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美兰国际机场航空物流发展思路探讨

2023-11-05 12:02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秦长根
民航管理 2023年9期
关键词:货邮自贸港货运

□ 海口美兰国际机场 秦长根/文

2022 年2 月民航局印发了《“十四五”航空物流发展专项规划》,这是我国民航首次编制航空物流发展专项规划,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标志着我国民航业从“重客轻货”逐渐迈入“客货并重”的时代。

2018 年4 月,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并积极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2020 年6 月,确立建设自由贸易港。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特殊优惠政策叠加、全球高端生产要素集聚、贸易量大幅上升、设施设备建设投入、大量技术与人才引进、物流成本降低与效率要求提高。2023 年,海南省政府将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以下简称“海口机场”)明确定位为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航空区域门户枢纽。

基于此,海口机场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建设高质量航空物流正当其时。

海口机场航空物流发展现状

海口机场占地面积1140 公顷,飞行区等级为4F级,站坪总面积106.92万平方米,停机位125个,航站楼总面积约45 万平方米。随着海口机场二期及T2 货站一期工程的建成投运,货站占地面积从27.4 万平米增至36.7 万平米,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60万吨的运行需求。

从海口机场2015 年至2022 年货邮吞吐量及增长率情况(见图)可以看出,货邮吞吐量2015年为13.59 万吨,2022 年为12.44 万吨,年增长率大多低于10%。另从全国机场货邮吞吐量排名来看,2015 年排名为21 位,2022 年排名为23 位。不论是货邮吞吐总量还是排名,不仅没有提升,还略有下降。可见海口机场航空物流的发展规模较小,速度相对缓慢。

根据海南省对海口机场面向两洋的战略定位,海口机场在航空货运发展上应当有所作为,努力实现客货并行的健康良性发展态势。

海口机场航空物流发展SWOT 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地理区位优势。海南省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理中心,与越南相望,并与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隔海相邻。从海口机场出发,2 小时的飞行距离覆盖高雄、河内、岘港、金边和万象;3 小时的飞行距离覆盖中国台湾、泰国、菲律宾、缅甸、老挝、柬埔寨、文莱等国家与地区的大部分城市;4 小时的飞行距离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同时,海口市在地理区位上近傍中国香港,遥望中国台湾,内靠珠江三角洲,有利于国际货物的在国内的运输分流,具有发展成区域性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的潜力。

2.航权开放政策优势。海南毗邻东盟,上空有七条国际航路,是全国唯一开放第三、四、五、七航权的试点省份。海南省政府积极实施“南面开口、北面开放”航线政策,海口机场充分利用相关政策推动境内外航空公司新开航线。同时,民航局与海南省政府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中,支持将海口机场打造成为国内重要干线机场、背靠华南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区域性航空枢纽。海口机场的航线网络发展为国际货运提供了业务发展的基础和空间。

3.非包机航空公司的代理权、配载权优势。海口机场货运目前已与大部分国内外航空公司建立货运销售代理合作关系,海口机场国际货运拥有自主收货、自主配货、自主装卸等主动权,从而形成了相对良好的市场控制状态,有效提升了机场货运的盈利能力。

(二)劣势分析

1.国际航线少,运力不足。2019 年,海口机场飞行的定期国际航线仅有40 条,且多为亚洲内航线,洲际航线数量小,通达程度有限;已开通的国际航线中以窄体机执飞的航线占比达70%,载货能力表现不佳,超限超重货物无法承运,热门航线散装货物舱位不足。因此,国际货物运输时常受到航线和运力的限制,不利于拓展业务。

海口机场货邮吞吐量及增长率(2015~2022)统计图

2.缺乏产业支撑,货源结构单一。受海南省经济产业结构的影响,省内航空运输的本地货源主要构成集中在鲜活、瓜菜及普货三大类,上述三大类产品约占空运市场近80%的份额。因缺乏加工生产制造业或对航空运输依附性较强的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的支撑,海口机场物流运输的货源结构单一。

3.库区功能不齐全,硬件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海口机场的国际监管场所容量以及库区功能设计主要满足进出港货物的保障、临时存储的需求,暂不具备仓储、分拨等功能,硬件设施条件与未来业务发展不匹配,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机遇分析

1.自贸港建设将推动航空物流向深度发展。国家批准海南省建设自由贸易港后,将放宽服务产业等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生态农业、高科技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相关物流业务主要以航空运输为依托,随着自由贸易港开放程度的提高,航空物流等增值服务有望得到大幅提升。2025 年实行封关运作,港区“境内关外”享受相对宽松的海关监管政策,自由贸易港内国外货物将得以便利中转,给航空货运业带来新的机遇。

2.离岛免税政策持续释放红利。2020 年海南省自贸港建设整体方案出台后,离岛免税政策限制再一次放宽,将全年离岛免税额度提高至10 万元/人,不限购买次数,不区分岛内外公民,同时免税商品种类进一步扩大。离岛免税业务的货品主要依靠海口机场国际货运进行货运保障,对国际业务量增长有促进作用。

3.国际重大会议、赛事举办地落户海南。得益于海南自贸港建设政策及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海南省已经成为国际重大会议、赛事举办地,如博鳌亚洲论坛年会、“金砖国家”峰会、消博会、F1国际电动方程式赛车、观澜湖高尔夫球赛等。这些重大会议、赛事的物资保障对提升海口机场国际货运的货邮量及品牌知名度具有促进作用。

