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情况分析与疾病防控治疗

2023-10-26 19:17孙国明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8期
关键词:圈舍病菌病症

孙国明

公主岭市兽药饲料监察所,吉林公主岭 136100

在鸡的养殖中,最有可能出现的疾病就是鸡大肠杆菌病,此种疾病属于家禽传染病,通过大肠杆菌感染所致。最近几年,鸡养殖期间时常有鸡大肠杆菌病出现,直接降低鸡生存率,威胁到养殖户的效益。其中雏鸡的易感性指数最高,症状比较显著,一旦患有鸡大肠杆菌病,便会增加继发感染与传染的概率,增加鸡治疗难度。因为多种抗菌素的使用中有违规情况,造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指数有所加强,不利于保障鸡大肠杆菌病的药物治疗效果。基于此,应重视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控,促进鸡群可以健康生存。

1 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情况

1.1 病原介绍与流行特征

大肠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包含空气、河流、污水沟、动物体表、土壤等,涉及人类均有可能被此种病菌所影响,然而不相同动物均会表现出不相同的症状。大肠杆菌更容易在体外生存,营养琼脂表面培养上温度在35 ~38 ℃、对应pH 指数在7.2 ~7.4 之间,且琼脂块菌落有圆形菌落,直径在2 mm 左右。分析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特征,全部的鸡群均具有易感性,尤其是幼雏鸡、中雏鸡出现率较高,相反育成鸡以及成年鸡的出现率较低。受到养殖户认知和理解的影响,养殖思想存在一定不同,那么患有鸡大肠杆菌病的鸡会有不相同症状表现,相关治疗方式也要有所差异。对于量化养殖指标的变动,鸡大肠杆菌病基本病症、死亡率都会有不同。目前在养殖肉鸡阶段更多体现出集约化特点,所以及时预防和治疗鸡大肠杆菌病十分重要。换言之,养殖户要意识到鸡大肠杆菌病预防的重要作用,此种病症不涉及季节性变动,在每一个季节都有可能产生,同时往往出现在多雨区域或者湿热区域。另外产蛋鸡实际表现症状呈现不同,成年产蛋鸡患有疾病后会影响产蛋能力,无法保障养殖综合成效。

1.2 发病种类

结合鸡大肠杆菌病的不相同发病部位,对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种类加以两种形式划分。第一种为菌血症,患病鸡因为病原的存在,生成毒素会在血液作用下刺激体内多个组织,最终造成败血症,使得患病鸡有全身病症。患病鸡在起始阶段会有食欲降低趋势、体温不断增加,精神不振,没有对外界环境产生较强敏感性。病情逐步发展后,患病鸡免疫力水平持续降低,一些鸡会出现腹水的现象,由于衰竭面临死亡。剖检患病鸡,其肝脏表面以及心脏表面会有淡黄色包裹情况,即纤维素膜。另外部分患病鸡的气管渗出现象明显,肺部发炎,甚至有肝脏病变;第二种为肠道型,患病鸡的症状并不显著,仅仅是粪便出现变化,采食量减少。病情发展之下,患病鸡粪便会出现恶臭,食欲减弱。处于雏鸡阶段或者青年鸡阶段,对应畸形产蛋率指数也会增加,若尚未对患病鸡进行治疗,对应大肠杆菌的毒素会引出肠黏膜逐步脱落,粪便内伴随黏膜,影响营养吸收效果。大肠杆菌和患病鸡血液结合时,也可能生成菌血症病症。

2 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思路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而引发的鸡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临床发病率非常高,特别是环境卫生条件差的中小型养鸡场,是阻碍养鸡业发展的重要细菌病之一。采取科学治疗思路干预患病鸡,对提高鸡群生存能力产生积极影响,通常要实施常规干预的形式以及抗生素干预的形式。

2.1 常规干预

一旦出现鸡大肠杆菌病,病菌很有可能以蛋带菌垂直的形式进行传播,因此感染相关病菌的患病鸡,养殖户要全方位淘汰。及时消毒处理鸡蛋,找到被污染的蛋合理淘汰。养殖户应合理对圈舍的卫生进行管理和控制,利用高质量饲料对鸡群进行喂养,促进鸡群健康生长,保障患病鸡的抵抗力水平得到提升。清洗圈舍,同时对温湿度的指数进行调控,降低鸡大肠杆菌病的蔓延和传播概率。实施针对性灭菌干预,贯彻全进全出的原则,控制病菌大范围传播,对多个批次的鸡群、存在日龄差异的鸡群进行有效管理,减少感染率。定时实施灭菌管理水资源以及设备的方案,相关人员进出圈舍要全面消毒,控制鸡大肠杆菌病的出现。提前进行隔离管理,一旦有患病鸡出现,养殖户要做好诊治工作,利用深埋以及焚烧等方法规范化处理,保障鸡群生存的环境可以达到既定标准。养殖户要深层次掌握鸡大肠杆菌病的基本表现,整合管理计划和方式,可以科学治疗鸡大肠杆菌病。

2.2 抗生素干预

在时间、温度等因素条件下,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情况越来越繁琐。疾病对青霉素等相关药物产生一定耐药性,大约为70%,且对链霉素类药物或者氯霉素类药物产生的耐药性大约为50%,可是相关药物到目前为止已经被取代。实际干预中,要选取头孢类、阿米卡星类药物,降低耐药性,大约为15%,起到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有效作用。养殖户应对传统的药物治疗方式进行改进,思考地理位置的基本情况,不相同地区中鸡群会给予药品生成差异化的耐受性,因此应以高敏药物为主。并且按照种类以及批次选取针对性抗菌药物,控制鸡群之间有交叉抗性。体现出抗生素治疗的作用,适当控制药物剂量浓度,配合多种类型抗菌药物加以充分治疗,减少鸡大肠杆菌病的耐药性水平。

