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背景下书证融通教学对高职护生母婴护理学习投入与职业认同的影响*

2023-11-01 01:51魏艳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15期
关键词:护理职业书证考核成绩

魏艳艳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河南安阳 455000

0 引言

高职院校注重培养技能型人才,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及企业机构的更新与调整,职业院校教学改革迫在眉睫。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开始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书证融通作为“1+X”制度落实的核心[2],是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相互促进,增加深度。2016年国家实施全面两孩政策,2021年提倡三孩,生育政策的开放使母婴护理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目前企业中母婴护理员来自不同的教育层次且培养方式各不相同[3],现今需求的是高素质专业化的母婴护理人才,而调查显示护理专业中专生从事家庭母婴护理工作的意愿不高[4],职业认同偏低,故传统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5]。学习投入是人才培养中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指标之一[6],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活力、奉献、专注等积极愉悦的学习体验[7]。本研究主要探讨1+X背景下书证融通教学对高职护生母婴护理学习投入和职业认同的影响,以求提高学生母婴护理技能水平,提高其学习投入水平,增强其职业认同感,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渠道。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河南护理职业学院2020 级报名参加2021年度母婴护理培训与考核的护理专业学生218 名为研究对象,其中女生212 人(97.2%),男生6 人(2.8%)。学生一般资料及护理专业基础课程成绩没有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实施方法

1)实施前准备。

①母婴护理职业标准与专业课程标准对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母婴护理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与考核主要针对应用型本科及高职院校的母婴护理相关专业,如护理、助产等。护理专业是学校的重点专业,随着生育政策的放开,为了提升护理人才的培养质量,拓宽护生就业渠道,护理专业的教学标准除原来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机构等护理就业领域外增加了母婴护理中心。母婴护理岗位要求能够为孕妇分娩后的心理、健康、饮食、体形及新生儿成长发育、疾病护理等提供服务。结合岗位要求重新制定相应培养方案。

②书证融通,构建母婴护理课程体系。高职院校母婴护理相关专业学生可申报母婴护理中级证书,根据高职护理儿科护理学与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内容及母婴护理技能标准,将母婴护理中级工作领域中的工作任务进行整合、分析、分解、优化,重构课程体系,最终分为孕产妇护理、婴儿护理、教育训练、健康管理四大模块,与学院附属医院共同编写校本教材。

③校企合作,优化教学团队。校企合作是落实“1+X”制度的重要途径,学校选派具有硕士学历及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任教师参加“1+X 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师资培训班”与“1+X 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考评员培训班”并获得师资与考评员证书,团队教师每年至少参加一个月的母婴机构企业实践,并邀请母婴护理行业优秀工作者进行授课。

④建立考核标准。从学生学习能力、人文素养、岗位胜任三个维度进行理论(考核机构题库选题)及技能(现场)考核,总分为100 分。

2)实施过程。将报名2021年度1+X 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考核的218 名学生分为12 个班,每班15~20人,分别于每教学周周六、周日进行培训,其中单周为校内培训,双周为企业实践,为期3 个月。培训内容为孕产妇护理(待产产妇护理、正常产妇护理、特殊产妇护理、产褥期护理、产后疾病与预防、产后恢复、月子餐制作)、婴儿护理(新生儿沐浴、新生儿抚触、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婴儿护理、婴儿体格测量、发育异常婴儿的护理、婴儿常见疾病预防及护理、辅食制作)、教育训练(婴儿感官发育训练、婴儿智力训练、婴儿被动操、手指操)、健康管理(中医保健、小儿推拿、产妇心理关怀)四大模块23 个项目。每周培训前通过智慧课程平台上传预习资源,校内培训主要通过高仿真虚拟模型集体讲授、分组练习及情景模拟法、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企业实践由行业优秀工作者带领进入母婴机构,为孕产妇及婴儿提供真实护理。整个教学过程将课程思政、相关法律法规等融入其中,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体现爱婴观念、人文关怀、敬佑生命的职业素养。授课结束根据母婴护理考核标准进行作业布置。教师不定时将母婴护理技能考试题目发至智慧课堂,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练习。

