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路径研究

2023-09-30 08:47陈卓王媛肖唯楚景振华
科技创业月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建设路径宜昌市

陈卓 王媛 肖唯楚 景振华

摘 要: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是湖北省委赋予宜昌的使命任务,也是宜昌实现强产兴城、能级跨越的重要引擎。运用比较分析法,对标北京、上海、粤港澳、成渝地区、武汉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得出宜昌已具备建设省域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条件,但仍存在创新主体活力不够、创新集群尚未形成、创新平台多而不优、科技成果转化不畅、区域创新协同不够、创新生态有待优化等问题。据此,提出聚焦创新主体、双链融合、创新要素和区域协同等建设路径。

关键词:宜昌市;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D6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2272.202302121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Reg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enter

——Taking Yichang, Hubei as an Example

Chen Zhuo1,Wang Yuan1,Xiao Weichu1,Jing Zhenhua2

(1.Party School of Yichang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Yichang 443009,China;

2.Three Gorges Tourism Polytechnic College,Yichang 443001,China)

Abstract:Building a reg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is the mission which entrusted Hubei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engine for Yichang to achieve the goal of strengthening production and rejuvenating the city and spanning energy levels.By using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and benchmarking the reg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s in Beijing, Shanghai,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Chengdu-Chongqing region, Wuhan and other regions, it is concluded that Yichang has the met the basic condition for building a provincial regi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However,there are still exists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vitality of innovation subjects, the innavation cluster has not yet formed,the innovation platforms are large quantity but low quality,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 achievements is clogged, the reginal innvation synergy is not enough, and the innovative ecosystem needs to be optimized, etc.Accordingly, proposing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focus on innovation subjects, dual-chain integration, innovation elements, and reginal coordination, etc.

Key Words:Yichang;Reg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ion Center;Constraction Path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经布局建设了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成渝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武汉科技创新中心5个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区域创新的体系化布局。湖北省作为科教大省,为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对省域创新布局进行了优化,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襄阳、宜昌等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宜昌作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是湖北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中的南翼,是宜荆荆都市圈中的中心城市,打造省域重要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既是湖北省委赋予宜昌的使命任务,也是宜昌实现强产兴城、能级跨越的重要引擎。

1 国内外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研究

1.1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提出和内涵

学术界研究发现, 科技创新活动并非均匀分散于广大的地理區域, 而是明显地呈现出集聚形态,集中发生于少数地区[1],从而呈现出创新活动的集聚现象,形成了区域创新中心[2-3]。2000年7月,美国“Online”杂志(WIRE 2000)第一次提出“全球技术创新中心”的概念,并在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得到进一步深化,提出“技术成长中心” 的概念,指将众多的研究机构、创业型企业和风险投资集聚在一起的地区。基于不同视角,国内学者也对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基于城市功能视角,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是指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密集、科技创新活动集中、科技创新实力强大、科技成果辐射广泛,在全球网络中占据领导和支配地位的城市或区域[4]。基于创新系统视角,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是一个大区域中心概念,立足于区域间协同发展,构建辐射全国的特色区域创新体系[5]。基于创新集群视角,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各级政府牵头,整合区域内的相关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以及中介机构,吸纳、集聚开展创新活动必需的各种要素,为区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公共服务和技术支撑,以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效率为目的而组建的一组共有性结构和制度安排的新型产学研联盟组织[6]。基于运行机制视角,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激活了创新主体资源与创新要素间的存在关系,在外部环境驱动力及其内部相互作用下得到持续激发[7]。2017年,美国兰德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未来20~30年,大城市和城市群是全球创新的策源地、孵化地和集聚地,这是全球经济发展周期、历史产业积淀和产业发展路径依赖,以及创新活动的复杂性、本地特性、全球化特征等因素所决定的[8]。因此,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当前全球城市的共同选择。

1.2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模式

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有着创新、汇聚、整体和增长等共同的基础特性。但由于发展底子、科技要素、所处位置和文化环境的不同,形成了不一样的发展模式,主要分为3种。一是基于发展路径角度,主要分为由国际化大都市形成的汇聚型科技创新中心(如伦敦)、由传统工业城市升级的科技创新中心(如芝加哥)以及依托大学、研究机构和高科技企业的科技创新中心(如剑桥)[9]。二是基于驱动动力角度,可分为市场主导型(如班加罗尔)、政府推动型(如东京)、企业引领型(如特拉维夫)、大学驱动型(如纽约)4种科技创新中心[10]。三是基于科技创新侧重点角度,可分为以原始创新为主的科技创新中心(如北京),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的科技创新中心(如深圳),涵盖基础科学、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的全面综合协调型的科技创新中心(如上海)[11]。

