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母乳喂养及睡眠质量的影响观察

2023-11-10 14:42谢珊丽谢海燕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7期
关键词:身长母乳喂养母婴

谢珊丽 谢海燕

(泉州市第一医院,泉州,362000)

研究指出,自胎儿到新生儿的过渡时期在个体生命周期中属于变化性较大的时刻,一旦胎儿自母体子宫中娩出,其机体会面临诸多问题,如室温的降低导致的散热增加,子宫内到子宫外的过渡会使新生儿机体多种激素分泌水平明显升高,这些都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应激反应,进而出现神经行为失调现象,其中以睡眠障碍较为常见。此外,新生儿在出生后还面临母乳喂养问题,母乳喂养被国际公认为科学喂养婴儿的黄金标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产后1 h即建议开始母乳喂养,并持续母乳喂养至24个月或更长,然而国内的数据显示,仅有2.5%~33.2%的婴儿在6个月内获得了纯母乳喂养,部分地区平均为6.4~8.7个月,远未达到国际标准[1-2]。本研究通过对照研究发现,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在改善产妇及新生儿睡眠质量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正常分娩的单胎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产妇平均年龄(31.29±3.11)岁,平均孕龄(39.65±2.01)周;新生儿男25例,女20例;平均体质量(3 265.56±341.03)g,平均身长(49.65±2.12)cm。对照组产妇平均年龄(31.34±3.18)岁,平均孕龄(39.88±1.65)周;新生儿男21例,女24例;平均体质量(3 298.56±320.41)g,平均身长(50.12±1.98)cm。2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 1)经阴道分娩新生儿;2)胎龄37~42周之间;3)出生体质量>2 500 g;4)临床资料齐全完备。

1.3 排除标准 1)并发先天性畸形和疾病的新生儿;2)并发妊娠并发症的产妇;3)新生儿需接受辅助呼吸者;4)并发子宫破裂、羊水栓塞、产后出血的产妇;5)因病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产妇。

1.4 干预方法 对照组产妇接受一般围术期护理,包括新生儿娩出后清理呼吸道、断脐,消毒包扎脐带后将新生儿置于辐射台上,使用温水洗去血迹,测量身长、体质量,穿上纸尿裤等。观察组产妇则在对照组产妇基础上增加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具体措施如下:分娩前将母亲内衣脱下,新生儿与对照组新生儿做相同处理,待新生儿穿好纸尿裤后,将新生儿以俯卧位置于母亲乳房之间,其头部应偏向一侧,其背部应覆盖衣物或毛毯,医务人员对母亲进行喂养指导,如一手托住新生儿臀部,一手对新生儿进行环抱,同时母亲可通过语言交流、轻抚新生儿的方式对新生儿进行抚慰。

1.5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新生儿啼哭次数、啼哭持续时间差异,使用录音笔将新生儿出生1 h内、1~5 h的啼哭次数以及平均啼哭时间进行记录,并开展组间比较;对比2组产妇(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估)和新生儿睡眠质量(采用0~3岁中国婴儿睡眠状况评估量表评估[3])差异;对比2组产妇首次母乳喂养总得分及成功率,采用母乳喂养测量工具(BAT)量表进行评估[4],该量表包括4个维度,每个维度4个条目,得分0~3分,得分>8分为母乳喂养成功;随访2组新生儿42 d后身长、体质量差异。

2 结果

2.1 2组新生儿啼哭次数、啼哭持续时间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出生1 h内、1~5 h的啼哭次数以及平均啼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2组新生儿啼哭次数、啼哭持续时间比较

2.2 2组产妇及新生儿睡眠质量比较 比较显示,产妇睡眠质量得分以及新生儿睡眠质量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2组产妇及新生儿睡眠质量比较分)

2.3 2组产妇首次母乳喂养总得分及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产妇首次母乳喂养总得分及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2组产妇首次母乳喂养总得分及成功率比较

