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实践

2023-10-30 05:17张婷
科学咨询 2023年15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能力

张婷

(内江师范学院,四川内江 641112)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全球已经步入信息时代,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以及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高素质创新人才之间的较量上。然而,应用型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的工作中依然存在问题,如培养创新人才的意识较为淡薄、缺乏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资源、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体系尚不完善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应用型高校就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教育水平,加强教学规范管理以及教学质量监控,构建并完善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等,从而个性化培养出一批创新创业人才[1]。

一、应用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意识与观念较为淡薄

创新创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并非单一的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包括适应环境的应变能力、筹集资本的融资能力以及组织管理的协调能力等。然而,多数应用型高校却不具备培养这种综合能力的环境,其主要原因在于应用型高校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意识与观念较为淡薄,并没有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问题是较为普遍的,也是应用型高校不容忽视、必须去解决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多数学生从小就在父母的庇佑与爱护下成长,他们对父母存在一定的依赖,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也缺乏团队协作能力。因此,这部分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在后续的创业过程中屡屡受创,不能取得优秀的创业成绩。应用型高校应肩负起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综合能力的重任,增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意识。对于传统的旧习,如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占据学生四年的时间,应用型高校则应对其进行调整。应用型高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大学生能力和素质教育方面的培养,使当代大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二)缺乏培养创新人才的资源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应用型高校面临的一项首要任务,这也对应用型高校的教师资源、教学设施以及社会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用型高校要以全新且完备的教育资源来开展教学工作。现阶段,部分应用型高校在教师资源和物资资源方面严重不足,也缺乏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校友资源方。这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应用型高校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甚至在一些情况下,某些应用型高校缺少相关专业的讲师。大多数教师偏重理论教学,不会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相应的实操技巧,这导致学生对创新创业只停留在表面的理解上,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创业教育。目前,还有许多应用型高校不是由本专业的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而是由一些非本专业的教师指导。因此,应用型高校应增加创新创业的教师资源和实践资源,让学生能享受到这些资源,从而丰富自己。应用型高校还需要整合社会资源,搭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参与其中,帮助其积累经验,并提升其创新能力。校友资源对应用型高校发展同样也有较为重要的作用。校友资源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培养上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并推动了素质教育改革的开展,因此,各大应用型高校需对校友资源予以足够的重视[2]。

(三)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体系尚不完善

现阶段,多数应用型高校缺乏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意识与观念,也没有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引起重视。因此,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体系尚待完善。目前,大部分教师在毕业后就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没有丰富的职场经验,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也没有自己的见解。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仅仅利用课堂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没有引导学生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导致学生逐渐与社会发展脱节,这不利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除此之外,部分应用型高校的教学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这就导致学生可能会对教学评价失去兴趣,学生的参与度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利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过程中,部分应用型高校缺乏明确且行之有效的培养方式。因此,培养工作变得模糊不清,没有方向,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就会受到阻碍。此外,在创新创业课程方面,部分应用型高校还处于摸索阶段,并无章程可循。即使应用型高校开设了相应的创新创业课程,课程内容也单调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让学生进行主动深入的学习。在此种无体系无章法的情形下,应用型高校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只能利用现有条件进行课程的讲解与安排,这会使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陷入无序和盲目的状态。

