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建构主体与实践路径

2023-10-05 22:22赵丽华王柳青
现代交际 2023年3期
关键词:群众时代发展

□赵丽华 王柳青

(太原科技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24)

美好,又称“清善”,是一种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良性反馈。美好生活是人们为了更好的生存而进行各种活动使得自身达到愉快状态的一种生活方式。“美好生活”一词的出现,展示了人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努力奋斗的人生追求,一定程度上引领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发展进步。从古至今,美好生活一直是人们共同的向往和追求,始终贯穿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一、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吃饱穿暖等生存性需求得到基本满足,民生诉求向着更高层次迈进,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转变。习近平总书记顺应局势、立足现实,对新时代美好生活进行了科学阐释,他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1]新的历史形势下,传统的物质文化需求已经无法涵盖丰富的民生诉求,人民群众对于民主权利、社会氛围和生态环境的追求日益丰富,丰裕的物质基础、公平正义的政治环境、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逐步成为人民群众共同的奋斗目标。[2]

新时代美好生活内涵丰富、层次鲜明,是一个多维度的结构体系。从本质来看,新时代美好生活蕴含人们不断向高层次发展的生活诉求,既包含高品质的物质需求,又包含和谐稳定的社会需求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需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相契合。从主体来看,新时代美好生活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建构主体,以人民幸福为衡量标准,将个体的奋斗与全社会的团结相统一,在全社会人民的共同奋斗中铸就新的辉煌。从目标来看,新时代美好生活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石,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蓝图,以国家的和谐稳定、世界的和平发展为奋斗目标,既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又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方向指引。

二、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建构主体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建设者、共享者和评判者。[3]美好生活的建构需要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美好生活的发展成果由全体劳动人民共享。美好生活的实现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群众在美好生活构建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为美好生活的衡量标准,坚持在团结奋斗中共建美好生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美好生活需求,让人们切实感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1.人民群众是美好生活的建设者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强调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主体作用。广大人民群众用勤劳与努力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辉煌的人类文明,推动历史进程不断向前发展。从古至今,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建设,时代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贡献。2008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给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全体中国人,这一幕令无数人潸然泪下。无论是赛场上挥洒汗水的运动员、抗震救灾的人民卫士、温暖的人民教师,还是无数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普通人,正是因为全体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才共同书写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更加重视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培养和主体性的发挥,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守正创新、不断奋斗,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的胜利。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协调的现代化。其中,物质文明是美好生活的根基,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内在要求。“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才会成为其显性需求,成为人们争相追求的目标。物质生活的满足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全过程,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根本保障。人民群众是我国物质文明建设的主体。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人民群众的不懈奋斗下,我国高铁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互联网金融行业位居世界前列,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总量稳步提升。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人类精神和文化发展进一步丰富了物质生活。人们不仅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也更加丰厚。人民群众丰富的社会生活为精神文化产品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实践来源。进入新时代,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繁荣,以人民群众生活实践为根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优秀作品不断出现。《大江大河》《人世间》等优秀作品的推出,让人们真实感受到了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

2.人民群众是美好生活的共享者

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建设起美好的家园,共享新时代美好生活。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日益多元化的民生诉求,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发展成效,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奋斗热情。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创新,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便捷;文化活动的丰富,让人民群众的心情更加愉悦;生态的改善,让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更加优美。

从共享的主体来看,是全民共享。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运动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谋幸福的。这种鲜明的政治态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始终把全体人民的幸福作为自身发展的“根”和“魂”,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感受到发展的成效,提升人民幸福感。共享发展理念强调人人参与发展的过程、人人享受发展的成果,以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解决为根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相契合,旨在让全体人民都能切实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让发展最大化地惠及全体人民,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4]

从共享的范围来看,是全面共享。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是全方位、多领域的。经济领域宏观和微观两手发力,规范市场秩序,合理配置市场资源,确保分享的物质基础;政治领域扩宽民主形式,丰富民主渠道,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维护分享的公平性;文化领域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激发人民群众创造热情,提升共享的积极性;社会领域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形成人人共享的精神风貌,保障共享的外部环境;生态领域坚持绿色发展,强调循环高效,确保共享的可持续性。

从分享的方式来看,是共建共享。发展成果的共享要以辛勤劳动为前提,在党和国家的正确指导下,在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下,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小康已至,奋进不止。全体人民都要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将自身的奋斗目标与创造美好生活的宏伟目标紧密结合,释放创造潜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在辛勤劳动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从共享的过程来看,是渐进共享。实现美好生活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要全国所有省份、所有人民实现同时富裕,这是不现实的。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由局部到整体,由量到质逐步转变。这就需要我们对实现美好生活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有充分认识,既要坚定信心,又要坚忍不拔。我们不仅要树立远大的目标,更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用实际行动构建美好生活的绚丽图景。

