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元语文要素的作业设计

2023-12-06 09:02王霞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3年11期
关键词:要素想象课文

王霞

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作业设计成为当下教师研讨的热点话题。“双减”主要是指减轻学生的校内作业负担和课外培训负担。要在减少作业数量的同时提高学习质量,就得在作业设计上下功夫。教材以单元为编排体系,教师可以聚焦单元语文要素,从单元视角出发,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后自主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作业。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以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谈谈聚焦单元语文要素的作业设计策略。

一、整体规划,确定作业设计思路

单元是教材语文要素编排的最小单位,聚焦单元的作业设计需要根据语文要素进行统整规划,依托课后习题,明确作业设计方向,通过分析、归纳、整合单元知识,确定设计链条,搭建框架等,为作业的设计提供有力支撑。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自然之美”为人文主题,展现了不同地方的美景,单元语文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单元教学有两个核心目标:(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调动多种感官想象画面之美;(2)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去描写。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也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但是在语言理解、思维深度等方面还存在不足,该单元着重就想象方面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从画面、声音、味道等多个方面展开想象,加深阅读体验。课文中有许多助读提示,如《观潮》和《走月亮》两篇课文中分别出现了泡泡语:“读这段话,我仿佛看到了潮水来时的样子,听到了潮水奔腾的声音。”“读到这里,我仿佛闻到了水果的香味。”这就提示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同时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展开想象,如同身临其境,学生会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两篇精读课文的课后习题和两篇略读课文的阅读提示也是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展开,从拓宽想象的画面到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再到结合实际描述自己的感受,逐步体现想象能力的层级要求。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作业设计应重点指向边读边想象,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和想象能力。作业梯度应聚焦关键词和生活情境,循着写句—写段—写诗—赏析的层级链体现出来。作业框架的搭建应呈现从基础知识到综合运用的态势。

在“双减”政策的指引下,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作业,要以语文要素为切入点展开分析,注重课文内容的衔接,对作业进行统整规划,从知识的巩固、技能的训练、综合能力的培养等多方面构建语言知识体系,作业也应该由易到难。

二、创设情境,布置课前预习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大多喜欢以情境为依托的作业,更愿意参加生活实践和探索性学习,教师要在课前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预习,进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教材中有些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如傍晚华灯初上时与家人一起外出散步,这就和《走月亮》中的情景颇为相似,但是学生散步的时候可能只是和父母随意走走,没有留下什么深刻印象。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有月亮的晚上和父母出去走一走,看看路上有哪些风景,带给自己怎样的感受。学生大多没有观潮、观看江边夕阳美景、观察花牛生活的场景和海上看繁星的体验,教師可以让学生上网搜索钱塘江大潮的视频,寻找江面夕阳、花牛与草地、大海与繁星的图片,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进行初步感受。教师可以再让学生通读单元课文,找找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有哪些,并结合语文园地“书写提示”栏目的要求创设“摘抄卡”这一情境,让学生模仿书上的范例,自由摘抄第一单元的美词佳句,书写书法作品。还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上网搜索描写自然之美的其他篇章,以及本单元课文作者的其他作品,从多方面预习,增加知识储备。

课前预习是学好整个单元的起点,预习作业可以以单元为整体进行布置,以情境为依托的预习作业新颖活泼、富有独创性,也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提高作业质量。

三、结合课例,布置口语交际作业

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聚焦于语文要素设计作业,除了必要的字词训练以外,还要设计“说”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完成口语交际作业,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主动学习。

如在教学《观潮》一课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口语交际作业:“请以导游的身份介绍钱塘江大潮。”通过合作探究,学生以时间为节点列提纲,通过时间轴对大潮的形成过程和壮观场面有了清晰的认识,介绍得有声有色。在教学《走月亮》时,让学生以小作者的身份介绍自己和妈妈走月亮时看到的情景和感受,提示学生用“我牵着阿妈的手来到……看到……想到……”的句式讲述对课文的初印象。在教学《花牛歌》一文后,教师可以以访谈的形式设计口语交际作业,如让学生以徐志摩的口吻自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创作过程以及蕴含的情感,进一步检验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掌握。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以课文为依托分步落实语文要素,创设口语交际这种感同身受的作业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自主学习平台,从多元角度引导学生与作者、文本进行对话,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

四、整体建构,设计课后进阶作业

基于层级意识的作业设计,既要设计多层次的基础性作业,又要体现单元重点作业目标,作业形式呈现多样化、趣味化,在进阶练习中将单元语文要素落实到位,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基础性作业设计源于教材,并融入更多素材,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

(1)早晨,浓雾似一件巨大的天衣lǒng zhào

(    )着大地。不一会儿,太阳出来了,雾气zhú jiàn(    )散去,大地又显露出了盎然的生机。

(2)小时候,妈妈常常qiān(    )着我的手来到小溪边,来到zhuāng jiɑ(    )地,来到pú tɑo(    )园……那里留下了我成长的足迹。

(3)夏夜的晚上,我仰望星空,就想起了巴金写的散文《      》,星星像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让人情不自禁陶醉了。

这三道题将本单元新学的字词句活学活用,组合成基础题,作业内容从知识再现升级成综合运用,赋予课后作业新的学习作业。

2.根据本单元的重点作业目标“能仿照课文中的相关段落,描写自己经历过的一个场景”,具体细化为四个方面的作业:

(1)选择某一篇课文中的一两个词语,写一写脑海中想到的画面。

(2)摘抄其他文章中读到的描写这些画面的语句。

(3)拍一张或寻找一张你认为美的风景照与同学分享。

(4)根据自己看到的美景写一段话与同学分享。

教师可以让学生至少选择两个作业完成,通常想象能力比较欠缺的学生会选择第(3)题,选择这道题的学生在介绍图片内容时就积累了写作素材,也会更容易完成第(4)题。想象能力强的学生可能选取“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词语描写自己想到的画面,并能够轻松地完成这四道题目。这样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的弹性化作业,在优化与创新中给学生带来了完成作业的乐趣。

3.拓展延伸。教材中的课文只是一个引子,目的是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为了进一步深化语文要素,教师可以选取课文中的关键词以及材料引导学生完成探究性作业。结合课文《观潮》、古诗《浪淘沙(其七)》、课外读物中的文言文《观潮》(节选),感受三种不同文体下的钱塘江大潮,最后梳理信息填写表1。

这样将教材与课后配套读物结合,通过通俗易懂的现代文、短小精悍的古诗、文字简练的文言文等不同文体找寻作业设计的链接价值。让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品读,感受异曲同工之妙,实现作业设计的育人功效。

教师要更加深入地研究,精心设计课前、课中、课后的各项作业,在过程中聚焦语文要素,统整单元内容,让作业设计从分散走向聚焦,从平铺走向阶梯,从共性走向个性。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小学)

责任编辑 唐 敏

猜你喜欢
要素想象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快乐的想象
背课文的小偷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