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四史教育”深度,拓宽提质增效路径,掌握历史学习能力

2023-10-11 22:29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3年2期
关键词:提质史料党史

李 亮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为《复兴文库》作的序言中写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又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要坚定历史学习的信念,以旺盛的精力推进历史教育核心目标的实现。

一、以史育人,培根铸魂

历史教学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育人途径,担负着新时代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重要责任。林桂平老师在《近年来高考党史会议类试题剖析与专题复习》一文中对近年来高考中党史会议类试题进行剖析,就命制思路、备考方略等内容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主张在指导学生单元复习时必须做到“(知识)点透(彻)”,专题复习要达到“线(索)清(晰)”,必修与选修模块复习时要“面到”。对教材内容先厚后薄,再薄再厚,准确全面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构建主体性知识网络。为传承红色文化提供了新路径,为党史学习和党史教学明确了新方向。

二、以史为鉴,重实知行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近年来,高考历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考查,这也是历史学科深化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唐明君老师的文章《史料实证:浅探高中阶段的“实”与“证”》,从“实” “证”两个层面进行论述,为我们做好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刘泽军、姚念两位老师在《深挖教材史料,落实核心素养——以〈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一课为例》中分析史料研读的方法,发掘史料引申的问题,以加深学生对教材史料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拓宽思路,提质增效

方向不明原地转,思路清晰天地宽。范金和老师在《“三新”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提质增效路径初探》中主张:在“三新”背景下,首先要关注时代主题、提炼教学主题以实现“魂构”;接着,通过厘清教材逻辑、掌握必备知识支撑起教学“骨架”;然后,帮助学生习得高阶思维,涵育核心素养。抓好历史教学的“灵与肉”,从而探索出高中历史教学提质增效的新路径。

四、掌握能力,勇毅前行

“关键能力重点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学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的至关重要的能力。”马维珍老师在文章《运用教材史料 整合知识、培养能力——以选择性必修二〈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为例》中对教材内容进行比照,对教材进行整合,以史料、图片等作为依托,不断提升学生阅读、分析和概括能力。通过打造知识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的高中历史课堂,使学生掌握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是助力他们勇毅前行的基石。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坚定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理想信念;作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实践者,我们更要明确以史为鉴、察往知来的时代使命。

猜你喜欢
提质史料党史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为城市提质而歌
史料二则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