1.2.2 评价方法

三个月培训结束时,告知学生研究目的,进行成绩考核,采用问卷星发放问卷评价学生学习投入及职业认同,所有学生均配合调查。

1)一般资料调查。根据研究需要设计调查内容,包括:性别、专业、家庭所在地、是否为独生子女,父母一方是否从事医疗工作、是否接触过母婴群体、是否认可母婴护理工作等。

2)理论、技能考科成绩。理论测试题随机从题库中抽取50 道组卷(总分50),根据操作标准对强化技能进行考核(总分50)。

3)学习投入量表。由Schaufeli 于2002年编制,方来坛等[8]将其汉化并修订。量表采用0 ~6分的7 级评分法,得分数越高代表学习投入越高。由活力(6 个条目)、奉献(5 个条目)与专注(6个条目)共3 个维度17 个条目构成,信效度良好。

4)职业认同量表。采用郝玉芳等[9]编制的护生职业认同量表,包括职业自我概念、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社会比较与自我反思、职业选择的自主性及社会说服力5 个维度共17 个条目,该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827。采用1 ~5 分的5级评分法,总分越高,说明护生的职业认同感越强。

1.2.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 对数据整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描述,学习投入与职业认同之间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生一般资料

护生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护生一般资料

2.2 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

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见表2。

表2 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s)分

表2 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s)分

考核人数(n) 成绩理论考核成绩21838.29±5.01技能考核成绩21843.22±4.01

2.3 学习投入量表得分及各维度得分

护生学习投入量表得分为(61.75±12.96)分,各维度得分为活力维度(20.76±5.19)分、奉献维度(19.23±3.90)分、专注维度(21.76±4.86)分,见表3。

表3 护生学习投入量表得分及各维度得分(±s)分

表3 护生学习投入量表得分及各维度得分(±s)分

项目人数(n)得分均分活力奉献专注21820.76±5.193.46±0.87 21819.23±3.903.85±0.78 21821.76±4.863.63±0.81总分21861.75±12.963.63±0.76

2.4 职业认同量表得分及各维度得分

护生职业认同量表得分为(61.80±10.82)分,各维度得分为职业自我概念(22.28±4.24)分、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13.75±3.31)分、社会比较与自我反思(11.22±2.22)分、职业选择自主性(6.64±1.40)分、社会说服力(7.91±1.59)分,见表4。

表4 护生职业认同量表得分及各维度得分(±s)分

表4 护生职业认同量表得分及各维度得分(±s)分

项目人数(n)得分均分职业自我概念获益与离职21822.28±4.24 3.71±0.71留职风险21813.75±3.31 3.44±0.83社会比较与自我反思21811.22±2.22 3.74±0.74职业选择自主性2186.64±1.40 3.32±0.70社会说服力2187.91±1.59 3.96±0.80总分21861.80±10.82 3.64±0.64

2.5 学习投入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性

相关显示分析,护生学习投入总分与职业认同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632,P<0.001),且学习投入量表3 个维度与职业认同量表5 个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见表5。

表5 护生学习投入和职业认同各维度相关性(n=218,r 值)

3 讨论

3.1 护生考核成绩达到1+X 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

由表2 结果显示,护生母婴护理理论考核成绩为(38.29±5.01)分,技能考核成绩为(43.22±4.01)分,总成绩达到1+X 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合格要求,表明书证融通教学可以提升护生母婴护理学习成效。在以往专业教学的基础上采取新的教学模式及场所进行母婴护理培训,改变旧的重理论轻技能的弊端,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注重技能的培训,护生的学习激情提高,对知识的转化能力增强,学习成绩提高,达到技能等级证书合格要求。