2.4 2组新生儿随访身长体质量比较 随访42 d时,观察组新生儿的身长和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2组新生儿随访身长、体质量比较

3 讨论

我国每年约有1 500万至1 700万新生儿出生,在自子宫到外界陌生环境的转变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会受到明显的影响。如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且皮肤较薄,易于散热,加之体温调节中枢尚不完善,较低的室温会加速散热,易引发新生儿低体温现象[5]。还有研究指出,新生儿出生后,体内激素水平会出现明显变化,导致其处于一种相对兴奋激惹的状态,如母体未接受麻醉或镇痛,则出生60 min后这种兴奋活动达到高峰,此后新生儿安静时间会逐渐延长,一般于出生后135 min会进入睡眠状态。但环境的变化以及不良喂养习惯可能会增加新生儿啼哭频率,诱发多种不良事件,因而通过良好的护理改善母婴结局,成为目前护理工作者研究热点方向之一[6]。

本研究通过设立对照分组的方式,就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母乳喂养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开展了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接受常规围产期护理的对照组,加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的观察组新生儿在出生1 h内、1~5 h的啼哭次数以及平均啼哭时间均明显更低,睡眠质量评分明显更优,这提示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有助于改善新生儿的睡眠质量。我们分析认为,分娩过程以及从子宫内到子宫外的变化都会影响新生儿体内激素分泌,导致新生儿出现应激反应,这种变化会导致新生儿出现明显的不安全感,从而处于长期觉醒状态,此时新生儿散热会明显增加,低体温事件发生率升高,如能够进入睡眠将可以明显改善此现象。虽然传统文化中认为新生儿啼哭与其生命力相联系,但在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进程中,啼哭则往往代表了不舒适,过度啼哭可能会导致卵圆孔闭合不全,增加其成年后脑栓塞的风险[7]。研究中采用的早期母婴皮肤接触能够借助母亲的体温为新生儿起到良好的保暖效果,这有助于稳定新生儿的体温,减少外界寒冷对新生儿的刺激,从而改善新生儿应激状态,降低其啼哭频率和维持时间。此外还有研究认为,人类历史上,婴儿出生后就与母亲分离的操作是罕见的,婴儿娩出后与母体进行持续而密切的接触,是保证其生存的重要基础。而且母婴的皮肤接触还能够对双方产生刺激,一方面刺激母亲分泌催产素,加速乳汁分泌,另一方面则使新生儿能够借助母亲的体温保暖,避免了低体温事件[8-9]。

此外文中结果还提示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有助于提高母亲首次母乳喂养总得分及成功率,以及随访纯母乳的喂养率。我们分析认为,新生儿在出生后就具备了觅食、吸吮和吞咽反射,一般刚出生时新生儿对外界刺激较为敏感,如果此时就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则很大可能会使“吸吮乳头”这一动作造成深刻的记忆,这为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奠定了良好基础。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在新生儿出生后30~60 min内进行首次母乳喂养,而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会直接影响母亲母乳喂养信心,对其后续母乳喂养持续时间造成明显影响。但现今国内母乳喂养率远未达到国际标准,其原因较为复杂,包括心理因素(产后焦虑、分娩后疲劳等)、社会因素(工作压力、缺乏社会支持、母婴分离等)、生理因素(母亲患有心脏病、传染病等)、新生儿因素(早产儿、颅内出血等)等,这些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母乳喂养成功率。本研究中采用的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已有研究证实有助于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新生儿出生后的最初经历能够影响其对气味的偏好,母亲的早期接触有助于其形成气味记忆,进而通过吸吮来刺激母亲乳汁分泌,最终有效提高喂养成功率。

综上所述,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有助于改善产妇和新生儿睡眠质量,减少新生儿啼哭持续时间,同时还有助于提高产妇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对加快新生儿发育具有积极意义。

利益冲突声明:无。

猜你喜欢
身长母乳喂养母婴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
洞身长管棚施工工艺新技术
母婴网
雪豹,你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