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易班的“三全四化”大学生网络育人体系构建
——以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为例

2023-10-30 05:17陈婷李啸川吴双员郑茜
科学咨询 2023年15期
关键词:易班育人思政

陈婷,李啸川,吴双员,郑茜

(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湖南长沙 410000)

一、易班平台概述分析

易班是一个环境非常清明、干净的网络平台,它是开展高水平网络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教育优化活动的重要平台。易班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文化娱乐、生活服务、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综合性的互动社区。现阶段,很多高校都创设了学生工作站,这也为教师利用易班开展高水平的网络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其能够更好地实现网络育人,让大学生与网络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互动,增加他们对网络文化的认同感。通过易班网,大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学校中发生的各种事情,了解当前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政策,看到其他学生的学校生活。这些都让大学生与学校产生了更为紧密的联系,让他们逐渐成为学校生活的主人。学校通过构建基于易班的三全四化网络育人体系,能够让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更为充实、丰富,对提升育人效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基于易班的“三全四化”大学生网络育人体系的构建价值

(一)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理念

在开展育人工作时,学校应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让思政教育贯穿到育人活动的全过程中,这样方可助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高校是开展立德树人工作的关键平台,网络思政育人也是提升立德树人工作水平的重要路径[1]。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发挥全国高校校园网站联盟作用,推动‘易班’和中国大学生在线全国共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易班在高校网络育人工作中有非常高的地位,它也是教师开展大学生网络育人体系构建工作的重要途径,对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有效明确思政工作的领导权

在高校的教育工作中,意识形态的教育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也是维持我国稳定、拥护党的领导的重要基础,有极为重要的固本铸魂价值。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的培养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校育人工作的开展水平和效果,还会对国家之后的发展路径、发展方向产生影响。这些年来,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遭受了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这些负面意识形态的传播给高校育人工作的开展及优化带来了阻碍[2]。因此,高校在构建育人体系时,要重视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优化。教师应不断增强高校教育的阵地意识,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这样才能让学生走在党和人民的同向道路中。高校对育人体系进行优化,能够更好地落实意识形态教育原则,探寻出更多新的育人方法、育人路径。这也是新时期背景下高校开展高水平育人活动的重要途径。

(三)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发展需求

以往的思政育人模式、教学方法已经很难满足当前“00后”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他们生活在一个新媒体时代,获得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时,必须不断提升育人活动的实效性,寻找到一个能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渠道,这样方可保证育人效果。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水平、社会经济水平大幅提升,很多商业性质的媒体大量出现。这也让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变得更为多样,从而导致思政教育工作的需要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高校在开展育人工作时,要主动发现新的问题、新的情况,并找到与之对应的解决方法,这样方可提升育人工作的效率。因此,高校教师应掌握新的技术手段,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思政教育需求,选择适合的育人策略,精准发力,这样方可大幅提升育人效果。高校通过开展基于易班的“三全四化”大学生网络育人体系构建活动,可以大幅提升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他们开展更符合思政教育主题的活动,从而打造一个更高水平的思政教育阵地。

三、大学生网络思政育人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思政育人理念的改革创新不足

传统的思政育人活动存在着一定的教育与服务脱节的问题。现阶段,一些高校开始尝试结合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政育人活动,在育人形式上也引入了很多信息化教学的内容,但对于育人内容的优化程度并不高,很多育人知识仍存在重复、枯燥等情况。这就导致大学生很难对思政知识产生情感共鸣,很多优质的育人内容还尚待挖掘。此外,很多教师在开展网络思政育人工作时,采用的方法仍较为单一。这就导致很多大学生难以对所学知识产生较强的心理认同,不利于网络思政育人目标的实现[3]。网络育人方式的特权化也会给高校的育人工作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教师要突破以往的思政育人模式,突出大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保证主体和客体的平等。当前,在高校开展的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中,部分大学生仍处于被动地位,他们只能从不同的网络渠道上获取知识,很少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难以利用网络平台与教师、同学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互动,这将给育人质量的提升带来负面影响。

(二)网络思政育人平台建设不够规范

为了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下网络思政育人活动的诸多要求,高校在开展网络育人工作时,深入探索了很多网络工具和平台,得到了许多有用的研究成果。网络环境的变化非常迅速,网络思政育人工作会在资金、技术等诸多方面受到限制。同时,网络环境非常复杂,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水平和教师的信息素养也较低。这些都会给网络思政育人平台建设的实际效果带来负面影响,使其难以竞争过商业媒体,不利于其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网络思政育人联动运作机制缺失

