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劳动对护理本科实习生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
——基于心理脱离的中介作用

2023-11-11 11:26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22期
关键词:实习生劳动量表

陆 洋

(德阳市人民医院,四川 德阳 618000)

工作投入又称为敬业度,由活力、奉献及专注3 个维度组成,主要是指个体对所从事工作的投入程度[1]。工作投入作为积极心理学变量的一种,工作投入程度越高的个体对待工作越专注,从而更能获得良好的工作效益[2]。护理本科实习生作为未来护理事业的主力军,对于维持整个团队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在临床工作中承担着部分较为烦琐的工作任务,从而有效减轻了正式护士的工作负担[3]。护理本科实习生在实习阶段不仅需要完成相应的理论与教学实习工作,更为重要的是还要面临频繁的夜班轮值,甚至有的护理本科实习生还需要抽出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研究生考试的准备,使得其工作负荷加重,从而可能使其工作投入水平降低[4]。由此可见,提高护理实习生的工作投入程度至关重要。心理脱离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复原途径,主要是指个体在停止繁忙的工作后能够迅速从负性情绪中脱离出来[5]。情绪劳动又称为情绪疲劳,作为一种负向心理,主要是指个体在面临复杂的工作任务时需要不断进行情绪调适的过程,情绪劳动程度越高的个体身心越容易疲惫,导致投入程度下降[6]。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情绪劳动、心理脱离及工作投入进行了相关研究,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但是现阶段鲜有学者从护理实习生的角度探索心理脱离、情绪劳动及工作投入的关系[7-8]。因此,本次研究主要是基于护理本科实习生情绪劳动通过心理脱离影响工作投入的理论模型,构建“情绪劳动—心理脱离—工作投入”的理论逻辑,探寻护理本科实习生心理脱离这一中介变量在情绪劳动对工作投入影响的微观因果机制,为提高护理本科实习生工作投入状况奠定基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主要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3 年3 月在4所综合医院实习的282 名护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顺利通过医院岗前培训的护理本科实习生;(2)年龄≥18岁;(3)全日制护理本科实习生,且实习时间满1 个月;(4)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自愿参加。排除标准:中途转实习医院或休假的护理本科实习生。横断面研究的样本量至少是研究变量数或者量表维度数的5~10 倍,同时考虑到可能有20%的脱失率,按照变量10 倍计算确定本次研究的样本量为14×(1+20%)=168人,但是考虑到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根据吴明隆等提出结构方程的样本量应大于200,本次研究最终确定样本量为282 人。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1)一般资料。由小组成员查阅相关文献,并经过综合的讨论分析后研究确定本次一般资料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护理本科实习生的性别、是否学生干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情况、年龄、第一志愿是否为护理专业、是否打算从事护理行业等条目构成。(2)情绪劳动量表。采用国内学者骆宏等[9]于2008 年翻译并修订的情绪劳动量表,主要由表层扮演、情绪表达及深层扮演3 个维度14 个条目组成,得分越高则表明个体所感受到的情绪劳动的次数越多,情绪疲惫越严重。本次研究量表的信效度较好,该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834。(3)心理脱离量表。采用国外学者Sonnentag 和Fritz[10]开发编制的恢复体验量表中的心理脱离部分。心理脱离属于单一维度4 条目量表,该量表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总分4~20 分,分数越高表明心理脱离程度越高。该量表在心理脱离的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本次研究量表的信效度较好,该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825。(4)工作投入量表。采用国内学者张轶文等[11]引入并调适的Utrecht 工作投入量表,主要由活力、奉献及专注3 个维度15个条目构成,本次研究采取Likert 7 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个体工作投入水平越高。量表的信效度较好,本次研究该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808。

1.2.2 资料收集方法 首先,取得所在医院或学校相关部门的同意,由其统一将问卷发送给护理本科实习生。其次,在征得研究对象同意后,对护理本科实习生进行问卷星网络形式问卷调查。调查前向符合调查的研究对象解释本次所进行护理本科实习生问卷调查的目的、内容、意义及问卷填写的方式和注意事项,所有内容均设置为必填项目,所有内容填写完毕后才能提交链接。调查过程中不涉及任何个人的信息和诱导性问题,调查后由研究小组团队成员双人进行数据导入并核查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

