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在资源开发中实现共同富裕的思考

2023-10-29 14:32王昌锋
大科技 2023年42期
关键词:征地共同富裕贵州省

王昌锋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0 引言

实现全体国民的共同富裕是党中央提出来的我国在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目标。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党中央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实行了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从而带动其他部分人和其他部分地区的共同富裕的政策,该政策大力推动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成就,同时也出现了贫富差距拉大等社会问题[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2]。

1 贵州省矿产及水电资源的特点及开发现状

贵州省是一个资源大省,有着巨大的矿产资源和丰富的水能资源。经过长期的地质勘探和研究,特别是20 世纪50 年代以来,到2002 年,已发现110 多种矿物(包括次矿物)和3000 多个矿床和矿点,发现的矿产有76 种,包括能源、黑色金、有色金属、贵金属、稀土分散元素、非金属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化工原料、建筑材料等9 类矿产,储量已得到不同程度的探明。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76 种,其中保在储量各列全国前5 位的有28 种,汞、铝、磷、煤等矿产在国内占有重要位置,素有“江南煤海”之誉,磷的储量居全国第二,铝土矿仅次于山西。从开发利用价值来看,贵州矿产资源有以下特点:①资源丰富,优势明显。②主要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规模大、质量好、潜力大、前景好。③有许多伴生矿物[3]。

同时贵州的水能资源也十分丰富,水利资源的理论蕴藏年发电量为1589 亿kW·h,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乌江、南盘江、北盘江、清水江、赤水河上,这四江一河的水位落差集中的河段多,其中乌江是中国著名的水能“富矿”,开发条件优越,水能蕴藏量和可开发容量占全省的80%,可建设大型电站15 座,中型电站73座,小型电站3000 多座。贵州水能资源的特点是:分布均、造价低、发力高、区位优。水能是一种可再生资源,是清洁能源,随着矿物燃料的日渐减少,水能是非常重要且前景广阔的替代资源。

因此,贵州矿产、水电等资源开发潜力大。全省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始于20 世纪60 年代,目前已开发矿产50 余种,其中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正规矿山若干个。贵州省已开发探明储量的1/3 以上,建立了瓮福磷矿、开阳磷矿、贵州铝业等多家大型资源型企业,使贵州成为中国十大有色金属省份之一,建成了全国重要的铝工业和磷化工基地、全国重要的锰铁合金生产基地和亚洲最大的碳酸钡生产地,多年来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已成为全省工业的支柱产业。

在水电资源开发方面,国家在乌江开发建设的11个梯级水电站中,贵州占9 个,已建成了洪家渡、构皮滩等电站,目前已开发总装机容量达875 万kW。南盘江水能理论蕴藏量424.65 万kW,贵州境内已开发的总装机容量超过340 万kW;北盘江水能蕴藏量320.7 万kW,已开发近200 万kW;加上清水江、赤水河等河流上的水能资源,随着一系列水电站的开发利用,贵州水电在经济发展中发挥这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矿产、水电资源的开发形成的产业在贵州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给资源开发区带来了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和财政收入,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经济基础。同时也要看到,长期以来由于体制、政策等多种原因,矿产资源和水电资源开发过程中涉及征地、移民、排污、地质破坏、资源枯竭等问题,会导致一部分群众被边缘化,而资源开发企业内员工收入相对丰厚,因而贫富分化和贫富差距大的现象较为突出,要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关注这些问题。

2 贵州省在资源开发过程中阻碍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问题

贵州省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以下方面问题,影响到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2.1 部分土地征用补偿和安置不合理导致部分被征地农户生存发展困难

在矿山建设和水电资源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往往要征用农户的耕地和宅基地及房屋,农民会失去土地及甚至于必须搬迁移民。在征地、搬迁和移民的过程中存在3 个方面的问题:①部分农民的财产损失补偿不足。目前土地征用是按土地作为农用地的前三年平均产值和规定范围的倍数来进行补偿标准计算的,其补偿的随意性较大,往往不能够弥补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导致部分失地农户后期生存发展困难,部分移民在搬迁后立即陷入贫困之中。②移民搬迁的住房安置不够合理,导致部分移民陷入贫困。由于现在对农户房屋财产的补偿多是按折旧价值计算,导致农户拿到补偿款后,不够重新建设新的房屋,有的要举债建房。再加上有的移民新居安置点位置较偏远,影响其生存发展。③被征地农户的土地补偿款缺少投资渠道,有的农户开始土地补偿款用于购置较高档次的消费品如轿车等,后期又陷入贫困的处境。

2.2 资源开发对环境破坏, 影响周边群众生活和经济发展

资源开发对环境破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地质灾害。贵州由于地质结构较复杂,矿山开采往往会造成较严重的地质破坏如地基下沉、山体开裂滑坡,一些煤炭开采甚至造成巨大的采空区,导致水源枯竭,河流、井水干涸,交通受阻,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较严重的影响,有时甚至危及人畜安全,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处在地质破坏区、采空区的房屋出现裂痕,导致本地群众无法安心发展经济。②环境污染。有的矿物冶炼企业规模小,资金、技术力量较弱,加工冶炼技术较为落后,对污染物治理能力差,排污不能达标,因而导致有害气体、废水、废渣排放,影响到周围群众饮水安全,有毒气体被人畜吸收后,直接影响生命健康,一些地方气管炎、哮喘病等高发,而且还导致农作物生长受阻,产量减少。这样就导致一些群众因病致贫,同时经济作物和其他产业的发展受挫,影响了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2.3 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职工下岗失业严重