当前,很多高校的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仍存在学校主管、二级学院协同的情况,这就导致在育人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协调合作缺乏保证的问题。在实际的育人活动中,二级学院和高校主管部门难以做到高水平衔接,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两者联动机制的形成,从而出现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参与主体不够、全员合力尚未形成的局面。从教师的角度进行分析,很多高校教师难以将课程思政融入网络育人工作中。在日常的教育管理活动中,教师通常会将重点放在对大学生的管理上,很少有教师能构建一个完善的网络育人体系,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育人工作效率的提升。此外,由于网络育人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学校很难对教师进行定量化考核,致使教师参与到网络思政育人活动中的主动性非常低。考核制度的缺失和联动机制的不完善会让网络思政育人体系的建设受到负面影响。

四、基于易班的“三全四化”大学生网络育人体系的构建策略

在构建网络育人体系时,我们应将促进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作为主要目标,结合易班平台,开展更为高效化、信息化、系统化的育人活动,让易班成为提升网络育人工作质量的重要动力,实现对育人活动的全过程、全人员覆盖,从全方位对网络育人工作进行进一步优化与革新,为大学生创设一个更为优质的网络文化环境、学习环境、生活环境,让网络育人体系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基于易班的“三全”大学生网络育人体系的构建

1.全员参与,形成育人动力

基于易班的“三全四化”大学生网络育人体系的构建需要高校各个部门的参与,辅导员、宣传部、宿管中心、学工部、团委、二级院系等都应发挥自身的作用,从而逐渐为开展教育活动提供助力。若要保证学生处在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中,高校应保证每个教育主体都发挥作用。高校可通过线上的网络平台、线下的文化育人,实现对教育工作的革新与优化,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高校通过构建大学生网络育人体系,能够实现课堂内外育人资源的有效融合。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多方力量,这对提升大学生网络育人工作的成效、拓宽大学生的视野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高校构建基于易班的“三全四化”大学生网络育人体系,能够让大学生对优质文化、知识产生更高水平的认同和尊重,让育人工作的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

2.全程覆盖,形成育人引力

在构建基于易班的“三全四化”大学生网络育人体系时,我们应实现对大学生育人工作的全过程覆盖。教师可以从大学生入学开始,为其制订一个育人计划,并以此为基础,对之后的育人活动进行优化、革新。教师要积极引入新的育人内容,保证育人内容与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契合。在新生入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易班平台开展迎新活动,让大学生能够利用易班平台对学校的整体情况有基本了解,以此增强他们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大学生可以利用易班平台与学长学姐沟通,让学长学姐成为大学生高效学习的重要助力。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大学生可以利用易班平台,从整体上了解课程设置,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针对一些疑问,大学生可以在易班平台向教师、同学提问,教师则可结合问题开展针对性育人活动。

3.全面联动,形成育人合力

大学生网络育人体系应全方位覆盖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比如课程、管理、资助、文化、实践、服务等。育人体系只有涉及大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才能逐渐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树立良好的学风、校风。此外,大学生还可借助易班平台开展一些特色活动,在活动中学到更多知识,逐渐在精神、文化、专业等层面得到进一步提升与发展[4]。

(二)基于易班的“四化”大学生网络育人体系构建

1.打造清朗的网络环境文化

在构建基于易班的“三全四化”大学生网络育人体系时,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价值观、思想理念的引导,这样方可营造更为清朗的文化环境,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因此,高校可以结合不同的传统节日开展一些主题文化活动,比如,“我爱母亲”“对烟草说不”“我记忆中的端午”等。这些主题文化活动能够在无形中助力大学生的思想品质、意识形态得到发展,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打造有趣的网络课堂文化

高校应营造一个更为有趣的网络课堂文化环境,以此进一步提升网络课堂文化对大学生的吸引力,鼓励其更为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提升育人效果。

3.打造丰富的网络生活文化

为进一步丰富大学生的网络生活,高校可以尝试在易班平台开设一个生活专栏,以此更好地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联系起来,让他们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学习中的问题,提升其知识应用能力。此外,高校打造丰富的网络生活文化,能够在无形中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使其获得更全面的发展[5]。

4.打造“自由”的网络虚拟文化

在构建基于易班的“三全四化”大学生网络育人体系时,高校可以尝试打造一种“自由”的网络虚拟文化,通过创设虚拟文化社区、朋友圈、聊天群等方式,让全体师生都能自由互动。这样能够有效打破现实世界中聊天的壁垒,让学生间能够畅谈人生、理想,使其成长为更真实的自己。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若想提升基于易班的“三全四化”大学生网络育人体系的构建效果,高校可以从打造清朗的网络环境文化、打造有趣的网络课堂文化、打造丰富的网络生活文化、打造“自由”的网络虚拟文化等层面入手,形成育人动力、育人引力、育人合力,以此在无形中将大学生网络育人体系的构建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助力高校育人工作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猜你喜欢
易班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完善“易班”建设探析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浅议易班在高校共青团改革中的作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等学校易班平台推广建设探析
辅导员应用“易班”开展工作的思考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