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情境问题下的初中生物教学

2023-09-20 04:05李晓静
文理导航 2023年23期
关键词:真实情境问题设计初中生物

李晓静

【摘  要】生物是一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着脱离学生生活的现象,基于此,教师可创设真实的情境问题,以让学生对接生活,在促进他们理解生物的同时,也发展他们的学科素养。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基本状况,重新建构教材文本,以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与融入生活的热情。

【关键词】初中生物;真实情境;问题设计

教师在开展生物教学时要设置适度的问题以让学生聚焦思维,获得学科能力的發展。但教师在创设问题时要与真实的情境对接起来,这能让学生进入具体的场景中,再将所学的知识运用起来,开展全面而有深度的思考。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的关注,能增强他们思考的兴趣,他们也容易将各类体验融合其中,从而给出个性化的答案。对于教师来说,要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更有利于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的潜力被挖掘,思维被点燃,他们会将探究当成分内的事,进而潜心学习,促进生物核心素养的生长。基于此,将真实情境问题与生物教学相连接已是当务之急。

一、引入生活场景,创设真实情境问题

尽管生物学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但学生要理解教材文本的表述,特别是一些概念与原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创设真实情境问题能让学生基于现实世界或他们经历的生活场景展开思考。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往往没有固定的答案,更具开放性,也更能让学生感到真实和自然。教师在创设真实情境问题时可引入学生生活的场景,从而在他们的知识、课程、生活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当学生在课堂上看到他们真实的生活,这能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内驱力,也能激发他们回答相应问题的热情。

以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土壤里的小动物》的教学为例,教师先展示一只蚯蚓,问这是什么生物,在哪儿生活,有什么样的生活特性?学生见过蚯蚓,对这样的生物很熟悉,自然就能说出它们在泥里生活,靠身体的蠕动往前爬。教师没有脱离情境提问,而是将问题设置在学生熟悉的场景中。接着教师呈现一块硬纸板与一块玻璃,同时提出这样的问题:蚯蚓在哪一个物体的表面爬得快?学生先是给出自己的答案,再在接下来的观察中检验答案。在观察中学生发现蚯蚓在硬纸板上爬得更快,在玻璃上几乎没有前行。教师再次将蚯蚓放在硬纸板上,让他们精心地观察。教师问这轻微的沙沙声是从哪儿来的?学生回答这是蚯蚓体表的刚毛与纸摩擦时发出的声音。教师追问刚毛能在蚯蚓的运动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学生在观察中思考,他们认为刚毛在蚯蚓的蠕动过程中起着支撑和固定作用。教师再让学生观察蚯蚓在玻璃板上运动的场景,教师问蚯蚓的身体有着怎样的变化。学生发现蚯蚓的身体在舒缩、变粗、变细,但却一点也没有前进。教师再追问这是为什么,学生将两次观察的情形进行比较,他们认为这是因为玻璃的表面光滑,而蚯蚓的刚毛无法支撑和固定身体。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学生见到真实的事物,他们更容易在思考中回答教师的问题,从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创设基于生活场景的问题,以形成适合学生探究的课堂生态。教师创设真实的生活场景,能最大程度发挥问题对学生发展的作用,让学生的思维自然发生,这不但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生物核心素养。

二、通过悬念设置,创设真实情境问题

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课本的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因此,对教师来说,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思考,让他们在课堂上保持思考的状态,并在思考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教师可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在设置问题时留有一定的悬念,让学生在不断的深度思考中获得答案,而不是在抛出问题的同时就抛出答案。教师设置悬念其实就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教师在设置悬念时可与真实的场景对接,这更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也让他们对问题的解决充满信心。

以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的教学为例,本节课涉及到一个重要的实验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玻片标本。教师先是展示洋葱与叶子,再展示做成的玻片标本。教师设置这样的悬念,让学生猜一猜这个实验需要用到的器材。学生对着教师展示的实验成品,他们做出这样的推测,他们认为实验可能要用到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刀、镊子、滴管、洋葱、碘液、吸水纸、清水等。教师让他们依照自己选择的器材开始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如果缺少了什么,还可到前面自主地选取。教师设置的悬念能让学生对实验前的准备充满期待。对着选择的器材,教师再次设置悬念,在显微镜下面观察到的细胞都是什么形态的呢?这些细胞的形态和大小有差异。这些细胞都具有哪些结构呢?教师设置的悬念会让学生将即将要观察的重点放在细胞的形态与结构上,从而更能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集中精力。在这节课当中,教师可再设置一个悬念,将塑料饭盒、保鲜袋、清水、装水的气球、核桃、绿豆、芝麻等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些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品。教师问对着这些物品能想到什么实验,能不能用这些物件建构一个植物细胞模型。学生不确信能不能完成,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悬念,但是他们愿意去尝试,同时他们也在尝试中提升了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学科能力等。