一些以资源开发为主导产业的城市,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在资源开发殆尽后,企业破产关闭,而一些长期在企业里而工作的职工,尤其是到了40—50 岁的年龄的职工在本地缺少就业岗位,在外地就业又缺少技能,导致大量人员下岗失业,形成较为严重贫富差距的社会问题。

2.4 资源开发的产业链条短, 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力不强

在计划经济时期,贵州省被国家定位为资源开发和输出省份,大量资源被开发后直接输送到外省进行加工或者只作一些粗加工即输出省外,因而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资源的加工技术落后,导致资源加工业薄弱,资源开发的产业链条短,形不成宠大的加工工业,产品的增值少,因而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力不强,不能有效地带动地方其他配套产业的发展,也无法有效地带动区域内群众实现共同富裕。

3 贵州省在资源开发中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要采取如下具体思路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3.1 资源开发的外部成本内部化

企业的外部成本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给周围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由周边的环境和人群直接承担着的各种损失。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企业应当对因环境污染给周边人群造成的损失和环境破坏进行经济补偿和生态修复,把这种外部性损失纳入企业成本,使外部成本内部化,促使企业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冶炼行业,治理污染,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

3.2 资源开发的隐性成本显性化

隐性成本是指表面上看不到或暂时未显示出来的问题,但是在将来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付出的经济代价,如矿山资源枯竭后企业职工面临下岗失业等问题后需要转岗培训,安置、社会保障等,以及本地社会经济的转型需要经济支持等等,隐性成本显性化是指把将来要解决这些问题的费用计入当期成本并计提相应的基金,以反应资源开发的真实成本。

3.3 资源开发利益共享化

目前的资源开发体制导致的是资源开发利益主要由政府和企业享有,而一些周边的城乡居民群众被排斥在资源开发利益之外,而且还因为环境污染,不合理的征地补偿和移民搬迁,以及地质破坏、生态环境破坏而成为利益的受损者,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因此要在资源开发中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让广大资源区人民共享资源开发的成果,包括给予征地农民合理补偿,移民合理安置,在资源开发中实行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入股参股,尽可能收吸收本地劳动力,建立公共财政支持本地社会事业发展等方式,让资源开发地人民共享资源开发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3.4 资源开发方式合理化

贵州省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产业链短,以生产原材料为主,加工增值少,同时资源开发过程中小规模的开采冶炼企业较多,有的甚至于是个体开采冶炼,其技术水平低下,一些地方甚至是无序开采,资源开发利用率低,污染严重。因此要使资源开发方式趋向合理,一方面要大力发展资源的深度加工,延长资源开发的产业链,实现资源开发的加工增值,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4]。同时要淘汰落后的矿山开采企业,大力推行清洁化生产,保护周边环境。

4 贵州省在资源开发中实现共同富裕的对策

按照上述在资源开发中实现共同富裕会的思路,针对目前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如下措施。

4.1 改革土地征用补偿机制, 让失地农户更多地分享资源开发收益

当前的征地补偿是是按农业产值的倍数计算进行补偿,已不适应目前形势的需要,且补偿不够合理,未能计算出被征地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因此应当改革土地补偿机制,将补偿计算出两个部分:①直接财产权利损失的补偿。②因失去土地需要转岗就业和加入社会保障以及移民搬迁的补偿,将这两部分相加保障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低于被征地以前的水平,使失地农民和移民合理分享资源开发的利益。另外,可探索土地财产权入股资源开发企业等方式,让被征地农民合理分享资源开发的利益。

4.2 充分做好资源开发项目前期设计并妥善安置周边居民

在项目前期充分作好勘察、设计、论证等工作,做好充分的经济社会评价和环境评价,做好各种影响的评估工作,并采取相应的预案,如避免农户在将要发生采空的地方建房,做好地质破坏区域的移民安置等等,最大限度地减少周边群众的损失,尽最大努力减轻因资源开发造成对群众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

4.3 对资源开发项目提取生态补偿金和可持续发展基金

多数资源开发项目经济利润丰厚,为了落实资源开发过程中外部成本内部化,隐性成本显性化的思路,建议对资源开发项目提取生态补偿金和可持续发展基金,核心内容是将环境成本、资源成本、转产成本等计入当期费用,并形成专项基金,供生态恢复、后续接替产业发展等专项使用,使资源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

4.4 大力发展资源深加业,延长资源开发的产业链

贵州省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呈现的资源开发加工程度低,产品增值额不高的问题影响了贵州经济发展,也阻碍了以资源开发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因此要大力发展资源的深加工,延长资源开发的产业链,首先要大力招商引资,大力引进资源加工企业,尤其是深加工企业;其次要鼓励本土的资源深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在融资方面帮助企业获资金支持,包括支持上市融资等[5]。

4.5 大力发展资源开发区的各种社会事业

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大力发展周边社会的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使周边群众分享到资源开发利益,通过加大技能培训、文化培训等,提高本地群众的文化水准,保障本地群众的健康,增强一些失地农民的就业技能,创造他们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目标。

5 结语

贵州省资源丰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在资源开发过程中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改革土地征用补偿机制,让失地农户更多地分享资源开发收益,充分做好资源开发项目前期设计并妥善安置周边居民,大力发展资源深加业,延长资源开发的产业链,大力发展资源开发区的各种社会事业等措施,促进共同富裕。

猜你喜欢
征地共同富裕贵州省
贵州省种公牛站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基于GIS+BIM的高速公路征地拆迁管理系统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南方CASS结合Excel在茅坡水库征地量算与统计中的应用
贵州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