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起始课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以“家乡文化生活”单元为例

2023-11-19 11:30
学语文 2023年6期
关键词:青城家乡情境

□ 叶 婷

作为“大单元教学”课时的第一环,起始课可以介绍任务、凝练主题、开启学习,有助于建构前后连贯、层层递进的单元框架,使得教学活动更有逻辑、更加高效。不同于传统的以课文组成的单元,“学习活动”单元更加强调学生在“做中学”,带着任务为解决问题而学,“第一课”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巧妙诱导,让学生体会活动的意义、真实高效地参与。

“家乡文化生活”单元属于“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主题为“我们的家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家乡文化的发展脉络、核心特质、丰富内涵;激发学生对于家乡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引导其关注、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增强继承、发扬家乡文化的意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困难:没有明确的知识点,难以把控教学目标;没有现成的教学资源,需要挖掘、取舍、整合;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方式较为陌生,对于“家乡文化生活”的了解程度有限。

“锦绣青城,待你展卷——走近呼和浩特”是笔者在内蒙的一堂展示课。本文以此课为例,对“家乡文化生活”单元的起始课教学进行策略分析和反思。

一、“家乡文化生活”单元起始课设计概述

本课一共为四个环节,三个主活动。概述如下:

(一)导入新课:说蒙语,话“青城”。

(二)表达交流:何以青城?

活动一:读赋文,知青城起源。

(明万历九年)阿勒坦汗,始驻牧于丰域,终一统于漠南。携三娘子为内助,砌四围城以青砖。是以城郭表里,苍苍共水天一色;门户高低,隐隐偕黎庶同欢。

——郑福田《呼和浩特赋》

问题:呼和浩特为什么被称作“青城”?阿勒坦汗和三娘子在400多年前,建造了一座怎样的城市?

明确:①青砖砌围。青,蓝色。②“城郭表里,苍苍共水天一色;门户高低,隐隐偕黎庶同欢”,这是一座风景壮丽祥和安乐的蓝色天城。

活动二:赏Logo,感青城文化。

问题1:这三幅城市LOGO 都以蓝色、绿色为主色调,它们还有哪些相同的图形元素?设计师们不约而同地选用它们,想告诉我们“青城”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明确:①蓝色、绿色、骏马、蒙古包……②是一座得天独厚、生机勃勃、天人合一的绿色之城。

问题2:图二选用了青城一处标志性的建筑,古往今来人们对此记述、吟咏不绝,这幅Logo的设计意图和下列哪一段诗文更加契合?

①故边人获安,中外(汉匈)为一,生人休息六十余年。

——范晔《后汉书·南匈奴传》

②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③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董必武《谒昭君墓》

明确:青冢的牌坊造型。设计师的意图和①③相关,赞美昭君出塞的历史意义,表明青城是一座天地人和的民族家园。如今的青城,汉、蒙、满、回等49个民族和平相处、文化融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活动三:联佳句,赞青城风采。

锦绣青城,何止青绿?青城文化,丰富多彩!一起完成这首《如果你要写青城……》,赞美青城人物、风景、名胜、物产,体现其文化内涵。

要求:四人一组,合作完成。语言讲究,至少四句。

如果你写青城,就不能只写青城

你要写:敕勒川、阴山下,天人合一的画卷

……

(三)总结:教师分享,“青城印象”。

如果我写青城,就不能只写青城

我要写:敕勒川、阴山下,天人合一的画卷

千秋屹立的青冢,守望民族和平的家园

大召寺的梵音,传来吉祥如意的祈愿

稍麦砖茶的香气,温暖了烟火人间

马头琴的苍凉,绵延直到天边

(四)单元任务预告:

请同学们接下来查阅文献资料,进行调查访谈,进一步走进“家乡文化生活”,并逐步完成以下任务:

1.参与“‘北疆文化,青城印记’推荐人”招募活动。

2.准备“青城景·青城物·青城人”家乡人物志、风物志网络展评。

3.举办“忆青城·恋青城·筑青城”家乡文化建设发展论坛。

二、“家乡文化生活”单元起始课实施策略分析

(一)逆向设计,确定整体的单元框架

“阐明目标的目的是表明将带给学生的各种变化,从而规划和开发可能实现这些目标的教学活动。”[1]

本单元设计以目标为导向,预期单元学习结束后,学生将拥有哪些成果,为获得成果需要设计怎样的活动、问题和任务,为达到目标需要哪些知识、技能、资源以及怎样的逻辑次序……“以终为始”、逆向设计,避免大单元设计逻辑混乱、重复低效。一共6 课时,三个课段为:起始课——方法课——展评课。单元设计框架如下:

第三阶段“展评课”,展示“‘青城印记’微视频、推荐语”“人物志、风物志”“调查报告(建议)”,呈现和评价活动成果。三项任务隐含了教材中的“记录家乡的人和事”“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等目标。

明确单元目标任务后,逆向设计:

