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专科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

2023-11-21 06:04李光华杨婷婷王金明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31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调研专业

李光华 杨婷婷 王金明

[摘           要]  2017年,教育部开始进行师范类专业认证,以认证标准的逻辑主线为引领,底线为保障,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在师范生培养的顶层设计上,培养目标引领着人才培养的产出,制订好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就显得十分重要。从培养目标修订的依据出发,根据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实际,进行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修订,以契合区域内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师资要求。

[关    键   词]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认证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31-0089-04

一、研究背景

1997年,教育部提出将小学教育专业归入普通高等教育的行列,小学教育专科专业成为师范类专业的一员,而在小学师资队伍中,师范毕业生是其主要构成部分,因此,如何提高地方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2018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明确要办好一批高水平教师教育院校和师范类专业,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同时狠抓落实,2018年在南京召开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培训会,全面推进认证工作。而认证的逻辑“主线”中很重要的一环是,根据外部需求制订培养目标,而培养目标又引领着人才培养的产出,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顶层设计,因此,制订好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培养目标的现状分析

(一)培养目标的内涵

培养目标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约束条件,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即学生的预期发展状态所作的规定”。它是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和专业领域内能够达到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成就的发展预期,反映了“产出导向”。

培养目标的制订,一要精准定位。要符合国家、区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教师队伍建设需求和学校的办学定位。二要充分调研。进行相关利益方的调研,要考虑时代要求、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实际教学中所希望的能力要求,将能力要求融入職业能力特征中。三要进行评价。要对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进行评价,邀请专业认证专家、小学教学主管及毕业生等利益相关方参与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修订。

(二)培养目标的现状

以我校2020年及2021年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为例来分析。

2020版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立足鹰潭,扎根江西,辐射全国,能适应国家及区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需求,培养具有良好师德情操、宽厚的人文及科学素养、扎实的学科及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育人能力和终身学习发展能力,能在城镇和乡村小学及教育培训机构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一专多能型骨干教师。毕业5年左右预期具备并实现以下职业能力与成就。

1.师德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依法执教,具有从事教师工作的职业认同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成为小学生喜爱的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2.教学能力。具有扎实的小学多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掌握小学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胜任小学多学科教学与教育管理等工作,成为小学骨干教师(教学能手)。

3.综合育人。具有德育为先理念,有丰富的班主任工作实践经验,具备较强的班级组织与管理能力,能娴熟地组织班级主题教育与社团活动,成为优秀班主任老师。

4.专业发展。具有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意识,掌握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发展动态,主动更新和提升自身知识结构和能力,能运用反思和批判性思维方法开展教学研究,能结合教育前沿和热点问题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并在团队中发挥骨干示范作用。

5.合作交流。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合作能力,能根据小学教育教学需要,有效开展交流合作。成为领导信赖、同事融洽、学生喜爱、家长信任的快乐教师。

2021版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立足鹰潭,辐射江西,面向长三角,适应国家及区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需求,培养具备良好师德情操、宽厚的人文及科学素养、扎实的学科及专业知识,较强的教学能力、育人能力和终身学习发展能力,能在城镇和乡村小学胜任“小学语文或数学+品德与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小学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骨干教师。毕业5年左右预期具备并实现职业能力与成就描述与2020版不变。

可以看出,2020版的“服务领域、专业素养、职业领域、人才规格”四个模块都写到了,但没有特色,且一专多能,范围广,教学科目描述不够细致;2021版作了改进,服务面向做了改进,不再是全国范围,因为做不到根据全国各地的特点和需求来培养;讲清了教学科目,不是笼统的“一专多能”,细化为“小学语文或数学+品德与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精确了人才定位,不再是前面的“小学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一专多能型骨干教师”,而是精确地定位于“小学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骨干教师”。

(三)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

2021版相较于2020版有了较大进步,但自2021年起,教育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双减”政策,使得教育培训机构转型,以往就业于教育培训机构的“面向长三角”服务面向已经不合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对教师的学历提出了本科要求,门槛更高,且影响着一些小学对教师的招聘标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强化了中小学数字化资源的建设要求,提出了师范生数字素养的要求;《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旨在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完整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以激发办学活力,提高办学质量。从上述文件可以看出,教育部对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更全面化、综合化,教育信息化技能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综合育人功能增强,如课程思政、劳动教育、美育等,使得培养目标需要跟上新形势,体现新时代特征。