1.3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路径

关于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方式和路径,现有研究多聚焦北京、上海、粤港澳、成渝地区、武汉等国家推动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从创新内容、创新要素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基于创新内容角度,主要针对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等提出对策建议,如要加强原始创新、提升创新转化能力、推动产业创新[12];要推进制度创新[13];要完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高端产业及创新环境体系[14];要构建科技创新产业链,强化协同创新格局等[15]。基于创新要素角度,主要针对科技创新中的各类创新要素,包括创新人才、创新主体、创新环境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如要培育应用型人才、构建众创空间、降低营商成本、优化融资环境和基础设施[16];要建设研究型大学、培育本土引擎企业、营造创新氛围[17];要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打造创新集群、加强区域合作和机制保障[18];要增加集聚能力、全球链接能力及本土化聚变效应[19]。

1.4 文献述评

国外对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研究要早于国内,经验相对丰富;而国内对于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相关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已经进行了许多有益探讨,包括概念界定、发展模式、对策建议等方面,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积累。但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还有一些不足:一是对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界定的相关研究观点不一,还未形成较为系统和统一的认知,其深度和广度还不够。二是研究对象多聚焦于国家重点推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而对省域科技创新中心的研究较少,缺乏对具体地区的细致研究。基于此,以湖北宜昌这一地级市为例,探究省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路径。

2 国内主要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情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截至2022年底,科技部明确指出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支持成渝地区、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1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科研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具有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天然优势,集中了400多家科研机构和34所双一流高校,形成了高端科学人才培养、前沿基础科学研究的较完整体系。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6%左右,基础研究投入占比从2014年的12.6%提升至2019年的15.9%,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项占全国30%左右,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科研产出连续三年蝉联全球科研城市首位,涌现出马约拉纳任意子、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天机芯”、量子直接通信样机等一批世界级重大原创成果。创新生态环境优良,科技成果“三权”改革先行先试,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并出台了“科创30条”“人才五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汇聚了大量科技型领军人才。根据《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2》,北京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位列全球第三,全国第一。科技创新的突破为北京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通过实施高精尖产业“10+3”政策,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健康两大支柱产业和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与装备、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四大特色产业。“十三五”时期技术合同成交额超2.5万亿元,同比增长超80%。其中,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总收入较“十二五”末增长80%,对北京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近40%。

2.2 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经济中心城市,具有很强的创新资源集聚力、科技成果影响力、新兴产业引领力、创新环境吸引力、区域辐射带动力。2020年,上海研发投入强度达到 4.1%左右,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0.2件,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1 268.7亿元,拥有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等一批高水平研究机构,涌现出全球首个节律紊乱疾病克隆猴模型、全球首例人工单染色体真核细胞、世界首次 10 拍瓦激光放大输出等一批首创成果,在沪两院院士 178 人,居全国第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稳步增强,新旧动能加快转换,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突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1.7 万家,累计上市企业 215 家。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持续提升,张江、临港、闵行、杨浦、徐汇、嘉定、松江等科技创新中心承载区发展各具特色,浦东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加速形成。全面开展创新改革试验,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等领域,先后出台 70 余个地方配套政策、170 余項改革举措。

2.3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等9个城市,是全球四大湾区之一,科技水平高、创新活力强、市场容量大,同时具备良好的创新策源能力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深圳一香港一广州科技集群”位列全球前100个创新集群的第2位。科技创新投入大,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研发支出3 600多亿元,占全国研发投入的12.9%。科技创新承接主体多,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拥有25家世界500强企业、超50家“独角兽”企业、超1 000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和近1.5万家投资机构。研发机构众多,仅广东省就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30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家。科技创新的基础环境好。政策支持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相继出台,彰显了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形成立体化、综合化的交通体系。产业布局方面,形成3个万亿产业集群和两大全国性优势产业,分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和5G产业、数字经济。人才队伍方面,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7家、科研工作站(分站)566家、创新实践基地394家,累计招收博士后3.8万人。科技产出规模可观,2016-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发明专利公开量累计达149.84万件,年复合增长率达17.23%,2020年,发明专利公开量约36.59万件,分别是东京、旧金山、纽约湾区的239倍、5.73倍、7.85倍。