(四)威胁分析

1.区域经济总体实力较弱,缺乏航空物流扶持政策。作为旅游大省及新兴的工业省份,海南省地方政府财力非常有限。2022 年海南省GDP为6818.20 亿元,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832.4 亿元,经济基础差、基数小。由于地方经济总量较小,政府财力有限,海口机场在航空物流方面直接获取地方政府资金扶持的难度大。

2.航空货代的竞争力日益提升。受传统业务模式影响,货运代理公司在当前的航空货运产业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货代公司不断提高其在物流领域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水平,同时掌握着市场上大量的货源,海口机场货运业务很大程度上依赖货代开展营销,因而在货运市场上,面临货代对利润的分摊,形成间接的市场竞争关系。

3.客户服务要求日益严苛。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服务要求日益严苛,从点到点的机场提发货到门到门的取送货,从无时限要求到限时要求,从常规保障到差异化特殊保障等,都将对海口机场国际货运业务的服务内容提出新的挑战。

(五)基于SWOT 分析的战略选择

基于上述海口机场航空物流的SWOT 分析,海口机场发展货运具有一定的内部优势和外部发展机遇,应该采取增长型营销战略。在实施业务发展战略时,应该重点关注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的政策机遇以及机场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紧抓跨境电商发展势头,加大国际货运业务的市场开发及业务拓展,夯实国内传统业务基础,以服务品质制胜,创新产品类型,从而形成海口机场货运的竞争优势,推动航空货邮吞吐量大幅增长。

海口机场航空物流发展思路探析

综合上述分析,海口机场应发挥海南省自贸区港建设政策红利作用,利用美兰机场临近东盟、面向大洋洲、背靠珠三角经济腹地的区位优势,构筑辐射全球的货运航线网络体系。以本地鲜活货物为增收核心产品,以中转、快件货为增量核心产品,不断优化口岸服务功能、提升软硬件的专业化程度,以打造面向太平洋、印度洋、连接东南亚的航空货运枢纽和区域性快件转运中心为发展方向,逐步建设国际快件分拨中心、冷链物流中心等,形成区域性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实现国际货邮量的大幅提升。

具体发展思路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做好机场发展规划

海口机场货运发展规划建议定位为:依托海口临空经济区形成的商贸集聚区、大型专业市场、大城市消费市场,主要为国际国内和区域性商贸活动、城市大规模消费需求提供商品仓储、干支联运、分拨配送等物流服务,以及金融、结算、供应链管理等增值服务,发展成为商贸服务型的区域国际枢纽口岸。

(二)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

完善指定监管场所口岸资质。以海口机场二期货站扩容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口岸配套设施,如冷库扩容、增加熏蒸设备等。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做好二期货站剩余200 亩土地的功能布局,争取开通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地等口岸资质审批,实现进境口岸全面开放的目标。

增加快件监管查验线。二期国际货站增设快件监管中心查验线(计划投入6 条),完善跨境电商进口通关服务配套体系,开通跨境直邮业务。

扩大海关监管场所及配套设施。对二期货站剩余200 亩土地进行规划,扩大海关监管场所的容量及功能布局,实现仓储运作、库存控制、流通加工、分拨转运等功能,满足自贸港建设尤其是2025 年封关运作后,可能带来的国际货量大幅增长的业务需求。

(三)拓展货运市场

1.挖掘离岛免税货运市场潜力。随着海南离岛免税限额提升至10 万元,逐步放开经营主体等利好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未来海南免税业务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为航空货运带来潜在机会。目前离岛免税品主要是通过新加坡海运到广州通关后,再通过汽运到海南(主要是海南通关时间长),目前仅有少量的箱包和手表通过空运到海南,随着海南营商环境改善和通关效率提升,未来可以考虑通过空运直接将免税品运至海南。

2.拓展锂电转运市场。目前国内航空承运人由于行业安全监管较为严格,处于安全考虑大都不愿意承运危险品,广深地区每年都有大量的含锂电产品需要空运至欧洲等地区,对此,后续可以通过卡班陆运至海南后,利用引进的境外航空货运公司分拨运往全球。

(四)提升航空货运运力供给和转运能力

以自贸港政策为基础,积极协调海南省内加大全货机的补贴扶持力度,并利用第七航权引入新加坡货航等境外航空公司在海南地区全货机航班的投放,可通过海口作为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地,实现国内货物经海口向国际出口或进口货物经海口向国内其他城市分拨发散。重点拓展东南亚(新加坡、曼谷等)—海口方向—国内其他城市(运输香化、免税产品)、澳新—海口方向—国内其他城市(运输国际快件等电商货)、国内其他城市—海口(集货)—美国方向(运输电商产品)等方向的全货运航线引进。

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全球唯一的中国特色自贸港,是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战略交汇,对内对接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对外吸引全球优质资源集聚。海口机场作为自贸港门户,高质量发展航空物流理应成为强化枢纽功能、服务好自贸港建设的必然之举。

猜你喜欢
货邮自贸港货运
术业专攻,奋力耕耘 努力做好自贸港皮肤科学科建设
海南:以“大开放、大改革”促进自贸港建设“大发展”
国内客运恢复快速 航司第一季度亏损程度收窄
疫情背景下2020年我国航空物流业发展简报
江西开通医用防护物资国际航空货邮包机
文旅融合背景下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定位问题
从自贸区到自由贸易港
波音公司试飞电动垂直起降货运无人机
AT200大型货运无人机实现首飞
货运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