可见教师借助真实的情境创设适当的悬念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他们能更积极地找寻新的路径以让悬念不再“悬”下去。显然真实情境下的悬念能让学生的体验从单薄走向深入,能让他们将解决问题当成一种需要。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将悬念的设置与真实的情境融合起来,这能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进而促使他们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深度参与。

三、对接学生实践,创设真实情境问题

在当前劳动教育进入初中课程的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也要关注劳动教育,以在学生获得生物认知与能力的同时也发展他们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全方位的生长。因此,教师在开展生物活动时可创设一些实践劳动,以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提升他们的实践运用与迁移创新能力。初中生物中涉及到的生活实践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在真实的实践中,教师可穿插一些问题,这能让他们边做边思考,进而促成问题的解决;同时也能在实践中深化问题,提升综合能力。但教师创设的基于实践的真实性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要能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每个学校基本都有一些空地或者课外实践基地,这是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好去处,也是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一些带有生物探究的种植活动,以让他们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在种植活动中提问也能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机会,也让他们提升对应的劳动能力。以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植物的生长发育》教学为例,教师先是将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种子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说一说这些种子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接着教师展示浸泡24小时的种子,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个小组的学生解剖两种不同的种子,这能让他们相互讨论,又相互合作。教师要求他们将解剖好的种子的各部分结构摆在纸上,标上名称。在学生解剖的过程中,教师再提出一些问题,比如玉米种子和大豆种子有哪些相同点?它们有没有像大豆那样的子叶?营养物质储存在哪里?再接着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到实践基地种植玉米,大多学生第一次使用铁锹之类的劳动工具,他们对实践充满渴望。每个学生种植的玉米有三种,一种是浸泡过的玉米的种子,一种是直接选出来的种子,一种是煮了一下的种子。学生种植之后教师设置这样的问题,能不能预测这三类玉米种子发芽的状况。学生不但要给出答案,同时还要写出相应的理由。学生天天观察,将见到的发芽的状况记录下来。记录的同时,学生还需要思考他们原先的猜测是不是正确。

建立在真实情境上的问题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应的生物上的认知。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积累的生物知识也越来越丰富。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真实的实践情境,这能在书本与实践之间建立起联系的通道。教师设置的基于实践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动机。

四、通过信息技术,创设真实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初中生物中有些内容尽管跟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但是教师很难直接借助身边的场景来创设情境。但是如果不创设情境直接提问,学生又不能理解。基于此,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来创设场景,诸如细胞分裂、細胞分化等认知在信息技术的协助下学生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教师在此基础上的提问,学生也能基于直观的感知给出合理的答案。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的场景设置问题其实就是将问题呈现在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内,这能直接地展示生物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关联。

以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教学为例,教师先是借助信息技术将人体身上的血管直观而又形象地展示出来,同时教师也展示出地球一周的长度。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哪个更长?这样的问题其实是趣味题,但在具体的画面中学生也发现人体中血管的长度比地球的周长还长。接着教师展示人体内的心脏壁,学生也是第一次直观地看到自己体内的心脏壁的模样。学生在观看的同时,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心脏壁主要是由什么组织构成的?能不能观察到它具有什么功能?随着视频的推进,学生看到左心室与右心室。教师又提出这样的问题:两者有什么不同之处?

显然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创设情境问题,能让学生在形象的场景中探索知识,这降低他们解决问题的难度,同时也提升他们的学习质量。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的时候,要综合考量学校的条件、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以保证情境能推动他们更好地思考。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问题能让学生更好地思考生物课堂上微观的、抽象的问题,进而提升他们学习的兴趣,发展他们探究问题的能力。

五、结束语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教师要基于生活在课堂上设置真实的情境,以让学生更好地将生物学的认知与原理和具体的生活连接起来。教师将问题与真实的情境融合起来,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问题。教师要在“真实”上下功夫,要将情境的设置对接学生的生活与情感,要让他们能融入具体的情境。同时教师也要在“问题”上下功夫,要创设最有效的问题,从而借助问题带动课堂的气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问题成为驱动课堂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孙松松.基于真实情境的初中生物深度学习策略——以“植物种子的萌发”教学为例[J]新教育,2023(1):65-67.

[2]俞秋彬.基于真实情境的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探索[J]试题与研究,2022(28):82-84.

[3]沈敏.基于真实情境考查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试题命题探讨[J].中学生物学,2022,38(8):62-64.

猜你喜欢
真实情境问题设计初中生物
精设计,巧提问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基于TBM情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探究
初中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