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配电台区低压线损的组成及其降损策略分析

2023-10-18 12:28吴梦阳
大科技 2023年42期
关键词:损率台区电能表

吴梦阳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韶关曲江供电局,广东 韶关 512000)

0 引言

在供电企业发展中,保证电力生产安全稳定是重点,加强需求侧管理、提高供电服务全面性、针对性与持续性势在必行;而且,供电企业应降低线损率,提高电力生产供应经济性。作为配电网线损中占比最高的元素,配电台区低压线损,是影响配电网使用综合效益以及企业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故加强线损控制至关重要。

1 供电企业配电台区低压线损管理的现实意义

当前,电力系统升级换代势不可挡,在智能电网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的背景之下,加强新型智慧台区建设成为重点。此时,不仅要推动配电台区信息化、自动化发展,更应通过有效管理进一步提高供电稳定性、安全性、高效性与经济性。因此,必须加强配电台区线损管理。

低压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质量不仅关乎供电质效更与供电企业发展密切相关;作为电压电能管控“中枢”,低压配电台区的运营状况是影响用电质量与安全的关键性要素,而该区域的线损情况则是影响电能整体损耗以及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元素,在此方面做好管理至关重要。

总而言之,供电企业配电台区低压线损管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有效开展该项工作不仅可以促进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降低供电领域的能源损耗与浪费,更可以让电网运行真正实现节能降耗、低耗高效,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打下坚实基础[1]。

2 供电企业配电台区低压线损的组成情况

配电网运行过程中,高压线路网损通与低压配电网损耗都不可避免,在电网损耗中前者比例低但后者比例高,而且线损中占比最大的部分来自低压台区,该区域的线损率在低压配电网线损中的占比甚至可以达到70%。实际作业环节,供电企业配电台区低压线损并不单只低压线路运行损耗,还包括其他部分;该区域的线损率以公式×100%计算(供电量与售电量分别为台区总表抄见电量、台区低压用户实抄电量总和),具体组成情况如下。

2.1 线路运行损耗

在分析供电企业配电台区的低压线损时,线路运行损耗不可或缺,这是最为普遍的线损原因,此处产生的损耗也在线损中占据极大比例。此处所指的低压线路涵盖接户线,过电流时导线上的所有电能损耗都属于低压线路运行线损。若运行时间保持一定,那么电能损耗与电流平方以及线路总电阻之间呈现出正比关系,如式(1)所示。

式中:ΔP——线损;I——导线中的电流,A;R——导线电阻,Ω;t——时间,h。

2.2 未计入的电能

所谓未进入的电能主要指售电量统计当中没有被计入的那些电能,主要由电气设备、器件运行中消耗的电能组成。交流接触器、低压保护器件(剩余电流保护器与熔断器)消耗的电能都属于未计入电能[2]。不仅如此,用户电表故障以及设备老化造成的电能损耗也属于未计入电能。

2.3 其他原因

供电企业配电台区低压线损中,除了未计入电能与线路运行损耗以外,还有许多其他原因造成的电能损失,它们也是导致低压线损在电网损耗中占比过高的重要原因。低压线路漏电,线路以植物为媒介向大地放电造成的电力损失就属于这一范畴,而电力领域计量装置误差也同样会造成线损。此外,线路、接头接触不良、电网老化、用户窃电、抄表错误、电路结构不合理等都会引发电能损失。

3 供电企业配电台区低压线损原因及降损策略

供电企业配电台区低压线损的形成原因十分多样,不同原因引发的线损总量不同、严重程度不同且降损需求和要求也各不相同。所以线损管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既需要从整体角度出发,完整而系统地分析低压线损组成;又需要细节着手,以精细化管理、精准控制为目标,实事求是地提出针对性降损策略。从当前情况来看,可总结四大类供电企业配电台区低压线损问题,各类问题的诱发因素不同,解决措施也存在明显差异,为有效分析降损策略,笔者将在下文中利用真实案例加以论述。

3.1 采集统计因素

电网运行环节,因采集统计因素导致的配电台区低压线损十分普遍。事实上,一旦出现抄表错误或统计错漏就会造成台区线损[3]。利用采集系统监测台区线损情况并且进行周期性数据采集汇总是线损管理的常用手段,但在这一过程中一旦发生采集失败,就会引发台区线损问题;线损数据采集成功率越低,线损异常概率越高。面对这种情况,线损管理人员需进行现场勘查,确认台区内所有电能表的抄通情况;大部分情况下,电能表未抄通都与方案模块损坏有关,那么管理人员可通过修复更换损坏模块解决电能表不通问题,完成针对性整改。

配电台区使用过程中,还存在总表与分表电量不同期造成的台区线损问题。追本溯源,该问题源自电表时钟错误,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会导致电能表历史表码冻结数据以及供出电量不真实,最终引发电能损失。面对这一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同样需要做好现场勘查,基于营业普查确认台区所有用户是否拥有运行状态正常的电能表,筛查无表、电表未加封以及电表时钟错误等问题。而后,根据上述问题,依托于电能表更换安装、电能表时钟校对,完成针对性整改,再通过补算供出电量实现正确统计,最终有效控制线损率。

当前,分布式电源用户逐步增多,但在电力统计过程中此类用户的供电统计常常出现错误,若未能准确统计此类用户用电情况就会出现台区负损现象。在解决此类线损问题时,台区经理必须对分布式电源的接线方式加以确认,手动删除不必要的发电计量点,以便保证线损维护可靠性。实践中,应删除的计量点是现场分布式电源的发电计量点,它主要用于计量用户发电电量,但这一数据并不应该计入台区关口,对于线损模型维护工作而言该数据属于无效参数,必须删除。

