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设计新探索

2023-10-12 17:23兰必椿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

摘 要:“双减”政策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既要关注课堂教学的优化,又要注意课堂作业的设计。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巩固和保障。教师应通过合理设计作业内容、作业形式来提升作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达到“减量增质”的目的。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25-0056-03

“双减”政策的本质是减轻学生负担,但是前提是保障学生学习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满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重组,以更好地满足“双减”政策提出的要求,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在不降低教学质量的同时,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保障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双减”背景,科学、合理地进行课堂作业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双减”政策对课堂作业提出的要求

在设计小学语文课堂作业时,教师要充分关注“双减”政策的基本要求,以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小学生的学习需求等,对课堂作业设计进行优化。具体分析如下:

(1)课堂作业设计要与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相符,要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开展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要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作业的分配,避免布置死记硬背以及机械重复作业[1];(2)课堂作业要采用分层作业的方式,满足学生个体差异需求,将课堂作业分为基础类作业、提升类作业、创新探索类作业等;(3)课堂作业形式要多样化,可以是口头作业,也可以是实践作业,一定要注意形式丰富,趣味性强[2],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4)课堂作业量不应过大,要主题突出,与课堂内容紧密贴合,这样才可以达到保障课堂效果、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设计策略

(一)课堂作业要具有趣味性

1.趣味绘画作业

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时期,对事物的理解是具象的,因此,将趣味绘画与小学语文课堂作业相结合,既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兴趣,又符合学生思维规律和特点,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达到“减量增质”的目的。教师可以结合课堂学习内容布置绘画作业,通过绘画引发学生想象、联想,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在完成绘画作业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魅力和快乐,最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以《海上日出》这篇课文为例,在学了相关知识以后,学生可以了解到日出前后的景象是完全不同的:日出前天还没有大亮,只有天空是浅蓝色的;日出以后,整个世界都是明亮的,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課文的理解,将自己想象中的海上日出的景象画出来。这样,一方面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日出时的美丽景象,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3]。

2.表演型作业

小学生普遍渴望被关注和认可,并且具有很强的好胜心。结合小学生的这些特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作业中融入表演,通过表演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中心思想的理解。表演型作业不仅可以增强学生课堂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审美情趣,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这与“双减”政策不谋而合。

例如,在学生学了《红楼春趣》这篇课文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学生为了完美地完成作业,首先必须对课文中人物的形象、特点等进行深入分析,如林黛玉的多愁善感,贾宝玉的聪明细心等。然后,对角色的分配、道具的准备以及现场的布置等都要进行细心的准备。表演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学生的通力合作。因此,表演课本剧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表演所需要的道具都需要学生亲手制作,这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一定的培养作用。最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表演能够将人物形象、特点表现出来,提升自身的形象表演能力。此外,通过表演,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会更加透彻,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也会有深刻的体会。

又如,在完成《扁鹊治病》这篇课文的教学后,为了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体验,教师设计表演性的课堂作业,要求学生自主选择故事中的角色,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课堂表演,通过生动的表情和丰富的语言,将扁鹊医术的高明表演出来,并在表演过程中体会课文中的道理:要防微杜渐,及时改正自身学习或者生活方面的缺点、不良习惯,防止酿成大错[4]。

(二)课堂作业要具有多样性

以往小学语文课堂作业基本都是以听写、抄写等知识类作业为主,这样的作业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容易使学生感到疲惫,甚至产生倦怠情绪,不利于“双减”政策“减量增质”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要突破过去课堂作业设计单一化的局面,尽可能实现作业的多元化、多样性,从而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满足学生多元学习需求,使学生可以在愉悦的心态下完成课堂作业。

1.自主类作业

自主类作业主要是为了凸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在设计课堂自主类作业时,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兴趣、班级学生学情进行,通过这样的课堂作业,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同时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课后学习负担[5]。

例如,在学完《金色的鱼钩》以后,学生被老班长崇高的精神所打动。当学生沉浸在其中无法自拔时,教师可以让他们为自己布置作业。有的学生说:“我想把这个故事分享给我的爸爸妈妈。”有的学生说:“我还想再读两遍课文。”有的学生说:“我要看相关题材的书籍。”学生通过自己设计作业,可以调动完成作业的主动性,充分实现作业活动目标。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锻炼了他们的创造力。

自主类作业使每一名学生都具有选择的权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特长、爱好等进行选择,这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学理念完全相符。学生在完成自己设计的作业时,会更加积极主动,兴趣也更加浓厚,完成的作业质量也更高。

