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家与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中亚各国的实证分析

2023-11-17 02:46乔启伟QIAOQiwei张婍婍ZHANGQiqi
价值工程 2023年31期
关键词:贸易额五国中亚

乔启伟 QIAO Qi-wei;张婍婍 ZHANG Qi-qi

(①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蚌埠 233000;②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蚌埠 233000)

1 概念界定

1.1 中亚五国和俄蒙

广义上的中亚概念除了中亚五国外,还包括蒙古,以及我国的内蒙古西部、新疆和西藏,俄罗斯亚洲部分的南部,伊朗的东北部,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斯坦。狭义上一般限于“中亚五国”,包括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四个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的南部,哈萨克斯坦是在苏联解体后被纳入中亚的。

俄罗斯坐落于欧亚大陆的北方,作为面积最大的国家,它的森林覆盖率和水资源都是世界第一。该国天然气和石油资源非常丰富,所以这也是主要的出口商品。主要的进口商品有食物、服装、机器设备等。

蒙古位于中国北部和俄罗斯联邦南部。蒙古国人口为322 万人(2019 年)。蒙古的经济以采矿和畜牧业为主,长期以来一直是计划经济。中蒙两国有着深厚的友谊。

1.2 农产品

农业生产所带来的产品通常被称作农产品或农副产品,比如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渔业。还有我们可以食用的粮食、果干、药材等。针对各种农产品,本文通过HS 编码对农产品进行分类。

表1 18 项细分农产品HS 编码表

2 中亚国家与中国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2.1 模型设定

本文选取2010-2019 年的相关数据,研究影响因素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影响,建立引力模型。选取农产品贸易额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我国GDP、贸易国GDP、贸易国人口POP、距离DIS 以及虚拟变量是否接壤CON(接壤为1,不接壤为0)作为解释变量,进行研究。贸易国选取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俄罗斯、蒙古国七个国家。贸易引力模型的方程如下所示:

其中,X 表示农产品贸易额,gdpc 表示我国GDP,gdpj表示贸易国GDP,dis 表示中国与贸易国的距离,popj 表示贸易国人口数,con 表示虚拟变量是否接壤,i 代表我国,j代表贸易国,t 代表年份,μ 代表随机误差项。

2.2 数据来源

通过世界银行数据库,整理出了2010 年到2019 年中国与中亚国家等7 个国家各国的GDP 以及人口数量,中国与各贸易国是否接壤以及距离数据来源世界地图。(表2-表5)

表2 2010-2019 年中亚五国与俄蒙的GDP单位:亿美元

表3 2010-2019 年中亚五国与俄蒙的人口数量单位:百万

表4 中国与中亚五国和俄蒙的距离单位:千米

表5 中国与中亚五国和俄蒙是否接壤

2.3 实证分析结果

建立的引力模型回归结果如表6 所示。

表6 模型回归结果

由结果可知,模型的R2为0.82,说明模型整体拟合较好。F 统计量为58.24,P 值为0.0000,说明模型整体较为显著。

①国内生产总值gdpc 的系数为0.79,P 值为0.0489,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说明GDP 的增长与农产品贸易呈现正相关。

②贸易国国内生产总值gdpj 的系数为0.40,p 值为0.0019,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系数都为正号,说明贸易国国内GDP 对农产品贸易额X 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产品的贸易额会随着贸易国的GDP 增加而增加。

③贸易国人口popj 的系数为1.06,p 值为0.0000,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说明贸易国人口对农产品贸易额X 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贸易国人口数越多,农产品贸易额越多。

④中国与中亚五国以及俄蒙各国的首都距离dis 的系数为-1.49,p 值为0.0000,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说明国家之间的距离对进出口贸易额X 有负向影响,农产品贸易额会随距离增加而减少,中国与贸易国的距离增加1%,农产品贸易额减少1.49%。

⑤中国与贸易国是否有共同边界con 的系数为1.88,p 值为0.0000,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说明国家间的共同边界对贸易额X 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接壤国家比非接壤国家的农产品贸易额多。

2.4 结果分析

众所周知国家经济规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GDP 总量,国内GDP 越高就表明这个国家的经济水平越高。而贸易规模则是重要的标志,当两国进出口贸易额越大,两国的进出口贸易能力越强,经济水平就越高。从数据分析来看,都表现为显著正向影响,说明在两国的进出口贸易中,贸易额越大经济水平越高,反之也成立。

一个国家的市场潜力大小取决于人口的数量,人口越多则市场需求越大。贸易量与中国农产品出口成正比,贸易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数量越多,贸易量就越大,从而加速了中国对贸易国的农产品输出。

中国与贸易国的距离的远近对两国之间的贸易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这直接影响了两国贸易过程中的物流运输成本。两国距离越远成本越高,就会影响两国的贸易效率,减少了两国贸易的可能性。

3 未来展望

3.1 推进中亚与中国农产品贸易出口步伐

在“一带一路”举措中,加速经济贸易合作是关键之举,推进农产品国际贸易互联互通是农产品贸易的必要路径,不仅可以助推中国和中亚五国农产品进出口的进程,还能拓宽中亚和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开放程度。同时,举力推动“一带一路”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有望优化中亚地区的投资环境,增加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政府一直贯彻执行“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投资中亚基础设施。例如哈萨克斯坦的连云港国际物流合作基地项目,塔吉克斯坦公路一期项目、“亚湾一瓦赫达特”铁路项目以及乌兹别克斯坦的安格连一帕普铁路隧道项目,构建国际大通道运输体系,完善贸易便利化措施。

3.2 加速中亚与中国农产品的数字化科技建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的科技水平也是农产品生产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与数量。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的贯彻落实,在未来会加速农产品领域的科技资源共享,借助农产品国际贸易分析,比较双边在农产品资源部禀赋的各自优势,充分发挥各自的生产特色,加强互补性和互替性,共享优势科技资源,深入推进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业技术水平,保证生产高效高质,以带动双边在农产品国际市场上的销售产量。

3.3 深化中亚与中国农产品结构转型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结构不平衡,需要进一步优化。在维持0 类、2 类农产品贸易量的基础上,逐渐增加1 类、4 类农产品贸易,既要积极开拓与其他国家的农业贸易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小贸易往来过度集中在有限区域的风险,又要积极促进与中亚各国的农产品贸易,实现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贸易额五国中亚
习近平主席在中亚
中亚五国网络媒体对华关注度现状分析
中亚速览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及竞争力分析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