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协同及微信平台对抗病毒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睡眠质量、生命质量的影响

2023-11-10 14:43张锦绣蔡养勤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7期
关键词:乙肝患者医护协同

张锦绣 蔡养勤

(1 福建省厦门市中医院护理部,厦门,361000; 2 福建省厦门市中医院肝病科,厦门,361000)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系指由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乙型病毒性肝炎,该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且治疗难度大、病程长;同时,在慢性乙肝发病后,患者易出现腹胀、无力等表现,严重情况下还会合并蜘蛛痣、肝掌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品质[1]。对此,在慢性乙肝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干预的同时,合理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其提升治疗效果、改善负面心理至关重要[2-3]。对此,本研究主要以厦门市中医院收治的50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探析在其治疗中配合医护协同联合微信平台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及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在厦门市中医院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共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28~59岁,平均年龄(40.15±2.36)岁;病程0.7~7年,平均病程(3.77±0.87)年。观察组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29~59岁,平均年龄(39.87±2.59)岁;病程0.8~7年,平均病程(3.85±0.92)年。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 1)纳入患者病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中关于慢性乙肝的诊断标准[4];2)能够熟练应用微信APP,且具备正常沟通交流能力,可配合研究开展者;3)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者。

1.3 排除标准 1)合并其他脏器器质性病变者;2)合并肝脏恶性肿瘤者;3)过敏体质者;4)中途退出研究者。

1.4 护理方法 对照组25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需在患者入院后详细了解患者基础信息及病情,进而结合其实际情况予以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病症,提升其治疗配合度;同时结合患者实际病情遵医嘱予以科学的用药指导及饮食、运动指导等。观察组25例实施医护协同联合微信平台干预,首先在主治医师及护士长带领下开展医护协同护理,须纳入责任护士、管床护士等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及身心状态开展综合评估,进而结合实际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具体护理如下。1)心理护理:由于受到疾病的影响,多会导致患者出现紧张、不安、焦虑、抑郁等情况,这些情绪的出现既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也会严重威胁其身心健康。对此,在实际护理中需要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而将慢性乙肝疾病相关知识及抗病毒治疗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一一告知患者,使其充分明确自身病症及治疗相关知识,提升其治疗配合度。此外,还可以为其列举治疗成功的案例,从而增强患者的信心,提升其治疗配合度。2)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可通过健康手册、微信平台、视频方式等多种形式进行健康宣教,详细告知慢性乙肝治疗的相关知识及自护措施,从而使患者能够在护理指导下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坚持科学用药、规律饮食,以改善患者生活习惯,提升治疗效果。3)饮食护理:在护理中还需要护理人员充分结合患者的实际营养状态以及饮食喜好为其制定对应的饮食规划,嘱咐患者加强优质蛋白的摄入,以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及再生,同时还需为其提供海藻、芝麻、香菇等能够补充微量元素的食物;此外,在饮食中还需注意以清淡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或油腻食物。其次基于微信平台开展护理指导。在护士长主导下建立医患微信交流群,群中拉入护士长、专科护士及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等人员,由相关人员定时在微信群中推送与慢性乙肝治疗相关的健康知识,同时还可以发送一些饮食方案、运动方案等生活指导,以强化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督促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此外,还需每天或每周定时开展答疑活动,及时针对患者存在的疑问给出相应的解答,以解除患者存在的疑虑,提升其治疗效果。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定期随访,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及用药情况,及时结合其病症改善效果为其调整治疗方案,促进患者康复。

1.5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不同护理干预下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进行评价,得分越低睡眠质量越理想,采用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对生命质量进行评价,共有4个项目,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每项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命质量越好,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拟调查表进行评价。

2 结果

2.1 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分)

2.2 2组患者GQOLI-74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GQOLI-74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GQOLI-74评分比较分)

2.3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在临床上,慢性乙肝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慢性病,其具有较高的传染性且治愈难度较大,病程较长[5-6]。目前最主要的治法为抗病毒,其中一部分患者适合并行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但由于干扰素治疗过程中存在较明显的不良反应,且在该病发生后,由于受到传染性疾病的影响,往往会导致患者在治疗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进而导致其治疗配合度不高,甚至会在负性心理影响下导致睡眠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既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同时也降低了治疗的有效率,增加了治疗难度[7]。对此,在慢性乙肝患者接受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合理结合其身心状态及病情采取对应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这也是促进患者病症恢复,改善其睡眠质量及生活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慢性乙肝患者的既往护理中,临床一般以常规干预为主,而在常规护理中又更加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并以宣教的形式为患者讲解疾病发生及治疗措施,护理模式较为单一,故护理效果有限[8]。对此,本研究主要结合患者的实际身心状态开展了医护协同护理及微信平台联合干预。经护理后可见,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对比对照组出现了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GQOLI-74)评分对比对照组明显升高,且护理满意度对比对照组出现了显著提升(P<0.05)。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医护协同联合微信平台干预的形式进行护理能够有助于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分析可见,在协同护理及微信平台干预下,能够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展开各项护理服务。在实际护理中,医护协同模式能够积极纳入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及护士长、专科护士等医护人员,在全面评估患者的实际病情及身心护理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对应的护理措施,进而充分结合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表现,在护士长指导下,开展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护理等多方面的护理指导,促进患者负面心理情绪的疏导,减轻其心理压力,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提升生活品质及睡眠质量。同时,在微信平台干预下,也要求组织相应的专科医师及护理人员组建微信群,在微信群中定期推送慢性乙肝病症及治疗相关内容,以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提升其治疗效果,赢得患者的认可,使其更好地恢复健康[9-10]。

综上所述,对比常规护理而言,通过医护协同护理与微信平台的联合应用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睡眠质量的提升,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高,使其更好地配合临床工作的开展,提升治疗效果,建议实施推广应用。

利益冲突声明:无。

猜你喜欢
乙肝患者医护协同
乙肝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乙肝患者的中西药纠结
六个就诊误区 让乙肝患者“二次受伤”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