3 鸡大肠杆菌病的有效预防要点

3.1 加强饲养管理,完善生物结构体系

在对鸡大肠杆菌病采取预防方式的过程中,养殖户要加强饲养管理,给鸡群的生存带来优越环境,使得圈舍中气温适宜、温湿度适宜。提高通风质量,保持空气的清新,调整现有管理方案,对多种日龄的鸡群均要采取分群管理模式,避免受到密度等因素影响有水位不足情况,保障鸡群能够健康生长。促进鸡群个体营养均衡化摄取,控制应激反应,确保鸡群长时间维持健康状态。并且完善生物结构体系,消毒作为预防鸡大肠杆菌病出现的一个关键表型,要想控制病菌入群到鸡群个体,养殖户要实施圈舍的消毒操作,不管是人员,还是物品,都要综合消毒,从根源上阻断病菌传染。创设针对性免疫流程,引进科学接种方案,使得免疫水平不断提高。控制禽流感、肺炎支原体病症的出现,控制鸡大肠杆菌病产生。以无害化的思路干预死亡鸡群,关注环境的营造,从根源上控制病菌的出现和蔓延。

3.2 规避垂直传播,引进灭活疫苗

鉴于鸡大肠杆菌病的基本表现,其按照蛋带菌的形式加以垂直化传播,为此养殖户要控制患病鸡群种蛋进一步孵化,同时对普通生产的蛋开展消毒加工,刚刚生产的蛋,应在存在余温情况下实施蒸熏,控制蛋壳外有病菌广泛传播情况。并且关注蛋孵化的环境管理,形成完整的消毒管控结构,围绕规范化要求开展孵化加工,以定点和定量的形式充分消毒,降低病菌传播率。在灭活疫苗的应用上,若其他预防思路尚未得到理想化成效,养殖户要通过灭活菌苗实施接种,然而要对患有病症的鸡群加以菌种分离,有效研发疫苗。思考分离的菌种,可以给鸡群生存提供合理条件,且对感染性病症出现以及传播产生一定作用,要首选灭活苗,改善鸡群身体健康状况,促进鸡群生存。

3.3 及时应用药物防治,优化饲养环境

鸡群的养殖中,应充分意识到预防鸡大肠杆菌病的必要性,如今鸡大肠杆菌病成为影响鸡群健康生长的基本病症,考虑到大肠杆菌血清繁殖性,长时间应用药物很有可能生成耐药性,增加病情防控的难度。一旦有鸡群感染的现象,相关人员要规范化判断患病鸡的状态,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治疗。养殖户要利用药敏实验挑选药物,结合病情的严重程度实现科学使用药物,提高预防效果。比如对硫酸安普霉素药物以及乳酸环丙沙星药物结合干预鸡群,增加鸡大肠杆菌病的干预成效。适当在鸡群饲料中引进中草药加以喂养,让鸡群综合抵抗力提升,控制鸡大肠杆菌病出现。并且优化饲养环境,对圈舍地址进行合理选择,实施隔离饲养的方案。地址以水质优越的地方为主,结合动物防疫基本标准,圈舍要和居民区之间留有较长距离,对办公地区、生产地区进行妥善分离。隔离喂养有重要价值,一旦有疑似病例,对患病鸡进行隔离管理,避免病情深入蔓延,保障养殖户的喂养效益。

3.4 规范饲养清洁,提高饲料和饮水质量

预防鸡大肠杆菌病,养殖户要结合特殊的规则,基于养殖管理的标准落实管理工作,保障饲养管理有专业性、规范性,灵活应对多种多样问题。从现有的流程管理出发,规范饲养清洁,保持圈舍环境卫生,控制病毒进一步感染。围绕现有的规定,细致操作和执行,管理鸡大肠杆菌病的传播,不要受到外界环境污染。若鸡群面临大肠杆菌的入侵情况,势必会有较多经济损失,为此要完善防控要点,降低病毒入侵率。另外保障鸡群生长中饮水和饲料的质量,养殖户规避水源受到污染,适当在水中进行消毒剂的使用。提高鸡饲料的质量和饮水质量,出现鸡大肠杆菌病,更多通过污染所致,因此要结合具体情况开展科学的消毒操作,严格控制水资源质量和饲料质量,提高鸡群整体生长效益。

4 结语

为更好地规避鸡群生长中受到鸡大肠杆菌病影响,养殖户以及兽医要全面研究鸡大肠杆菌病基本病症,合理创设管理计划,进行圈舍的消毒以及杀菌。规范化调整鸡群生存环境,形成正确思想观念,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完善生物结构体系、及时应用药物防治,优化饲养环境、规范饲养清洁,提高饲料和饮水质量等方法,尝试从根源上降低鸡大肠杆菌病出现率。一旦鸡群有患病情况,应及时对鸡群的病症进行诊治,提升病菌防控效果,让鸡群的免疫力水平得到提高,推动养殖行业维持化建设。

猜你喜欢
圈舍病菌病症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青春期病症
小病菌影响鸦片战争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头状茎点霉病菌的新寄主高粱及病菌的检疫鉴定(内文第98~101页)图版
油茶炭疽病菌拮抗木霉菌的分离与筛选
病菌来了 快穿好防菌衣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