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文化视阈下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与工匠精神的耦合机制探究

2023-11-21 06:04秦悦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31期
关键词:视阈工匠职业院校

[摘           要]  从蜀文化视阈出发,探究了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与工匠精神的耦合机制。发现蜀文化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工匠精神具有积极的影响。基于此,提出了培养创新创业和工匠精神的教育模式,并探讨了融合蜀文化元素的创新创业培养方法,包括实践导向的教学、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以及师资队伍的培养。通过传承和创新蜀文化,可以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和工匠精神的职业院校毕业生。

[关    键   词]  蜀文化;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工匠精神;耦合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31-0085-04

一、引言

在當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创新创业和工匠精神被认为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而蜀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秉持着勤劳、务实、精益求精的价值观。因此,探究蜀文化视阈下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与工匠精神的耦合机制,不仅有助于发掘和传承蜀文化的独特价值,而且能为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工匠精神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将从蜀文化视阈出发,探讨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与工匠精神的耦合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模式与培养方法。

二、蜀文化对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

蜀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在现代社会,蜀文化对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将从蜀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技艺两方面,探讨蜀文化对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

(一)蜀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对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的引导作用

蜀文化是四川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价值观。蜀文化强调“和”的价值观念,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与互助。这种价值观对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蜀文化中“和”的价值观念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新创业需要与合作伙伴、员工、客户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蜀文化中的“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互助合作,能够引导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注重团队合作,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贡献,营造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

蜀文化中的“谦和”“务实”等价值观念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态度和价值观。创业过程中,学生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需要保持谦逊和务实的态度。蜀文化中的“谦和”强调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品质,能够引导学生不盲目冲动、不过度追求虚荣,避免因为虚荣心而导致创业失败。蜀文化中的“务实”强调注重实际效果和实际行动,能够引导学生注重实践、注重成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蜀文化的传统技艺对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的启发与借鉴

蜀地自古以来就是工艺技术的重要发源地,蜀文化中的传统技艺承载着丰富的智慧和创造力。职业院校学生可以从蜀文化的传统技艺中汲取灵感,将其运用于创新创业实践中。比如,通过学习和传承蜀地的丝绸制作技艺,学生可以开展相关的创新创业项目;通过学习和传承蜀地的木雕、泥塑等工艺技艺,学生可以在创业中注重产品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

蜀文化对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蜀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技艺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指导和启发,蜀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思维模式也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因此,在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时,应积极借鉴和发扬蜀文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能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发挥更大的潜力和创造力。

三、蜀文化视阈下的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和特点

工匠精神是一种追求卓越、追求完美的职业精神,强调专业技能的熟练和精湛,以及对工作的热爱和执着。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工匠精神注重专业技能的熟练和精湛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够掌握并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这是成功创业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掌握了专业技能,学生才能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实现创业的成功。

2.工匠精神强调对工作的热爱和执着

对工作的热爱和执着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学生需要具备对创业项目的热情和追求,才能够持之以恒地投入到创新创业中,克服困难和挑战,不断寻求突破和创新。

3.工匠精神强调细致和耐心

工作者需要注重细节和精细,追求完美和卓越。在创新创业中,细致和耐心对于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学生需要对每一个环节都保持细致的观察和思考,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得到充分的考虑和处理。同时,创新创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需要具备耐心和毅力,坚持不懈地推动项目的发展,直至取得成功。

(二)蜀文化对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影响

笔者随机抽取了100名职业院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确保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不同学生群体,蜀文化对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和工匠精神的影响、工匠精神表现、蜀文化视阈下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的认知程度、融合蜀文化元素的创新创业培养方法的关注程度。以下是调查结果:

这些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蜀文化视阈下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和工匠精神的认知程度和关注程度不一。然而,大部分学生认为蜀文化对于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和工匠精神具有积极的影响,并对融合蜀文化元素的创新创业培养方法表达了一定的兴趣和关注。

蜀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影响了四川地区的社会发展和人们的思维方式。在职业院校学生中培养工匠精神,蜀文化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蜀文化注重实践和创新,强调工匠精神的价值和意义,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

1.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蜀文化强调实践导向和务实精神,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有着直接的影响。蜀文化中的“实事求是”“实干兴邦”等理念,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鼓励人们通过实践来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技艺。职业院校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锻炼,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际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工匠精神的追求。

2.发展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蜀文化注重创新和发展,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蜀文化中的“开放包容”“崇尚创新”等理念,鼓励人们勇于创新,追求卓越。职业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创新思维和实践,不断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了工匠精神中的创新意识和追求卓越的品质。

3.培养了工匠精神中的精益求精和追求完美的品质

蜀文化中的“精益求精”“细节至臻”等理念,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起到了积极的影响。蜀文化注重细节和精益求精,强调在工作中追求完美和精确。职业院校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通过注重细节和追求完美,掌握了技能的精髓和专业的核心,培养了工匠精神中精益求精和追求完美的品质。

四、蜀文化视阈下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的要素分析

蜀文化是指中国西南地区的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蜀文化以其独特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蜀文化视阈下,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强调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的统一。

(一)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蜀文化视阈下,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蜀文化强调勤劳、实干和务实的精神,这与创新创业密切相关。创新需要勇于尝试和实践,而创业需要实际行动和实践经验。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应该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并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项目,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强调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的统一

蜀文化注重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的统一,这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创新创业不仅仅是追求经济利益,还需要与文化传承相结合,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在蜀文化视阈下,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同时鼓励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发挥文化的积极作用,推动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的统一。

(三)注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创新创业不仅仅是个人的追求,还需要考虑社会的需求和利益。在蜀文化视阈下,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意识到创新创业应该为社会做贡献,注重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五、蜀文化视阈下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与工匠精神的耦合机制

