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大叶性肺炎早期血清炎症因子诊断的价值分析

2023-11-23 03:14徐秋萍江松青凌开煌许成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20期
关键词:大叶性肺炎血常规

徐秋萍 江松青 凌开煌 许成钢

大叶性肺炎属于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气促、胸痛、腹痛等,主要因全身炎症反应引起,存在治疗时间长、费用多、并发症多等相关问题,部分患儿早期仅表现为反复发热,不易退热伴咳嗽,或者咳嗽不明显,肺部无相关啰音等,与普通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不易鉴别,导致延误治疗,治疗困难、并发症增加等,甚至由于反复就医无好转,从而引发患儿家属焦虑情绪及对医生的不满。NLR、LMR、PLR 等是近年比较热门的炎症因子指标,已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产科的研究中[1-3],且在儿童过敏性紫癜、支气管哮喘、肾病、脑炎中也有相关研究报道[4-7]。本研究旨在探讨NLR、CRP 检测对儿童大叶性肺炎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7 月~2023 年7 月至本院儿科住院的大叶性肺炎早期患儿156 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住院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73 例作为对照组,年龄1~12 岁。其中观察组细菌感染64 例,非细菌感染92 例;对照组细菌感染64 例,非细菌感染109 例。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大叶性肺炎及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标准:①大叶性肺炎属于疾病早期;②临床表现为伴或不伴咳嗽、畏冷、咳黄痰、发热;③肺部实变体征或(和)湿性啰音;④胸部CT 检查可见肺段或肺叶实变阴影;⑤血常规检查:WBC>10×109/L或<4.0×109/L;⑥年龄1~12 岁且病程1~14 d。排除标准:①既往有肺结核、肺血栓栓塞症、肺不张、支气管哮喘或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病史者;②近2 个月内存在发热、关节疼痛等感染症状者;③其他恶性肿瘤者;④既往有免疫系统疾病病史者;既往有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或干扰素治疗史者;⑤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者;⑥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依据参照《中国0 至5 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8]及《WBC、SAA、CRP 联合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9]。

1.3 方法 于患儿发热期(病程5 d 内)在无菌条件下经静脉穿刺获取外周血标本,不便静脉采血的患儿以末梢采血的方式收集静脉血(经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收集的数据没有差异),所有标本在2 h 内完成检测。采用ADVIA2120i 血液分析仪进行分析,所有试剂均为原厂配套。记录WBC、NEU、LYM、MONO、PLT,计算NLR、LMR、PLR。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患儿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及血常规(WBC、NEU、NEU 百分比、LYM、LYM 百分比、MONO、PLT、RBC、Hb、CRP、NLR、LMR、PLR)检查结果。将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运用Logistic 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并通过绘制ROC 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价NLR、CRP 检测对大叶性肺炎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将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运用Logistic 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并通过绘制ROC 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价NLR、CRP 检测对大叶性肺炎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细菌感染患儿一般资料及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 两组细菌感染患儿的性别、WBC、MONO、PLT、RBC、Hb、LMR、PL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菌感染患儿的年龄、NEU、NEU 百分比、CRP、NLR 高于对照组,LYM、LYM 百分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细菌感染患儿一般资料及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n,M(P25,P75),]

表1 两组细菌感染患儿一般资料及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n,M(P25,P75),]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非细菌感染患儿一般资料及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 两组非细菌感染患儿性别、WBC、MONO、PLT、RBC、Hb、LM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非细菌感染患儿的年龄、NEU、NEU 百分比、PLR、NLR 高于对照组,LYM、LYM 百分比、CRP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非细菌感染患儿一般资料及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n,M(P25,P75),]

表2 两组非细菌感染患儿一般资料及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n,M(P25,P75),]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大叶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 是细菌感染、非细菌感染大叶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OR=1.032、1.018,P<0.05)。见表3,表4。