2.4 成渝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成渝地区是我国重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拥有汽车制造、食品加工及化工医药等传统特色产业集群,同时孕育出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已初步形成“芯、屏、器、核、网”世界级产业集群,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产能约占全球的1/3。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发展,2021年成渝地区生产总值近7.4万亿,占西部地区30%以上。成渝地区拥有两江新区和天府新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开放平台、1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2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具备开展前沿基础科学研究的平台基础。科技创新投入增速较快,投入总量日益提升,2021年成渝两地研发投入强度分别达到3.17%、2.16%,已经形成以政府、高校、企业相互合作的研发创新投入体系,科技金融生态逐渐完善。创新主体加速培育,2022年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增至1.65万家,科技创新成果获奖数量保持全国前列。

2.5 武汉科技创新中心

武汉地处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两大国家战略的交汇点,科教资源丰富,拥有高校90所、在校大学生近130万人、国家级创新平台149个,各类人才总和304.29万,具有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天然优势。2022年4月,武汉正式成为国家批准建设的第五个科技创新中心。获批以来,武汉坚持创新驱动的城市发展战略,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根据《自然》杂志全球科研城市排行,武汉位列中国第5位、世界第11位。2022年,国家实验室建设实现“零”的突破,8家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智能设计与数控等5个国家级创新中心投入营运。创新主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净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 000家,总数突破12 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超过85 00家,遴选首批科技领军企业39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27%。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围绕“九大支柱产业、六大新兴产业、五大未来产业”架构的产业格局,2022年武汉市实施了“AMOLED显示屏用PSPI材料制备关键技术与工艺”等重大科技专项,“5G网络流量智能化还原技术研究项目”等65个重点研发项目,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 300亿元,有力支撑了产业的转型发展,形成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5G和人工智能五大特色产业。

2.6 国内主要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特征分析

国内主要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情况见表1。由此可见,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具备以下主要特征:一是具备一定的经济规模和基础。北京、上海、成渝地区等均是区域经济中心乃至全国的经济中心,经济实力雄厚。因为不论是科学研究,还是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二是科技创新资源高度集聚。北京、粤港澳大湾区等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都是一流高校及科研院所的集聚地,依托高校院所的虹吸效应,聚集人才、资金、技术和创新主体,打通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的快车道。三是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上海、成渝地区、武汉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在发展过程中,都是依托打造特色产业进一步聚集创新资源,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从而引领全国乃至全球产业发展。四是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地都是我国制度型开放的先行者,一直在科技体制改革、营商环境优化、创新文化营造等方面大胆探索,这种创新环境能够极大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科学的科技体制有利于形成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环境,保障创新主体的利益和创新活动的发展。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利于招商引资,也有利于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和本地技术知识的溢出。开放包容的文化能够给予创新主体试错机会,释放创新潜能。

3 宜昌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

宜昌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是湖北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中的南翼,也是宜荆荆都市圈中的中心城市。2021年,宜昌市GDP首次突破5 000亿元大关,达到5 022.69亿元,经济体量仅次于武漢、襄阳,位居湖北省第三,增速远超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高达16.8%,是湖北省重要经济支柱。近年来,宜昌市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提档升级、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高质量成果转化、高水平人才集聚、高效率协同创新,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已具备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良好基础。

3.1 创新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2021年度,宜昌在全国288个城市(含省会城市及直辖市)中科技创新能力排名提升至55位,在全国78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含省会城市及直辖市)中位列第45名,较上年度排位53名前进8位。2021年,宜昌高新区在全国169家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提升16位,由68位跃升至52位,创历年最佳。在湖北省内,宜昌科技创新综合考评一直保持领先地位,连续4年位列优秀等次第一名,其中区域科技创新生态指数位居全省同类市州第一名。下辖县市区中宜都市已经成为首批国家级创新型县市,枝江市、当阳市、夷陵区已经成为省级创新型县(市、区)。

3.2 创新主体加速培育

近年来,宜昌市通过深入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成长工程”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两大工程,创新主体得到加速培育,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宜昌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82家,净增217家,同比增长82.4%,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857家,同比增长32.8%。与此同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实现跨越式增长,

