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可防可治

2023-11-27 08:54胡燕燕
健康之家 2023年20期
关键词:脑部脑组织缺血性

胡燕燕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可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其中,缺血性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导致的脑组织损伤;出血性卒中则是由于脑部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如外伤、出血等导致的脑组织损伤。数据显示,急性缺血性卒中约占所有缺血性卒中患者的80%。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脂异常、吸烟、酗酒和精神因素等。

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收缩压每降低10 mmHg,脑卒中发生风险下降12%。

研究表明,心脏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出4倍,且如果不控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则是正常人的10倍。

吸烟酗酒与脑卒中有密切关系。酒精不但可以直接刺激血管壁,使血管失去弹性,还能刺激肝脏,促进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合成,导致动脉硬化进一步发展。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吸烟会使脑卒中发病风险增加2~3倍,而戒烟可以降低25%的发病风险。

精神紧张和压力过大也与脑卒中有一定关系,主要原因是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从而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如果不能加以控制,就可能引发脑卒中。

及时就诊早预防

要有效预防脑卒中,关键是控制好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注意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血脂;存在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应戒烟限酒;年龄大于45岁的男性和絕经后的女性,每年进行一次疾病筛查;有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人群,应及早进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筛查。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膳食,做到食物多样化,均衡营养;坚持进行体育锻炼,保持健康体重;避免高脂饮食,限制食盐摄入量;保持心理平衡,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

对于年龄大于65岁或有高危因素的人群,要了解脑卒中的发病先兆。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结束语

目前,我国对脑卒中的防控水平仍有待提高,因此要在全社会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做好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的工作;加强疾病知识的普及宣传,提高公众对脑卒中危害的认识;建立规范的早期筛查与早期诊断体系,推广脑卒中早期预防和治疗手段;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在疾病防治方面的作用;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和家庭医生队伍的投入力度,从而有效控制居民健康风险因素。

猜你喜欢
脑部脑组织缺血性
儿童做脑部CT会影响智力吗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俄国现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大脑保存完好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压抑食欲使人笨
DNA双加氧酶TET2在老年痴呆动物模型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氧化应激中神经元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