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3-11-10 14:43叶积垒范文丽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7期
关键词:围术腹腔镜康复

叶积垒 范文丽

(福建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厦门,361000)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卫生习惯不断发生改变,导致患胆道性疾病的人数越来越多。随着医疗器械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微创手术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腹腔镜属于微创手术,同时也是治疗的首选,不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还可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等[1]。虽然腹腔镜手术切口较小,对机体损伤也小,但是患者常常会因为各种担忧影响术后效果,导致术后疼痛加剧,睡眠质量较差,另外,在不良情绪的影响下,患者会出现生理上的应激反应,严重影响预后效果。因此,护理干预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2]。快速康复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在临床中深受患者好评,而且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快速康复护理主要是通过围术期对患者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心理、生理、精神、社会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指导,将应激反应降至最低,继而达到缓解疼痛、提高睡眠质量以及生命质量的目的[3]。本文选取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快速康复护理及其各项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24~57岁,平均年龄(40.50±5.50)岁;疾病类型:胆囊炎7例、胆囊结石21例、胆囊息肉7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28~55岁,平均年龄(41.50±4.50)岁;疾病类型:胆囊炎8例、胆囊结石20例、胆囊息肉7例。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 1)经诊断,需进行手术切除,且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2)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的患者;3)胆囊息肉非急性发作期、单纯胆囊结石、胆囊炎,无其他严重胃肠道疾病的患者。

1.3 排除标准 1)合并严重肾功能衰竭的患者;2)认知行为障碍的患者;3)资料不全,中途退出的患者。

1.4 护理方法

1.4.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即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规范用药,常规健康知识宣教。

1.4.2 观察组 给予快速康复护理。成立快速康复护理小组,由主治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组成,了解患者的特点,结合手术护理要点以及患者特点对其进行制定康复护理计划,并积极落实实施。1)心理干预。术前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基本流程,以及围术期间的注意事项,并告知患者手术前,保持良好的心态;术前定期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掌握其情绪变化,对于情绪不佳的患者要找出影响其情绪的主要因素,并给予对症干预,帮助患者梳理情绪,使其树立抵抗疾病的意志力,加以更多的支持、尊重,减轻消极、抑郁等情绪,使其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治疗。2)术前准备。手术前,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做好备皮工作;术前12 h要求患者禁食,术前4 h给予10%葡萄糖溶液500~1 000 mL饮用。3)术中护理。保暖干预:合理控制手术室内温湿度,做好非暴露区域的体温,防止出现低体温现象;术中可以采用暖风机、控温毯等保暖措施,对非手术区域减少暴露时间;术中加热生理盐水至37 ℃,并冲洗患者腹腔;控制术中输液量,以2 500 mL为宜。麻醉方式:麻醉药尽量不选取阿片类药物。4)术后护理。疼痛护理:术后6 h根据患者疼痛评分情况,进行疼痛干预。1~3分:取半坐卧位,并在背部、下肢膝盖弯曲部位放置软垫;传授患者深呼吸的方法,放松全身肌肉,缓解肌肉紧张感。4~6分:在上述基础上加强头部按摩,或分散患者注意力,如果效果不佳,可遵医嘱进行药物干预。≥7分:需进行检查,了解诱发疼痛的原因。饮食护理:待患者麻醉苏醒后,指导其口香糖咀嚼方式,3次/d;术后24~36 h以流质、低脂饮食为主;术后6 h可适当饮水,如果患者未出现恶心呕吐现象,则可以适当摄入流质饮食,但是家属提供饮食时避免糖、牛奶等容易引起胀气的食物;术后3~4 d,且排气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再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过渡到普食状态,术后多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禁止摄入刺激性食物。肢体活动护理:术后患者苏醒后,指导其取半卧位,并进行深呼吸训练;给予患者被动四肢活动训练,指导其术后进行下肢踝泵运动;定期更换体位,每隔2 h更换1次;术后3 h,对患者下肢进行按摩,防止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12 h,引导患者尽早下床运动;每天晚上可用38 ℃的温水进行足浴。

1.5 观察指标 1)围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2)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标准:0~21分,分值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3)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进行比较,0~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痛。4)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2组肠粘连、腹腔出血、尿潴留发生率。

2 结果

2.1 2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

2.2 2组患者睡眠质量比较 护理前,2组间PSQI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PSQI评分远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分)

2.3 2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护理前,2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VAS评分远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分)

2.4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肠粘连、腹腔出血、尿潴留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仅具有微创特点,还可减少对机体的损害,目前已经成为治疗胆囊疾病的首选方式。但是无论是何种手术,手术过程中都会发生牵拉、失血过多的情况,患者术后会出现明显的牵拉性疼痛等,极易诱发各种生理应激反应,影响手术效果以及患者的睡眠治疗,延长住院时间。因此,需在手术期间加以有效护理干预,方可改善手术指标,减轻术后疼痛感,提高患者睡眠质量[4]。大部分患者在围术期间会产生较大的负性情绪,不良情绪不仅会影响手术效果,还会影响睡眠质量[5]。护理模式在近年来不断改进完善,现代医疗体系已经可以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逐渐完善了仅根据疾病状况实施生理需求的护理模式,更多以患者需求为中心,便于患者在临床中享受优质护理指导。

快速康复护理,主要旨在减少因手术产生的心理、生理的应激反应,减少对患者肝脏的损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最终促使患者康复,提高其生命质量[6]。快速康复护理与常规护理相比,在手术前,就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以及心理疏导,便于患者在术前能够减少应激反应,改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手术的配合度,改善预后效果[7]。研究显示,观察组围术期手术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通过康复护理干预,术前12 h禁食,未留置胃管,便于术后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确保术后患者营养最大化,促进患者恢复。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加强饮食指导以及肢体运动,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引导患者尽早下床,从而缩短住院时间[8]。研究显示,观察组PSQI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在快速康复护理的干预下,完善常规护理措施,术前首先对患者进行健康疾病宣教,可让患者了解整个手术过程,减轻心理负担,继而提高手术效果。与此同时,加强心理疏导,能够提高患者正向情绪,提升心理舒适性,避免出现应激反应。根据患者疼痛评分,给予针对性疼痛干预指导,提高围术期的舒适度,进而减少疼痛感,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同时,这也证实了康复护理的优势[9]。研究还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在指定时间内禁食、禁水,不留置胃管导尿管,防止出现并发症;术中,加温液体,控制输液速度;术后对患者四肢进行被动训练,更换体位,下肢按摩等,均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0]。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给予快速康复护理干预,不仅改善围术期指标,还可缓解术后疼痛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可推广应用。

利益冲突声明:无。

猜你喜欢
围术腹腔镜康复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