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欢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南京 210019
ICT产业学院是新时代背景下校企双方共建、利益共享的信息与通信技术专业学院,校企合作育人是培养ICT 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障。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满足毕业生就业需求,与中兴合作共建ICT 学院,实行双主体全过程人才共育教学模式,中兴ICT 学院的合作模式如图1所示,本文就学院建设标准与内涵展开研究,对设置原则、主要内容和保障举措进行探讨[1]。
图1 中兴ICT 学院的合作模式
产业学院建设要体现共建共享原则,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投资、共同开办、共同管理。由学校提供场地、基础设施,企业提供资金、生产设备、相关技术。共建共享的关键在于技术的共享,企业必须提供与生产设备匹配的前沿技术指导,这就需要对在校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学校大部分专业课教师的知识储备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理论基础知识,小部分注重知识更新的教师,对近几年企业新兴的前沿技术也仅限于关注和了解,很少能够弄懂吃透,所以远远达不到走进课堂为学生传道受业解惑的程度。故中兴派出企业讲师,对在校专业课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在校教师经过培训后,获得企业认证的相关证书,方能走进课堂,并且需在企业讲师辅助下成功完成一学期课程后,方可独立教学。除此之外,专业课教师还利用寒暑假走进一线,进行企业实践,在实际操作中感悟细节,从而总结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合理规划课程,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课堂效率,真正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学生[2]。
共建共享原则还体现在毕业生的共享。中兴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毕业生,可根据当年的岗位空缺,优先在毕业生中挑选员工直接入职公司。经过一年的共建培养,很多毕业生已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能够初步达到入职要求,不再像传统高职毕业生,进入企业后需要二次培训,这就降低了企业招工成本,从而为中兴创造更多效益[3]。
共建模式要体现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投入的资金用在实训设备及实训场地建设上,让实训场地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规模匹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接触实训设备,真刀真枪地进行实战演练。中兴在笔者所在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5G 通信实训室,实训室内设有5G 基站安装与维护模拟设备,其中包括软件、硬件及网络通信设备,数量与ICT学院学生数量相匹配,真正做到每个学生都能接触设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工,学生在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后,走进实训室,模拟设备安装与维护的每个过程。教师还可以设置故障,将故障场景进行下发,真正模拟实操过程中每个可能遇到的真实问题,锻炼学生的纠错能力,帮助其从原理上掌握技术的本质。同时,多方面开拓实训基地的功能,开展各种社会性培训、考证及企业员工和在校专业课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实训基地的社会、经济效益。
共建模式应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培养模式的需求。企业提供设备及学习平台,可供大批量学生学习使用,在使用过程中,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要突出重点,分层次培养,能支持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和学习模式。要实现职业学校学生“低进高出”的跨越,就必须重视校企共建的个性化培养原则。在我国目前的招考制度下,进入五年制高职的学生基本为经过中考筛选后,无缘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学生文化课基础、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及能力都有所欠缺,因此,毕业后就业也同样处于末端,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让毕业生能够体现出学校的优势,能够更接近企业需求[4]。
中兴在学校建设的ICT 学院中,当学生刚入校时,ICT 学院对每个学生进行学习能力特点评估,结合每个学生意愿设定企业认证目标,从初级开始学习,企业认证等级证书层层提升,这样学生可以在进校时就完成明确的职业规划,毕业时基本都能拿到相应的企业认证证书,为高质量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ICT 学院将企业认证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每学年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颁发相应等级证书,且不同等级还横向细分工种,将运营、维护、技术开发等不同工种分开,在企业建设的实训基地中,对不同等级和工种分别设置有相应的设备及学习平台,从而实现学生个性化定制,打破传统批量化培养毕业生的模式。
校企共建要体现安全性原则,高度重视实训基地的安全问题,确保师生在生产及实训过程中的人身安全。ICT 学院在选择合作企业时应优先考虑拥有先进建设、管理经验的企业,在进行场地选择和布置时必须考虑到用电、用水安全,在设计实训项目时优先考虑安全、环保等问题。学校选择与中兴共建ICT 学院,中兴公司拥有先进技术和优质资源,拥有丰富的产业学院构建经验,在选择实训设备和项目时,都具有完备的安全保障,能够高效体现安全性原则。
校企双方在明确合作意向后,签订协议,明确资产分配、成本核算、运营模式、收益分配等方式,形成成本、获益共享的共建机制。学校与中兴签订共建协议后,由学校提供场地和基本通信设备,中兴提供先进核心技术设备,投资成本各占一半,并由中兴提供技术支持和师资培训,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权责分明。实训场地除供学生上课使用,还积极投入社会性培训及考证工作,所获得收入用于设备维护、学生奖学金、教师教学奖及企业技术支持人员劳务费用的发放,充分体现了共建共享机制体制的优势。ICT 学院学生在获得毕业证和中兴发放的相应等级证书后,可以供中兴公司优先挑选优秀毕业生,减少企业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的成本。甚至对于特殊岗位,中兴可以在学生四年级时优先挑选符合要求的学生,按照岗位需求,定制符合要求的毕业生。
ICT产业学院实训基地具有完善的设施,且尽量做到与企业生产模式一致,工位数量充足,尽量满足每个学生的实践需求。中兴先投入500 万元作为首批设备投资,后续逐步投入小规模设备或软件建设产业学院,目前实训基地主要涵盖了4G、5G移动通信,光传输,数据通信三大通信产品,软件硬件都已配备完善,并培养出了第一批能够熟练操作设备、能够与企业接轨的专业课教师。