第二阶段,需要“储备知识,培养能力”。学会调查、访谈、阅读文献等实践方法,学会撰写人物志、风物志、调查报告、建议书。这些方法和能力,对于高一学生来说,还是比较缺乏的,需要教师在课堂给予学习支架,如:访谈记录和报告(表格),媒体访谈视频,调查方案和报告(表格),地方风物志……还需要给学生提供模拟情境,当堂尝试,发现在访谈和调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更合理地设计调查表格和访谈问题;将人物志、风物志和写人记事散文进行比较,突出“志”的文体特征和意图。

在起点阶段,需要“激发兴趣,了解家乡”,这是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前提。笔者在备课初期,联系内蒙的老师了解学情,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了调查,获悉学生对于自己的家乡文化了解并不深入,实践活动的经验有限。因此,第一阶段起始课通过“读赋文、赏LOGO、联佳句”等情境任务,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家乡文化的深厚底蕴、文化特质、丰富内涵,增强本土文化自信和认同,为本单元“知识储备,能力培养”“实践活动,展示评价”阶段作准备。

本课的名称为“锦绣青城,待你展卷”,溯城市起源、感城市文化、赞城市风采,始终紧扣核心词“青城”之青,理解、感悟、赋予其丰富的内涵,但又不止于此,还引导学生走进家乡,成为锦绣青城的“展卷人”“推荐人”“建设者”。除了开启活动之外,本课的“课后作业”还具有预告单元任务的作用。由此将整个单元分解成前后连贯的模块,以“青城”为线索,用内在的联系将整个单元隐含在共同的“主题”之中。

(二)挖掘资源,选用有效的教学支架

“应遵循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规律,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整合相关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日常教学效率。”[2]“家乡文化生活”单元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在挖掘使用教学资源方面,更需要“因地制宜”“量身定做”,从中发现问题,提炼活动主题。本课中,教学资源可以是学习对象,可以是启发的引子,也可以是学习的支架。整合运用须有一定标准。

1.教学资源适于言语实践,引导学生溯源城市来历

活动一中了解呼和浩特被称作“青城”的原因。笔者没有选用博主的视频介绍和百度问答,而是节选了当代作家郑福田先生的《呼和浩特赋》。因为其文表述准确,语言讲究,富有感染力。学生对于“砌四围城以青砖”中的“青”理解有偏差时,联系“青出于蓝而青于蓝”“一行白鹭上青天”进行引导。其中,“苍苍共水天一色”“隐隐偕黎庶同欢”的文句,学生在朗读中想象400多年前的“青城”——美丽壮阔,祥和安乐。学生由此经历一个真实的发现、理解、欣赏过程,一个运用已知探求未知的用语文、学语文的过程。

2.教学资源须丰富典型,启发学生感知地域风貌

活动二精选了三幅城市形象Logo作为主要的教学资源。它们在色彩、图形方面具有鲜明的共性,让人联想到蓝天、青山、草原、黄河、蒙古包等地域特征,“骏马”的昂扬向上,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让学生体会城市的个性气质。教师在引发学生“头脑风暴”式的联想、发现之后,迁移到北朝民歌《敕勒歌》的集体诵读,引用东汉刘熙《释名》“青,生也。象物生时色也”,进一步升华了“青城”的内涵:生机勃勃、天人合一的绿色之城。图、诗、文结合,直观而又不失浮浅,触动学生由表及里地了解家乡,增添自豪感和认同感。

3.教学资源要底蕴深厚,有助学生理解文化特质

呼和浩特有很多建筑、饮食风俗、古迹遗存能够体现其民族融合的特点,笔者在备课之初,发现其特色食品“稍麦”体现了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的融合,具有商业文化和迁徙文化的痕迹。还了解到丰州白塔的墙壁上题有汉文、契丹文、女真文、蒙古文、古叙利亚文、古波斯文。但最终还是由第二幅城市形象Logo 切入,启发学生联想到“青冢”牌坊,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水中倒影,与三段关于“青冢”的诗文印证,突出“昭君出塞”的历史价值,体现青城是一座天地人和的民族家园。相较而言,后者历史更加悠久,影响更加深远,文化格局也更加广阔。

由于异地上课的特殊性,挖掘教学资源有一定的难度。笔者浏览了当地政府网站、登陆文旅部门的宣传平台、关注自媒体的公众号、观看旅游博主的视频……尤其是《方志内蒙古——呼和浩特》,它较为准确全面的展现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沿革、地域特色、文化底蕴。资源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青城、大青山、敕勒川、青冢、青年发展之城……“青”这个关键词,渐渐地成为起始课的切入点和贯穿单元的脉络。

(三)设置情境,开展适切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2]本单元属于“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成为学生了解、研究的对象,学习的情境天然的与社会生活情境融合。

1.营造自然亲切的交际氛围,链接个人体验情境

在学习任务单上,笔者给内蒙的孩子写了一封信。一方面告知学生这堂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另一方面说明自己是第一次来呼市,希望和同学们经历一次“青城文化之旅”,体现平等交流的的态度,激发学生作为“青城人”的主人翁意识。

