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手术患者应用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的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3-11-10 14:42陈碰治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7期
关键词:脊柱外科康复

陈碰治

(厦门市第五医院护理部,厦门,361101)

脊柱疾病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是指脊柱因创伤、炎症、肿瘤、进行性病变等原因出现功能障碍,会影响患者的神经、脊髓、血管结构,中老年人群为高发群体[1]。如果病情严重,患者会出现步态不稳、肢体麻木、大小便失禁等问题,甚至会造成瘫痪[2]。在临床上,脊柱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但是由于手术具有创伤性,会使患者出现应激反应,还会对预后康复造成影响,相关研究证实,在围术期对患者进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以进一步减少患者承受的手术伤害,从而使患者的康复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减少手术并发症,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3]。本研究选择82例脊柱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快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厦门市第五医院收治的脊柱手术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53~75岁,平均年龄(62.03±4.15)岁;疾病类型:腰椎管狭窄10例、颈椎骨折18例、胸椎骨折13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20例;年龄50~77岁,平均年龄(62.36±4.73)岁;疾病类型:腰椎管狭窄9例、颈椎骨折20例、胸椎骨折12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标准 1)通过实验室检验、影像学检查等确诊;2)无脊柱手术禁忌证;3)无认知障碍,能正常互动交流,依从性好;4)为患者和家属讲解研究相关内容,在完全知情下签订协议加入研究。

1.3 排除标准 1)营养状况不佳者;2)有严重的肝肾功能衰竭、糖尿病等疾病者;3)有腰椎手术史者;4)脊柱不稳者。

1.4 研究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脊柱手术围术期护理。1)术前,给患者发放患者健康手册或对其进行口头宣教;术前一晚进行导尿管插管,并做好灌肠准备。2)术中,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3)术后,麻醉清醒后6 h内禁止进食;对于术后疼痛问题,可以使用自控镇痛泵;术后24 h后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指导,3~5 d后进行场上坐起训练,5~7 d进行床下训练。观察组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1.4.1 成立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小组 小组成员包括主治医师、护理人员和康复医师,对小组成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使其充分掌握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以及患者术后康复、营养健康、心理健康等知识。

1.4.2 术前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1)患者在入院后,护理人员立即为患者进行身体检查,对其心理和身体的健康情况以及生活习惯进行评估。护理人员采用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例如,多媒体、宣传手册等,将手术体位、手术流程、麻醉方式等内容详细介绍给患者,缓解患者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对手术的依从性;2)叮嘱患者摆放正确的体位,防止脊柱受到压迫损伤;3)指导患者进行床上大小便练习,防止术后不习惯出现便秘、尿潴留等问题;4)指导患者进行正确咳痰、咳嗽练习,劝诫患者戒烟,避免术后发生肺部感染;5)术前3 h及前一晚给予患者高能量糖类液体补充,保证患者体内电解质平衡,可以有效防止因麻醉或饥饿导致胰岛素抵抗,还能避免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使患者术后精力得到保障。

1.4.3 手术日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1)做好术前准备,为了避免患者在术中出现低血糖问题,等待手术时间过长可以提前为患者补液或进食;2)做好术中保暖,调节好温度和湿度,适宜温度为25~26 ℃,最佳湿度为40%~60%;将冲洗液、注射液放入37 ℃恒温箱中,防止手术中因体温过低出现应激反应,破坏患者的凝血功能和免疫力,引发术后并发症[4];手术结束后,帮助患者覆盖毯子。3)在手术过程中,通过轻柔的动作为患者进行深静脉穿刺、导尿操作。4)做好麻醉沟通,便于术后进行早期镇痛。

1.4.4 术后快速康复护理 1)如非必要不为患者留置引流管,即使留置也要在术后24 h内拔除。2)饮食护理,流食可以在术后4 h开始补充,半流食需待到术后6 h,可以有效缓解胃部不适,对肠蠕动造成刺激,保证血流量增加,从而促进患者术后伤口愈合。3)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指导患者正确翻身动作,在翻身时脊柱须保持在水平位置。每日帮助患者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增强局部血液循环,防止发生压疮。4)尿管留置期间,叮嘱患者增加饮水量,并为患者消毒清洁尿道口。5)功能锻炼,如果患者疼痛评分低于3分,鼓励其进行踝关节背伸、膝关节屈伸、足趾关节背伸跖屈等被动活动和主动活动,活动频率为15 min/次,3次/d;术后第3~4天,可以指导患者锻炼腰背肌,之后进行离床活动,但需严格佩戴支具[5]。6)镇痛护理,为了保证后续的功能锻炼,可在术后第3天给予患者醋氯芬肠溶片,50 mg/次,2次/d,共服用5 d。7)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对创伤区域的皮肤温度、颜色进行观察;为了保证患处的血液流通顺畅,需要对包扎压力进行调节,可以防止患处出血、积液;对手术切口进行冰敷,使微小血管受冷收缩,可以减少出血量,避免发生炎症反应,还可以限制末梢神经传导,达到镇痛的作用。8)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在术后1个月内以卧床休养为主,必须佩戴硬质支具和腰围,减轻腰部负担;术后3个月内,不得弯腰、提重物,防止损伤腰椎。9)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患者在出院前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定时通过微信、电话、随访等方式进行延续性护理,将术后康复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告知家属,叮嘱家属对患者进行监督管理,才能确保患者术后尽快康复。

1.5 观察指标

1.5.1 在手术后12 h和72 h对患者睡眠质量、疼痛程度做测评 1)睡眠质量测评方法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包括7个维度,每项0~3分,总分在11分以上为睡眠质量差,总分在11分以下为睡眠正常;2)疼痛测评方法为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总分在0~10分之间,疼痛程度越轻评分越低。

1.5.2 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包括:呼吸道感染、深静脉血栓、切口感染、尿路感染等。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术后12 h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分)

2.2 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仅有4.88%的患者发生并发症,远低于对照组的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创伤、退行性病变、炎症、畸形、肿瘤等因素会引发脊柱疾病,让患者的脊柱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影响正常的行动能力和生活能力[6]。中老年群体脊柱疾病的发生率比较高,由于这些患者存在器官功能退化、免疫功能下降等特点,进行手术治疗时可能会引发应激反应,提高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严重的疼痛还会降低患者睡眠质量,从而影响术后康复效果[7];并且,脊柱疾病需要较长的手术时间,容易导致患者术中失温,如果患者术后治疗和护理依从性较差,会严重影响治疗和预后效果[8]。因此,围术期对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治疗和预后效果的有效提升。

随着临床护理模式研究的持续发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模式广泛应用于围术期康复护理过程中。该护理模式从病情监测、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功能锻炼等方面对护理流程进行优化,从而缩短患者的康复进程[9]。经过临床实践表明,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可行性强,患者可以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对自身病情的认知,心理压力也可以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进行缓解,使其面对疾病的心态更加积极向上,再通过早期功能锻炼和病情监测加快患者康复[10]。另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围术期的不同阶段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临床作用和价值非常显著。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还能够促进患者的依从性,稳定患者的身体功能指标,给予身心健康保障,从而使手术中的刺激有效降低,确保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在此次研究中,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应用到观察组患者围术期护理中,术后72 h的疼痛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提高睡眠质量方面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常规护理更具有优越性,能给脊柱手术患者带来更好的护理体验。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提高脊柱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普及应用。

利益冲突声明:无。

猜你喜欢
脊柱外科康复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