(一)蜀文化视阈下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的契合度分析

在蜀文化視阈下,工匠精神是一种追求卓越、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与此同时,创新创业是一种具有冒险精神、追求突破和创造的活动。下面将从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的核心要素、蜀文化中的工匠精神特点以及蜀文化视阈下的创新创业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探讨蜀文化视阈下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的契合度。

1.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的核心要素

工匠精神强调的是追求卓越、注重细节和追求完美,这与创新创业的核心要素是一致的。创新创业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此外,创新创业也需要追求卓越的态度和对于完美的追求,这与工匠精神中追求卓越和追求完美的特点相契合。

2.蜀文化中工匠精神的特点

蜀文化注重的是勤劳、勇敢、坚韧和精益求精的价值观念,这与工匠精神的特点是一致的。蜀文化中的勤劳和勇敢体现了工匠精神中追求卓越和创造的态度,而蜀文化中的坚韧和精益求精则体现了工匠精神中注重细节和追求完美的特点。蜀文化中工匠精神的特点与创新创业的要求相契合,为职业院校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发挥工匠精神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持。

3.蜀文化视阈下的创新创业需求

在蜀文化视阈下,创新创业需求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更需要他们具备工匠精神中注重细节和追求完美的特点。创新创业过程中,细节决定成败。工匠精神中注重细节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关注每一个细节,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此外,创新创业过程中的追求卓越和追求完美也与蜀文化中的工匠精神相契合,学生通过追求卓越和追求完美不断提高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蜀文化视阈下的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具有较高的契合度。工匠精神注重细节和追求完美的特点与创新创业的核心要素相吻合。蜀文化中的工匠精神特点与创新创业需求相契合,为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发挥工匠精神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持。

(二)培养创新创业和工匠精神的教育模式

培养创新创业和工匠精神的教育模式需要注重实践导向、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策略。

1.实践导向教学

实践导向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工匠精神至关重要。学校可以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实习和实训机会,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到实际工作中。通过实践,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培养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2.跨学科的课程设置

跨学科的课程设置也是培养创新创业和工匠精神的重要策略。创新创业和工匠精神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支持。学校可以设计跨学科的课程,将不同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相互融合。例如,将创新创业和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程中,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同时,学校也可以开设专门的创新创业和工匠精神课程,让学生系统学习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3.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和工匠精神的重要手段。学校可以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提供资源和支持,让学生能够将创新创业的想法转化为实际行动。这些平台可以包括创业孵化器、创客空间、实验室等。平台可以提供创业指导、项目管理、市场推广等支持,帮助学生将创新创业思维转化为切实可行的项目。通过实践平台,学生能够锻炼创新和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够了解创业的风险和挑战。

4.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可以邀请企业家、创业导师等专业人士来校开设讲座和工作坊,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实践指导和经验分享。通过师资队伍的建设,学生能够得到专业的指导,更好地发展创新创业和工匠精神。

(三)融合蜀文化元素的创新创业培养

蜀文化作为四川地区独特的文化传统,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价值观念。在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时,融合蜀文化元素是一种有益的尝试。通过融合蜀文化元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同时也能够传承蜀文化的独特价值。

1.弘扬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

蜀文化强调“文化兴蜀”,鼓励人们勇于创新和开拓。在创新创业培养中,可以弘扬蜀文化中的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通过学习蜀文化的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学生可以培养勇于尝试和创新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传统文化的智慧。学校也可以邀请成功的创业者和企业家来校进行交流和分享,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实践经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

2.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蜀文化拥有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如四川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等。学校可以积极发掘和利用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创新创业培养中。通过学习和了解传统手工艺的技术和创新点,学生可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元素,并将其运用到创新创业项目中。同时,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通过举办传统文化节日活动、文化展览等,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参与其中。

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学习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特点,学生可以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新点和商机,并通过创新创业实践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3.培养传承与创新的能力

蜀文化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创新创业培养中,可以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在课程设置中加入蜀文化相关的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蜀地传统文化的历史和内涵,通过文化研究和创新项目,让学生能够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新点和商机,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4.创新创业导师的指导

学校可以邀请创新创业导师,特别是那些对蜀文化有深入研究和经验的专家,指导学生的创新创業实践。导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蜀文化的特点和价值,引导他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创新创业项目中。通过与导师的互动和指导,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蜀文化视阈下的创新创业,同时也能够得到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导师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创新创业经验,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创新创业项目,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六、结论

蜀文化强调勤劳、务实、精益求精的价值观,与创新创业和工匠精神的要求相契合。因此,我们应该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同时,我们也应该在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过程中,融入蜀文化元素,通过传承和创新蜀文化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业精神。这样的教育模式有助于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和工匠精神的职业院校毕业生。

参考文献:

[1]徐保玮.新时代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10):39-41.

[2]朱丽娟,李娟.基于传统文化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研究:以工匠精神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32):187-190.

[3]陈丹.职业院校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评《创新创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以“工匠精神”的培育为视角》[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9):2748.

[4]谢光园,杨赛,曾慧婷.工匠精神引领下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经济师,2021(5):159,161.

[5]严芸.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7):100.

[6]张书贵,唐梦亚.工匠精神引领下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职教通讯,2021(1):104-108.

[7]胡春亮.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20.

[8]苏达.以工匠精神激励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J].文教资料,2019(23):149-150.

[9]唐永进.蜀文化探析[J].中华文化论坛,2005(1):5-7.

◎编辑 鲁翠红

①基金项目: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都市工匠文化研究中心项目(项目编号:2023ZC13)。

作者简介:秦悦(1996—),女,四川仁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教育学。

猜你喜欢
视阈工匠职业院校
使用与满足视阈下解谜推理类综艺节目的创新路径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工匠神形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工匠赞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文化认同视阈下的海外统战工作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