中兴公司在学校ICT 学院课程系统中融入企业认证内容,将相关技术指标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简化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开通直通车。在课程设置上按照实际网络组建的项目流程进行设置,主要包括:场景规划、设备选型、设备安装、设备开通组网、业务配置及网络维护等环节。整个课程涉及基础理论知识、专题技术知识、产品硬件认知、业务实操、设备网络维护等模块。学生完成课程中设置的项目及任务,通过过程性和结果性考核,即可获得企业认证证书,相较于传统考证,利用一次考试决定是否可以获得证书的模式,这种课证融通形式对考生的评价更加全面。同时,获得证书的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积累的技能和职业素养也更加完备,这种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从在校生向职场新人转变的职业技能认证,同时“毕业证+企业认证”这样的双证模式也提高了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让他们在同等学历的毕业生中处于就业高位。
学校ICT 学院联合中兴公司采用阶段式育人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学生分阶段培养,“工学交替”贯穿每个阶段的学习中,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关键是把工学结合的思想和理念贯穿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实施教学之前中兴派工程师专程来校与专业骨干教师共同商榷教学计划与课程教学的标准。在教学计划制订过程中要求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教学任务贯穿生产任务和工作过程,保证教学效果。由企业、行业技术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创新现代通信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上的新模式,针对不同教学阶段,研究制定相关评价标准及管理制度,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经过多方修改、斟酌后,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按照工学结合的模式,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第一阶段(中职一年级)为基础能力培养。由于五年制高职学生为初中生源,且录取分数线低于高中,初入校时学习基础薄弱,所以基础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这一阶段课程以英语、体育、数学等公共基础课和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专业课程为主,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二阶段(中职二、三年级)为职业能力培养。这一阶段的学生经过一年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专业积累,具备进一步培养职业能力的基础。这一阶段的课程主要为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主要包括基础专业课程、技术专题课程、设备硬件课程、维护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主要包括设备初始化课程、技术实操课程、设备认知课程、维护排障实践课程。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对接职业岗位,并且伴有企业技术设备支持,将工学结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第三阶段(高职四、五年级)为综合能力培养。这一阶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专业知识水平也有很大提高,课程以综合课程、实习和毕业设计为主。学生走进实训基地,接触中兴提供的先进技术设备,模拟真实工作场景,结合前一阶段学习的专业知识,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完成指定的学习项目,制作完成综合性任务,从而获得岗位知识运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职业素养。
混编教学模式改革,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师和企业人员双向交流合作,由学校师资、企业师资、企业专家构成混编师资团队,为学科建设、学生培养服务。学校目前围绕数据通信、5G 基站建设与维护等课程,完成“双师型”师资专业培训10 余人次,并通过考核,颁发企业资格证书;组织教师10 余人次参观企业、调研3 次,深入企业一线,交流行业发展、了解岗位需求、听取人才培养建议。各类型校企师资交流学习若干场次,通过校企混编师资团队,相互融入、相互交流学习,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校教师的专业积极性,同时拓展了教师的行业视野。
学校ICT 学院实训基地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功能,实训基地为其他职业学校及企业提供相关技能型培训及“1+X”考证服务,已经成功开办数次,获得一定的收益,收益用于设备维护及相关人员费用。社会服务功能的有序开展,使得实训基地具备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性,后续将不断开发实训基地的研发及高新产业应用能力,健全社会服务体系。
ICT 学院由学校与中兴共建,并共同授权成立ICT 学院理事会,行使ICT 学院决策与管理职能,对学校和中兴负责,并通过下设ICT 学院院务会执行具体工作。
为保证ICT 学院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与中兴授权ICT 学院理事会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运用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法,制定学院建设任务书、考核标准、奖惩措施、各阶段目标等。明确各项工作责任人,权责明晰,流程顺畅,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记录可查,确保项目建设各项工作能够按照计划,保质保量完成。
学校积极争取企业及各方面的支持,并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运用多种方法,确保ICT 学院项目建设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同时,学校将根据项目建设进度,严格做好每年的预算工作,做到计划科学合理,保证资金高效利用。完善资金监管方法,坚决杜绝挪用项目资金及其他违法乱纪行为,保证资金阳光使用,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校企共建模式下ICT产业学院采用业界最先进的商用设备完成实训基地的部署,涵盖通信全网、大数据、网络安全等多个实验实训平台。引入企业实战课程及企业师资,从岗位需求出发,结合大量工程实践案例,为学生提供教学服务,全面培养学生系统安装、调试、运维、故障排查等实战能力,并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全面提升,使学生具备全面的技术能力与综合素养,更加适应未来职业发展,满足企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要,做到精准就业。同时,依托ICT产业学院资源,可以逐步面向社会开展社会服务,创新教学成果与校企服务模式,促进区域产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