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痔套扎术联合外痔剥离皮瓣整形在混合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3-10-18 08:19贾晓红董美杰王常生王亚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23年5期
关键词:齿状痔核外痔

马 迪,贾晓红,董美杰,王常生,王亚丽

痔为临床常见肛肠疾病,美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其患病率约4%~55%,每年就诊人数约400万[1-2]。我国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患有肛肠疾病的成年人占总调查人群的51.14%,痔发病率高达50.28%[3]。混合痔是痔的一种类型,内痔与外痔并存,主要表现为便血、肛门疼痛、痔核脱出等,对于症状严重、频繁发作的混合痔,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外剥内扎术是治疗混合痔经典术式,其治疗效果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其手术创伤大、疼痛明显且易导致尿潴留、出血等并发症[4-5]。近年来,有学者开始提出,以自动痔疮套扎术(ruiyun procedure for hemorrhoids,RPH)与外痔剥离皮瓣整形术式用于混合痔治疗效果更佳,对患者的疼痛有更好的改善作用[6],但相关的研究报道还比较少。基于此,本研究旨在研究RPH联合外痔剥离皮瓣整形治疗混合痔患者的效果,以期为混合痔的临床术式选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1 月—2022 年8 月本院收治的240 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混合痔标准[7];2)符合RPH 与外痔剥离皮瓣整形联合手术指征;3)具有良好的手术依从性,可接受术后随访;4)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嵌顿痔、血栓性痔;2)环状结缔组织型的混合痔;3)混合痔并发肛瘘或重度肛周脓肿等肛周感染病变者;4)妊娠期、哺乳期女性;5)合并重度腹泻或消化道感染病变者;6)精神或认知异常,无法进行正常沟通交流者;7)凝血功能障碍者;8)直肠肛管存在恶性肿瘤者;9)结核等特异性感染者;10)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组240 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中男67 例,女53 例;年龄28~77 岁,平均(56.74±3.35)岁;体质量指数17.4~24.3 kg/m2,平均(20.19±3.21)kg/m2;病程:1~8 年,平均(4.14±1.21)年;研究组中男65 例,女55 例;年龄27~78岁,平均(56.69±3.38)岁;体质量指数17.5~24.2 kg/m2,平均(20.22±3.18)kg/m2;病程1~9 年,平均(4.19±1.16)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消毒,取截石位,局麻,仔细观察痔核分布情况,采用组织钳将痔核纵行钳夹,取7 号丝线圆针,以“8”字形进行贯穿缝扎,结扎后大部分痔核进行剪去,外痔作弧形放射状切口并切除,外痔皮下曲张静脉、结缔组织剥离,皮瓣预留,呈放射状切口,创面不进行缝合,以相同方法对其他痔核进行处理,注意相关平面上缝扎内痔不超过3 处。

1.2.2 研究组 采用RPH 联合外痔剥离皮瓣整形:取截石位,消毒,局麻,扩肛后置入肛窥器,仔细检查其内痔情况,明确套扎点后,以套扎器套扎痔块基底部;检查胶圈能否将内痔痔核完整套扎住,若痔核相对较大,实施双圈套扎;若痔核脱垂明显,则同时套扎上方黏膜、黏膜下层等组织,再以相同方法对其他痔核进行处理;注意套扎点切不可过低,其下缘与齿状线的距离必须超过0.5 cm,以免套扎住齿状线、下方肛管皮肤,于同一平面上,套扎痔核切不可超过3个,以防造成肛门狭窄。外痔以痔核之间为分界线,作一个梭形切口,将多余皮赘切除,皮下静脉丛、结缔组织完整剥离,分离到齿状线下方的0.3 cm 位置,对切口进行修剪,充分止血,全层缝合。

