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晖儿童歌舞剧研究

2023-09-20 03:50卢莉
艺术评鉴 2023年15期
关键词:黎锦晖寓教于乐全面发展

【摘   要】黎锦晖被誉为“中国儿童歌舞音乐创作的第一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儿童歌曲和歌舞剧,他在“教育救国”“美育救国”思潮中,以儿童歌舞音乐为载体,改革音乐教育和推广国语,着力发挥“国民教育”和“美育”作用,在儿童教育中产生了积极影响。作品自问世以来,家喻户晓风行全国,其传播和影响范围遍及海内外。本文主要以黎锦晖儿童歌舞剧为着眼点,通过“学科融合”的全面发展、“爱与美”的美学思想,“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阐发黎锦晖培养国民“真、善、美”的教育宗旨。

【关键词】黎锦晖  儿童歌舞剧  全面发展  爱与美  寓教于乐

黎锦晖是“五四时期”实践美育主张的先觉人士之一,开创了中国儿童歌舞剧之先河。他主张“宣传乐艺、辅助新运”“平民音乐”“学国语最好从唱歌入手”“文学与音乐同步发展”,推崇“美的教育、爱的教育”,这也是黎锦晖创作儿童音乐的主要思想。1922—1927年,黎锦晖先后创作了“24首儿童歌舞表演乐曲和11部儿童歌舞剧”。作品以“知”“美”“情”为线索,将音乐、舞蹈、诗歌巧妙地通过游戏方式进行表演,又进一步在作品中融入故事剧情,将“歌、舞、剧”进行融合,且由儿童自己进行表演,形成儿童歌舞剧。这种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短小精悍、情节简单、充满童趣、旋律优美动听、舞姿生动活泼,符合少年儿童天真烂漫、活泼好动的审美情趣,培养了儿童的情感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意识,赢得了大家的喜爱。与此同时,作品出版后迅速风行全国,在校园音乐中产生了广泛影响,时至今日一些作品旋律仍然被广为传唱。值得思考的是,在当时信息和传媒较为滞后的情况下,他的作品为何能被国民接受且广泛传播?

一、“学科融合”的全面发展观

民国初年,黎锦晖开始乐歌教学时,就主张把学校歌曲划分年级,并倡导“修身、爱国、益智、畅怀四类配教材”。修身、爱国具有思想性,即品德教育;益智即智力培养;畅怀具有娱乐性,充满童真童趣。这为黎锦晖音乐创作的题材选取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他将道德、智能、体能和审美融汇于儿童歌舞剧中,是“德智体美劳”融合教育的典范,充分体现出美的教育和爱的教育。

(一)民族性与文学性

民族性和文学性是相互关联的,民族性是文学性的基础,文学性是民族性的表现。“旧曲填词”成功保留了传统音乐的韵味,同时也注入新的音乐元素,这种融合文学性的音乐形式不仅增强了儿童歌舞剧的音乐表现力,也为后来的儿童音乐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这种方式不仅有民族性,还有文学性,其独特性深深吸引着观众,不仅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使人们对自己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而且提升了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成为音乐文化交流和传承的重要载体。

黎锦晖将外地民歌、小调化繁为简,根据不同的情感、意境和主题等自由发挥和创作,将主题加工升华改编成新的儿童歌曲。歌曲重新填词,用创造性的表达方式,更好地传达思想和情感。黎锦晖常常运用传统的中国诗词,以及运用文学手法,将歌曲的歌词写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表现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更具文学价值。《麻雀与小孩》就运用了中国地方民歌的旋律进行“旧曲填词”创作,从而形成了一首新的作品。该作品充满童趣,通过描绘麻雀和小孩子的形象,表现了天真无邪、纯真可爱的情感。在《麻雀与小孩》中,第一场《飞飞曲》是根据17、18世纪英国的民间流行乐村舞音乐进行填词;第二场《引诱曲》是根据湖南民歌《嗤嗤令》进行填词;第三场《悲伤曲》是根据“北大音研”长白山组搜集的《长白山曲》进行填词;第四场《忏悔》是根据东北古曲《苏武牧羊》进行填词;第五场《团圆》是根据京剧《探亲家》曲牌《银绞丝》进行填词。这些曲调的运用极具地方特点和民族风格,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除了艺术性和文学性外,儿童歌舞剧的文本还对演员和舞台舞美提出了较为详细的要求。卷头语中往往会提及学科知识、学习计划、学习功效等,剧目也会标明剧情的发生时间、发生地点、空间环境等;还有分工合作、人物角色、形象特征、歌舞动作及内心活动的要求,同时还包括灯光、场景、布景、音效、气氛效果等方面的细节处理。这些细节和要求不仅为演员提供了表演依据,而且为观众提供了欣赏剧目的指南。黎锦晖对细节的关注和追求,使得其创作的儿童歌舞剧在艺术领域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二)故事性与戏剧性