二、应用型高校如何个性化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其教育水平

师资队伍作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主力军,承担着大量的教育教学工作,发挥了“大泽学者”的带动作用。应用型高校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实力,不仅可以加快专业团队的建设进程,而且能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应用型高校可以开展“学习教师良好风范”以及评选优秀教师等活动,组织新入职教师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新入职教师可以向优秀教师学习与学生互动的方式或者授课技巧,并深入探讨课程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一系列活动不仅可以为新入职教师提供学习的途径,而且可以有效提升其教学水平。应用型高校还可以举办尊敬优秀楷模的活动,选出优秀教师模范来规范其他教师的教学活动,这对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作用。应用型高校还应改进教学方法以满足新时代的要求,满足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需要。应用型高校可以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具有一定意义的教研课题或科研课题,以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3]。此外,应用型高校还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从中学习创新创业知识。应用型高校要开设与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使学生对科技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后续的学习工作中更有效率,也更轻松。与提高创新创业型教师的教学水平相比,应用型高校更应重视提高教师的实践实操能力。应用型高校要进一步深化与企业的交流合作,联系企业的专业人员以“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为主题对相关教师进行培训。应用型高校可以邀请企业人员开展相关的主题讲座,教师从中学习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并由企业的专业人员进行指导,最终解决教师的疑难问题。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会促进企业与高校的友好关系,而且能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水平。在培训完成后,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创业创新实践活动时,应注意加强中期检查和结项工作,加强对整个项目的过程管理,并认真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各类项目的结项工作,以确保各级各类项目能够顺利按计划完成。这一措施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工作效率,而且能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3]。

(二)加强教学规范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

随着时代的发展,应用型高校应不断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首先,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应用型高校要落实教案检查、作业检查、教学进度检查、听课检查等工作,做到开学、期中、两末三检查。此外,应用型高校要开展模范教师学习活动,督促某些教师改正不负责任的行为。其次,在加强教学规范管理方面,应用型高校应严格把控教学管理,确保在课堂上无人缺席请假。对于规范教师行为,应用型高校可以设置双向考勤制度和安全职责制度,并设置一系列奖惩措施对教师进行惩罚或奖励。各大高校还应设置模范代表,落实实际奖励。教师要对教学材料进行统一分类,并整理出合适的教学材料。应用型高校要监督教师是否尽职尽责地对待工作、是否仔细撰写教案并进行分析、是否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等。再次,应用型高校还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较为新颖的方式帮助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比赛具有振奋人心的特点,教师可以多组织学生参加比赛,激发学生对胜利的欲望以及兴趣,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和了解。比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课程内容的兴趣,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比赛,既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注能力和实践能力,以便学生能通过努力取得较好的成绩。最后,创新创业课程设计对创新创业教育也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各高校应当成立专门的课程设计委员会,由课程设计委员会对课程进行讨论与设计,并经过打磨与修改,使课程变得生动且富有创意,从而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方案,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国外高校在创新创业课程的设计上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我国高校可以参考国外高校的相关经验,并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来设计创新创业课程[4]。

(三)构建并完善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工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深入,各大高校相继构建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在阶段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应用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高校没有针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设计相应的课程内容、缺乏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对素质教育不够重视、教学管理体制较为落后等。现阶段,部分应用型高校对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定位含糊不清。所谓“个性化创新创业型人才”,并非企业家,也并非发明家,而是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应用型高校要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并重的人才,这项任务艰巨且较为困难,给各大高校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应用型高校构建并完善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快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进程。在今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过程中,一种丰富且层次分明的创新创业培养模式不仅可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此外,应用型高校制定一系列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制度也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构建科学的、可操作的以及适合本校实际的人才培养体系,才是所有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当深入探讨的课题。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方面,应用型高校应加强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考核。完善的考核制度和考核体系对加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以法学专业为例,应用型高校开设了专业必修课和主干课,也明确提出了学时与学分的要求,这些条例都是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来的。应用型高校可以借鉴其他发展较好的高校的宝贵经验,从中完善自身,最终摸索出属于自身的发展体系。通过这种方式,应用型高校便能达到将创业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相融合的目的。

三、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对人才的需求一直不断攀升。在此背景下,各大高校则应有足够的重视,根据实际情况构建出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高校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意识与观念较为淡薄、缺乏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资源、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体系尚不完善等。对于这些问题,研究如何个性化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才是应用型高校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应用型高校可以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提升其教育水平、加强教学规范管理以及教学质量监控、构建并完善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等措施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5]。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