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全国卷部分开放性试题比较辨析

2023-10-11 22:29谢俊杰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3年2期
关键词:开放性试题考查

谢俊杰

(四川省夹江第一中学)

近年来,部分开放性试题存在形式的相似,甚至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轮回”。但稍加推敲发现,形式相似是表象,思维素养内核其实不断拔高,考向转型升级,越来越彰显素养立意的命题趋势。本文撷取了近年六道全国卷开放性试题,以其形式分为三组,探讨有形的相似处背后,试题“神”或“质”的演进,以期觅得一丝高考试题的发展轨迹。

一、有形之形与无形之“神”“质”

所谓有形之形当指题目的外在表现,譬如考点、知识点、材料呈现方式、材料内容、考查方法等易于被直接捕捉的信息。这是学生答题的基本依据,其本质是题目的外在形态。与之相对,无形之“神”或“质”是指题目的内在意蕴,分为解题方法、解题思维与试题素养要求三个考向层次。它依托外在表现而存在,反映命题立意与命题人的真实考查要求,是试题测量评价功能的内涵表达。

有形与无形共同构筑成了一道试题,使得试题形神兼备,充分发挥了高考试题在选拔人才、服务教学中的价值。比较这些试题须得其形,更要得其意,求其意忘其形,避免因过度关注试题外在而出现简单类比。

二、三组试题的对比

(一)第一组:2018 年全国Ⅲ卷42 题与2022 年全国乙卷42 题

站在有形之形的角度看,这两道试题有不少的相似点。一是材料类型均为表格。二是试题切入点均为具体的历史人物。三是材料均取自正史史料。四是材料内容均是以东汉时期为中心,向前或向后辐射延伸。其中2018 年全国Ⅲ卷42 题以东汉史学家班固对更早历史人物等级划分与评价为主体。虽然其评价对象非东汉时期,但其评价结论一定受所处的时代影响。2022 年全国乙卷42 题取材于南朝范晔所著《后汉书》,其记载则是东汉良吏。正因在有形之形方面,两题有如此多的相似处,故为两题的进一步比较增添了不少价值。

如果说两题具有有形之形的若干共同点,那么透过外形,可以窥得其“神”与“质”带有明显的差异性。第一,2018 年全国Ⅲ卷42 题由于命题人对表格信息进行了归类处理,因此表格所传递的信息变得非常明确,言简意赅,直截了当。学生解答时一目了然,自主整合的成分偏少。然而2022 年全国乙卷42 题表格内容相对繁杂得多,因此需要学生先期归类整理东汉四位良吏的信息,也就是说从方法论层面讲,2022 年全国乙卷42 题增加了解题步骤——整合材料细节,在此基础上选择角度,提炼论述主题。第二,2018 年全国Ⅲ卷42 题材料信息相对单薄,因此多数学生答题角度相对单一,一般聚焦于汉朝儒家思想对人物等级评定的影响。相对地,2022 年全国乙卷42 题材料内容丰富,可选点与对比角度多,可供提取的信息丰富,包含仁政德治、时代正统思想、史料真伪等多方面,更有利于考查与发现思维广度与优质思维品质。第三,素养考查涵盖面与层级有明显差异。2018 年全国Ⅲ卷42 题主要立足于唯物史观素养水平3、4“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学习、探究中,并将其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时空观念素养水平4 将问题“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对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论述”,历史解释素养水平3“从来源、性质和目的等多方面”对既有历史解释归因与评析。2022 年全国乙卷42 题的素养考查目标在前者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范围,深度掘进,增加了史料实证水平3“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水平4“恰当运用史料对所探究问题进行论述”,历史解释素养水平4“在独立探究历史问题时”“提出新的解释”。据此,基本可以形成这样的认识,尽管本组两道试题形似,但两相比较,2022 年全国乙卷42 题对考生要求更高,更贴合面对综合情境、复杂情境时的测量需要,能从更多维度鉴别学生思维与素养的层次。

(二)第二组:2020 年全国Ⅰ卷42 题与2022 年全国甲卷42 题

之所以将这两道题并为一组进行类比,首先缘于二者在外显方面的一些共性。其一是两者从材料到设问共同构成了示范——迁移特征。2020 年全国Ⅰ卷42 题材料以宋史著作名为示范,要求学生据此迁移并选择中国古代任一历史时期作书名。2022 年全国甲卷42 题要求学生在阅读、理解学者对1914 年—20 世纪70 年代国家发展“面向”范例基础上,选择世界近现代史上任一阶段,提出并阐释国家发展“面向”。其二是立足历史发展阶段特征。无论是书名的撰写,亦或新“面向”的提出,都是历史阶段特征的灵活运用。其三是历史学科思维模型相似。试题要求对书名的论证或对自提“面向”的阐释,通常都是回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民族关系、军事、国际格局等角度进行的。其四是材料注重设计学术情境。2020 年全国Ⅰ卷42 题以材料所举关于宋史著述名称,说明了“历史学家对某一历史问题有诸多看法”,构成了历史学术研究问题。同样2022 年全国甲卷42 题以印度学者对1914 年—20 世纪70 年代国家发展“面向”的认识与宏观阐述创设出学术情境。