基于教育政策和文件的要求,小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服务领域需要调整,专业素养需要更加细致、有特色,职业领域需要定位更精准。对于毕业后5年左右的发展预期,特色不够明显,五个层面上的内容较为空泛,仍需通过调研改进,取得利益相关方的认同。

三、培养目标的修订

(一)培养目标修订的依据

1.《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自评报告撰写指导书(2021版)》明确提出:培养目标应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国家、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重大战略需求,落实国家教师教育相关政策要求,符合学校办学定位。且要“用单独段落列出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全文,明确毕业生服务面向、职业能力特征概述与人才定位”。

对于毕业后5年左右的发展预期,《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自评报告撰写指导书(2021版)》要求:体现专业特色,并能够为师范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所理解和认同。

2.《职业教育专业简介(2022年修订)》。《职业教育专业简介(2022年修订)》新修订了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立足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体现职教本科、高职和中职的培养目标定位的区别与联系,有利于提高职教专业适配产业升级的响应速度,为学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基本依据。新版专业简介中强化了知识、能力、素养的描述,但对标乡村基础教育的需求,能否扎根农村教育,是否乐于从教,仍需在培养目标中体现出来。

3.《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相对于专科而言要求更高,如“国际视野”“系统掌握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等,三年制的专科毕业生很难达到,故可作参考。

4.相关利益方的调研。

(1)四个层面的调研:①毕业生跟踪调研。本次调查采用调查问卷形式,与用人单位合作,组织了针对我校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活动。本次调查涵盖了多家省内具有代表性的用人单位的毕业生。②行业调研的方法。通过江西省教育厅官网上查阅基础教育行业发展规划,根据每年发布的教师招聘计划了解专业人才需求情况。③用人单位调研的方法。通过走访,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形式,对江西省各市县的小学及私立学校进行了深度调研。④同类师范院校该专业开设情况调查的方式和对象。通过电话、即时通讯工具和邮件的方式了解开设小学教育专业的情况。

(2)调研结果的分析:①调研人数分布。本次调研中共发放774份问卷,其中毕业生发放600份,收到有效回复564份,教学管理人员发放18份,收到有效回复18份;27位小学教育专家(均为小学高级教师)、12家用人单位和3家教育主管部门参与了函调评价,其中小学的参与人员为分管教学的校长和一线语文、数学骨干教师。②反馈改进建议。四个层面的调研对象均对我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充分肯定,但也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其中对培养目标方面的建议是:同行院校反馈,要基于师范专业认证的要求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需要对师范专业认证的关键要素进行详细的解读,依据标准对现状进行全面客观的“诊断”以及查找存在的不足而明确改革的方向。小学教育专家反馈,培养目标中要更充分地体现时代特点、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用人单位和一线小学教师反馈,要提高个人专业素养,如沟通能力、个人发展规划,要关注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反馈,要强化教学实践,提升应对课堂教学的管理能力。

(二)培养目标修订的内容

通过与用人单位、毕业生及同类院校的调研情况,培养目标作如下修改。

在服务面向方面,根据调研,近三年江西省每年招考小学在职在编和特岗教师的人数保持在5000以上,反映出江西省整体上需要面向本地从教的毕业生人数,故改进为“立足鹰潭,服务江西”。

在职业能力特征方面,用人单位的意见是需要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教学能力过硬、综合素养良好的毕业生。故改进为“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基础理论、小学语文或数学学科知识,具备较强的课程教学、班级管理、数字化教育技术应用、终身学习等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

在专业素养方面,根据《职业教育专业简介(2022年修订)》,专业素质方面需要增加数字化教育技术应用、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等内容,贴近时代对师范生综合素养的现实要求。

在人才定位方面,根据行业调研,每年江西省教育厅公布的教师招聘计划,每年江西省城镇小学崗位招聘条件来看,其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城镇小学多数要求应届本科,而乡村类的小学教师岗位就没限定是否本科应届。所以,原先的职业领域“城镇小学”修改为“乡村小学”。

在毕业后5年左右的发展预期方面,对标毕业要求的四个维度,将原先的5个预期精减为4个预期,同时在调研用人单位和小学专家的基础上,改进四个预期的要求,强化特色和职业具体要求,以更贴近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如注重师德维度,强化了农村特色,替换为:热爱农村教育事业,持续扎根农村从教,具有奉献农村教育的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在教学维度,强化了与时俱进的学生中心理念和小学教学的具体时代要求,替换为:系统掌握一门主教学科专业知识,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能综合应用小学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性地实施教学活动,能兼任1~2门其他课程教学。

