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鉴赏性阅读

2023-10-20 05:10殷永强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3年9期
关键词:应用策略语文教学

殷永强

摘 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鉴赏性阅读模式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深度思考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加强阅读教学的深度能起到关键作用。本文以《荷塘月色》为例,从巧搭支架、融情入境、思辨讨论三个层面,探讨鉴赏性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鉴赏性阅读  应用策略

鉴赏性阅读是一种高层次、重深度的阅读活动,是阅读者在了解文本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解读文本的语言风格、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等,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情感和人生哲理的一种阅读方式。在鉴赏性阅读中,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主动创造美的意识都 能得以增强。

新课标背景下,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精选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文本,其典型性和鉴赏价值都十分突出,是开启鉴赏性阅读活动的有效载体。《荷塘月色》是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略读课文,是朱自清的散文代表作,也是借景抒情的典范文本。本文通过对自然事物的描写,反映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和心灵寄托,其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深厚,是鉴赏性阅读的优秀素材。在此文的鉴赏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引导者的身份,帮助学生寻找鉴赏角度、优化鉴赏方法、拓展鉴赏深度。

一、巧搭支架,探寻鉴赏角度

文本鉴赏离不开解读,教师要巧妙地搭建支架,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文本语境之中,探寻到多元化的鉴赏角度。《荷塘月色》用语颇为讲究,体现了朱自清在用词炼句方面的造诣。在阅读的初期,教师为学生创造独立阅读的空间,让他们从文本中提炼一些代表性的词语和句子,并尝试解析这些字句,从词性、感情色彩等多个角度作出鉴赏和分析,初步获得审美体验。

朱自清散文常常体现出秀丽、隽永、清雅等特征,往往能够以精炼的语句,将自然之景的鬼斧神工展现出来,并借优美的景色抒发其个人的主观情感,直抵人的灵魂深处,焕发人的情感体验。当学生初步阅读《荷塘月色》时,透过娟丽秀美的语言,与文本中寄寓的情感产生共鸣。在鉴赏时,教师要以文本中某一种或一类具有典型性的语言现象为主,为学生搭建鉴赏支架,帮助学生探寻鉴赏的角度。如,以文中“叠词”现象为例,将阅读指导作为学生的鉴赏支架,“《荷塘月色》中大量‘日日’‘亭亭’等类型的重叠词,这些重叠词仿佛带着温度一般,让我们感受到强烈的情感,你认为它们体现了怎样的情感呢?”由此入手,将学生的关注点聚焦于文本中的重叠词上。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紧随着问题添加温馨提示,如“作者在夜晚的荷塘边散步,并不是单纯地观赏荷花,其感情十分复杂且难以言说,在解读和鉴赏语言现象时,要注重探究作者的情感态度和变化”。

借助鉴赏支架,学生随即展开细读,提炼出文本中的重叠词“日日”“渐渐”“迷迷糊糊”“田田”“淡淡”“亭亭”“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等,联系作者当时的心境,感受作者对眼前之景的喜爱之情,让读者触摸到文字中的温度,获得温馨、宁静的情感体验。从举一反三的角度说,以同样的方法,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鉴赏修辞表达方式,如拟人、比喻等,让学生从写作手法等不同的视角,由浅入深地解读散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特征等。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教师通过搭建支架的方式引领学生展开鉴赏活动,能为学生提供多个鉴赏角度,有助于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

二、融情入境,优化鉴赏方法

刘勰在《文献雕龙》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强调了“文”与“情”之间的关系。在阅读时,读者要将自身的主观情感代入,与文本中的情感产生共鸣,如此才能深入感悟文学作品中的情思美。基于此,融情入境便成为了鉴赏性阅读中的重要一环,学生在特定的阅读情境中往往能够调动自身的情感,优化鉴赏阅读方法,获得更为丰富的阅读和情感体验。

《荷塘月色》第三段以“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为始,重点描绘了作者夜晚独行的画面,承接上文中作者独行时所观之景。下文中风格突转,以“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居”打破了原本的叙事结构。从这一变化中获得灵感,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语境,从语言文字的变化,感受作者情感的变化,于“热闹”和“冷静”以及“群居”和“独居”的对比中,细致揣摩环境对作者情感产生的影响。可见,作者回顾江南采莲旧俗时,强调了“热闹”和“群居”,以人物群像勾勒了一幅热闹非凡的画面,反观“冷静”和“独居”,则出现在他夜晚独行在荷花塘、朦胧夜色中缓步徐行之时。在这一情境中,作者巧妙将江南热闹的采莲场面与荷塘清幽宁静的画面作对比,用一种反向襯托的手法,凸显自己内心的孤寂、愁苦。当学生能感受到作者的真实心境后,教师以循循善诱的方式,利用“作者为何用反衬的手法写出自己的心境?”的问题,指导学生由作者本身的性格特征进行推理,可知作者是一个性格内敛、善于隐藏真实情绪的人,虽然内心的愁绪已经接近喷涌,但仍以一种含蓄蕴藉的形式,将汹涌澎湃的情感寄托在景色之中,以此引发读者的共情。

从作者创设的情景交融的情境中,学生在对比解析的过程中,将热闹和冷静的画面进行对比,其感官体验和情感共鸣更加强烈。他们既能体会到文本的语言美、画面美,还能深入解读作者内心的情感。至此,高中语文鉴赏性教学的实效性得到显著提升。

三、思辨讨论,拓展鉴赏深度

鉴赏性教学既要从文章本身的语言、表达手法入手,也要注重展开个性化的鉴赏活动。思辨式讨论便是一个有效的方式。通过设置具有对立性的辩题,引导学生展开辩证性的思考和深度阅读,让学生形成独具特色的见解,强化他们的个性化体验,以此达到拓展鉴赏深度的目的。

课堂教学之前,教师以“《荷塘月色》之美,美在何处?”为引子,引导学生在课前细读文本,从文本中寻找论据。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辩读的平台,让学生从具体的字词和语句中,呈现出能够论证观点的论据,形成一套个性化的鉴赏模式。当小组内所有学生都完成自主细读任务后,将全部成员的观点集中起来,融合为一个观点,并以小组为单位,逐一展示本组的鉴赏结果。

在上述环节的基础上,为强化学生的思辨式体验,教师要在环境方面下功夫,借助专门的辩论会,为学生展示本组的鉴赏结果提供平台。围绕“《荷塘月色》之美,美在语言?美在意境?美在情感?”的议题,开展专题化的辩论活动,以“每一个小组依据本组得出的结论,写一篇论据充足的辩论稿”为基本要求,让学生将本组的观点凝练成篇。而后,各组依据所选的观点,如“我们认为《荷塘月色》之美,美在语言,因为……”。利用此形式陈述本组的观点,从课内外相融合的角度,寻找能够支撑本组观点的证据。学生的参与热情明显提升,鉴赏教学的有效性会随之增强。

思辨式讨论以“阅读+讨论+总结”的模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寻找论据、在辩论中品析文章之美,既能加深学生的审美体验,还能培养学生的辩证性思维和逻辑思考能力。

总之,基于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的需要,以巧搭支架、融情入境、思辨讨论为主要策略,带领学生对文本的语言风格、表达手法等进行细致解读和分析,不单单可以让学生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还能透过文本的语言,细细描绘或优美、或激昂、或悠扬的意境,使得他们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体会到文本传达的深层思想和情感,进而达到深度阅读、高质量阅读的目标。

[作者通联:甘肃白银市会宁县第五中学]

猜你喜欢
应用策略语文教学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探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