此外,在导入环节,教师邀请学生用蒙语问好来开始新课,板书“呼和浩特”的蒙语写法,并向学生请教“呼和浩特”的汉语意思;“活动二”中,播放“敕勒川”视频,和学生一起诵读《敕勒歌》,谈一谈体验感悟;“活动三”让学生在马头琴的旋律中撰写佳句赞美家乡;课堂总结阶段,播放呼和浩特人物风物视频,深情表达教师对于青城的“印象”……

“个人体验情境指向学生个体独自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2]在集体性的课堂场域中,需要教师营造氛围,唤醒、激发学生作为有个性、有情感的“青城人”去真实感受、自然联想、深入思考。

2.设计真实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融入社会生活情境

三幅城市形象Logo来自呼市文旅公众号的评选活动,一方面浓缩式地表现这座城市的地域特征、历史底蕴、文化特质,另一方面,具有鲜明的当代文化气息,在学生和“文化青城”之间成为了一座“桥梁”。

三个单元任务,预告了下一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对现实生活情境的仿真模拟。尤其是第一个任务,参与“‘北疆文化,青城印记’推荐人”招募活动,学生用手机扫二维码,会发现这是呼市宣传部门正在发起的真实活动,号召本地人担任“推荐人”,宣传家乡的人物、风物,并从中发现文化符号,提升城市品质内涵。与其说,这是一个巧合,不如说这更充分地体现了“家乡文化生活”单元的价值——真实、富有意义,紧密地与时代联系、与本土结合、与生活相融。

“社会生活情境指向校内外具体的社会生活。”[2]教师要善于发现、化用,构筑真实的问题情境或仿真情境,在活动中赋予身份,赋予意义感和价值感,让学生在“第一课”中逐渐走近、走进文化意义上的家乡,并运用语文知识、能力参与现实问题的解决。

3.组织综合性的语文活动,建构学科认知情境

学习活动单元,比较容易偏离“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个核心。本课的三个主活动“读赋文——赏Logo——联佳句”,综合多种语文学习活动,渗透审美、文化、思维多种因素,但都以“听”“说”“读”“写”为抓手,目标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学科认知情境指向学生探究语文学科本体相关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语文学科认知能力。”[2]比如在“活动二”中,笔者选用了三段诗文,用“设计师意图和哪段诗文契合”引发观察、欣赏、默读、讨论、比较、朗读、思考。学生在表达观点时,自然而然地调动文言文推断能力,如“一”是数词作动词,意为“结为一体、团结一家”,“生人”是使动用法,“使人口增加”,“休息”是古今异义词,“休养生息”。引导学生朗读、体会“谒昭君墓”中的“谒”字蕴含的对“昭君”的敬仰之情,重音突出“千秋在”,体会作者赞美昭君出塞的意义价值如芳草万古长青。

“活动三”,“假如你要写青城,就不能只写青城”,小组成员要讨论交流最具代表性的青城人物、风物,并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以“联句”的形式创作、展示。这个活动受到网红段子“如果你要写风,就不能只写风”的启发,是梳理探究和表达交流的结合,通过师生共评,语文学习得以逻辑化、具有深刻性,为下一阶段学生有目的地走向校外实践作铺垫。

三、学习活动单元起始课教学优化思考

1.依据学情,降低认知负荷,提供支架,铺设能力培养的坡度

认知负荷理论认为,如果信息组织和呈现方式不当,会带来外在的认知负荷,学生在“超载”的状态下,学习的效果就不会尽如人意。[3]单元起始课,具有导入任务、拉开序幕的效用,应该突出基础性和目的性。笔者在授课过程中,进一步发现,学生对于家乡文化生活内涵的了解确实不多,“活动三”让学生“当堂写”,在具体操作层面有一定难度。所以,“当堂写”可以调整为“当堂说”,先和伙伴讨论、当众分享,课后再写。可以提供“成都”“杭州”等其他城市的宣传文案,作为参考、示范。给足学生思考、选择、写作、修改的时间,教师指导其修改润色,再择优推荐,让学生在活动开始便能获得同伴的正向评价,拥有成就感和进一步活动的兴趣。

2.常态课中,重视前置后延,布置课前任务,课上展示评价

如果是常态课中的单元起始课,可以在课前布置实践活动,提供更加丰富的活动资源。比如,组织博物馆参观活动,让学生自己去了解、发现,参与“家乡文化知识小测试”。观看家乡文化纪录片、宣传片,关注网络媒体宣传资料。郑福田先生的《呼和浩特赋》等资料可以全文印发给学生,增强学生查阅文献的意识。课后的三个任务,也提供相关的“城市文化”推荐视频、人物风物志展评文字影像资料、家乡文化论坛策划方案等等。

总之,“我们是培养学生用表现展示理解的能力的指导者,而不是将自己的理解告知学生的讲述者。”[4]从起始课开始,教师就要做好“点灯”“助燃”的设计,激发、帮助学生走好自己的学习活动之路。

猜你喜欢
青城家乡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青城秋色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我爱家乡青城美
咏青城
护患情境会话
青城道味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