用Excel 2003 软件建立本次所涉及数据的数据库,导出数据,由双人进行两次核对,在双人确认准确无误后将数据全部导入中文版统计学软件SPSS23.0 进行处理分析。对一般问卷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描述,采用(±s)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探讨工作投入变量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法探索护理本科实习生心理脱离、情绪劳动及工作投入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最后采用AMOS24.0 统计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检测心理脱离、情绪劳动和工作投入间的中介作用。

2 结果

2.1 护理本科实习生情绪劳动、心理脱离及工作投入得分

本次结果显示,282 名护理本科实习生情绪劳动得分为(46.51±9.25)分,心理脱离得分为(12.25±2.89)分,工作投入得分为(56.82±9.88)分,见表1。

表1 护理本科实习生情绪劳动、心理授权及工作投入得分(±s,分)Table 1 Scores of emotional labor,psychological authorization and work engagement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interns(±s,score)

表1 护理本科实习生情绪劳动、心理授权及工作投入得分(±s,分)Table 1 Scores of emotional labor,psychological authorization and work engagement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interns(±s,score)

项目 得分范围14条目数 得分情绪劳动总分情绪表达表层扮演深层扮演心理脱离工作投入总分活力奉献专注3 7 4 4 15 6 4 5 14~70 3~15 7~35 4~20 4~20 0~90 0~36 0~24 0~30 46.51±9.25 10.20±3.40 21.32±3.25 14.55±3.34 12.25±2.89 56.82±9.88 18.88±3.58 17.32±3.22 20.21±4.01

2.2 护理本科实习生情绪劳动、心理脱离及工作投入得分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显示,情绪劳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心理脱离、工作投入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心理脱离得分与工作投入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见表2。

表2 护理本科实习生情绪劳动、心理脱离及工作投入得分的相关分析Table 2 Correlation analysis on scores of emotional labor,psychological disengagement and work engagement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interns

2.3 心理脱离在情绪劳动与工作投入中的中介效应模型检验

为探索心理脱离在护理本科实习生情绪劳动与工作投入间的中介作用,采取结构方程模型构建理论模型并验证。心理脱离为中介变量,构建“情绪劳动—心理脱离—工作投入”框架。采取极大似然法对模型进行拟合,同时,对所构建的方程模型的修正指数进行持续的优化调整,见图1。模型拟合结果均显示所得数据良好,χ2/df=2.725,RMSEA=0.052,IFI=0.957,GFI=0.943,AGFI=0.902,CFI=0.936,NFI=0.925。采用Bootstrap 法对数据重复抽取2 000 次检验中介效应的显著性,设置置信区间为95%,若95%置信区间不含0,即中介效应显著。结果显示,心理脱离在护理本科实习生情绪劳动与工作投入的置信区间均不含0,即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9.0%,具体见表3。

图1 心理脱离在情绪劳动与工作投入中的中介效应模型检验Figure 1 Model test of mesomeric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disengagement in Emotional labor and work engagement

表3 中介效应显著性检验的Bootstrap 分析Table 3 Bootstrap analysis of mesomeric effect significance test

3 讨论

3.1 护理本科实习生情绪劳动、心理脱离处于中等水平,工作投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82 名护理本科实习生情绪劳动得分为(46.51±9.25)分,处于中等水平,与段虹等[12]相关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是因为护理工作本就较为繁忙,且本次所研究的护理本科实习生全部在三级甲等医院进行实习,“三甲”医院的临床工作任务更重,压力负荷更大,同时,护理本科实习生对自身要求和中职及大专的实习生不一样,在临床中不仅要求自身学习到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临床胜任力,在此情况下,护理本科实习生则需要不断转换自己的负向心理与情绪,从而情绪负担较重,因此得分相对较高[13]。提示带教教师和学校应该重视护理本科实习生的情绪负担,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调适,定期进行沟通交流,为其提供相应的社会支持,从而减少负性心理与情绪。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本科实习生心理脱离得分为(12.25±2.89)分,处于中等水平,与江静云等[14]调查结果一致。心理脱离是一种积极的恢复体验,主要是指护理本科实习生能从工作、生活的压力环境下迅速获得积极恢复体验的过程[15]。本次研究所调查的对象为护理本科实习生,其所面临的工作和学习负担较重,不仅需要刻苦钻研临床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甚至还需要不断学习以应付后续的毕业考试和执业证书考试,故而难以迅速从高压环境下恢复。提示带教教师也要重视护理本科实习生的心理脱离得分,采取积极的措施调适其心理,从而使其具备更强的压力应对能力,进而积极投入工作与生活。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本科实习生工作投入得分为(56.82±9.88)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与刘庆莲[16]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是因为护理本科实习生刚步入临床实习不久,角色转变还需一定的适应过程,临床实习工作和学校的理论学习具有很大的区别,需要在带教教师的带领下完成相适应的临床工作,同时也需要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在此过程中需要护理本科实习生充满活力、刻苦钻研,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以便迅速适应临床工作[17]。提示带教教师对于工作投入得分低的实习生应重点关注其生活和工作近期的变化,通过营造平等、和谐、积极、有趣的实习氛围,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调适,从而使其能够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状态投入实习。