1 172家企业入选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同比增长39.5%。2021年,湖北省启动“新物种”企业遴选工作,宜昌市共有29家瞪羚企业入库。9家高新技术企业荣登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百强榜单。随着科技创新主体不断壮大,宜昌市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也取得进一步发展。2021年,宜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874.1亿元,同比净增224.49亿元,增长32.7%,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5.8个百分点,增速位于湖北省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7.40%,比上年提高2.16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新能源、资源环境三大产业增加值增长最快,分别增长56.58%、35.01%、46.88%,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新的增长点。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三大产业占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最大,分别增长46.01%、49.16%和36.13%,占全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逾70%,继续引领宜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3.3 研发投入持续加强

2021年,宜昌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111.68亿元,占GDP比重2.62%,高于湖北省平均水平2.31%,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的总量和占比在湖北省同类地市州中均排名第一。其中,企业研发经费投入107.27亿元,高校研发经费投入1.82亿元,科研院所研发经费投入1.46亿元,三甲医院研发经费投入1.1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90.8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2.77%,是湖北省唯一超过2%的市州。

3.4 创新体系逐渐完善

一是积极构建科技研发平台。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先后依托安琪集团、宜昌人福、兴发集团3家龙头企业组建了市级生物技术、仿制药、精细化工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截至2021年末,宜昌市共建有市级以上各类科技研发平台673家,平台数量仅次于武汉市,在湖北省同类市州位居第一。二是发展壮大科技创业平台,截至2021年末,宜昌市共有科技创业平台124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国家级众创空间8家,国家级星创天地7家。孵化器建成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总数超过1 400家,创造就业岗位3万多个,孵化载体数量、规模、绩效在湖北省范围仅次于武汉。三是健全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科技局、财政局、商业银行担保机构三方合力,创新中小企业贷款新模式——“财政科技创新贷”,优先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有效缓解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3.5 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通过扎实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建立健全技术转移体系,宜昌市的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加快,目前,宜昌市政府、企业与多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签订长期合作协议,2021年签订战略性合作协议4项,项目合作协议213项,全市技术合同登记交易超过5 000份,成交额达到201亿元。一批重大原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并实现了提档升级。2021年,宜昌市共有26项成果获湖北省科技奖励,获奖数量位居湖北省市州第一。

3.6 创新生态不断优化

一是构建高效利民创新机制。建立“免申即享”的科技补贴机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创业平台、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科技奖励配套补贴、引进外国智力补助等7项纳入“免申即享”政策清单。进一步优化科技项目管理流程,重塑科技项目形成机制、组织机制、验收机制和资金管理机制。改进科技评价体系,坚决破除科研项目管理“四唯”,简化申报、验收工作流程,使科研人员从材料、表格中解放出来。二是营造良好科创环境。加强科研诚信管理,落实科研项目真实性核查,实施科研诚信“黑名单”制度,对失信惩戒企业取消科技项目支持,营造诚实守信、注重实绩的科研环境。在创新创业中,既鼓励创新,又宽容失败,在高新技术企业扶持政策中,不仅对申报成功的企业给予奖励,对于符合申报条件但首次申报未成功的,同样给予2万元的补贴。三是建立有效管用的人才选育机制。以改革为契机,制发《宜昌市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工作方案》,将项目的技术路线、实施方案、绩效支出等权利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出台“1+4”人才政策,做好人才引用育留文章。截至2021年末,宜昌市人才队伍总量达到60万人,博士以上学历达到1 500人以上,拥有国家“千人计划”和省“百人计划”专家19人,国家“万人计划”4人。

4 宜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路径

近年来,宜昌市创新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但对标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武汉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宜昌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仍存在差距和短板,主要表现为

创新主体活力不够、创新集群尚未形成、创新平台多而不优、科技成果转化不畅、区域创新协同不够、创新生态有待优化。与此同时,宜昌作为一个中部地区的地级市,与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省会城市相比,经济基础、产业规模、人力资源相对薄弱,财政支持力度有限,因此抓科技创新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更加聚焦重点薄弱环节,即更加聚焦创新主体、双链融合、创新要素和区域协同,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路子。

4.1 聚焦创新主体,打造企业成长新阶梯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实施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新物种企业”的成长阶梯,实现创新主体规模和能级双提升。

