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曲唑酮联合安定类药物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和睡眠的影响

2023-11-10 14:42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7期
关键词:羟色胺神经递质盐酸

李 鹏

(北京市大兴区心康医院康复科,北京,102699)

抑郁症患者病因复杂多样,患者多出现食欲不振、情绪不佳、思维功能迟滞、活动能力减退等症状,并出现与社会环境不协调等现象,同时还可能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给患者造成不良影响[1]。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抑郁症的患病率在不断增加。截至2017年,全球有3.44亿人患有抑郁症,相比于1990年的1.97亿人,患病人数增加了74%。同时,抑郁症的发病年龄也呈现出降低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儿童也开始出现抑郁症状。在我国,抑郁症也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统计,我国患抑郁症的人口达1亿人以上,其中35~54岁的人群是抑郁症的主要发病人群。失眠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症状。抑郁症患者多存在睡眠障碍,以心情低落、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和早醒为主要表现,二者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对患者生命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临床治疗抑郁症多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方式,阿普唑仑片是临床常用的治疗失眠的药物,但长期服用患者容易产生耐药性,效果不甚显著,对于抑郁症患者,许多学者提出联合用药治疗[3]。盐酸曲唑酮为常用抗抑郁药物,在治疗抑郁的同时增加慢波睡眠,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和睡眠质量[4]。我们探讨盐酸曲唑酮联合安定类药物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和睡眠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北京市大兴区心康医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中男45例,女55例;年龄25~81岁,平均年龄(45.21±5.13)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2.18±2.01)kg/m2。观察组中男47例,女53例;年龄28~79岁,平均年龄(46.19±5.06)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2.23±2.12)kg/m2。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纳入标准 1)患者符合抑郁症相关诊断标准[5];2)患者为首次发病,且伴有睡眠障碍;3)患者可正常交流,无言语障碍;4)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1)患者存在严重心肺功能障碍;2)患者发病前即存在睡眠障碍、焦虑及抑郁等心理疾病;3)患者为药物导致的睡眠障碍;4)患者为妊娠或哺乳期妇女;5)中途退出此研究者。

1.4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890)治疗,口服,0.4 mg/d,3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曲唑酮(沈阳福宁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037)联合治疗,初始剂量为25~50 mg/d,持续7 d后调整剂量为50~100 mg/d,继续治疗5周。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周。

1.5 观察指标 1)2组患者睡眠指标比较,包括患者觉醒次数、睡眠潜伏时间和总睡眠时间;2)2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评分,包括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3)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情况;4)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情况,包括多巴胺(Dopamine,DA)和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5)使用满意度评价器评估患者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

2 结果

2.1 2组患者睡眠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觉醒次数和睡眠潜伏时间少于对照组,总睡眠时间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42、18.597、21.380,P均=0.000)。见表1。

表1 2组患者睡眠指标比较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绪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绪指标比较分)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和MoC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比较分)

2.4 2组患者治疗前后DA及5-HT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DA和5-H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DA及5-HT水平比较

2.5 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4.00%)高于对照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75,P=0.000)。见表5。

表5 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抑郁症发生的主要机制是神经递质的紊乱。神经递质是大脑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包括血清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抑郁症患者往往出现焦虑、愤怒、压抑、自卑等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会对患者正常生活和睡眠状态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影响患者治疗和恢复[6-7]。造成抑郁症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皮质醇分泌增加,褪黑素分泌减少,使患者神经功能发生异常,目前临床治疗多以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为主[8]。

盐酸曲唑酮是三唑吡啶类衍生物,可选择性阻断5-羟色胺再摄取,对5-羟色胺受体有中等强度拮抗作用,发挥抗焦虑、抗抑郁等功效[12]。人类单胺氧化酶-A(MAO-A)是一种内质网膜上的酶,能够将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代谢产物分解为无活性产物。而盐酸曲唑酮的作用是能够阻止MAO-A代谢这些神经递质,从而增加它们的浓度。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不足是导致抑郁症的一个主要因素,盐酸曲唑酮通过抑制MAO-A,增加了体内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浓度,从而起到了抗抑郁的作用。盐酸曲唑酮还能够调节脑内神经递质的释放,减少对神经递质的过度释放和神经元的死亡,从而缓解抑郁症患者的症状。而且与其他抗抑郁药物相比,盐酸曲唑酮的起效时间更快,且疗效更加稳定。此外,盐酸曲唑酮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可提高患者药物敏感度,对患者抑郁等躯体性症状明显改善[13-14]。盐酸曲唑酮和阿普唑仑联合用药发挥协同作用,能有效调节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睡眠状态,提高抑郁症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觉醒次数和睡眠潜伏时间少于对照组,总睡眠时间多于对照组,提示盐酸曲唑酮的加入可改善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减少觉醒次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通过盐酸曲唑酮联合治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减轻。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和MoC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应用盐酸曲唑酮患者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较好。DA是一种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5-HT主要可调节机体体温、痛觉、睡眠等功能,如水平较低则可能引起抑郁症发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DA和5-H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盐酸曲唑酮可改善患者神经递质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4.00%)高于对照组(82.00%),提示患者对于盐酸曲唑酮联合用药方案接受程度高,具有较好依从性,此结果与窦海玲等[15]研究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盐酸曲唑酮联合安定类药物可改善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认知功能,且患者满意程度高,值得推广。但本研究选取样本量不多且均为我院抑郁症患者,可能存在地域性特点,患者个体情况也存在差异,以上因素可能对结果可信度造成一定影响,故建议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利益冲突声明:无。

猜你喜欢
羟色胺神经递质盐酸
槐黄丸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神经递质及SCF/c-kit通路的影响
5-羟色胺对肠道疾病的影响
盐酸泄漏
快乐不快乐神经递质说了算
5-羟色胺:肝癌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合成盐酸芬戈莫德的工艺改进
怡神助眠汤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及对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
盐酸安非他酮和盐酸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产后抑郁症与雌二醇、催乳素、孕酮、五羟色胺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盐酸生产装置技术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