3.2 282 名护理本科实习生工作投入与情绪劳动呈负相关关系、与心理脱离呈正相关关系,情绪劳动与心理脱离呈负相关关系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本科实习生工作投入得分与情绪劳动得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这可能是因为情绪劳动作为一种负性心理,当工作压力增大时,工作或生活所带来的压力需要不断进行情绪调适,导致护理本科实习生更能感知到情绪和身心上的疲惫,从而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中,故工作投入得分下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本科实习生工作投入得分与心理脱离呈正相关关系(P<0.05),这可能是因为心理脱离作为正性心理,当护理本科实习生的得分越高,其越能够迅速地从负性心理中脱离出来,因此越能够专注自身工作,从而得分升高[17]。另外,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本科实习生情绪劳动与心理脱离呈负相关关系(P<0.05),这可能是因为当护理本科实习生承担更多的临床和学习任务时,其所承受的压力更大,使得其身心疲惫,不能很好地从疲惫中恢复过来,从而心理脱离得分不高。提示带教教师应该重视护理本科实习生情绪劳动、心理脱离及工作投入的关系,积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减轻其临床实习任务和压力,重视情绪劳动高的实习生,营造和谐积极的实习氛围,与其进行沟通交流,从而缓解其压力,进而使其积极投入临床实习与工作当中。

3.3 心理脱离在护理本科实习生情绪劳动与工作投入间呈部分中介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情绪劳动能直接负向作用于工作投入,心理脱离能正向作用于工作投入,情绪劳动能负向作用于心理脱离,表明心理脱离在护理本科实习生的情绪劳动与工作投入中起中介作用,情绪劳动可直接作用于工作投入,也可通过心理脱离的中介作用间接作用于护理本科实习生的工作投入。护理本科实习生在高压的工作状态时会不断进行情绪调适,从而情绪劳动不断工作,消耗大量的情绪资源,使其身心疲惫,不能更好地全身心投入临床工作中;而心理脱离作为积极情绪体验,在情绪劳动所导致身心疲倦的过程中,其会促使个体暂时脱离目前高压下的情绪思考,获得积极的恢复体验,故而工作投入能得到相应提升[7,18-19]。因此,带教教师应该重点关注心理脱离作为一种积极心理资源所凸显的作用,同时其在护理本科实习生情绪劳动与工作投入中的中介调适作用,能减少对护理本科实习生心理负荷的堆积,使其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积极的心理调适;而当护理本科实习生不能有效完成调适这一过程时,带教教师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压力应对课程教育,从而降低其心理负荷,提高其投入水平。

综上所述,护理本科实习生情绪劳动、心理脱离处于中等水平,工作投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工作投入与情绪劳动呈负相关关系、与心理脱离呈正相关关系,情绪劳动与心理脱离呈负相关关系,且心理脱离在护理本科实习生工作投入与情绪劳动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提示应该高度重视心理脱离、情绪劳动对工作投入的作用机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减轻护理本科实习生的实习和学习压力,使其情绪疲惫得到相应缓解,同时加强其心理建设和抗压能力,使其能够迅速从高压状态下恢复,从而能积极投入学习和工作。然而,本次研究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只调查了282 名护理本科实习生,所得到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本次研究由于采取横断面问卷调查的方式,不能更好地动态反映整个护理本科实习生情绪劳动、心理脱离及工作投入情况。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扩大样本量和样本范围,同时动态对护理本科实习生进行调查,以期探索护理本科实习生情绪劳动、心理脱离及工作投入阶段性波动的情况,并根据相应的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护理本科实习生工作投入水平,使其能更好地投入临床实习工作中,为今后开展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实习生劳动量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
中草药房实习生带教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