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对临终期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睡眠状况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

2023-11-10 14:42李丽云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7期
关键词:安宁评估生命

李丽云

(泉州市第一医院肿瘤内科,泉州,362000)

随着生活方式、饮食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改变,恶性肿瘤的临床发病率也不断升高,成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生活和生命质量的主要疾病类型[1]。临终期肿瘤患者的预计生存时间短,且基本上无治愈的可能,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多采取姑息疗法进行治疗[2]。临终期肿瘤患者除身体上的疼痛外,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既要面临死亡倒计时的折磨,又要担忧治疗费用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导致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睡眠质量下降,而睡眠质量下降又会导致患者的身体功能减弱、免疫力下降,形成恶性循环[3-4]。安宁疗护是针对临终期肿瘤患者采取的一种人性化护理措施,其目的并不是治愈疾病,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而是通过护理干预的方式减轻患者的痛苦,让患者在生命的终点获得更高质量的生活[5]。本研究将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2例临终期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进一步分析和评价安宁疗护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临终期肿瘤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37~80岁,平均年龄(56.23±2.88)岁;疾病类型:胃癌12例、肺癌10例、乳腺癌8例、食管癌4例、其他2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56.38±2.91)岁;疾病类型:胃癌11例、肺癌10例、乳腺癌9例、食管癌3例、其他3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 1)经手术病理确诊,且临床分期为Ⅳ期,发生了远端转移或扩散;2)入组患者的相关基础资料完整,且既往病历和诊疗资料完整;3)入组患者的预计生存时间在3个月以上;4)参与研究前向患者本人和家属介绍此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过程,患者本人和家属均表示自愿同意参与研究,且已经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确认。

1.3 排除标准 1)同时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2)合并精神异常的患者;3)无法正常沟通交流,有智力障碍、交流障碍或意识障碍的患者;4)患者无法配合完成研究和后期调查随访,或因患者个人原因退出研究。

1.4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遵医嘱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对于需要化疗和放疗的患者,要做好放化疗期间的基础护理,加强对患者的营养支持,预防不良反应。同时,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根据患者的癌痛程度遵医嘱对其进行镇痛,持续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情况。

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安宁疗护联合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常规护理同于对照组;安宁疗护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1)成立安宁疗护小组,小组成员为科室护士长和有丰富临床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成立疗护小组后,小组成员均接受系统的培训。小组成员综合既往的工作经验和病患的实际情况,制订针对性的护理方案。2)开展心理疏导,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自控能力和承受能力,在合适的时机向患者介绍病情和预后,让患者了解自身的病情,并帮助患者逐渐接受病情。但患者难以一时间接受疾病,因此,护理人员要注意对患者的心理疏导。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在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情绪低落或哭泣等行为,要及时予以言语和行为上的安慰,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并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与患者共同回忆生活中的点滴,让患者在回忆中感受到温暖,并坦然地面对疾病和死亡,提高其晚期生命质量。3)加强睡眠干预,睡眠质量差导致患者的免疫力下降,免疫力下降会造成身体疾病症状加重,影响睡眠,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睡眠干预。在指导患者使用助眠药物的基础上,帮助患者合理安排睡眠时间,叮嘱患者日间尽量不要睡,或将睡眠时间控制在1 h左右,睡眠时间不可过长而影响夜间睡眠。帮助患者制定睡眠计划,保持规律性睡眠。对于乳糖耐受的患者,让其睡前喝一杯热牛奶,用温水泡脚,放松身心,缩短入睡时间。4)情感支持,家人和朋友为患者提供的情感支持也是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改善其悲观情绪的重要途径,护理人员要鼓励家人多关心和陪伴患者,减轻患者的恐惧感。让患者家属多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并尽量帮助患者实现未完成的愿望,护理人员与家属共同帮助患者树立生死观,让患者坦然地面对生死,减轻对死亡的恐惧感,也减轻家属的精神压力和负担。

1.5 观察指标 1)评估睡眠质量的标准,在护理结束后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作为评价量表[6],量表中共包括7个维度,7个维度的总分共计21分,评估所得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睡眠质量越佳,而所得分数越低,则说明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程度越好,或睡眠质量越佳。2)评估生命质量的标准,于护理后评估患者的生命质量,评估生命质量时用36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36-Item Short-Form,SF-36)[7],量表中包括涉及生命质量的8个维度,8个维度的最高得分均是100分,最低得分均是0分,如果最终患者的评估所得分数接近于最高值,则表示患者的生命质量越好,若得分越低则表示生命质量越差。3)评估心理状态的标准,评估心理状态的时间包括护理前、护理后2个时间点,主要评估2种心理状态。a.焦虑情绪,使用的评价工具是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8],包括以下几个焦虑程度等级,无焦虑(<50分)、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70分),根据最终得分确定患者的焦虑程度和焦虑改善程度。b.抑郁情绪,使用的评价工具是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9],包括以下几个抑郁程度等级,无抑郁(<52分)、轻度抑郁(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73分),根据最终得分确定患者的抑郁程度和抑郁改善程度。

2 结果

2.1 睡眠质量 于护理后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观察组的各项PSQI评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后PSQI评分比较分)

2.2 生命质量 护理后评估患者的生命质量,观察组各项生命质量评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后SF-36评分比较分)

2.3 心理状态 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小于护理前,观察组护理后的不良心理状态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临终期肿瘤患者的身体状态差,对于化疗、放疗的耐受性也相对较差,过于强烈的治疗只能让患者的负性情绪加重,伴随出现抵触行为,严重降低患者晚期的生命质量。加上生命进入到倒计时阶段,患者对于死亡有恐惧感,也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失去了最后的尊严[10]。随着临床护理学的不断发展,临终期肿瘤患者的护理不仅仅局限于常规护理上,护理的重点不单单是疾病方面,而更多的是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变化,通过护理的手段尽量让患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最终让患者有尊严地离开人世[11]。

安宁疗护是为疾病终末期疾患者提供的临终前心理照料和人文关怀,安宁疗护的核心是让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获得舒适的体验,提高其晚期的生命质量。本研究比较了常规护理与安宁疗护在临终期肿瘤患者护理上的应用效果,比较发现经实施安宁疗护的优势更为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经实施安宁疗护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PSQI评分更低,且与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安宁疗护的运用可以让患者尽可能坦然地面对疾病和死亡,通过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采取多种方式干预患者的睡眠,可以让其更快入睡,提高睡眠质量[12]。其次,更有利于提高生命质量。经实施安宁疗护的患者护理后各项生命质量评分更高。这主要是因为安宁疗护的运用减轻了患者躯体的不适感,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能够从生理和心理2个层面上减轻负面影响[13]。最后,更有利于改善负性心理,经实施安宁疗护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评分均明显降低。安宁疗护的中心思想是让患者坦然地面对死亡,安详地度过生命最后的一段时光,而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情感和心理上的负担,改善其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安宁疗护用于临终期肿瘤患者护理上优势显著,可推广。

利益冲突声明:无。

猜你喜欢
安宁评估生命
还鸟儿一个安宁的家
赢来安宁献给党
安宁的战争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最终评估
《安宁史》和《伊米德史》比勘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