故事性和戏剧性是黎锦辉儿童歌舞剧的两个重要特征。故事性是指作品所具有的情节、人物形象、背景等方面的要素,而戏剧性则是指作品所具有的冲突、紧张、情感等方面的要素。在儿童歌舞剧中,黎锦輝结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巧妙设计故事背景、人物情节和人物形象,通过简明扼要的故事情节呈现儿童歌舞剧的戏剧性(冲突、紧张、情感),用音乐讲故事,用故事烘托音乐,用音乐塑造角色,使音乐具有较强戏剧性和表现力。儿童歌舞剧线索明晰、情节生动、结构单纯,又有故事性,使得儿童感受并体验到故事性和戏剧性,从而能够更好地表达作品,让作品真正走进孩童内心,令他们产生共鸣并乐于接受。

黎锦晖的《小小画家》一剧中运用了六种不同的音乐风格来表现六个人物,这种设计确实非常独特。“小画家”是一个年轻有为的画家,他的音乐风格充满了青春和活力,带有一些轻快的节奏和明快的旋律。“邻女友”则是一个温柔、善良的女孩,她的音乐风格则更加柔和、抒情,充满浪漫和温馨的感觉。“母亲”是一个传统、保守女性,她的音乐风格则更加庄重、严肃,具备传统音乐的元素和节奏。“三位塾师”的音乐风格则各不相同,他们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和教育背景,音乐风格也因此各具特色。黎锦晖在音乐设计上的这种创新性和个性表达使得《小小画家》这部剧在当时引起了很大轰动。

《麻雀与小孩》以一个顽皮的小男孩、一只老麻雀和一只小麻雀为核心人物。小男孩代表着天真无邪、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少年时期,而小麻雀和老麻雀则分别代表了自然界中的生命和生命的成长过程。整个故事通过小男孩与麻雀的互动,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传达了保护生态环境、珍惜生命的信息。

在故事情节上,小男孩与老麻雀一起探险,发现了小麻雀被困在网上的情景,试图救出小麻雀,但发现无法把它从网上拉下来。经过一番努力,最终帮助小麻雀从网上解脱出来。整个过程中,小男孩和老麻雀的合作和默契令人印象深刻,充分体现了自然界中的动物和人类之间的友好关系,展现出自然界的奇妙和生命的力量,老麻雀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引导小男孩解困,小麻雀则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展示了生命的坚韧和尊严。通过细腻描绘,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和吸引人,也让人们对自然界的生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麻雀与小孩》是中国儿童歌舞剧发展史上的经典之作,该剧通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传达了保护生态环境、珍惜生命的哲思,也是人们了解生命和自然的一种良好方式。

《小羊救母》是一部讲述两只小羊与老狼斗智斗勇故事的作品。小羊代表着勇敢、机智和智慧,而老狼则代表着狡猾、凶残和力量。故事中的小羊面对老狼的威胁,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想出一系列计策来对抗老狼。它们跳跃、躲藏、设计陷阱等,最终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成功摆脱了老狼的追捕,拯救母亲。整个过程中,小羊的机智和勇敢令人印象深刻《小羊救母》通过细腻描绘和生动故事,向孩子们传递了面对困难时要有勇气、智慧和团结的道理。

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在戏剧结构上与一般戏剧基本一致,在内容、形式和表演等方面却有着鲜明的特点,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兴趣,对于培养儿童的兴趣爱好、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黎锦晖的创作才华和独特的音乐风格吸引着广大观众,同时也展现出一定的审美价值,传承和弘扬了民族精神与文化内涵。