3.人民群众是美好生活的评判者

美好生活是由人民来判定的,人民生活是否幸福需要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来衡量。人们通过国家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获取安全感;通过劳动获得物质财富的自由和精神上的满足,丰富获得感;通过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提升幸福感。要以群众的呼声来衡量美好生活,把群众的幸福当作衡量尺度。实现美好生活,必须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深入落实惠民举措,增强人民获得感。获得感的提升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群众的认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5]。这一阐述科学地指出了政府的惠民举措与群众获得感提升之间的关系,为群众获得感的提升指明了发展方向。获得感的提升不仅包括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等物质层面,而且包括人民生活理念转变、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等精神层面。因此,增强人民获得感,既要从物质上助民,更要从精神上惠民。

积极回应群众新期待,提升人民幸福感。近年来,我国的幸福指数整体发展趋势良好,各板块逐渐趋于均衡,这离不开党和政府的不懈努力,离不开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升人民幸福感需要积极回应群众新期待,深入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及时解决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国家的发展和惠民的力度。同时,要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要坚持简政放权,不断创新政府的治理方式,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优化服务,增强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增进人民安全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管理的旧理念已经不再适合时代的发展,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逐渐转变为平等关系。“社会治理”这一概念的出现,更是体现了人们在发展观念、管理方式上的变革,以及在维持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社会治理”概念是对“社会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和升华,强调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双向协调,注重对公民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更好地形成合力,凝聚起强大的力量,协同解决社会公共事务。

三、构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现实路径

人民性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内在属性,人民群众贯穿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发展全过程。构建新时代美好生活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满足多元化的民生诉求,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必须坚持“幸福奋斗观”,在团结奋斗中共创美好生活。

1.坚持人民至上,不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需要体系的最高层次,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也是党和国家一贯追求的最高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共产主义社会做出美好畅想,认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人的发展不仅是自由的,而且是全面的。

人的发展是自由的。人类发展的自由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人类自由性的发展、人类自主性的发展及人类自觉性的发展。在人类发展历程中,人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断认识客观规律、利用客观规律,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人类逐步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了自然层面和社会层面的解放,达到了从“自由”向“自主”的跨越。当人类社会发展到“自主”阶段,个人和群体积极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个性充分彰显,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活动、政治活动,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提升全民素质水平。群体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促进社会向“自觉”迈进。在“自觉”阶段,个人道德水平、知识修养极大丰富,实践活动不再是单纯的谋生手段,而是人们自觉的活动形式。人们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自觉进行社会劳动,自觉满足其多样化需求。

人的发展是全面的。人的发展不仅包括人的劳动形式的全面发展,而且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劳动形式的全面发展依赖于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为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二者共同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方位进步。劳动形式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人们不再进行固定、单一的劳动,而是根据个人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合适的活动领域。人们不仅能参与物质的生产,而且可以参加政治、文化等多种领域的实践活动。劳动形式的全面发展以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前提,而教育是提升人们劳动能力的重要途径。教育的发展及实践的锻炼使人的劳动能力得到极大提高,个人体力、智力获得巨大发展,个性充分彰显、潜力充分发挥,素质全面提升,达到人自身的解放。

新的历史时期,个人的全面发展与国民素质的全面进步相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7]。这一论断深刻阐释了人的全面发展与改善民生诉求之间的关系,为切实解决群众困难和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指明了方向。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要进一步提升个人能力、促进个性发展,而且要坚持人民至上,促进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统一于社会实践,要在实践中学习和践行科学理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提升全民素质,激发人民群众建设美好生活的积极性,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时代性和社会历史性,与国家发展和时代变化息息相关。当前,我国的科技水平和教育水平跃上新台阶,创新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逐步完善,对个人的自由发展和全社会人的整体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个体来说,单纯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已经无法全面满足新时代的建设要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劳动教育至关重要。通过劳动教育,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得以践行,个体的智力得以充分发展,强健的体魄得以实现,正确的审美观得以塑造,人的个性得以充分展现。劳动教育贯穿素质教育的全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及美育共同对人的发展进行全面塑造。从整体来说,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提升国家实力必须培养高素质人才。因此,必须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提升人才待遇,提高居民收入,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从整体上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质,促进国民素质全面提升。

2.满足多元民生诉求,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满足民生诉求是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前提。当前,人们对生活的追求朝着品质化和舒适化方向发展,民生诉求逐步多元化,不仅对物质生活有了更多要求,而且对政治秩序、文化风貌、社会氛围和生态环境都有更高的期待。

