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种植技术要点与管理策略探讨

2023-10-18 12:28包晗
大科技 2023年42期
关键词:桉树造林幼苗

包晗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树木园,广西 南宁 530033)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桉树大面积造林,病虫害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其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必须对桉树造林技术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以达到速生高产的目的,推动我国森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桉树种植技术分析

1.1 苗木的选择

栽植优良幼苗是桉树营林的首选,也是桉树实现快速高产的物质基础。①根据造林地的立地条件、气候条件和水热条件,筛选出适合于本地栽植的桉树品种,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的栽培。②选择适合广西造林的桉树良种,选择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抗寒,抗旱,抗病,抗虫,高,胸径,材积等,并通过国家或省级林业部门的专家鉴定,如DH32-16,DH32-22,DH32-29,DH32-27,广林9 号等。③选择用于造林的桉树幼苗,必须是质量好,健壮,木质化程度高,根系发达,顶芽旺盛,枝干粗壮,没有病虫害,没有机械损坏的幼苗,并且通常苗高不少于20cm,移栽后成活率高,长势快[1]。

1.2 种植地的选择

在桉树种植的初期,对土地开垦的时间和地点有一定的要求。首先,一般而言,桉树造林地应在造林前8~9 月进行,以确保造林后的林地在造林后仍能维持较高的土壤肥力。由于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别,对于某些环境变化较小的区域,耕种的时机并不要求进行严格的控制,可以在任何时候进行耕种。此外,在开垦土地的具体位置上也存在着一些特定的要求。首先,要尽可能地确保土壤有一定的养分,尽管桉树容易生长,但如果在有一定养分的土壤上,它的生长速度会更快,从而提升林业行业的经济效益。其次,必须要有一定的坡度,因为坡度过大的话,很可能会造成山体滑坡等灾害。此外,在进行土地整治的时候,尽量不要采用焚烧的方式,原因如下:①焚烧有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从而对以后的桉树的种植和生长造成不利的影响。②放火会引发山火,给人民带来不应有的损失[2]。

1.3 桉树种植环节

经过前期生石灰混肥的灭菌,能够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提高抗灾能力,接下来就可以继续进行了。在栽植桉树之前,必须先学习相关的作业知识,了解作业标准和作业程序。一般桉树的行间距为3m×2m,密度为110 株/667m2,可为69m×49m×34m。在完成了栽植工序之后,要进行表土回填,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在1m 的位置选择表土,这样才能更好的清除芒草,避免对树木的生长造成影响。桉树的栽植要遵循一定的密度管理原则,密度太低会造成林地资源的浪费;但若种植密度太高,将会对其正常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存活率不能得到保障。为了有效地保障桉树的成活率,必须对桉树的栽植进行检测。确定环境合格与否,经评价,发现桉树的生长环境总体合格,只有一小部分有轻微缺陷;根据所处的土壤条件,栽植桉树时要控制好栽植密度,每667m2最好是110~120 株;在不增加土壤养分的前提下,在不增加土壤养分的情况下,每667m2的基础上,可以增加到130~150 株/667m2。保证桉树合理栽植。从种植业的角度来看,提高桉树的产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栽培优势,使一切土地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调查结果表明,桉树常在多云、多雨的天气栽植,以提高幼苗的存活率[3-4]。

1.4 适时栽植

因为桉树幼苗较为脆弱,因此,在进行造林前,应谨慎地将幼苗运上山头,避免幼苗因日晒而枯死,不能即刻种植的,可先进行合适的假植,以保持幼苗的水分。首先,在三月份,外界温度和湿度都比较适宜,而且桉树幼苗的木化度也比较高,所以,桉树的存活率要高一些。其次,在阴天或雨后种植桉树,在种植之前,要把塑料袋撕开,如果是无纺布的,就不需要撕开了,然后把它浸泡在水中。而后双手捧着营养土,以免其散开,再将苗垂直放置于坑中,扶正苗后缓慢回填表土,并从侧面压实,深度以刚盖过营养土为宜。最后,在上面覆盖3~5cm 厚的细沙,形成龟背状,以避免下雨天积水,导致桉树幼苗根系腐烂而死亡。另外,在桉树造林一个月后,要对幼苗的成活率进行及时的检测,当成活率低于95%时,要在缺苗的地方用同批优质壮苗进行补种,确保桉树幼林整体齐苗壮苗[5]。

2 桉树种植后的管理措施

2.1 幼苗管理

为了保证桉树的正常生长,达到预期的经济效果,桉树苗木在造林后必须对苗木进行后期管理[6]。在桉树苗木种植的早期,因为底肥的存在,苗木周围的杂草、灌木等会快速生长,并与苗木竞争养分,所以,早期的桉树苗木生长非常重要,如果有需要,还可以采用化学除草剂。除了除草之外,还可以在林地条件允许时,在幼苗间隙中种植一些收割后可以进行压青的作物,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状况,预防水土流失。除此之外,还应在林场周边增加围栏,避免人畜活动对苗木的损害,当林场占地面积很大时,可设置隔离带,不仅可以避免人畜的损害,还可以有效地隔离火灾和病虫害。

2.2 施肥管理

提高对树木自身的免疫力,是预防桉树病虫害的基础。树木是林业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保护工作中,加强对其自身抵抗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树木的抗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物种的不同,一些物种在生长的过程中,自身就具有很强的抗病能力,所以,可以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物种,进行大规模的培育和栽培,从而提高桉树的整体应对侵害的能力。除此之外,在对害虫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环境是一切生物生长的基础,只有保证了环境的良好与稳定,才能有效地维持森林植物的全面与健康生长。在防治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要将森林系统中的生态链和其他的有机物生态链都考虑进去,防治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如果对森林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了干扰,会对最终的治理效果产生影响,或者会对环境产生不可逆的影响[5]。