(三)合作性与动手性

合作性和动手性是黎锦晖儿童歌舞剧的两大特点。剧中需要儿童互相配合、协作才能呈现出完美的演出。在排练和演出过程中,儿童需要相互倾听、相互协调、相互帮助,通过合作完成任务,全面提升儿童能力,且帮助儿童营造学校内和谐的氛围,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剧中需要儿童完成各种表演任务,如:舞蹈、演唱、演奏、舞台调度、设计服装、舞台布景装饰、演出等。在排练和演出过程中让儿童动心、动手、动脑,儿童需要不断练习、改进、提高自己的表演技能,在反复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舞台表现力。这些技能不仅有助于儿童在舞台上表现出色,而且能挖掘儿童的潜力,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责任感,促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自信和独立。儿童歌舞剧中合作性和动手性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团队合作,儿童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而动手能力的提高又有助于团队合作顺利进行,有利于儿童开心生活、健康成长,以及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这种教育方式既符合儿童的兴趣和特点,又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黎锦晖通过儿童歌舞剧探索了多种学科融合的方式,注重在保留音乐舞蹈的基础上发挥民族民间音乐和文学性作用,锻炼儿童的基本能力,如:语言、演唱、动作、姿态等。同时,他还重视多学科知识融合,培养儿童在布景、化妆、设计、手工、图画、卫生乃至思维等多方面能力。这种学科融合的方式有助于儿童全面发展,同时通过美的陶冶,全面培养儿童优秀品质和良好能力。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从“广泛上演”到“流行五十年”的传唱接受,展现出他对儿童成长的关注和期望,也是他对儿童美好未来的憧憬和祝愿。

二、“爱”与“美”的美学思想

黎锦晖通过儿童歌舞剧全面提升儿童的音乐文化素养、传授知识、陶冶情操、塑造健康人格,通过欣赏作品和参与活动感受到美的力量,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培养情感和道德品质。这些品质对于儿童的个人成长和人际交往都有着积极影响。黎锦辉通过“劇”传递“爱”与“美”,并通过“乐”不断完善。

(一)以爱互助,以爱育心

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价值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它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态度和行动。黎锦晖儿童歌舞剧中众多场景都凸显了“爱”的主题。

《麻雀与小孩》不仅是一个温馨感人的故事,更是一个对人性、爱心和宽容的赞美。在麻雀与小孩的故事中,人们看到了少年对小麻雀的同情和救助,看到了母子之间深厚的亲情,也看到了麻雀对少年的感激之情。在故事的高潮部分,麻雀母子重逢的温馨场景更让人感动不已。《麻雀与小孩》虽然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但是引发了观众对人性和人情的深刻思考和探讨,通过这个故事,不仅看到了人性的善良和爱心,而且看到了麻雀对救助者的宽容和理解,而这种宽容和理解正是现实生活中所缺乏的。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接受了善良、诚实和知错就改的优秀品质,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这些品质的重要性和价值,受到启发在生活中更加积极地践行这些优秀品质。

《葡萄仙子》剧中以爱心和互助为准则,葡萄仙子们相互关心、帮助,共同成长。这种和谐的氛围,向孩子们传递了要遵守自然规律、爱护自然的价值观和保护自然的重要性。作品中强调了“爱”的力量,表达了生动的形象和深入浅出的道理,向孩子们传递了重要的价值观和人生哲理,让孩子在欣赏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友爱互助的重要性,同时也学会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和关爱,营造温馨和谐的社会氛围。

《月明之夜》通过月明之夜的美丽景色,让儿童感受到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它以“爱”为主线,通过“神仙”与“凡人”的关系来歌颂“人间之爱”。感受用爱去关心、理解、包容和帮助他人的美好,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小羊救母》《最后的胜利》《小利达之死》《神仙妹妹》《蝴蝶姑娘》《寒衣曲》等剧目也都从不同的角度传递以爱互助、以爱育心、以爱育人的主张。通过儿童歌舞剧构建以爱互助的环境,建立信任和合作的关系,彼此尊重和支持;通过互相帮助,解决儿童歌舞剧演出和生活的困难,培养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通过爱的教育来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重视他们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成长,更在以爱育心的教育环境中,让儿童充分感受到被关注和尊重,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美的陶冶,全面培养儿童优秀品质和良好能力,帮助他们成长成才和社会进步。