根据以上分析,在2021版的基础上,师范专科类小学教育培养目标修改如下:

本专业立足鹰潭,面向江西,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基础理论、小学语文或数学学科知识,具备较强的课程教学、班级管理、数字化教育技术应用、终身学习等能力,具有乐于从教、创新意识、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在乡村小学主教一门学科(语文、数学或英语)、兼教其他两门学科等工作的高素质教育工作者。

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以下专业发展目标:

目标1:注重师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关爱儿童,为人师表;热爱农村教育事业,持续扎根农村从教,具有奉献农村教育的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目标2:扎实教学。系统掌握一门主教学科专业知识,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能综合应用小学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性地实施教学活动,能兼任1~2门其他课程教学。

目标3:善于育人。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组织丰富多彩的综合教育活动;具有较强的班队工作能力。能积极、主动与学生、家长有效交流,组织主题教育活动、课外实践活动综合育人。

目标4:终身发展。具有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规划的意识,能够反思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不断提高自己教书育人的能力;具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能够在沟通与合作中实现自己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三)培养目标的分析

1.本专业培养目标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及落实国家教师教育相关政策和改革要求的情况。本专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为依据定位培养目标,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为理念,强化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实施路径,提升培养质量和育人效果,优先选用“马工程”教材,通过党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发展党员学生,扩大党团队伍。

2.本专业培养目标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国家、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重大战略需求的关系。根据《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江西省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本专业严格执行国家及江西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结合本地基础教育行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办学定位,合理地设置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既符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又符合鹰潭市及江西省基础教育需要扎根基层、乐于教学的毕业生的用人需求。

3.本专业培养目标制订开展了规范、有效的调研,并定性或定量分析论证专业培养目标合理性。2022年7月1日至7月20日,本专业对江西省各市县开展了“小学教育专业人才需求与用人单位满意度”专项调研。该调研为期20天,有详细的调研计划,调研组分工明确,对每县(市)选取几所小学调研,其中有一所是乡镇中心小学,调研对象有教育主管单位领导、小学校领导、语文或数学教研组长、教师和我校毕业生等,采取了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调研方式。此次专项调研数据采集规范、有效。据用人单位反映和第三方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本专业毕业生素质整体较好,能认真教学、钻研教材,教学基本功扎实,能管理好班级,在毕业5年左右能成为所在单位的教学能手。同时用人单位也反馈,本专业毕业生在入职时存在沟通协调能力欠缺、信息化教学手段不够等不足。基于上述调研需求,本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描述具有针对性和合理性。

4.预期师范生毕业5年左右在岗位领域具有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在学校环境下能够达到的专业成就及显现的职业发展潜力和竞争力,并举证说明该预期可以达到或实现。

我校小学教育专业,根据培养目标确立了毕业要求,根据毕业要求构建了专业课程群,以专业理论课夯实师范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以U-G-S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锤炼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以现代教育技术、小学编程教育等信息技术课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以创新创业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保证达成师范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

四、结束语

人才培养方案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其学制,一般师范专科院校3年全面修订一次,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可微调一次。修订的主要因素有:教育新政策要求、区域基础教育发展的需求变化、专业特色的凝练以及人才规格的重新定位。培养目标的变化,影响着课程体系的结构,也引领着学生职业能力群的构成,如用人单位普遍谈到的语言表达能力、书写及书面表达技能、组织教学的能力、班级管理的能力、多种教学方法及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和教育新时势所要求的创新思维、工匠精神及信息素养。因此,修订好人才培养目标,引领着师范专业的产出,使师范毕业生与时俱进、知行合一,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暫行)[Z],2017.

[2]王娅诺.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省思:以H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 (6):76-80.

[3]谭林春.地方高师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探究: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0,35(5):96-101.

[4]李跃雪,李宁.专业认证背景下小学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优化思路:基于233所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1(1):143-148.

[5]李强,任胜洪.地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推进路径:基于9所省属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NVivo分析[J].教学研究,2022(1):19-20.

◎编辑 栗国花

①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改立项课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以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学教育专业为例”(课题编号:JXJG-19-47-6)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光华(1971—),男,汉族,江西余江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

杨婷婷(1990—),女,汉族,江西上饶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

王金明(1988—),男,汉族,江西万年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调研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