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对子痫前期患者血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3-11-23 03:14李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20期
关键词:硫酸镁子痫尿蛋白

李玲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以全身小血管痉挛、血压升高为病理基础,于妊娠20周至产后12周均可发病。妊娠期高血压占妊娠的6%~10%,其定义为SBP>140 mm Hg和(或)DBP>90 mm Hg,分为轻度 [SBP 140~149 mm Hg 和(或)DBP 90~99 mm Hg]、中度 [SBP 150~159 mm Hg和(或)DBP 100~109 mm Hg]和重度 [SBP≥160 mm Hg和(或)DBP≥110 mm Hg][1]。妊娠期高血压是全世界孕产妇和围生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估计,全球2%~8%的妊娠会出现子痫前期并发症[2,3]。作为妊娠期高血压严重阶段,子痫前期患者以水肿、蛋白尿、高血压为典型症状,若病情持续进展,可引发抽搐、意识障碍、视力下降、多脏器功能损害等不良后果[4]。目前认为,子痫前期的发生,与子宫螺旋小动脉重铸不足、炎症免疫过度激活、胎盘血管结构异常等因素有关。对于患者来说,子痫前期可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全身小动脉痉挛,会对机体各组织造成损伤,从而引发不良预后;对于胎儿来说,受胎盘血管痉挛、血供减少等因素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直接受限,容易引发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等现象[5]。针对子痫前期患者,在早发现、早诊断的基础上,还应合理选用治疗药物,以此保障母婴安全,改善临床预后。硫酸镁可起到改善微循环、减轻小血管痉挛、降低血压的作用,常用于子痫前期治疗,但过量使用该药,容易引发镁中毒,且部分患者疗效欠佳[6]。硝苯地平为钙通道阻滞剂,可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对血管起到扩张作用,降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 年1 月~2022 年9 月本院收治的72 例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 例。纳入标准:①符合子痫前期诊断;②年龄20~40 岁;③尿蛋白检验阳性;④单胎头位妊娠;⑤无其他妊娠并发症。排除标准:①伴有慢性肾炎;②重要脏器功能不全;③原发性高血压;④对治疗药物过敏;⑤存在血液传染性疾病;⑥合并语言、听力、视力障碍或精神疾病;⑦治疗前出现早产、阴道出血、胎膜早破等异常表现。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方法 予以两组基础治疗,指导患者卧床休息,进行常规吸氧,有指征使用利尿、解痉、镇静药物,强化病情观察力度。

对照组:应用硫酸镁注射液治疗,5%葡萄糖溶液100 ml+5 g 硫酸镁,静脉滴注给药,时间 30 min 内滴完;5%葡萄糖溶液500 ml+15 g 硫酸镁,缓慢静脉泵注,速度为1~2 g/h,硫酸镁24 h 内总用量不超过25 g,连续治疗7 d,治疗期间应做好血清镁监测。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硝苯地平片(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1315,规格:10 mg×100 片)治疗,3 次/d,初始剂量10 mg/次,依据患者血压水平调节药量,最大剂量为120 mg/d,连续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妊娠终止、胎盘早剥、胎儿窘迫、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以及治疗前后血压(SBP、DBP)水平、24 h 尿蛋白定量、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RI、S/D)水平。