4.1.1 加强新物种企业培育

实施“新物种企业培育计划”,按照新物种企业认定标准,挖掘和培育一批瞪羚、独角兽企业,每年开展新物种企业认定评选,对认定企业在场景创新、风险投资补偿、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支持。将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新物种企业后备企业管理,鼓励其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充分利用数据、信息等虚拟资源进行差异化发展,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优势。紧密跟踪国内外新物种企业榜单,重点引进平台型企业的新业务总部或研发中心,鼓励企业参与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搭建新物种企业服务平台,提供高端资源链接、商业模式打磨、行业人才交流等多元化服务。

4.1.2 关注科技型中小企业

完善财政、金融、担保、培训、信息等社会化服务体系,综合运用优势资源,进一步加大精准扶持力度,每年选择200 家左右成长型小企业作为培育重点,推进50%以上的小微企业实现“进规”。发挥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的辐射功能,吸引更多有市场和创新能力强的小微企业入园发展壮大。推动中小企业聚焦特色做优做专,重点培育一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4.2 聚焦双链融合,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4.2.1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紧紧围绕现有优势产业,如化工产业、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清洁能源等,围绕产业细分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争取突破一些“卡脖子”技术,在部分领域占据国内外领先地位。目前,宜昌围绕绿色化工这一产业组建了三峡实验室,着力解决化工产业裂变升级、技術“卡脖子”等问题。围绕其他优势产业链,建立相应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一链一院多平台”的创新模式,让创新链真正服务于产业链。

4.2.2 圍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突出产业化是科技创新的落脚点,以三峡实验室为例,三峡实验室专门筹建了磷石膏综合利用研究中心,聚力解决磷石膏这一世界性环保难题。随着磷石膏综合利用的突破,将成为化工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因此,在研发过程中,应前瞻布局一个磷石膏综合利用园区,引进或新建一批磷石膏综合利用企业,合作开发利用磷石膏资源,形成一批磷石膏综合利用产品,形成一个全新的产业。

4.2.3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前沿技术

基于宜昌产业发展实际,着眼未来发展方向,前瞻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前沿技术,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如高端制造、信息网络、生命科学、先进材料等未来产业。高端制造领域,聚焦航空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发展航空机电产品、新一代航空电子系统及航空新材料。信息网络领域,重点发展硅基光电子、混合光电子、微波光电子等领域前沿技术,形成一批专用关键制造设备。生命健康领域,布局发展干细胞与再生技术,开发针对重大遗传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的基因治疗新技术。先进材料领域,推进黑磷新材料的开发及应用,发展高效储锂黑磷负极材料、黑磷复合催化剂。

4.3 聚焦创新要素,营造创新创业新生态

4.3.1 强化人才第一资源

通过成立人才发展中心、组建人才发展集团、争取战略科技力量、建立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专业产业园等方式,开放引才。在人才招引上,既要立足本地、更要跳出本地来配置人才,形成“不求最好,但求实用;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人才观。鼓励柔性引才,实行“户口关系在外地、平时工作在宜昌”模式。改变传统“引进来”的人才引进思路,主动“走出去”,设立人才飞地,共享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源。

4.3.2 加强科技金融供给

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支持链条,积极扩宽直接融资渠道,大力发展创投行业,形成能够有效支撑“最初一公里”—中试—成果转化孵化—产品量产—产业发展等各个环节的金融支撑体系。加大政银企合作力度,政府出资与风险资本公司或银行合作设立政府性股权投资基金,按照“共担风险、不共享收益”的机制重点扶持科技型企业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发展。

4.3.3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加大财政科技支出,建立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保证财政科技支出年均增长率高于财政支出年均增长率。优化政府采购政策,采用非招标采购、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对本土自主创新进行保护,加快本地创新产品的规模应用和市场开拓。

4.4 聚焦区域协同,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

4.4.1 推进市域创新联动

一是明确区域定位,高新区作为科技创新核心区,要进一步提升发展能级,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西陵、伍家岗、点军、猇亭等主城区要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重点发展都市工业和都市研发;宜都、枝江、当阳、夷陵要联动打造百强县域集群,推进县域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远安、秭归、五峰、长阳、兴山等山区县市则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二是突破县域范围,围绕重点特色优势产业,依托重点企业、科研院所,打造五大产业创新联合体。依托安琪、人福、东阳光等打造生物医药创新联合体,依托三峡大学、三峡集团等打造清洁能源创新联合体,依托东土科技、微特技术等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联合体,依托广盛建筑、昌耀新材料等打造建筑材料创新联合体,依托兴发集团、宜化集团等打造绿色化工创新联合体。