3.2 档案管理因素

从现实角度来看,档案管理同样是引发供电企业配电台区低压线损的重要原因,在此类因素造成的线损问题治理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以加强档案管理为重点,切实提升线损管控力度、有效解决台区高损问题。通常来说,营销系统中三相电表倍率与现场不一致会引发台区线损,其根本原因是用户营销档案管理出错;由于业务处理流程不严谨、信息数据归档不及时,所以档案信息与现场信息无法同步,最终出现倍率不一致和台区线损率大增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供电企业必须加强档案管理,强调营销业务工单归档及时性、完整性;而且,还应当开展计量装置定期巡检与互感器更换移动作业,落实动态化、精准化三相电能表互感器档案数据录入机制,以便从根本上提高台区营销档案实用性。在档案管理方面,户-变关系不一致以及新装用户台区隶属关系错误也同样会引发台区线损;解决前一问题需要以加强现场勘查实效性、精准确认户变关系以及保持档案信息同步等措施保证档案正确与线损正常;解决后一问题时应当及时发现、调整错误的隶属关系,杜绝台区窜户现象,进而有效控制线损率。

3.3 供电技术因素

与采集统计以及档案管理相比,技术因素诱发的供电企业配电台区低压线损问题更为常见。事实上,一旦出现此类问题就会让台区内用户的用电安全以及供电企业经济效益受到巨大冲击。在这一环节,台区三相负载不平衡以及供电半径过大是最为常见的技术因素[4]。

3.3.1 台区三相负载不平衡

根据某台区11 月期间的日线损率统计情况可知,当月该台区线损率起伏较大,出现了明显的异常波动。在11 月份,案例台区仅有12d 的日线损率处于合格期间,剩余60%都不合格;而且根据现有数据计算,该台区日线损率均值高达8.49%。

为解决线损问题,供电企业先从台区内的24 位用户供电档案管理与计量统计管理方面着手加以分析,对台区内的台户关系以及采集成功率进行排查,并且确认了各种计量装置接线情况,此环节并未发现任何异常。而后,相关工作人员利用采集系统查询历史数据,发现该台区内存在严重的三项负荷不平衡问题;主要表现在C 相负荷过低上,用电高峰期C 相负荷甚至为0。为精准分析和解决问题,电力企业进行更为深入的现场调查,并确认三相负荷不平衡问题源自C 相T接的用户外出概率高、A 相T 接个别用户增加了单相动力负荷,所以存在台区三相负载不平衡度过高的情况。在明确原因后,组织人员通过调整负荷解决三相不平衡问题,具体操作是从A、B 相供电的用户调整3 户至C 供电使得用电高峰期C 相有电流,安装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如图1 所示。

图1 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安装

3.3.2 供电半径过大

某供电所XX 公变(200kVA)线损率一直偏高,信息显示该台区低压用户278 户,日供电量以及用电量分别在746kW·h、566kW·h 左右,每天损失电量约180kW·h 左右,台区线损率达24.13%,远高于合格标准线(10%以内)。在对线损问题原因进行分析时发现,该台区覆盖率以及采集成功率分别高达100%与98.96%,经过多次排查确认台区内不存在档案管理问题以及统计采集问题,所以初步判断线损原因是线路半径过长。为有效降损,电力企业调取了采集系统中的历史数据并利用配变监测功能对该台区负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而后在市场部门与运行部门对接后,编制了针对性改造计划,为解决供电半径过长问题提供明确指导,还在改造后继续跟踪台区线损情况,以便彻底解决该问题。

3.4 窃电行为因素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窃电问题始终存在;这种行为不仅会让被窃电用户蒙受经济损失,更会扰乱电力市场整体秩序以及电网运行安全,十分不利于电力能源的生产、供应以及营销管理。所以,供电企业配电台区低压线损管理环节也应当关注窃电行为因素引发的高损现象,并且根据现实情况提出针对性降损策略。当台区内存在电能表失压以及表计内部加装电子元件等情况时,往往意味着台区内存在窃电行为,并且十分容易引发线损。在对上述问题进行整改时,应当做好窃电行为的记录;即通过拍照方式留存证据。违规接线窃电现场如图2 所示。同时,也要立即对该用户进行停电处理,并且按照《供电营业规则》完成窃电户处罚,开展文明用电、安全用电教育,待修复异常后再恢复供电[5]。若因用户表前接线窃电引发台区线损问题,那么相关工作人员不仅需要采用以上措施,更需要制定周期性集中排查治理计划以及随机性抽查计划,以便开展长期监控、反复排查杜绝窃电行为。

图2 违规接线窃电现场

4 结语

综上所述,供电企业配电台区低压线损管理具有降低线损率,提高配电网运行经济性、稳定性、可靠性的重要价值,可切实提高电力系统服务功能,对供电企业高质量发展大有裨益。实践中,配电台区低压线损由低压线路运行损耗、未计入售电量电能以及其他原因线损组成,不同原因线损的降损需求与要求并不相同。为此,降损需考量档案、技术、窃电以及采集统计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

猜你喜欢
损率台区电能表
我国水库淤损情势分析
巧数电能表
认识电能表
降低台区实时线损整治工作方法
无功补偿极限线损率分析及降损措施探究
供电企业月度实际线损率定量计算方法
电能表自动化检定机器人可靠挂卸表方案设计与实现
三合一集中器作为台区线损考核表计的探讨
多功能低压台区识别设备的研制
基于MSP430+ATT7022B的三相三线多回路多功能电能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