两组均术后禁食6 h,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3~5 d。

1.3 观察指标 1)疗效:于术后1 个月评估,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痔核消失或全部萎缩;显效:局部出血,肛门坠胀或异物脱出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体征基本消失;有效:局部出血,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症状、体征均无变化[8]。2)手术相关指标: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3)术后创面疼痛程度:于术后1 d、3 d、7 d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评分范围0~10 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重。4)应激指标:于术前、术后1 d采集空腹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皮质醇(cortisol,COR)水平。5)并发症: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出血、尿潴留、肛门狭窄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2.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s 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手术相关指标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3 创面疼痛程度 术后1 d、3 d、7 d,研究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创面疼痛程度比较

2.4 应激指标 术后1 d,两组COR、ACTH 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研究组COR、ACTH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应激指标比较

2.5 并发症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并发症比较

3 讨论

混合痔是肛肠科常见痔类疾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辛辣及过油性不良饮食习惯、久坐和久站等不良习惯、便秘腹泻等疾病,可造成多种并发症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对于症状严重、频繁发作的混合痔,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外剥内扎术是目前临床最常见的痔手术方式,能有效切除痔核,改善临床症状,但存在操作复杂、手术时间较长、手术痛苦大、术后愈合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等问题,影响手术综合效果[9-10]。

近年,随着微创外科技术发展,痔治疗也开始向微创手术转变,由传统胶圈套扎术改良、基于“肛垫下移学说”的RPH 逐渐在混合痔中得到应用。RPH 利用负压使痔核、周围黏膜吸入枪管中,胶圈套扎痔根部,阻断痔内血供,减少静脉瘀滞,使痔核萎缩、坏死[11-12];同时还能借助瘢痕收缩使肛垫上提,恢复肛垫正常解剖位置[13]。但仍需配合其他术式对混合痔外痔部分进行处理。本研究联合外痔剥离皮瓣整形,将外痔皮肤切开,切除冗长皮赘,完整剥离皮下静脉丛、结缔组织,在肛缘、肛管皮瓣、创面整形缝合游离,进行无张力皮瓣缝合,肛管覆盖皮肤平整。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研究组及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0.00%和87.50%,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这与既往研究[14-15]结果一致。在手术相关指标方面,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术后不同时间点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RPH 联合外痔剥离皮瓣整形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较短,术后疼痛感较轻,术后恢复快。分析原因在于:RPH 联合外痔剥离皮瓣整形手术中,内痔血供被阻断,术中出血量减少,有助于提高手术效率,从而缩短手术时间;肛管皮肤损伤较小,创口瘢痕小,有助于减轻术后痛苦,且外痔采用无张力缝合,有助于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出血。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 d,两组COR、ACTH 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COR、ACTH 水平低于对照组。COR、ACTH 可反映机体应激反应,手术后患者常表现为机体应激反应指标增高[16-17]。手术后研究组COR、ACTH 水平更低,进一步证明RPH 联合外痔剥离皮瓣整形手术创伤小,应激反应轻。

RPH 联合外痔剥离皮瓣整形手术套扎部位位于齿状线以上,与传统外剥内扎术相比,能更完整地保留齿状线及附近上皮组织,更好地保留齿状线生理解剖功能,有助于减少术后肛门狭窄、感觉异常等并发症发生;而皮下静脉血栓、多余脂肪组织被彻底清除也能明显改善肛周静脉回流,减少术后肛门水肿[18-19]。本研究结果也显示,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少。此外,RPH+外痔剥离皮瓣整形手术过程中,外痔处应剥净静脉丛,需彻底止血,防止血肿、痔复发。

综上所述,RPH 联合外痔剥离皮瓣整形治疗混合痔,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但本研究随访时间较短,未能分析远期并发症,后续将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齿状痔核外痔
系统干预对外痔切除术疗效的影响
保留皮肤痔核切除加原位肛管皮肤重建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观察
Ⅱ型齿状突骨折的解剖影响因素的研究
藏药痔疮栓治疗外痔病的临床研究
老年重度混合痔应用PPH术结合外痔切除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齿状突游离小骨法医学鉴定1例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联合外痔切除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对比
∧形皮瓣痔核剥离注射肛垫固定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0例临床观察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诊断齿状突骨折
改良外剥内扎配合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