2.3 成林管理

在桉树造林过程中,应注意利用效益。对某些“弱小”、不符合标准的树种,应适时疏伐,确保其他有标准树种的营养供应,并为周围树种提供充足的光照与生长空间。所砍下来的木材虽不符合建筑材料的要求,但也可用作其他用途,如造纸,又可避免资源的浪费。对“合格”树种,应定期进行除草和施肥,改善土壤条件,促使树种快速成长,并采用无节材修剪技术,改善树种的健康状态,增强建筑材料的市场竞争能力。因为桉树是一种具有很强的天然修枝能力的树木,所以在修剪的时候,并不需要特别的进行修枝,只要对生长有问题的枝条进行简单的修剪就可以了。

2.4 病虫害防治

2.4.1 青枯病

青枯病是桉树造林中的一种重要病害。它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出现在桉树幼苗和幼龄林中,在发病初期,幼苗基部的叶片变红变紫,随后随着病情的加重,叶片生长迟缓、变小、脱落、枯黄,若为急性型青枯病,枝叶悬挂在枝条上不脱落,造成植株叶片快速失水,随后地下根系腐烂,拔出后根后,会发现根部的颜色为深褐色或黑褐色。这时,营林技术人员应将积水排除,提高土壤透气性,做好水肥管理,加强苗木检疫,在树种引入环节,尽量避免引入被病菌感染的苗木,用生石灰粉对植株病灶进行消毒,也可以用甲基布托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 倍液进行喷淋。青枯病如图1 所示。

图1 青枯病

2.4.2 桉小卷蛾

在中国南方,桉树每年会发生2~3 代,主要以幼虫为食,若出现这种害虫的大面积爆发,会对桉树的生长造成直接的影响,使其生长质量和产量下降,同时也会影响到其开花和结果。桉树的成熟度会随着虫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在4—6 月份是其高发时期,这个时候,营林技术人员就可以采取人工摘除的方法,对于危害轻微的植物,则需要人工摘除。还可以采用化学防治法,将80%敌敌畏、90%敌百虫和2.5%菊酯三种药物混合在一起,喷洒均匀,或将50%久效磷按1:1000 配比调配成药液,配合钻孔喷射,控制害虫的扩散;此外,还可通过在桉树林内投放寄生蝇、姬蜂、茧蜂和天敌来减少幼虫的数量。或采用生物植保技术,喷洒湿润型BT(孢子量超过10 亿/g),1.5kg/hm2,采用喷雾防治,可有效地减少害虫的数量;或采用苏云金杆菌、杀螟杆菌等,对健康植物及土壤无危害,并能对有益的鸟类及天敌起到防护作用,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可达85%~100%。桉小卷蛾如图2 所示。

图2 桉小卷蛾

2.4.3 油桐尺蛾

在南方,油桐尺蛾一年可发生3~4 代,在九月中旬,幼虫开始化蛹,主要集中在阳坡上,越是松软潮湿的土壤,化蛹的数量就越多,成虫大多在七月下旬到八月中旬爆发。油桐尺蛾有很强的飞行能力,而且有很强的趋光性,到了三龄以后,它就喜欢潜伏在树冠里,吃掉树叶和肉质,对桉树的快速生长和高产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这个时候,营林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挖蛹、扑打等方法,来减少虫口数量,还可以使用化学防治方法,例如,在成虫爆发期间,喷洒灭幼脲三号,进行毒死;还可以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防止成虫为害,还可以在桉树林中释放赤眼蜂、茧蜂等生物天敌,通过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循环,发挥天敌对昆虫的天然抵抗作用,达到减少昆虫数量的目的。油桐尺蛾如图3 所示。

图3 油桐尺蛾

2.5 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在桉树造林时,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林地进行合理的整地,以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此外,当使用除草剂和杀虫剂时,应尽可能地选用低毒性、无残留的杀虫剂,以避免对水源、森林和稻田和农作物造成的危害。在施肥的时候,应该在有关部门的合作和指导下进行,并且要对所用的化肥进行检验,避免出现铅、汞、砷、铬超标的情况,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化肥的施用。

2.6 保护物种多样性

桉树种植是一种对土壤肥力和水分有很大需求的植物,而且由于桉树的化感作用,会对周边植物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桉树造林的同时,必须加强对桉树树种的多样性保护。针对目前桉树树种多样性偏低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在现阶段,桉树种植的主流措施包括了人工种植、营造混交林及固氮菌株接种等内容。通过以上方法的执行,可以有效地推动桉树林中生物多样性的发展,从而减轻桉树对生物段性造成的负面影响。以营造混交林为例,在混交林营造下,可以提高光能利用效率,进而促进桉树林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增强桉树林中其他生物对土壤养分、水分的吸收,避免了桉树对土壤营养物质的大量吸收,使其他植物很难获得需要的营养物质。与一般森林相比,混交林的冠层结构更为复杂,可以起到一定的截留作用;另外,混交林中的腐殖质比一般的森林要厚得多,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性,防止水土流失。

3 结语

随着森林种植技术的持续革新,桉树的种植也将获得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支撑,通过对工作方式和管理体制的革新,进一步明确各个部门的管理者职责,加强对病虫害的控制,及时发现桉树种植中存在的隐患,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从而使桉树种植的经济效益持续提高。

猜你喜欢
桉树造林幼苗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彩虹桉树
桉树茶饮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铝胁迫下不同桉树无性系叶差异蛋白表达分析
3个桉树品种对桉树枝瘿姬小蜂抗性研究
默默真爱暖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