4.4.2 强化“宜荆荆恩”创新协同

一是强化产业协同。发挥各地优势、健全合作机制、推动区域产业发展。以提升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分工协作,建立合理要素配置和利益风险机制,构建区域协调统一的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推动磷化工产业集群、煤化工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汽车产业集群等重点产业集群成长壮大。二是促进资源协同。统筹三峡大学、长江大学、荆楚理工大学、湖北民族大学等各地高校科教资源,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联合研发,畅通人才流动与使用机制。搭建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集成各类科技创新资源,推进跨区域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专利价值挖掘、技术供需精准匹配等智能化、集成化科技服务。三是推进政策协同,区域内建立统一政策,打破区域壁垒,推进区域创新资源共享。

5 结语

省域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作为科教大省,为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对省域创新布局进行了优化,提出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襄阳、宜昌等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是湖北省委赋予宜昌的使命任务,也是宜昌实现强产兴城、能级跨越的重要引擎。本研究运用比较分析法,对标北京、上海、粤港澳、成渝地区、武汉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发现宜昌已具备建设省域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条件,但仍存在创新主体活力不够、创新集群尚未形成、创新平台多而不优、科技成果转化不畅、区域创新协同不够、创新生态有待优化等问题。因此,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要聚焦创新主体,打造企业成长新阶梯;聚焦双链融合,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创新要素,营造创新创业新生态;聚焦区域协同,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

参考文献:

[1] BECATTINI G.Sectors and/or districts:some remarks on the conceptual foundations of industrial economics[J]Small Firms and Industrial Districts in Italy Routledge,1989(5).123-135.

[2] COOKE P.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competitive regulation in the new Europe[J]. Geoforum, 1992(3):365-382.

[3] FISCHER M M.Innovation,knowledge creation and systems of innovation[J].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01(35):199-216.

[4] 杜德斌,段德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空间分布、发展类型及演化趋势[J].上海城市规划,2015(1):76-81.

[5] 郭广生,高阿娜.论高校在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定位与作用[J].中国高校科技,2015(Z1):19-21.

[6] 丛海彬,蒋天颖,邹德玲.浙江省区域创新中心空间格局及其驱动机制研究[J].人文地理,2015,30(4):95-101.

[7] 杨拓,邵邦,周寂沫.全球科创中心的发展实践与运行机制研究——基于对北京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启示思考[J].理论月刊,2016(9):135-139.

[8] STEVEN W POPPER.全球创新网络中的大都市功能[C].上海:2017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2017.

[9] 杨丹辉.应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6):23-31.

[10] 张涛,宣昌勇.建设全球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模式与路径选择——基于江苏省产业科创中心的科研活动[J].现代经济探讨,2017(1):73-77.

[11] 袁红英,石晓艳.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7,33(1):134-140.

[12] 邓丽姝.科技创新中心引领北京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战略路径[J].城市发展研究,2019,26(2):117-124.

[13] 叶玉瑶,王景诗,吴康敏,等.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思考[J].热带地理,2020,40(1):27-39.

[14] 王子丹,袁永,胡海鹏,等.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四大核心体系建设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70-76.

[15] 李兰芳,唐璐,陈云伟,等.全球主要城市群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经验对成渝地区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6):162-169.

[16] 盛垒,洪娜,黄亮,等.从资本驱动到创新驱动——纽约全球科创中心的崛起及对上海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15,22(10):92-101.

[17] 胡曙虹,黄丽,杜德斌.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构的实践——基于三螺旋和创新生态系统视角的分析:以硅谷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16(3):21-28.

[18] 倪外.香港建設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困境、机理与路径[J].上海经济研究,2018(10):107-115.

[19] 李福,赵放.创新中心的形成:创新资源的集聚与利用模式[J].中国科技论坛,2018(4):7-14.

(责任编辑:吴 汉)

基金项目:湖北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科研合作课题“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研究——以宜昌市为例”

作者简介:陈卓(1989-),女,中共宜昌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科技创新。

猜你喜欢
建设路径宜昌市
走进秋天
宜昌市举办中小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培训班
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路径分析
从依法行政浅谈法治政府的建设路径
试论《弟子规》与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建设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之路径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第21题
行业特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与研究
务实创新 开拓奉献——湖北宜昌市第三批援藏干部援助西藏加查两周年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