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社区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3-11-27 00:04晁小海
健康之家 2023年20期
关键词:血压血糖高血压

晁小海

摘要: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社区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我社区医院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60例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参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实验组予以移动APP式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接受干预前后的血糖、血压水平、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身心健康、活动能力、情感表达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移动APP式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提高对社区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使患者血压、血糖保持良好的状态,缓解其负性情绪,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高血压;糖尿病;移动APP式健康教育;社区;血糖;血压

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居民生活品质逐年得到提高。由于人们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的巨大改变,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居高不下。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因长期处于高血糖、高血压状态,机体器官、组织长期遭受损害,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1]。同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容易诱发心脑血管并发症,导致病情进展,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对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供必要的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心理疏导等健康教育非常重要[2]。本研究旨在分析移动APP式健康教育在社区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我社区医院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60例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参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63.42±3.21)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6.41±0.23)年。实验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8~79岁,平均年龄(63.63±3.35)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6.42±0.3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满足高血压及糖尿病诊断标准;临床社区基础资料储存完整,无任何缺项;语言交流、认知能力无任何障碍,均能积极配合社区慢病管理。排除标准:意识障碍较为严重,且难以配合管理;难以坚持完成研究,中途选择放弃;罹患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和重要脏器严重损害。

1.2 方法

1.2.1 参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模式

主要包括门诊药物控制血压及血糖、用药指导、病情观察及监测、解答困惑等健康教育服务。

1.2.2 实验组予以移动APP式健康教育模式

(1)组建多学科联合的健康教育小组:小组成员包括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医护工作者和康复师,对患者的病情状况、文化水平、关于疾病认知程度等进行客观分析,依照评价结果为患者建立完善、可行的移动式APP健康教育指导方案。

(2)制定个性化的移动式APP健康教育方案:利用移动APP线上平台,组织患者参与线上社区高血压及糖尿病知识讲座活动,线上讲座内容为高血压与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干预要点、合理饮食运动方式和相关并发症的危害等,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进行健康宣教。

(3)用药宣教:全科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相应用药方案,嘱患者遵医嘱定时服用药物,针对共性问题开展讲座等宣教指导用药。同时,对每位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用药指导。

(4)饮食宣教:全科医生及营养师借助不同的食物模型,为患者耐心講授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热量等的构成,要求其遵循营养丰富、低脂、低盐的饮食原则,利用移动式APP线上平台,嘱高血压患者注重每日食盐量的控制,每日不能超出5 g,少食用辛辣、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针对糖尿病患者,利用移动式APP定期推送功能,向患者讲解饮食治疗处方。社区医务工作者依照患者的生活习惯、病情严重程度,配合药物治疗安排好每日饮食总热量与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构成比例后,将热量换算成食品,制定科学食谱。

(5)心理宣教:心理咨询师借助移动式APP通过线上一对一私密谈话、共性问题讲座等宣教形式,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嘱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理解与关爱,为患者展开心理疏导,使其保持愉悦的心态。

(6)运动康复宣教:全科医生及康复师评估患者身体状况、病情特点,向其推荐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太极拳、游泳等运动。康复师采用模拟训练、实操指导等方式,对患者进行移动式APP运动、康复宣教。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分别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焦虑、抑郁心态,每个量表20个条目,0~<50分表示不存在焦虑与抑郁情绪;50~59分表示存在轻微焦虑、抑郁情绪;60~69分表示焦虑、抑郁情绪较重;≥70分表示焦虑、抑郁情绪非常严重。(2)比较两组血压、血糖水平:通过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糖指标包括指尖血空腹血糖、指尖血餐后2 h血糖。(3)比较两组生活质量:使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总分0~100分,评分结果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干预后,实验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血压、血糖水平比较

干预后,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后,实验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身心健康、活动能力、情感表达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现阶段,临床常通过药物治疗实现对高血压、高血糖患者血压、血糖的控制。然而,仅通过药物治疗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且患者容易出现一系列相关并发症,损害其生理、心理健康。血压、血糖不仅与疾病相关,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高血压、高血糖患者实施移动式APP健康宣教,可以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继而有效提高其诊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并实现对血压、血糖的合理控制[3]。常规门诊诊疗干预模式中,患者处于被动地位,仅依赖医护人员进行诊疗,导致患者高血压、糖尿病病情控制的持久性、依从性不足。同时,部分医务工作者缺乏对健康教育的重视性,导致健康教育工作流于表面形式,未能真正改善社区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方便快捷的移动式APP健康教育成为社区高血压及糖尿病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4]。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身心健康、活动能力、情感表达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由此可见,对社区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予以移动式APP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压与血糖水平,缓解其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社区医务工作者通过对社区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进行移动式APP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意识到慢性病及其并发症的危害,提高自身对疾病的重视意识,定时用药、科学用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的用药习惯,健康的心理环境,以及面对疾病的抗压能力。同时,社区医务工作者依照患者的生活习惯、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配合度,为其制定饮食、运动等健康生活方案。随着患者年龄、体质量、身体素质的不断增加,其体内的糖代谢营养水平下降,医护工作者应指导患者重视血压与血糖的监测,并依照检测结果进行适当的饮食、运动调整,使血糖与血糖保持稳定。此外,由于高血壓及糖尿病终身性伴随患者,随着病情的持续发展,患者容易产生恐惧、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医务工作者在移动式APP线上平台对患者展开心理宣教及指导,可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5]。

综上所述,移动APP式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提高对社区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使患者血压、血糖保持良好的状态,缓解其负性情绪,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程卓,陈婷.信息-知识-信念-行为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2,31(14):2653-2656.

[2] 陈莉.社区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东方药膳,2021(6):214.

[3] 邵华.社区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慢性病学杂志,2021(2):282-284,287.

[4] 李婷.赋能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健康知识水平的影响探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30):50-52.

[5] 周绪维.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保健文汇,2021,22(19):219-220.

猜你喜欢
血压血糖高血压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全国高血压日
稳住血压过好冬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