美好生活的实现必须构筑公平正义的政治秩序。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人处在社会中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良好的政治秩序有利于更好地集民智、聚民心、察民情,保障党和政府施政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保证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确保发展的成效切实惠及每个人。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为政治秩序的塑造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信息技术的广泛传播及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使人民的民主意识得到唤醒,参与政治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对公共事务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新媒体表达社情民意,积极参加民主选举,广泛发展民主协商,自觉开展民主监督,认真行使民主权利,推进政治秩序健康发展。

美好生活的实现必须培育新时代文化新风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8]文化新风貌的培育不仅要注重文化的大众性和娱乐性,而且要注重文化的科学性和教育性。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必须要以人民群众的精神诉求为根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和创新,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良性发展。文化的教育性对文化新风貌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推出的《金刚川》《觉醒年代》等影视作品,让人们真实感受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体会到革命先烈为我们做出的牺牲和努力,我们必须切实珍惜今日的美好并为之奋斗终生。文化新风貌的培育要更加重视群众文化建设,把群众文化的发展放在文化建设的突出位置。坚持文化的发展与群众的需求相契合,与人民生活相联系,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文化新风尚。

美好生活的实现必须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饱受苦难沧桑,经过艰苦的努力才换来今日和谐稳定的局面。历史终将成为过去,但对于社会动荡所带来的痛苦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和平与稳定难能可贵。我们党和人民永远牢记历史,牢记初心,珍惜我们的美好生活,为建设更加美丽的家园奋斗。构建和睦融洽的社会氛围是人们共同的理想和愿景,是满足人民安全感及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客观要求。历史和经验证明,社会环境的和谐与稳定,是提升生产力水平、激发群众创造力、繁荣经济文化不可或缺的社会条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

美好生活的实现必须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与人类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是健康得以存续的保障,是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根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为了加速发展经济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大量破坏,引发了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气候变暖等多种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9],并进一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我国发展总体布局,与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的建设相并列。建设美丽中国必须促进发展与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推动绿色转型,通过低碳、循环等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坚持“幸福奋斗观”,以团结奋斗共创美好生活

团结奋斗是党和人民最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创造光辉历程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精神支柱。回顾过去,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党和人民的奋斗史。在中华民族饱受帝国主义侵害和封建主义压迫,国家存亡危在旦夕之际,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华民族送来新的希望。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百折不挠,突破了一个又一个历史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百年奋斗历程深刻诠释了奋斗是一个国家最深沉的底色,是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强大精神力量,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实现美好生活必须要积极引导人民群众树立“奋斗幸福观”,弘扬伟大的奋斗精神。

从历史视野来看,实现幸福生活要接力奋斗。奋斗是一个长期的、整体的历史进程,新时代的奋斗历程与过去的奋斗历程是实现同一目标的不同阶段,应相互衔接、接力发展。新的历史时期,中国青年应不忘初心,继承中华民族拼搏奋斗的优良传统,传承先辈奋发精神,增强自身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用科学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武装自己,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把握机会,紧紧围绕民族复兴这一伟大目标持续奋进,铸就新的时代辉煌。

从时代视野来看,实现幸福生活要顽强奋斗。习近平总书记用愚公移山的故事生动地阐述了顽强奋斗的精神品质,“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硅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10]。我国目前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紧要关头,一系列社会性问题亟待解决,产业结构的转型、实体经济的发展、社会治理的完善及社会环境的保护等问题仍然突出。改革开放深入发展面临多重困难,国际局势风起云涌、变化莫测,只有充分发挥顽强奋斗精神,才能一鼓作气,奋力向前。

从群众视野来看,实现幸福生活要共同奋斗。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每个人都是实现幸福生活的主体,既是建设者又是享受者,只有人人都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实现人人共享美好生活。美好生活的实现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各族人民及一切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努力奋斗,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形成正向的合力,不断激发人民群众以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激发市场活力,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力竞相迸发,以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从现实视野来看,实现中国梦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新时代奋斗精神的核心,贯穿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实现美好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一个充满坎坷和艰辛的过程。新时代的新青年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牢牢把握新时代奋斗精神的核心内涵,矢志不渝,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并切实将其深入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美好的生活是人们矢志不渝的愿景。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立足整体,以人民群众的多元化民生诉求为出发点,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以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为衡量标准,充分彰显了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人民性意蕴。作为社会主义新青年,必须牢记使命、坚定信心,不断提升自身知识素养,顽强拼搏、努力奋斗,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完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断努力。

猜你喜欢
群众时代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