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不同方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2023-11-05 06:55江炜泓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30期
关键词:胃泌素症候萎缩性

江炜泓

(福建省云霄县医院,福建 云霄 363300)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特点是胃黏膜的慢性炎性反应。这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在国内外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慢性胃炎的治疗涉及许多因素,包括胃酸分泌、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使用等。当前,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目标主要在减少症状、控制胃酸分泌以及根除幽门螺杆菌等方面。国内外学者针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方案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国际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营养支持疗法以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法[2]。在国内,也有类似的治疗方案,但由于资源分配不均以及基层医院的限制,这些治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仍然需要研究和验证。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比不同方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评估其在基层医院中的有效性,并为基层医师提供科学的治疗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208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4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65例,女性39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51.02±4.41)岁;病程1~11年,平均(5.62±0.75)年;胃炎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7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3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63例,女性41例;年龄30~71岁,平均(50.89±4.38)岁;病程1~11年,平均(5.59±0.77)年;胃炎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7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3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符合《实用消化病学》关于慢性浅表性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诊断标准[3]。中医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标准[4]。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①均符合中西医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上,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③病情稳定,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认知以及沟通交流能力正常。④患者本人或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3.2 排除标准 ①有其他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胃癌等。②过敏或对某些治疗方法的禁忌。③有严重的心脏病、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重要内科疾病的患者。④严重的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患者,影响治疗依从性的情况。⑤已经接受其他治疗方法或药物干预的患者,可能会干扰结果的准确性。⑥孕妇或哺乳期妇女。

1.4 方法

1.4.1 对照组 患者采取标准西医四联疗法治疗,方法如下:口服阿莫西林胶囊(澳美制药厂,国药准字HC20050025,规格0.5 g×24粒/盒),2粒/次,每日2次;口服艾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3210,规格20 mg×28 s/盒),20 mg/次,每日2次;口服克拉霉素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032,规格0.25 g×6片),0.5 g/次,每日2次;口服胶体果胶铋胶囊(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181,规格50 mg×24粒)治疗,200 mg/次,每日2次。持续治疗14 d。

1.4.2 观察组 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为患者增加中医治疗。组方如下:生山药20 g,太子参15 g,黄连15 g,乌梅12 g,生白术12 g,麦冬10 g,石斛10 g,郁金10 g,柴胡8 g。诸药加500 mL水煎至300 mL,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每次150 mL。持续治疗14 d。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按照医师指导应注意以下几点事项:①准时服用药物,遵循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建议,不要随意更改或停止药物使用。②避免或减少摄入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咖啡、碳酸饮料、酒等,采用多餐少食的饮食模式,避免过度饱食。③尽量避免吸烟,因为烟草可以刺激胃黏膜,加重炎症,饮酒要适量,过度饮酒可能对胃黏膜造成损伤。④采取适当的放松技巧,如运动、瑜伽、冥想等,尽量减轻压力。⑤定期复查帮助医师评估疗效,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治疗调整,及时沟通和反馈症状的变化。⑥如果在治疗期间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应及时向医师报告,并遵循医师的建议。⑦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饭前便后洗手,避免与带有传染性胃肠道疾病的人密切接触。

1.5 观察指标 ①中医症候积分对比。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14 d后,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评价中医各项主症的症候积分[5]。②疗效评价标准对比,分为基本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③黏膜评分、胃泌素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4 d后根据胃镜检查以及改良Lanza[6]标准进行黏膜评分评价。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液4 mL,经3 000 r/min速度持续离心10 min分离血清,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胃泌素水平。④不良反应对比: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包括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等。

1.6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4.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和[n(%)]表示,组间对比分别使用χ2和t校检;以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中医症候积分的各项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14 d在各症候积分比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分,)

表1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P<0.05)。见表2。

2.3 两组黏膜评分、胃泌素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黏膜评分以及胃泌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4 d后患者的黏膜评分比治疗前低,胃泌素测定值比治疗前低,观察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黏膜评分、胃泌素比较()

表3 两组黏膜评分、胃泌素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2.4 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发生2例恶心呕吐、1例头晕以及1例嗜睡,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85%(4/104);观察组患者发生1例恶心呕吐、1例头晕以及1例嗜睡,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88%(3/10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7,P=0.701)。

3 讨论

慢性胃炎是一种胃黏膜慢性炎症,其特征包括胃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食欲缺乏、胃酸倒流等症状[7]。根据病理学特点,慢性胃炎可分为萎缩性胃炎和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是胃黏膜变薄、萎缩,并逐渐丧失正常的胃腺体结构。非萎缩性胃炎即常规的慢性胃炎,胃黏膜结构相对完整,但有炎性细胞浸润。对于慢性胃炎疾病,西医常采取四联疗法治疗,该疗法虽然对疾病治疗有一定效果,能够缓解慢性胃炎症状,但对于一些复杂的慢性胃炎病例,病情可能会反复发作。

近年来,中医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中医认为,慢性胃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饮食习惯不当、情绪压力过大、脾胃虚弱、脾胃湿热等多种内外因素[8]。脾胃是消化和吸收的重要器官,脾胃虚弱则容易导致消化功能减退。长期不规律的生活作息、饮食不当、过度劳累等因素会伤及脾胃,导致脾胃虚弱,从而易患慢性胃炎[9]。此外饮食不洁、进食寒湿、长期暴饮暴食等因素可导致脾胃湿热,脾胃湿热会使胃气郁滞,消化功能受阻,引起胃黏膜炎症,形成慢性胃炎[10]。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理念,中医治疗以舒肝理气、和胃健脾为基本原则,本研究观察组在采取西医四联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方法,组方中山药、太子参、白术、麦冬等药物有益气健脾、健胃消食的作用,能够增强脾胃的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改善胃肠道的功能紊乱;黄连、柴胡等药物有清热燥湿、解毒的作用,能够清除胃肠道中的湿热病邪,减轻胃黏膜的炎性反应;麦冬、石斛等药物具有润肺化痰、滋阴清热的作用,对胃肠道的炎症和糜烂有一定的修护作用;乌梅、郁金等药物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改善胃黏膜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部位的康复。药物作用在于调养脾胃、清热燥湿、润肺化痰、活血化瘀,经过组方药物综合作用治疗慢性胃炎,改善患者症状并减轻胃痛,促进胃黏膜修复以及康复。

本次研究中,在治疗14 d后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比治疗前降低,而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满意,可起到协同配合作用,缓解患者症状。慢性胃炎的黏膜评分,能够客观地评估慢性胃炎的病变程度和炎症严重程度,这对病情的诊断、治疗效果的评估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胃泌素则是由胃黏膜壁的G细胞分泌的一类激素物质,通过检测胃泌素的水平,可以了解胃黏膜功能的状态以及慢性胃炎的严重程度,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次研究中,两组在治疗14 d后的黏膜评分与胃泌素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14 d后各指标低于对照组,说明中西医结合对改善病情效果满意,促进胃黏膜的修复。本研究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这说明中西医联合在治疗方面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基层医院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采取以中西医联合为方法治疗方式,可以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促进胃黏膜修复以及降低血清胃泌素水平,并且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胃泌素症候萎缩性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中医治疗胃阴亏虚型萎缩性胃炎的独特优势
如何通过胃泌素G17检查结果判断疾病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促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对萎缩性胃炎及胃癌患者诊断价值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年代剧”中的时间叙事与文化症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