(二)美的行为,美的人格

黎锦晖在儿童歌舞剧的卷头语中强调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人之本性,并阐述了“美的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品性美”是“内在和外在的融合”,是一种内在美的表现,需要用美的艺术形式来呈现,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感化,进行“美”的教育,使少年儿童成长为具有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仪表美的人。黎锦晖通过儿童歌舞剧表达着他对于“人之于美、美之于人”的认识,他认为“美只是美,爱美的人只是爱美!至于美之外的任何成见不须理会。能懂得此道理的人,必定有美的心、美的情、美的知识、美的人格,才是一个真正美的人! ”他的音乐作品和儿童歌舞剧通过美的艺术形式来呈现,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感化,使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感受美,成长为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心灵美的人。

黎锦晖坚持并践行对“美”的追求,许多唱演过他歌舞剧的人几十年后仍然难以忘怀。通过优美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提高了文学修养,学到了许多自然知识。更重要的是,从中得到了许多启示,比如做人要正直善良、结伴要团结友爱等,接受了各种“美”的品德教育。黎锦晖的教育思想通过儿童歌舞剧为载体,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们的心灵深处,并在道德、情操、品格等方面产生变化,感受到美的力量,从而培养人们的审美观和艺术修养。让孩子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感受中外艺术作品,关注儿童歌舞剧的表面形式和表现手法,深入思考和探讨作品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和价值,真正感受到儿童歌舞剧的美妙之处,并从中获得启发和思考,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推动社会和谐、友善、美好。

黎锦晖儿童歌舞剧的艺术魅力深深打动了无数人的心灵,成为永恒经典,这也深刻验证和肯定了黎锦晖思想的先进性。曾经受到黎锦晖审美教育影响的“少年儿童”,高度评价儿童歌舞剧对他们人生的积极意义。这在今天仍然能够给人们带来启示和思考。“美”和“爱”是人类的追求和向往,是永恒不变的教育主题。随着时代进步,人们对艺术和教育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通过“美”和“爱”的教育,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和爱的能力,从而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推动社会和谐、友善、美好。

三、“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

作为人类和民族的未来,少年儿童的思想、情感和体验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表达,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有着重要影响。黎锦晖在儿童艺术教育领域独树一帜,将音乐、诗歌、舞蹈和游戏融为一体,深受少年儿童和家长喜爱,并得到了广泛传播。他的儿童歌舞剧设计巧妙地将游戏化元素融入其中,剧本的整体结构和内容情节既适合演出,又可作为音乐教材推广。黎锦晖的教育观念具有先进性,适用于当今时代,他为近现代儿童歌舞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一)寓教于乐的方式

陈鹤琴先生提出的“学中玩,玩中学”的教育理念与黎锦晖先生将音乐、诗歌、舞蹈和游戏融为一体的儿童歌舞剧创作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游戏,将教育融入艺术,以儿童艺术实践为主体,以儿童表演为中心,释放本性激发想象。这种教育方式符合儿童的天性和心理需求,可以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儿童爱玩游戏是自然的、自发的、自由的,儿歌和游戏可以满足儿童好动、好模仿的特点,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对儿童而言,游戏与艺术的界限较为模糊,可以引导儿童在游戏中获得快乐,在艺术实践中获得快乐,这种快乐的获得对其人生而言更加深刻、持久,会产生积极的后续影响。

(二)童谣体的风格

作为儿童歌舞剧的创作者,黎锦晖深知他的受众是广大儿童,所以在创作过程中,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视角出发,运用儿童年龄段的童谣体语言,采用他们喜欢的游戏和艺术表达方式,结合童话、神话或寓言故事等题材来源或背景,引导儿童的观察力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达到教育儿童的最终目标。这种艺术表达方式符合儿童在成长阶段的期待和需求,有助于孩子们更加细致地感受生活、更加积极地观察和认识世界。

