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测评及空间结构研究

2023-11-17 02:46关雪飞GUANXuefei宋瑞龙SONGRuilong范玉凤FANYufeng
价值工程 2023年31期
关键词:空间布局城市群子系统

关雪飞 GUAN Xue-fei;宋瑞龙 SONG Rui-long;范玉凤 FAN Yu-feng

(河北金融学院,保定 071051)

0 引言

十九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概念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能否实现由注重数量、经济增长速度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向注重质量、整体效益的新型发展模式的转变,影响着新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城市群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其高质量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京津冀城市群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城市群,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城市群中北京、天津和河北省各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如何,是否呈现出良好的空间布局形态,这对城市群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合理布局、功能优化互补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升城市群综合经济力,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关键所在。

1 研究现状及综述

目前,众多学者围绕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和空间布局进行了研究。薛明月(2022)、韩冬(2022)、张仲伍(2023)基于新发展理念,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维度出发,构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分项发展水平进行评估[1-3]。顾朝林(2020)、肖金成(2021)、刘建华(2022)分别从传统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和新型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角度、空间经济学角度、经济地理学角度探讨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和战略构想[4-6]。胡明远(2020)、陈子曦(2022)则分别分析了我国城镇化空间格局的特征和趋势、测度并研究了中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和时空分异[7,8]。

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可以看出:第一,针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多,大多学者基于可发展理念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二,学者们从理论角度研究了高质量发展和空间布局的内在逻辑,并指出可通过空间布局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第三,已有学者从定量角度分析了部分区域的高质量发展现状,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但关于京津冀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及空间布局研究相对较少。

基于此,本文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模型并测度城市群内不同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使用可视化方法展示其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布局,并据此提出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提升路径。

2 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测度模型构建

2.1 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测度方法

2.1.1 熵值法

熵值法是一种根据指标的变异性,计算熵值,确定各指标信息量大小和不确定性,从而客观反映各指标重要程度的赋权方法[9、10]。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测评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重要性相当,各赋值0.2,各二级指标的重要程度很难通过主观判断进行合理赋值,因此,本文采用熵值法对各二级指标进行客观赋权。

第一步,构造评价矩阵:针对n 个指标,m 个评价对象的指标体系X’1,X’2……X’n,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X1,X2……Xn,其中Xi={xi1,xi2……xin};

第二步,计算指标的熵值:

第三步,通过计算冗余度得出指标权重:

第四步,进行归一化处理,指标最终权重:

2.1.2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通过计算各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的灰色关联度,从而判断各比较序列的优劣。该方法对样本量的多少和有无规律性无特别要求,适合小样本量评价问题。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涉及内容较多,测评指标体系仅体现其部分关键内容,具有小样本量特点,故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

第一步,将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测评指标体系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确定参考序列:X0={x01,x02……x0m};

第二步,计算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的差序列:

第三步,计算灰色关联系数:

第四步,计算灰色关联度,得到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

2.2 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2.2.1 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秉承新发展理念,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等维度构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测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5 个一级指标,20 个二级指标构成。针对指标特征,使用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得到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测评指标及权重结果,如表1 所示。

表1 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测评指标体系

2.2.2 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1-2022)、部分指标缺失数据来源于各城市2010-202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 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测度及空间分布

3.1 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测度分析

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京津冀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得到表2。

表2 2010-2021 年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汇总表

由表2 可以看出,2010-2021 年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值在0.64 至0.67 之间波动发展,整体呈现上升发展态势。各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数在0.6 至0.9 之间波动发展,也呈现波动上升发展态势。