3.2 高职护生在1+X 背景下母婴护理学习投入处于中等水平

由表3 结果显示,1+X背景下书证融通教学高职护生母婴护理学习投入总分为(61.75±12.96)分,均分为(3.63±0.76)分,高于中点分3 分,说明高职护生母婴护理学习投入处于中等水平,与李富业等[10]研究结果一致。学习投入三个维度比较发现,奉献维度的得分最高,活力维度得分最低,表明高职护生在母婴护理学习过程中学习的热情水平较高,而积极性和主动性水平较低。

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学院对母婴护理的设备与场地支持为1+X 母婴护理技能的培训建立了整体培训与考核基地,重构的教材体系与培养方案改变了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更注重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学习过程中的高仿真模型与真实的母婴护理中心体验激发了护生的学习激情,尤其是在企业实践中得到产妇及家属的认可更加提升了护生对母婴护理学习的热情。

另一方面,本次研究中父母有一方从事医疗工作的护生为4.1%,接触过母婴群体的护生只有39.9%,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护生对母婴护理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校内培训主要是集体讲授及分组练习来进行教学,每组15 ~20 人,教师无法做到全程一对一教学,加上网络的覆盖学生依赖手机,影响学习的主动性,所以专注维度得分较低。护生对母婴护理的学习效果和质量受到学习投入水平的直接影响[11],间接影响护生核心能力,所以在之后的母婴护理培训中护理教育者应根据学生学习投入水平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引导干预,以求提高护生对母婴护理学习的热情、积极性及主动性。

3.3 高职护生母婴护理职业认同处于中等以上水平

由表4 结果显示,1+X 背景下进行书证融通教学高职护生母婴护理职业认同总分为(61.80±10.82)分,均分为(3.64±0.64)分,说明高职护生母婴护理职业认同处于中等以上水平,高于朱婧等[12]的研究结果。职业认同五个维度比较发现社会说服力维度得分最高,社会比较与自我反思次之,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维度得分最低。

本研究对象为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其中认可母婴护理的护生占94.5%,非独生子女占92.2%,他们已经学习了医学基础知识及护理专业课程,对护理专业的认可程度较高,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生育政策的开放,加上他们大多数来自非独生子女家庭,以及企业实践的收获,这些护生期望与母婴护理领域前辈交流,更喜欢了解在母婴护理领域取得成功的人的成长故事,所以社会说服力维度得分最高;社会比较与自我反思次之,分析原因是目前护生处于学校学习阶段,还没进行临床实习,对母婴护理的了解主要来自教师及企业优秀工作者,对职业领域的环境、发展及自身发展还没有过多关注;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维度得分最低,调查显示[13],目前从事母婴护理工作的人员的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小学及初中程度,多数人对母婴护理工作的认知偏低,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护生对母婴护理的职业认同,故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可在1+X 背景下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护生对母婴护理的职业认同,提供更多就业渠道。

3.4 1+X背景下书证融通教学用于母婴护理,高职护生学习投入与职业认同呈显著正相关

根据表5 结果,高职护生母婴护理学习投入与职业认同呈显著正相关(r=0.632,P<0.001),且学习投入量表3 个维度与职业认同量表5 个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一定程度上表明护生对母婴护理的职业认同感越强,学习投入水平越高。职业认同是指个体对所从事职业的价值、目标及其他因素的看法和情感[14],职业认同影响护生对专业的学习投入及未来发展。本研究在1+X 背景下将护理专业课程与母婴护理技能等级证书内容进行书证融通,并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将护生直接引入母婴护理行业,增强其职业认同感,提高学习投入水平,提升护生核心能力,适应高职院校的教学标准,顺应社会的发展。

4 结束语

本研究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将母婴护理与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进行书证融通,提高了护生学习投入水平,增强其职业认同感,培养了学生的就业能力,拓宽了高职护生的就业面,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护理教育者与管理者可通过增强护生母婴护理职业认同感及学习投入水平来提高护生毕业后从事母婴护理工作的意愿。

猜你喜欢
护理职业书证考核成绩
我国书证提出命令制度构造的反思与调整*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汉语大词典·火部》书证断句献疑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运用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职业幸福感
护理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职业特色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