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教育融合的问题及策略

2023-10-30 05:17曾珣
科学咨询 2023年15期
关键词:中华中职院校

曾珣

(漳州高新职业技术学校,福建漳州 363000)

2022年5月1日,我国全面实施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充分肯定中职学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但中职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很难在民族复兴中拥有话语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中职学生受到中外文化交融的影响,产生不健康的心态,变得抑郁、浮躁,丧失自我。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教育融合显得特别重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在历史沉淀下形成的思想精华,内容丰富,融入中职学生的教育中,不仅可以健全中职学生的人格,而且可以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综合来看,职业教育基本完成价值超越。教育的中心逐渐从注重职业能力培养转变为重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教育融合,可以充分发挥人文教育的作用,提升中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教育概述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概念

自《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正式颁布实施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就确立了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在华夏民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综合了人类劳动智慧、生存经验、生活经验等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具体内容包括:体育领域的强身健体和意志磨炼;道德领域的伦理规范和道德情操;修养领域的人格修养和修身养性;爱国领域的爱国传统和爱国精神;民族团结领域的锐意进取和自强不息[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变至今,早已成为一种文明。中职院校在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体现其中的人文情怀、民族精神、道德法治观念,立足于中职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突破地域环境的限制,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发挥作用。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1.帮助中职学生提高人文素养

中职院校在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打破只将学生专业技能作为主导的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中职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不会产生功利性,只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思想品德产生影响,与中职学生的心理状态契合,能充分体现中职教育的走向,帮助中职学生形成积极上进、爱国奉献、勤劳勇敢的优良品质,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

2.帮助中职学生增强自我认知

中职学生由于刚从初中进入中职院校,有些懵懂,缺乏主体观念,自我认知不明确。中职院校在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中职学生的道德水平,丰富中职学生的精神生活,增强中职学生的自我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职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能在学生的行为举止中体现出来,让学生认清自我,不受歪风邪气侵扰。

3.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

目前,中职学生由于升学原因、就业压力等问题,变得迷茫,没有支撑其前行的精神力量。中职院校在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培养中职学生各项能力,通过精神疏导和情怀渗透,帮助中职学生加强道德修养,促进中职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影响中职学生道德水平发展的因素

(一)中职教育缺乏传统文化教育

目前,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毕业,只是接触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多或少会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但没有真正接受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进入中职院校后,中职学生需要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即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兴趣,也缺乏学习的渠道。加之很多中职学校没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

(二)中外思想融合影响中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中职学生都是初中毕业后直接进入中职院校就读的,很多学生仍处于叛逆期。在这个阶段,不良思想容易影响中职学生,再加上信息时代,网络信息丰富多样、鱼龙混杂,中职学生缺乏对网络信息进行甄别和筛选的能力,导致某些网络垃圾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随着中外思想不断交汇,享乐主义等一些不良思想通过多种渠道持续影响中职学生,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歪风邪气使中职学生趋于庸俗

目前,功利化意识和不良社会风气对中职学生的影响很大,很多学生逐渐失去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尊心,变得庸俗化。疯狂追星、个人主义泛滥等行为在中职学生身上屡见不鲜,社会上的一些歪风邪气导致其观念扭曲,逐渐变得功利化、庸俗化。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认知偏差

结合国内的教育环境来看,中职院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都属于义务教育的延伸,是学生发展的分支,但是人们普遍认为中职院校的学生欠缺文化知识素养。事实上,中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可以成为满足行业需求的专业型人才,只不过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过程中,他们会产生抵触情绪。有关调查表明,大学教育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感兴趣的学生超过50%,遑论中职院校的学生了。中职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仍旧停留在初中所知的文化内容上,并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根据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需求来看,中职学生更倾向于技术知识,希望通过掌握专业技术能够在社会上立足,即使他们想要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也会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其今后的发展中没有实效性而忽视学习[3]。因此,中职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存在偏差,需求不大,学习兴趣不浓,从而使得中职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难度增大。