患者血压水平选用经计量审核的电子血压计测量,使用大小适宜的袖带,分别测量患者左臂、右臂SBP、DBP,各测量3 次,取平均值。24 h 尿蛋白定量检验:依据标准流程采集尿液,以≥150 mg/24 h 为阳性标准。血流动力学指标:依据标准流程,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对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进行测定,工具选用血细胞分析仪;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S/D、RI 水平。疗效判定标准:显效:24 h 尿蛋白定量阴性,血压水平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有效:24 h 尿蛋白定量阴性,SBP 下降≥20 mm Hg、DBP 下降≥10 mm Hg,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的80.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24 h 尿蛋白定量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SBP、DBP、24 h 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BP(126.45±4.31)mm Hg、DBP(84.33±3.76)mm Hg、24 h 尿蛋白定量(0.13±0.02)g/24 h 均低于对照组的(132.92±4.70)mm Hg、(89.25±3.04)mm Hg、(0.17±0.03)g/24 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24 h 尿蛋白定量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24 h 尿蛋白定量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RI、S/D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粘度(1.52±0.19)mPa·s、红细胞比容(34.06±3.02)%、RI(0.28±0.07)、S/D(1.65±0.22) 均 低于对照组的(1.87±0.22)mPa·s、(39.65±3.11)%、(0.41±0.08)、(2.13±0.2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4 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作为产科重点防治疾病之一,子痫前期病情相对严重,一般于妊娠20 周后发病[7],随着产检的普及,当前子痫前期检出率较高,大多能够在早期发现[8],患者以水肿、蛋白尿、血压增高为典型症状及体征,病理表现为全身小动脉痉挛,该病对于患者机体重要脏器功能、胎儿健康均具有不良影响,可引发昏迷、抽搐、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还可能引发胎儿宫内缺氧、胎盘血流灌注不足等表现[9]。病理研究证实[10],子痫前期发生后,患者全身小动脉痉挛,导致血管阻力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通透性升高、动脉管腔狭窄,会使得器官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发靶器官损伤,最终引发肾功能衰竭、肺水肿、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母体并发症的发生,对胎儿健康危害严重,可引发胎盘早剥、胎盘绒毛退行性变等不良后果,直接危及母婴安全。目前,临床针对子痫前期患者,多选择药物治疗,以实现改善小血管痉挛、稳定降低血压的目标。在药物选择方面,应对药物药理作用、药物类型、安全性等做出综合分析,科学、合理地选用药物,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从而快速改善患者机体不适,减少母婴不良事件,确保良好分娩结局[11-13]。在子痫前期治疗中,硫酸镁属于基础用药,利用镁离子在体内发挥作用,阻断神经、肌肉传导,有效实现血管扩张,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松弛外周血管,解除骨骼肌痉挛状态,同时,在利尿、改善肾功能、增加子宫血流量等方面,硫酸镁也能起到显著效果。经大量临床实践证实,单纯应用硫酸镁治疗子痫前期,缓解患者自觉症状、降低血压水平的效果欠佳,过量用药容易引发中毒反应,若用药剂量过于保守,则很难起到治疗效果[14,15]。硝苯地平可在不影响血浆钙离子浓度的前提下,选择性抑制跨膜转运的钙离子,抑制钙离子通道,从而改善血管痉挛症状,增加冠脉血流量,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尿蛋白水平,适用于各类高血压疾病治疗,在子痫前期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16]。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的80.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BP(126.45±4.31)mm Hg、DBP(84.33±3.76)mm Hg、24 h 尿蛋白定量(0.13±0.02)g/24 h 均低于对照组的(132.92±4.70)mm Hg、(89.25±3.04)mm Hg、(0.17±0.03)g/24 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粘度(1.52±0.19)mPa·s、红细胞比容(34.06±3.02)%、RI(0.28±0.07)、S/D(1.65±0.22) 均低于对照组的(1.87±0.22)mPa·s、(39.65±3.11)%、(0.41±0.08)、(2.13±0.2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分析原因如下:作为子痫前期治疗一线用药,硫酸镁可抑制子痫发生,可对乙酰胆碱的释放及运动神经末梢产生抑制,阻断神经肌肉间细胞传递,松弛血管平滑肌,解除平滑肌、骨骼肌痉挛状态,达到降低血压、扩张血管的作用。同时,通过阻断谷氨酸通道,促进前列环素形成,可抑制钙离子内流,抑制内皮素合成,减轻血管内皮损伤及血管痉挛程度。有研究证实[17],硫酸镁与子宫平滑肌细胞表面β2受体结合,可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干扰镁离子对肌细胞去极化影响,促使血管扩张,改善胎盘及组织器官血流灌注,足量的硫酸镁能够有效预防抽搐发生,改善脑组织供氧供血,将血压维持在正常状态。但在临床实践中,对硫酸镁使用剂量把握较为严格,超剂量用药易引发中毒反应,甚至导致心脏停搏,这就使得硫酸镁用药受限,使用剂量较为谨慎,单独用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作为常用降压药物,硝苯地平具有降低血压、扩张血管、抑制动脉痉挛等药理作用,其属于钙离子通道阻断剂,为二氢吡啶类药物,通过抑制钙离子通道,阻断细胞器内钙内流及钙释放,可降低全身血管、子宫平滑肌、心肌细胞兴奋性,抑制子宫平滑肌的兴奋-收缩耦联,从而松弛子宫平滑肌、扩张血管、改善子宫及胎盘血供、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18]。同时,该药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肾素系统,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抑制血小板活化,提升机体自由基清除率,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最大限度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对机体、胎儿的影响,在预防先兆流产、预防抽搐等方面优势显著。此外,该药不良反应少、药效作用持久。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在预防弥漫性凝血方面作用显著,可反映机体是否处于高凝状态;胎盘RI、S/D 可直接反映胎盘血供情况;在子痫前期治疗中,24 h 尿蛋白定量可反映肾功能损伤情况,是重要的监测指标[19]。本研究证实,硝苯地平、硫酸镁联合应用能够发挥血管内皮保护作用,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有效改善全身血管痉挛,提高血压控制效果,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高血压所致的病理损伤,缓解胎盘及组织器官灌注水平,降低胎儿宫内缺氧发生率,从而改善妊娠结局。有研究指出[20],予以子痫前期患者硝苯地平、硫酸镁联合治疗,总体有效率可达97.50%,高于单一用药患者的85.00%,且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因子指标等改善更明显,与本研究结果相似。但在临床实践中,应注意监测药物不良反应,警惕低血压、心悸、咳嗽、潮红、恶心呕吐等常见不良反应,严密监测患者血清镁水平、血压水平等,及时对药物用量进行调整[21]。

综上所述,予以子痫前期患者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效果显著,在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胎盘血供情况、提高血压控制效果、降低尿蛋白含量、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等方面作用积极,可提高子痫前期整体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硫酸镁子痫尿蛋白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
尿蛋白(+),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怀孕了发生子痫前期的9大元凶!
12例产前子痫患者的急诊救护
孕中期母血PAPPA与PIGF在预测子痫前期发生的作用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HSP70、NF-κB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