2.拓展类作业

拓展类作业具体指的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的延伸。语文教师要打破教科书的限制,走出课堂,让学生从更广阔的天地中汲取语文知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在传授了学生课堂知识以后,为学生设计相关的拓展类作业。例如,在《精卫填海》的学习中,学生了解到精卫是炎帝的小女儿,有一次去东海游玩,不幸溺水,后来化作精卫鸟衔石填海,从中感受到精卫的坚韧与执着。此时,教师可以适当补充其他的古代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讲述的是天出现塌陷,女娲不忍,于是炼五色石补天,体现出了女娲的大无畏精神。夸父逐日描写的是夸父追逐太阳,直至渴死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民渴望战胜自然的愿望。学生对古代神话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时,教师要抓住机会,为学生布置收集课外神话故事,并感受其中蕴含的精神意义的作业。

例如,《金字塔》这篇课文由两篇短文组成,分别为《金字塔夕照》和《不可思议的金字塔》。第一篇主要描述了夕阳下金字塔的美丽壮观,第二篇则是以胡夫金字塔为例,介绍了金字塔精湛的工艺等。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久远的年代,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对于这个问题,学生感到非常好奇。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并分享给大家。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升,知识面更加丰富,还对他们思维能力及语言能力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3.分层次作业

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学习思维不同,认知能力不同,学习基础也不同,这就是所谓的个体差异。因此,在设计小学语文课堂作业时,为了达到“双减”政策所要求的“减量增质”的效果,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设计分层次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做到将课堂作业面向全体学生。另外,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时,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堂作业中,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互动,指导学生思考阅读内容,让课堂教学互动更加高效。

例如,在讲解《精卫填海》这篇神话故事时,考虑到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在阅读方法指导方面,教师通过课堂作业的分层设置,为学生指明思路。给基础薄弱的学生设计“如何了解古文意思”作业,该作业为基础作业,学生根据课文注释就能完成,从而产生学习成就感,提高学习积极性;给中等生设计“这篇课文讲了怎样的故事”作业;给学优生设计“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作业。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设计多层次作业,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在思考问题阶段,自主利用课文注释,尝试翻译课文,讲述故事,体会精卫鸟坚韧不拔的精神。在完成阅读作业的同时,学生总结出文言文阅读策略:第一,通读课文;第二,翻译内容;第三,悟出哲理。

(三)课堂作业要具有实践性

1.设计实践作业

语文课堂实践作业的设计十分有必要,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实施,先给学生设计合作任务,然后让各小组之间集思广益,通过实践探索,共同讨论,完成课堂作业。实践作业的设计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形成合作意识,能够发挥学优生的帮带作用,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例如,《蝙蝠和雷达》属于科普类文章,说明人类如何受蝙蝠身体结构的启发而发明雷达,以解决飞机夜间飞行的安全问题。课堂上,教师为学生设计合作学习任务:以“第三次实验结论”作为讨论切入点,共同合作,探究人们究竟从蝙蝠的身体上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这能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体会蝙蝠夜间飞行和探路原理之间的关联。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作业任务,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仿生学的实践运用途径。

2.设计观察作业

小学生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在课堂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和课文学习相关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或者观看视频,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方式观察事物,与课堂教学内容相互融合,通过观察作业的设计,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减轻学生课堂学习负担。

例如,在《蟋蟀的住宅》课文讲解阶段,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描写事物过程中语言的运用特色,课堂上,教师利用网络资源,收集“蟋蟀的住宅”图片,在讲解“住宅特点”时,为学生展示相关图片,使学生通过细致观察,体会蟋蟀住宅阳光充足、排水优良的特点,为学生带来直观的学习体验。

在“双减”背景下,语文教师应探索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全新思路,结合教学内容,对作业形式进行合理化设计,优化作业实施流程,用丰富的作业内容,为学生课堂高效学习提供支持,发挥作业设计和应用优势,让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实现“减量增效”。

三、结束语

“双减”政策的出台,加快了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步伐。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转变课堂作业设计思路,通过对课堂作业进行合理调整,达到在保障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同时,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语文教师通过科学合理的作业任务的安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应对课后作业的安排与设计予以重视,科学设计作业,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徐志梅.“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措施探讨[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10):63-65.

薛小芳.探讨“双减”背景下如何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新课程,2022(37):200-202.

张玉梅.基于“双减”背景的小学语文作业多元化设计研究[J].新课程,2022(37):206-207.

徐丹.“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加减之法”[J].天津教育,2022(29):4-6.

唐阿芬.落實“双减”科学架构小学语文作业环节[J].天津教育,2022(29):111-113.

作者简介:兰必椿(1978.9-),男,福建龙岩人,就职于福建省长汀县教育局,一级教师,本科学历,2008年9月被评为县“优秀教师”,2013年3月被评为县“安全生产工作先进个人”,2016年5月被评为市“学校综治安全管理工作先进个人。

猜你喜欢
双减小学语文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