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及其家庭社区教育服务需求情况调研报告

2023-10-18 12:28李艳霞
大科技 2023年42期
关键词:手语家庭成员残疾人

李艳霞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800)

0 引言

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扶残助残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有8500 多万残疾人,残疾人人数众多、特性突出,特别需要关心帮助。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残疾人事业一定要继续推动,要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决不能让残疾人掉队。“十四五”时期,要继续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团结带领残疾人和全国人民一道,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共建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1]。

本调研旨在了解残疾及其家庭在社区教育方面的需求,分析目前社区教育服务方面存着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实施措施,以便为残疾人及其家庭提供更好的教育支持和服务。

1 调研方法

1.1 文献法

通过查阅文献了解目前残疾人及其家庭对社区教育的需求和期待,了解目前广东地区残疾人社区教育开展的情况以及存着的问题,并通过文献分析,借鉴吸收对本研究有用的成果及经验总结,结合实际,找到残疾人社区及其家庭社区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出发点、理论依据及研究价值,并为相关研究操作提供理论支持。

1.2 调查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针对残疾人(以听障人士和肢体残障人士为主)及其家庭成员开展需求调研。项目组设计了一份针对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小问卷,通过社区残联网络平台、社区中心和学校、校友等途径发放,并收集和分析回收的文件。本次调查共有129 个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参加。通过问卷分析,了解残疾人针对技能培训方面的需求、残疾人及其家庭对艺术类体验活动的需求,了解残疾人对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意愿等。从调查中发现问题,并分析需求,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2]。

1.3 访谈法

选择了一些代表性的残疾人及其家庭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的现状,具体需求,以及在参与社区教育活动中所面临的困难。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1)残疾人及其家庭曾参加社区教育活动的比例不高。残疾人及其家庭参与社区教育活动情况如图1所示。由图1 可知,参加过社区教育活动的残疾人只占调查人数的37.21%,没参加过社区教育活动的残疾人占调查人数的62.79%。

图1 残疾人及其家庭参与社区教育活动情况

另外,被访谈的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也表示,他们很少参与社区教育活动。①因为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场地多数为室内,他们行动不便,需要更开阔的活动场地。②因为社区教育活动不太适合他们,所以他们参与的意愿不强烈。③因为社区教育活动基本都是针对健全的社区居民开展的,他们担心受到歧视,所以不敢也不愿意参与。

(2)残疾人及其家庭参加学校开展的社区教育活动意愿很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残疾人及其家庭对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的意愿很高。被调查的残疾人中,有意愿参加学校开展的社区教育的人数占88.37%。

另外,被访谈的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也表示,如果学校能够专门针对残疾人设计社区教育活动,场地也够安全的话,他们都愿意参加。当被问及原因的时候,他们表示学校场地比较开阔,人员素质比较高,存着歧视的可能性比较小。

(3)残疾人对各类技能培训都有需求。为了更好了解残疾人对于技能培训的需求,问卷涉及了网络直播培训、广彩技能培训、通草画制作培训、植物印染培训、办公软件和视频制作等培训内容[3]。残疾人对各类技能培训需求分布情况如图2 所示。由图2 可知,残疾人对问卷中涉及的各类技能培训项目都有需求。其中办公软件技能培训的需求比例最高达到调查人数的56.59%,其次是视频制作培训,占调查人数的50.39%。对于网络直播培训、广彩技能培训、通草画制作培训、植物印染培训等也都有兴趣和需求。另外,还有部分残疾人提出其他方面的培训需求,但没有具体写出。

图2 残疾人对各类技能培训需求分布情况

被访谈的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表示,他们希望能够参与技能类培训,通过技能培训他们可以学到一技之长,而且期望可以有相关的单位能够给他们提供真正的就业岗位。另外,残疾人希望社区能够为其未成年的孩子提供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

(4)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愿意做志愿者,服务社区。残疾人融入社区的方式之一,就是参与社区活动,志愿服务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通过文献法我们了解到,目前针对残疾人开展的社区教育活多数都是残疾人被动参加的,被服务者。其实,残疾人的残疾类型多样,残疾程度不同,有的残疾人其实可以发挥特长,服务社区[4]。为此,我们也通过问卷和访谈了解了他们参与社区服务的意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残疾人愿意通过行动共建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90.7%的参与调查的残疾人有意愿做志愿者,服务社区。

这个结果的出现可能与参与我们调查的对象有关,因为参与我们调查的很多是听障人士。但是不可否认,调查结果让我们对于开展残疾人社区教育活动有了新的视角。

(5)残疾人及其家庭对通用手语培训的需求较强烈。手语是听力障碍人士沟通的重要途径,我们想了解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对于通用手语培训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该需求较强烈,占到被调查人数的84.50%。这个结果可能和参与我们调查的多为听障人士有关。但另一方面,虽然听障人多数都会手语,但是因为他们的手语存在地方手语,表达不清等原因,导致听障人士之间也无法实现良好的沟通,所以他们仍然对于通用手语培训抱有强烈的愿望。另外,听障人士的家人基本没有参与手语培训的机会,他们孩子的手语都是在学校或者和其他听障朋友学到的,因此,听障人士的家人和孩子沟通存着诸多障碍,他们也有及其强烈的通用手语培训的需求。

