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睡眠及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3-11-10 14:42童丽清吴玉瑜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7期
关键词:肘关节活动度耳穴

童丽清 吴玉瑜

(福建省泉州市正骨医院小儿骨科,泉州,362000)

肱骨髁上骨折是指发生于肱骨远端内外侧髁上方2~3 cm处的骨折,也是儿童时期最为常见的肘关节骨折类型。此类骨折的最常见原因为跌倒或高处坠落等外伤,儿童在受伤时其肘关节处于伸直位进行保护性支撑,或处于屈曲位以其肘后方与地面直接接触,最终外力冲击导致肱骨髁上出现骨折[1]。临床实践表明,多数患儿在术后都会出现疼痛、睡眠障碍现象,对其预后产生一定影响[2]。本文通过86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对照分析发现,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睡眠质量、缓解患儿术后疼痛等方面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4月泉州市正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17例;平均年龄(7.81±1.21)岁;伤肢左侧23例、右侧20例;Gartland分型Ⅰ型21例、Ⅱ型22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16例;平均年龄(8.01±1.36)岁;伤肢左侧22例、右侧21例;Gartland分型Ⅰ型26例、Ⅱ型17例。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标准 1)经影像学诊断确定为肱骨髁上骨折且出现相应临床症状表现的患儿;2)临床资料齐全的患儿;3)年龄6~14岁的患儿;4)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儿;5)均系新鲜外伤所致骨折的患儿。

1.3 排除标准 1)骨折导致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的患儿;2)调研配合性较差的患儿;3)其他并发症影响研究的患儿;4)对调研中应用药物过敏的患儿;5)并发凝血功能或免疫系统障碍的患儿。

1.4 护理方法

1.4.1 对照组 2组患儿均于泉州市正骨医院内开展手术治疗,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肱骨髁上骨折围术期护理,具体方法:术前向患儿家长介绍相关健康知识,讲解手术注意事项等,解答患儿家长疑惑并对患儿进行鼓励;术中做好体温护理;术后及时评估患儿疼痛情况,并积极实施疼痛调节,按常规治疗采用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向患儿家长发放健康手册,讲解术后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出院后与患儿家长保持联络,跟踪患儿院外恢复情况,叮嘱其家长按时复诊,为患儿补充高蛋白、高铁食物,适当进行伤肢功能锻炼。

1.4.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综合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1)中药涂擦:本院制剂室配制的红花酒(红花、赤芍、当归、紫草等)涂擦液,从手指、手背由远心端向近心端方向涂擦,涂擦后进行按摩,2次/d,5~10 min/次。2)穴位贴敷:自制筋骨消痛散(延胡索、乳香、没药、五灵脂、独活、忍冬藤等)将药碾成粉末,用蜂蜜调成糊状,置于便利空心药贴内,贴于合谷穴、内关穴,每日更换1次。指导患儿或家属每日按压穴位4次,2~3 min/次。3)耳穴埋豆:选取神门、皮质下、肾上腺、肾区、肘区等穴位进行耳穴埋豆,每日进行耳穴按压3次,按压1~2 min/次。

1.5 观察指标 2组患儿干预前后疼痛度差异比较,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进行评估,该量表使用一条0~10 cm直线,0代表无痛,10代表剧痛,由受试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某一刻度代表自身疼痛度;2组患儿干预前后睡眠质量评分差异比较,采用睡眠障碍评定量表(Sleep Dysfunction Rating Scale,SDRS)评估,量表共有10个条目,各条目采用0~4级评分,评分越高睡眠障碍的严重程度越重;比较2组患儿干预前后肘关节评分,量表满分100分,涵盖活动度、关节稳定性等方面,得分越高患儿关节功能越好;比较2组患儿护理前后肘关节伸直和屈伸活动度;统计2组患儿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2组患儿护理前后疼痛度比较 护理前,2组患儿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儿VA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患儿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护理前后疼痛度比较分)

2.2 2组患儿护理前后睡眠质量比较 护理前,2组患儿的S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儿的SDR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患儿SDR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护理前后睡眠质量比较分)

2.3 2组患儿护理前后肘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护理前,2组患儿的肘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儿的肘关节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患儿肘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2组患儿护理前后肘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

2.4 2组患儿护理前后肘关节活动度比较 护理前,2组患儿肘关节伸直和屈伸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伸直低于对照组,屈伸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4。

表4 2组患儿护理前后肘关节活动度比较分)

2.5 2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3%,低于对照组的13.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约占儿童骨折中的26.8%,约占肘部骨折的55%~80%,因年龄较小,多数骨折患儿主动锻炼意识较差,导致其术后肘关节功能康复不佳问题突出[3]。而受骨折创伤以及手术创伤影响,患儿在术后往往存在明显疼痛,对其睡眠质量、关节康复锻炼产生不利影响,此时恰当的护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设立对照分组的方式,分析了将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中的临床价值,结果显示,相比于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的对照组患儿,加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后疼痛度评分及SDRS评分方面均明显降低,提示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了患儿睡眠质量,降低了患儿的术后疼痛。有研究指出,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术后疼痛明显,剧烈疼痛会显著影响其睡眠,而较差的睡眠质量又会影响其内分泌系统,延缓其术后康复时间。本文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综合护理中的穴位敷贴和耳穴埋豆,在中医理论上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效果,人体脏腑器官在耳郭上均有对应的代表区,耳穴压豆的方式通过刺激耳穴起到较好的调节脏腑功能的效果,通过调节机体气血运行发挥平衡人体阴阳的效果,在改善患儿睡眠质量上效果显著[4]。此外,穴位敷贴通过透皮的方式,将延胡索、五灵脂等药物的有效成分渗入穴位,起到消肿止痛的效果,因而观察组患儿术后疼痛度显著降低[5]。

此外还对比了2组患儿干预后肘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干预后肘关节评分明显升高,活动度也更优。分析其原因也与中医综合护理中的穴位敷贴以及中药涂擦有关,它可以将红花、赤芍、五灵脂等药物的药理成分渗入皮下,促进患儿血液循环,起到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等效果,一方面改善患儿损伤部位炎症反应,另一方面通过降低患儿疼痛的方式为其术后早期康复锻炼奠定基础,最终使其关节功能恢复更好。而文中最后关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提示了中医综合护理的使用有效提高了治疗安全性,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

综上所述,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开展中医综合护理有助于缓解其术后疼痛,改善其睡眠质量,同时有助于其肘关节功能恢复,对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作用。

利益冲突声明:无。

猜你喜欢
肘关节活动度耳穴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手术技巧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术前膝关节活动度对TKA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
穴位埋线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