《小兔子乖乖》选自《神仙妹妹》第三场《老虎叫门》,创作于1920年,最初是以歌谣的形式在小学生中教唱。1922年,在《小朋友》特刊“凉风”中以“歌曲”形式配合同期刊登的《神仙妹妹》剧本一起发表,歌词编进小学国语课本。1928年,黎锦晖重编歌舞剧本《神仙妹妹》,此歌在《小朋友》中连载完成,由中华书局正式推出单行本。歌曲以其简单易懂、旋律欢快、歌词易懂而深受广大儿童和成人的喜爱,成为中国儿童音乐文化的经典之一。

谱例1:老虎叫门(引诱曲)

这首童谣是老虎哄骗小孩、小羊、小鸽子(后改为小兔子)唱的歌,旋律简单易学,节奏明快、歌词幽默有趣,故事情节完整,富有游戏性和趣味性,深受孩子们喜爱。采用3/4的节拍模仿小孩说话时“气短”而又“滔滔不绝”的神情;用叠词“乖乖”和“开开”惟妙惟肖模仿了大人对小孩子说话时常用的语气,老虎被赋予虚伪而为迷惑小动物别有用心的角色感。“不开,不开,不开,不能开”,采用“乐化句”式的手法,表现出小动物急迫、坚决、果断的语气和神态,这样的描绘增强了作品的故事性和戏剧性,孩子们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和表达作品,且从中吸取教训。

黎锦晖的童谣曲调充满民族特色、歌词充满趣味性,以儿童歌舞剧为载体将教育融入娱乐中,向孩子们传递美好的童话世界和朴实的道理,儿童易唱易学,也便于传播和接受,符合儿童的审美和个性需求,使孩子们快乐成长。这种理念在当时的进步文化运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为当时文化运动的重要特点之一。其“童谣体风格”是创作新的内容形式,为儿童教育提供了新途径,也提高了大众对音乐的审美要求。

四、结语

黎锦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他对儿童歌舞剧创作和实践不仅是“为艺术而艺术”的单纯追求,更是他深藏心中的一种远大理想“改造国民性”的理想,这种理想体现在他“自觉的审美文化建设”实践之中。黎锦晖儿童歌舞剧音乐成为一种教育工具,重塑国民文化涵养和精神品质。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理解音乐深层次意义,而且能够通过音乐的实践塑造思维和行为,最大化地实现音乐的教育功能,推动音乐普及化进程,凸显出鲜明的教育实用主义特点。这种努力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浪潮。

黎锦晖儿童歌舞剧的育人目标与现在提倡的“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及“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不谋而合。他以儿童歌舞剧为媒介,融汇多学科,在实践中锻炼儿童的动手能力,用儿童乐于接受的方式在“爱”和“美”的作品中进行“知识”“品德”和“审美”的沁润。黎锦晖儿童歌舞剧美学教育思想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需要学习黎锦晖先生以美育为载体,培养孩子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的教育价值观念,以及全面培养人的能力和品格的教育视野;理解黎先生在“快乐游戏”中,培养儿童“真、善、美”品质的国民教育旨归,从中汲取优秀的思想观念和方式方法,与时俱进,不断探索艺术实践与国民教育的良性互动方式,使得艺术与教育更加贴近人民、贴近时代,推动当代儿童教育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卢莉.黎锦晖儿童歌舞剧在当代的接受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2]明言.唯美主义、启蒙主义、平民主义的融会贯通——为纪念黎锦晖先生诞辰110周年而作[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1(02):70-77.

[3]褚灏.“爱”和“美”的教育——黎锦晖的音乐教育思想[J].中国音乐学,2006(03):99-104.

[4]汪静一.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研究[D].长沙:湖南師范大学,2021年.

[5]李岩.“美育”之兴起、确立及景观[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01):210-216.

[6]夏艳洲.“改造国民性”:黎锦晖的音乐理想与创作实践[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03(01):60-63.

猜你喜欢
黎锦晖寓教于乐全面发展
黎锦晖儿童歌舞音乐创作综述
黎锦晖儿童歌舞音乐的艺术特征与审美价值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语文课堂
“寓教于乐”理念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全面剖析还黎锦晖以真实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