(二)中职院校不重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

学校在传承文化、引导学生思想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在制度和需求这两个层面影响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落实。中职院校要想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就必须重视课程安排,合理划分教学内容,比如说,将教学内容分为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技能教学等。目前,中职院校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不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导致学生品德塑造不全面。此外,教师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限制在规范学生基本行为方面,没有深入到文化熏陶的领域,导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无法有效发挥。

(三)中职院校的教学环境影响二者融合

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基础,是保证教育质量的根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同于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的讲授,需要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环境,但是中职院校的教学环境并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教育相融合。学校教育的主要阵地是教学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属于情感类教学,如果没有合适的教学环境作为辅助,学生难以产生文化共鸣,进而就很难提升学习效果。中职院校的发展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情境的设置,尽可能地避免外来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冲击。中职院校在管理学生方面较为松懈,学生频繁接触外来文化,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教育相融合。一旦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就不利于融合教育的推广和发展[4]。

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教育融合的策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群体是文化振兴与经济建设的根本,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和各级教育相关部门都要积极寻求解决途径。

(一)中职院校要积极促进二者融合

1.中职院校要加强制度建设以促进融合

中职院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相融合,不仅要有合适的教育环境,而且要有教育相关部门的制度支持。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中职院校课程安排制度和教育教学考核机制。第一,制定教学内容责任分配机制。中职院校的领导要调整好校内传统文化课程的安排,从教学实施、绩效考核、教育内容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明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完善传统文化教育计划。第二,完善激励机制。中职院校的领导要鼓励教师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教育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相应的教学评估机制,改进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不合理因素。

2.中职院校要营造校园氛围以促进融合

脱胎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内容,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都有所了解。中职院校如果能够抓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重点,通过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传统文化分类型、有计划地进行阶段性传播,将对学生的成长教育产生重要影响。中职院校要抓住重要契机,营造全校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氛围,在课堂上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中职院校而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教学科目,而且应当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5]。因此,中职院校应当紧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机遇,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加强文化建设,与学校校纪校规、校训校风、校歌等结合,形成文化载体,营造教书育人、价值共同体的校园氛围。中职院校可以在校刊中开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栏,通过校园媒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校之间营造氛围,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教育融合。

3.中职院校要结合时代发展需要进行融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却又历久弥新,在融合教育过程中,中职院校要重视其创新发展。第一,中职院校要通过文化创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教育之中,按照时代发展的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有选择性地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时代精神,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第二,教师要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方式,中职学生仍处于青春期,教师不应专门教授理论知识,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创新教学方式。比如说,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感动中国》等节目,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为何能成为榜样。第三,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应当贯穿人们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高职院校不应将教学局限于课堂,可以通过短视频、公众号、微博答题等方式,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二)相关部门要积极促进二者融合

1.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职院校的语文、艺术、体育等课程都可以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在艺术教育中增加戏曲、国画、书法等内容,在护理专业的课程中增加中医理论和实践等内容。在跨学科和学科融合的大背景下,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中。教育部门出台相应的激励方案,鼓励各级各地区的中职院校充分挖掘本地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并加以利用,开发校本课程,开设地方课程。中职院校要根据自身所处的民族区域,建设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开设民族文化创新教育课程。

2.在修订教材或编写读物时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职院校可以参考高等学校目前使用的马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文化概论》,编写适合中职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教材。地方特色文化突出的中职院校还可以自行编写独具地方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地方版),邀请专家评审,形成多系列、多层次的普惠性读物。

3.督促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中职思政教育课堂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思政教育体系被人为地割裂开了,因此,地方教育部门应当介入中职院校的课堂教学中,引导中职院校增加课堂要求。教师要在思想政治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爱国主义教育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的政治教育资源,丰富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教育,可以促使中职院校发展壮大,这也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相对而言,中职院校的学生素质偏低,因此,中职院校要抓住国家层面倡导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政策机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教育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能够凭借较高的综合素质在社会上站住脚、站稳脚。教师在授课时,要有意识地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德、智、技都全面发展的人才。

猜你喜欢
中华中职院校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