(6)残疾人及其家庭对艺术类的活动有较高参与意愿。艺术活动能够让残疾人及其家庭丰富日常生活,带来美好的享受。为了了解他们对艺术活动需求,我们也开展了调查。结果显示,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对于社区开展的画展、艺术类体验活动有较高的参与意愿,占到调查人数的86.82%。

被访谈的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也表示:他们希望有机会走出家庭,参与画展、绘画等艺术类体验活动,尤其希望自己的未成年子女有这样的机会。如果学校开展这样的活动,他们特别愿意参与。

(7)残疾人愿意和与健全人一同参与社区教育服务活动。让残疾人及其家庭更好融入主流社会,社区教育活动是途径之一。残疾人参与社区教育服务活动意愿的分布情况如图3 所示。调查结果显示,91.47%的残疾人愿意和健全人一同参与社区教育服务活动;93.8%的残疾人愿意和不同于自己的其他类型的残疾人一起参加社区教育活动。

图3 残疾人参与社区教育服务活动意愿的分布情况

被访谈的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表示,如果自己能力范围内可以允许的话,他们是愿意发挥自己的特长参与社区服务活动,他们也不介意和其他类型的残疾人一起参与社区服务活动。但是他们还是多少担心健全人士歧视的眼光。

(8)残疾人及其家庭对社区教育服务的需求多样化。残疾人及其家庭对社区教育需求分布情况如图4 所示。调查结果显示,残疾人家庭对家庭教育、残疾人教育、残疾人心理等社区教育服务都有需求。被访谈的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也有多样的社区教育服务需求。这从另外一个侧面显示,目前社区教育对于残疾人家庭提供的社区教育服务太少,亦或是残疾人家庭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参加社区提供的教育服务,社区基地应该采用多种方式提供服务,而不仅仅是传统的面对面的方式。

图4 残疾人及其家庭对社区教育需求分布情况

(9)目前残疾人社区教育机制较为匮乏。通过查阅文献、深入访谈残疾人等方式发现:目前,针对残疾人及其家庭开展的社区教育服务机制较为匮乏。目前的社区教育针对残疾人开展的项目较少。虽然大部分社区都提供了一些残疾人及其家庭的教育服务,但是在资源丰富度、专业性和可及性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部分社区的教育资源有限,无法满足残疾人及其家庭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一些社区缺乏专业人才,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另外,社区中心某些活动的开展缺乏适合场地,提供更多的技能类的培训,难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最后,目前存着各类服务残疾人的组织和团体其实不少,但是大多是独立开展工作,较少合作,没有形成合力,难以形成常态化[5]。

3 开展残疾人及其家庭社区教育服务的启示

3.1 开发学校的场地资源,加强社区教育基地建设

针对现有问题,可以充分开发利用学校的场地职业。学校具有场地,可以为残疾人提供技能培训、文化体验类活动、残健融合活动、家庭讲座等等各类服务。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建设社区教育基地,制定人员配备制度,安全制度,技能培训室管理制度等,为残疾人及其家庭提供支持和服务。

3.2 加强社区教育服务队伍建设, 为残疾人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

通过增加专业人才队伍、拓宽资源渠道、提供更多多样化的培训课程等措施,来满足残疾人及其家庭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学习需求。例如:学校作为社区教育基地,拥有稳定的专业教师队伍,由专业教师队伍组织的队伍,能够给与残疾人及其家庭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3.3 组建“残健共融”的志愿服务队伍,服务社区

以前的观念认为残疾人是被服务的对象,被动接受健全人的服务。

根据调查结果以及学校的学生工作经验,很多残疾人不但有意愿参加志愿服务,且有能力参加志愿服务。例如,我校的听障学生能够作为核酸检查的志愿者维持秩序,能够在迎新活动中帮助师弟师妹搬用行李等。他们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服务他人,不仅仅更好融入社会,也更加增强了自身的自信心、价值感和获得感。同时,通过组建“残健共融”的志愿服务队伍,也能够让健全人看到残疾人的优势和力量,看到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变得更加包容。

3.4 探索“学校-社区-残联-企业”协同合作机制,营造“残健共融”的社会氛围

在社区教育服务活动中,以学校为主体,不断链接社区服务中心,残联、爱心企业等,为基地建设和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资源,不断扩大残疾及其家庭社区教育基地的辐射面和学习支持服务范围,让更多的残疾人获得继续教育的机会,享受美好的、有品质的闲暇时光,更好融入社会。同时也让更多的健全人接纳残疾人,为残疾人提供支持。

残疾人及其家庭社区教育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一平台,发挥多方合力,让残疾人走出家庭,走到社区,走向社会,享受到更加美好的社会生活;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让残疾人释放自己的能力,享受出彩人生。当整个社会更加了解残疾人,接纳残疾人的时候,残疾人就更能够获得全面发展和融入社会,当从残健共融走向残健共荣,社会就会越来越文明。

猜你喜欢
手语家庭成员残疾人
手语学习,只为更懂你
自然手语在聋人大学生手语中的使用调查研究——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
家庭成员的排序 决定孩子的格局
论蔡和森、李富春革命家庭成员赴法勤工俭学之原因
我骄傲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奇怪的手语图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老年人受家庭成员侵害维权体制改革新论
幸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