仔细比较分析两题发现,相较于2020 年全国Ⅰ卷42 题,2022 年全国甲卷42 题在诸多细节方面都有所升级,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学术味更浓,学术性表达更明显。材料用学术化文字简明扼要总结出一战至20 世纪70 年代的国家发展“面向”,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难度。其次,站位更高。站位于国家发展战略,考查学生的全局意识,体现出较强的家国情怀。国家发展战略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时代发展,形势变化动态调整的,是对时代与环境作出的现实回应。它也是民族国家强大的优秀文化与心理传统的现代延续,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要求学生基于历史上的国家发展“面向”正确理解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属于知识广度与认知高度的统一。第三,侧重概念层面的理解。何为国家发展“面向”?何为国家发展战略?这些相对陌生的术语,必须通过解构材料来实现准确判断。第四,思维模型整体性更强,立体感更突出。构建一个时代的国家发展战略,其思维要求必然是多维度的,需要学生尽可能全方位紧扣一个时代的脉搏。反观2020 年全国Ⅰ卷42 题,至少在思维模型方面,并没有过高的要求,因为根据材料示例的书名,可以从时代的政治、思想文化中的任何一方面入手,学生可以选择熟悉的角度分析,也可能会导致思维模型层次区分度不足。

(三)第三组:2016 年全国Ⅲ卷42 题与2021 年全国甲卷42 题

这一组试题通过地图形式,直接考查了学生时空观念素养。二者的差异集中体现在由材料信息所致的解题思维上。2016 年全国Ⅲ卷42 题给定信息非常明确,清末自开多达30 余处商埠,具体城市名称与空间位置逐一列举并已标注。学生只需据此按题意进行说明即可。2021 年全国甲卷42 题却没有在地图中标示任何一个卫所集中分布区域,反而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其他信息,运用知识完成卫所区域的标注。由此,2021 年全国甲卷42 题自然增加了思维含量,既要在陌生的学习情境下准确指出卫所的空间布局,又要从多方面归因解释,使思维链条向前端延长,不但要指出“是什么”,而且要解释“为什么”。因此,两题最明显的差异就在于一个告知结果,推断前因后果;另一个要自己探寻结果,还要分析原因。很显然,后者难度更大,思维含量更高,思维链更完整,更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思维规律。

三、在“轮回”中勾勒开放性试题图景

基于上述三组六道全国卷开放性试题的对比分析,基本可以描绘出开放性试题“轮回”中的某些发展轨迹。

一是试题的稳定性。试题测试形式是相对稳定的。前文已举例作出说明。试题的知识、内容也是总体稳定的,至少从目前来看,开放性试题就知识层面的立意来看,仍然相当注重对阶段特征或时代背景的考查。换言之,这是构建材料与答案联系的衔接点。以历史眼光看,开放性试题的相对稳定是受到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影响的,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保持相对的稳定”,如同所有的考试一样,开放性试题也“不能滞后或超出人们所能接受的范围”。此外,开放性试题也一如既往地赋予了学生充分的选择权,选择适切的知识板块、选择材料任意观点、选择恰当的论证方式,也就是命题人所说的“自主性”,“从组织材料、解释材料、论证问题得到结论都由受试者自己完成”。

二是无参考答案常态化。上列六道试题,唯有2016 年全国Ⅲ卷42 题附官方参考答案示例,而且如果进一步梳理历年全国卷开放性试题也会发现,自2019 年迄今官方参考答案示例就完全销声匿迹了。究其原因,恐也与开放性试题自身特点有关。开放性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探究思维,注重分析过程,鼓励学生独立提出问题,而参考答案的示范效应无形中会被放大,成为一种束缚,既束缚了学生复习备考中的学习思维,也束缚了阅卷人的思维,容易导致新的思维定势。所以,没有官方示例,对于克服思维定势,更具“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义。

三是试题的学科专业化演变。结合上述六道试题的分析,应该说历史学科专业性演进趋势是比较清晰的,大致是由两条轨迹汇聚合成。

第一,学科思维的灵活性。其本质是强调从新的角度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具体来讲,一方面,体现在思维的完整与纵深上。通过延长测量工具,将学生思维的完整与纵深程度展现出来,检测学生能否从符合认知规律与认知深度方面解释历史现象。另一方面,体现在思维广度上,也就是检测学生能否从社会的整体性发展方面,全面准确构建起历史思维模型,进而对历史问题作出全方位解释。之所以特别强调思维的灵活性,主要在于它与时代发展密不可分。为适应社会对创新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高考命题日益突显素养立意,同时为做好新旧高考之间的过渡衔接,减少机械记忆成分,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必然趋势。正如课标明确提出“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绝不是取决于对现成的历史结论的记忆,而是要在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历史,在说明自己对学习问题的看法中解释历史”。

第二,试题材料学术性增强。作为新情境之一的学术情境,介入试题就是在于检测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真实水平。日益强化的试题学术色彩,正是围绕高考服务选才功能展开的。它能接轨高校的选材需求,也能起到有效区分学生水平层次的作用。其实,试题的学术性还有助于形成倒逼机制。在实现引导教学功能基础上,倒逼高中课堂教学改革,倒逼高中教学从教书本、教知识到用教材教方法、教思维的转变,倒逼高中教师关注学科学术前沿,尤其是新观点、新理论,与时俱进,自我“充电”,自主专业发展。

综上,开放性试题的“轮回”仅是表面的,考查层级全面提升才是根本,试题的稳定与演进都将持续。在此,完全有理由相信,试题将会愈发灵活多变,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也会更高。虽然,新高考下,历史学科又将回归分省自主命题,但全国卷开放性试题已为新高考提供了某种命题成功的范例,它也必将继续深入呈现在未来的高考中,成为高考改革的一大方向。

猜你喜欢
开放性试题考查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