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的归来

2023-11-27 08:54张玉玲
青年文学家 2023年30期
关键词:粉条味蕾红薯

张玉玲

我的学名叫红薯,我出身于根茎类家族。我的适应能力很强,在阳光充足、水清土肥的地方可以生长,在干旱少雨、地贫沙大的地方也能结果。我有绿莹莹的叶子护身,并且也可以食用。在困难年代,饥饿让人们对我的叶子进行细心的呵护。叶子是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尽职尽责地守候着果实的。硕大的红薯,是对劳动人民最慷慨的馈赠,让大家尽情体会幸福的感觉。

收获我以后,只需要煮熟,配上一块咸菜,就是一天体力的保证,细腻甘甜的味道在唇齿间就使人们获得了饱腹与满足。同时,我也可以作为饲料让猪长到四百斤,给予人们对过年无限的盼望。所以,我无须特殊烹饪就是重要的主食,成为那个困苦年代人们的最佳陪伴,也成为那个年代人们的有力支撑。

我本身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蛋白质、氨基酸,以及糖分,曾是人们果腹的重要资源,也曾被一堆一堆地丢进猪食槽。因为那几年人们都去吃大鱼大肉的美味佳肴了,我就像某个股票一样从高点稀里哗啦地崩了盘,落在了猪食槽里。在今天这个看脸的时代,我的颜值并没有改变,但我又被人们热情地拿回家中,洗干净;叶子拌上面粉、精盐及各种调料,做成蒸菜、菜团子,以及其他的小点心。我的果实可以切片过油,可以蒸熟捣泥炸丸子,也可以加工成面粉烙饼、蒸窝头,甚至把窝头切片炒了吃,总之,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人们在吃的问题上愿意付出智慧时间和劳动。现在,普通家庭和星级酒店里,都不乏我朴实无华的身影。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人们的味蕾逐渐变得任性,红薯的制作方法没有商业秘密,就如任性的味蕾一样,全凭想象任意处理,只要是你喜欢的味道,就可以瞬间让人放下矜持而一饱非山珍非海味的布衣口福。所以,美味的诞生,来源于人聪明的大脑,而美味的食物也可以迅速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人的聪明才智还让我衍生出其他的产物:粉芡与粉条,前者可以做汤,滑爽可口,齿留余香,后者可以搭配很多食材使之成为经典,如猪肉炖粉条。猪吃掉果实和叶子长出膘来,最后二者又在一口锅里相遇,不能不说是前世修来的缘分。那种来自于粉条的筋道和猪肉的浓香,让人的味蕾和胃肠都得到了相当的满足,如涮火锅、地道的河南烩面等,粉条都是其中的标配。总之,粉条与人的身份地位、财富统统无关,但它参与的美味总能让人们的舌尖欲罢不能。

刚收获的我组织紧实,淀粉含量高,熟吃口感最好。但为了延长我的保存期,从而满足人们四季的餐桌需要,当然也为了改变我的口感,聪明的人们除了切片晒干,还想到了用窖藏的方法。人们将我放在黑暗的无氧环境里,使我体内所含的糖分慢慢析出,紧实的组织也变得松脆,生吃更加可口。这时候,只有受了表扬的孩子才能得到一块儿。但我不会总待在黑暗的地窖里,就像风浪永远挡不住勇士的脚步一样,我会回到阳光明媚的大地,尽情地在人们的餐桌上展示着我独有的魅力。

人们正如《增广贤文》中所说的那样:“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但我还是我,可以降血脂,生津止渴,护脾胃,宽肠道,清理肠道垃圾,防止消化道肿瘤,是长寿食物之首。这些都没有变,改变的是经濟,经济会使人对物质的要求不一样,“蹉跎不蹉跎,记忆在纠葛”。经济稳定小康社会的今天,大家都在反思:什么才是好的,什么才是对的?结论是:绿色的,天然的,无公害的。所以,我这个其他食物不具备的养生作用,使得我的身价当之无愧地再次上升。于是,人们又开始崇尚、喜欢我了;但这与以前的喜欢意义不同,一个是饱腹的全粮,一个是有利于健康养生。人们对我态度的转变,就是现代文明进化史的缩影。我很庆幸我对人类的贡献。有句话这么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天,我要扬眉吐气地高呼:“我红薯和红薯叶子的春天又回来了!”

猜你喜欢
粉条味蕾红薯
秋季怎样种植红薯
味蕾大作战
蒸红薯,学一招
退化的“味蕾”
猪肉炖粉条
坚强的红薯
味蕾贵州
天阳6FT自动蒸熟粉条机
看、闻、折挑出好粉条
看闻折挑出好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