表3 非细菌感染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表4 细菌感染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2.4 ROC 曲线分析 细菌感染患儿中CRP 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2,敏感度为68.75%,特异度为60.94%;非细菌感染患儿中CRP 的ROC 曲线下面积为0.602,敏感度为67.03%,特异度为51.38%。见表5,表6,图1,图2。

图1 细菌感染患儿CRP 的ROC 曲线

图2 非细菌感染患儿CRP 的ROC 曲线

表5 细菌感染大叶性肺炎ROC 相关参数分析

表6 非细菌感染大叶性肺炎ROC 相关参数分析

3 讨论

近年来有关于儿童大叶性肺炎与NLR、LMR 等炎症因子指标的联系成为了研究热点,很多都是针对支原体肺炎方面的研究[10],这也与支原体感染日益增多有关[11,12]。针对中性淋巴细胞比值在儿童肺炎方面的研究也广泛,包括重症肺炎、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等方面[13,14],鉴于基层医院实际工作情况,病原学检出率较低,本研究将大叶性肺炎简单分为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再分别与普通支气管肺炎组进行比较,在临床当中可行性高,更有利于基层医院医师借鉴,且选择在发病早期(病程5 d 内),更有利用早期筛选出大叶性肺炎,有利于后续的治疗,赢得家属的信任,减少医疗矛盾。

在发病早期的大叶性肺炎与支气管肺炎组间比较中发现,两组年龄、NEU 百分比、LYM 百分比、CRP、NLR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叶性肺炎的平均发病年龄高于支气管肺炎。与冯孝强等[15]研究相符,其考虑与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机体的免疫功能逐渐成熟,能使病变局限于一个肺叶或一个肺段而不致扩散,从而出现局限性病灶有关。大叶性肺炎发病早期的NEU 百分比、LYM 百分比、CRP 与支气管肺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邰文静[16]的支原体肺炎与支气管肺炎的研究不一致,但却与吉祥灵等[17]的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支气管肺炎与大叶性肺炎的研究结果部分一致,分析原因可能一方面与研究的病例有所差异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本研究的血液检测时间较早有关,受药物影响更少,更有利于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的实际情况。CRP 属于非特异性炎症指标,反应灵敏,如同赵丹[18]的研究结果一样,CRP 与中性粒细胞比值呈正相关,这也是两者同时检测出有明显差异的原因;NLR 是目前公认的能快速反映患儿免疫炎症状态的指标,常作为危重患儿全身炎症反应和多种疾病的预后指标,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19-21],NLR 能够更好地反映机体不同的炎症状态,且具有易获得、检测快速、灵敏度高、价格低廉、无侵袭性等优点,已成为公认的全身炎性反应的良好指标之一。大叶性肺炎与支气管肺炎的NLR 存在显著差异,正说明了大叶性肺炎的炎症反应广泛重于普通支气管肺炎患儿。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CRP 是大叶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根据冯孝强等[15]研究结果显示的大叶性肺炎的病原体按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肺炎支原体、病毒、细菌,而支气管肺炎依次为病毒、肺炎支原体、细菌[22-24]。CRP 为非特异性炎症指标,本研究结果更好说明了大叶性肺炎的炎症反应普遍大于支气管肺炎。

本研究所存在的缺陷:因筛选的是大叶性肺炎早期的病例,病例数有所限制,如果能够大样本进行研究会更有价值;另外因病原学检出率太低,这与检测时间较早、没有重复进行病原学检测均有关,无法按病原学进行分类比较,这也是一大遗憾。

综上所述,NLR、CRP 在儿童大叶性肺炎的早期较支气管肺炎具有明显差异性,作为与支气管肺炎的鉴别诊断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因此,外周血NLR、CRP 检测在儿童大叶性肺炎早期诊断及与支气管肺炎鉴别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大叶性肺炎血常规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大叶胡枝子根皮抗炎镇痛活性部位及其机制
大叶落地生根及其盆栽技术
大叶女贞锈壁虱药物防治试验
浅谈家畜大叶性肺炎的诊治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