北京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以绝对优势位居京津冀城市群之首,2010-2021 年北京的高质量发展呈现波动上升发展趋势,其中2015 年和2016 年呈现下降趋势,2017 年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速度较显著,源于其创新子系统得分提高;2020 年受疫情影响,开放子系统得分下滑,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数有所回落。天津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一直位居京津冀城市群第二名的位置,整体发展态势呈现倒u型,2010 年至2016 年呈现持续上升态势,特别是2014 年后上升速度较快,2017 年出现高质量发展水平下降趋势,原因是其开放子系统得分出现下滑。石家庄、秦皇岛和唐山三个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河北省各城市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其中,石家庄和秦皇岛两市在2010-2017 年呈现交替上升发展态势,2018 年后协调子系统均出现小幅下降,高质量发展也呈现相同趋势;唐山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一直呈现持续上升态势,2020 年后,唐山各项子系统得分逐步提高,排名跃居城市群第四位。廊坊和邯郸的高质量发展一直处于中等水平,廊坊的创新和协调子系统上升明显,高质量发展呈现快速发展状态,发展潜力较大;邯郸的高质量发展水平相对稳定,但其排名从2016 年开始一直呈现下滑趋势,2021 年已跌至第九名。张家口、保定、沧州和邢台呈现波动发展态势,其中,张家口各项子系统发展良好,高质量发展水平增速较快;保定的协调和共享子系统波动,高质量发展水平也呈现较明显波动性。衡水和承德是城市群中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城市,近年来,两城市发展创新和开放子系统得分较低,高质量发展速度相对较慢,排名垫底。

3.2 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空间结构分布

为了更直观呈现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分布及结构特征,使用ArcGIS10.2 软件对2010 年、2014 年、2018 年和2021 年的数据进行分析,使用自然断点法得到各代表年份高质量发展好、高质量发展较好、高质量发展一般、高质量发展较滞后、高质量发展滞后五类城市。2010-2021 年,北京和天津一直为高质量发展好和高质量发展较好城市,这两个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优势显著,河北省各城市与其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河北省内的空间布局变化较大,其中,石家庄、唐山和秦皇岛一直为高质量发展一般城市,但在河北省内处于相对优势地位;承德一直为高质量发展滞后城市,衡水自2014 年以来也一直为高质量发展滞后城市。2010-2014 年,城市群内高质量发展滞后城市的数量由2 个(承德、张家口)上升为5 个(承德、张家口、保定、衡水、邢台),高质量发展受阻;2014 年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城市群空间布局随之调整,2018 年,高质量发展较滞后城市数量为5 个(廊坊、沧州、保定、张家口、邯郸),2021 年增加至6 个(廊坊、沧州、保定、张家口、邯郸、邢台),城市群内高质量发展差异正逐步缩小。

4 结论及启示

通过前文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波动上升发展态势。第二,城市群内各城市高质量发展规律存在差异,北京的高质量发展优势显著;天津紧随其后;石家庄、秦皇岛和唐山是河北省内高质量发展优势城市;廊坊、邯郸、张家口、保定、沧州和邢台呈现波动发展态势;衡水、承德的高质量发展存在明显劣势。第三,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空间布局呈现京津领跑、河北省各城市逐渐缩小差距的特征。

为更好地协调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系统,实现优势互动,共同促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应对措施:第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和顶层设计。政府应秉承高质量发展理念,根据区位优势,合理制定不同城市的科学规划,发挥北京和天津的辐射作用,扩大技术溢出和人才溢出效应,结合河北各城市特点给予针对性政策支持,提升河北产业承接能力,实现城市群组团发展新格局。第二,结合各城市高质量发展特征,制定针对性提升方案。北京和天津的经济发展优势明显,可依托自身优势推进高水平技术研发,推动成果共享,带动城市群各城市快速发展;河北省各城市也要以高端要素牵引为动力,加快产业升级,扩大对外交流,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等子系统内涵式发展。例如:石家庄可发挥省会优势,加大创新资金投入力度,大力培养科研院所和高校科研人才,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力度;唐山可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创新发展;秦皇岛可充分发挥沿海优势,加大对外交流;邢台可优化产业布局,鼓励科技创新;廊坊可结合地位优势,吸引优质人才等。

猜你喜欢
空间布局城市群子系统
不对中转子系统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前置化空间布局,龙湖驱动TOD的未来模式
GSM-R基站子系统同步方案研究
浅析美术馆建筑的选址与空间布局
驼峰测长设备在线监测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姑臧城空间布局与五凉河西政治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空间布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