有蝴蝶大歌,蝴蝶舞等专门为蝴蝶表演的舞蹈。体现瑶族人民对美好的追求,对蝴蝶的崇拜与喜爱,表现白裤瑶人对自然和动物的喜爱。瑶族出于鸟图腾的崇拜,将“鸟纹“作为服饰的重要纹样。“鸟纹”是一种高度抽象的纹样,一般与“山纹”共用,装饰在白裤瑶女子背牌的四角处。

1.4 其他自然元素纹样

白裤瑶服饰中还有山纹、河流纹、月亮纹、星宿纹等这类天象地理类图案,都是抽象的几何形[5]。白裤瑶是山地民族,所以山、水、天、地对他们有着无法替代的意义,所以自然类纹样的创造由来是可想而知的。例如河流纹,主要应用在女子百褶裙的三道蜡染纹样中,其三道纹样相传是白裤瑶迁徙所经过的三条河流。传说白裤瑶是从小米街经过黄河、长江而来,所以现今只能判断其中两条是黄河和长江[3],另一条暂无考证。这类图案反映了白裤瑶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然界各种物象的美的追求,这些图案几乎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2 裤瑶服饰纹样审美特征分析

2.1 白裤瑶纹样的构成和属性

白裤瑶的服饰纹样种类繁多,有单独纹样,填充纹样、连续纹样三个大类。单独纹样是指没有外轮廓和骨骼限制,与周边纹样无其他联系且可以单独独立,自由运用的纹样。例如“血手印”纹样就属于单独纹样中的对称纹样,其左右对称,并且一般单独应用于男子白裤的裤腿两侧。还有儿童服饰中银帽上的“龙”纹也是单独纹样,其单独装饰在银片上,周围无其他纹样。填充纹样则指形态限定在一定形状内,在外轮廓限制的基础中起到装饰作用的纹样。填充纹样也分为适合纹样、角隅纹样和边饰纹样。“瑶王印”、“公”纹、“母”纹等都是适合纹样,都是在一个特定的构架里填充各种纹样,“瑶王印”是在田字形或者井字形内填充各种纹样,所以他不是一个特定的纹样,而是由各种纹样填充而成的一个整体形。“公”纹、“母”纹分别在井字形框架中的边上长方形和中间正方形内填充纹样。角隅纹样则是在边角上装饰的纹样,例如“鸟”纹和“山”纹就是装饰在女子背牌上井字形“瑶王印”的四个角上的,是白裤瑶纹样中非常抽象的一类纹样。边饰纹样是受一定外形的周边所制约的纹样,像白裤瑶的男子裤脚上的“米字形”纹样还有“瑶王印”四周的线性边饰纹样都是受到外形周边制约而形成的边饰纹样。在白裤瑶的服饰图案中,还有许多连续纹样,例如女子裙摆上的猪脚花纹样,就是以连缀式四方连续构成的,还有女子裙子上的三条蓝色蜡染纹样(河流纹),有二方连续的回字纹、四方连续的菱形纹等。白裤瑶的纹样构成丰富多样,使得白裤瑶的服饰具有独特的美感。

2.2 白裤瑶服饰纹样的形式特征

白裤瑶的服饰纹样非常有特色,它既有形式上的美,还有意象上的美,同时还有民族的特性之美。从现存的刺绣纹样来看,这些图案高度抽象、夸张简约,大气凝练,是白裤瑶女性在生产生活中的智慧结晶。

白裤腰服饰纹样的形式特征,体现着现代设计美学,仔细研究可以发现许多的节奏变化,是有迹可循的,是有逻辑规律的。它不单单是一个个无意义的抽象图形的组合排列,而是白裤瑶人千百年来在美学上的探寻,在时间上的提炼,在符号上的简化,这些图案与纹样内部大有文化。例如在现代美学方面来说,这些纹样的组织形式和排序方式视觉上具有秩序和节奏的美感,无不提现着形式美的基本法则:重复与渐变、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统一、比例与尺度[5]。

2.2.1 对称与均衡

对称的构成能表达秩序、安静和稳定等心理感觉,并能给人以美感。均衡是是指在视觉范围内,诸要素之间保持平衡关系。对称与均衡是现代设计中运用频繁且构成几何形态的基本设计要素之一,两者一般结合使用,无论是视觉上还是心理上都给人和谐统一、均齐美好之感[6]。“鸡仔花”纹样在白裤瑶服饰中应用广泛,一个图形分为三个层次,自上而下分别是鸡头、鸡腹和鸡脚,整个图案以左右对称,内部上下之间的跳跃感使得图形更为松动与变化,根据三层的图形数量变化划分区域块面的大小,使得整体没有失衡,这些图形之间的布局都能体现其均衡之美。

2.2.2 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是音乐中的词汇。在设计中,节奏指一些元素的有条理的反复、交替或排列,使人在视觉上感受到动态的连续性,就会产生节奏感。白裤瑶的服饰中也能感受到节奏与韵律,例如男性的服饰中,胸口门襟处会绣有“鸡仔花”的纹样,而裤口和腰带的边饰也会绣有红色的“鸡仔花”和红色和黑色“米字形”纹样交替的纹样,服饰里上中下对相同纹样的应用能表现出纹样的节奏感。同时这两个纹样颜色的变化也更灵活,重复交叉的色彩排列呈现出一种律动感,,它是有一定变化的互相交替,能在整体中产生不寻常的美感。

2.2.3 变化与统一

变化是世间万物的不同与改变,是事物的个性所在。统一则体现了各种事物的共性。在白裤纹服饰的纹样中,丰富的纹样种类和色彩都有丰富服饰的视觉形象,在一个统一的视觉形象内,不同纹样有不同的排序组合方式,所以构成了一种变化中有统一感的整体形式。在“瑶王印”纹样中,内部的填充纹样多达十几二十种,但是都是在基本的框架内变化,既变化内容的同时,又统一于一个主元素内。还有服装整体色彩的搭配也是如此,女子衣服以蓝黑色调为主,但在帽子、背牌和绑腿以及裙子边沿处都有些许红色和黄色的刺绣,整体的色彩变化于小小的刺绣点缀中,而这变化的图案从头至脚都互相呼应,就像在统一中寻求变化,在变化中寻求整体,和谐统一。

3 结语

白裤瑶刺绣纹样抽象简约,有自己特有的民族色彩,作为白裤瑶的民族符号,既体现了白裤瑶对祖先的崇拜,对生殖的崇拜等文化内涵,还有着白裤瑶额人生活方式、历史变迁和社会观念的解读。纹样的存在,是白裤瑶人对自己历史的延续[7],为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白裤瑶服饰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不断探寻其内部的审美特征与文化意义,更深入地研究其适应的新型表现形式,完善相关领域的应用与研究,为其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应用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边饰鸡仔纹样
梦幻联动
老母鸡
情迷荷叶边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一种古代软靴的边饰研究
——以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文物为例
我家的那些鸡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我家的那些鸡
小鸡仔书签
暖暖翻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