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开展

2023-12-07 07:17丁伟
知识文库 2023年22期
关键词:树人立德教学活动

丁伟

音乐教学是一门艺术科学,通过学习这门学科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演能力,还可以强化学生的艺术素养和道德品质,因此音乐教学在基础教育的地位逐渐被提升。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立德树人这一教学任务融入所有学科教学之中,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强化个人的综合素养,以此体现全员教育的价值。为此,文章以立德树人为背景,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开展价值、原则、策略进行阐述,并将具体的成效进行总结,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教学借鉴,让更多的教师加强对立德树人任务的落实,实现全员教育。

“立德”,这一词出自《左传》,具体来说就是指人在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树立远大的道德理想;而“树人”则出自《管子》,具体内涵就是指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久之计,而其中道德修养的培养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内容,更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自立德树人这一教学任务被教育部提出之后,各个教师将立德树人这一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融合,进而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强化公民意识,树立民族信仰和国家认同感,从而实现伟大中国梦。总之,音乐教学中融入立德树人这一教学任务,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应在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时注意将这一任务加以落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在立德树人背景下有效开展音乐教学呢?很多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如无法找到切入点、融合起来生硬等。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文章从多个方面对具体的实施措施进行了分析,并对教学成效加以总结,以期为更多的教师提供参考,并重视这一教学内容的开展,不断地优化教学活动,以此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让每一名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堂,并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受益。

1 基于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音乐教学的价值

1.1 利于音乐教学形式的创新

教学形式的开展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形式时务必要对教学形式进行探究,并在不断地思考和创新中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教学的乐趣,进而主动参与其中。而立德树人下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则完成了这一要求,教师为了将立德树人这一任务融入音乐教学之中,于是创新了多种教学形式,其中包括故事形式、表演形式、说唱形式等。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进而在音乐活动中充分地表达自己、展现自己,为日后自身的成长奠基。例如,在学习《丰收歌》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这一歌曲的学习中树立劳动意识,并培养坚持不懈、奋发向上的意志,于是就让学生模仿田野中丰收时的场景,并通过肢体上的模仿将打麦号子进行了演唱,从而在肢体语言和歌曲的融合中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再如,在学习《翅膀》这一课时,教师就让学生表演翅膀飞呀、飞呀去学习这首歌曲,从而在表演的形式下提升自身的音乐技能,激励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可见,立德树人下开展音乐教学利于音乐教学形式的创新,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1.2 利于音乐教学内容的丰富

教学内容的选择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而立德树人下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有利于学生转变对音乐的学习态度,能够意识到音乐教学与个人整体水平提升的关系,从而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去,最终提升个人的综合水平。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学习《七子之歌》时,教师就可以将歌曲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以及类似的歌曲等进行介绍,让学生对这类歌曲有所认识,并且在歌唱的过程中能够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的那份情感进行融入,增加歌曲的共鸣。再如,为了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品德,教师在讲述《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曲时就给学生播放了《妈妈再爱我一次》这一电影的片段,让学生感受父母对儿女的爱,并且树立孝敬父母的意识。然后,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诗朗诵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以此强化传统美德的传递。再如,为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意识,教师在讲述相关歌曲的同时还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和纪录片,让学生对当下地球的现状以及环境问题有所认识,并且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哪些行为是利于环境的保护,哪些行为是对环境有害的,最后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纠正自己的行为,并通过个人的努力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总之,立德树人下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丰富了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实质性的帮助。

1.3 利于音乐课课后作业的改善

自“双减”政策提出之后,教师开始对课后作业进行优化,并坚持减负提质的原则对作业量和内容进行调整,而立德树人在音乐教学中得以渗透之后,教师也对作业的内容进行了改善,目的是让学生在少量的作业中不仅巩固课堂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进而让学生体会作业的设计目的,为日后的应用铺路。例如,在学习完“丝绸之路”这一课后,笔者给学生设计了以下作业:搜集我国关于丝绸之路的历史以及发展现状,同时能够将自己对这一事件的感悟进行表达,并录制成视频进行分享。这节课的作业不仅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了巩固,同时还强化了个人的综合水平,让学生搜集关于丝绸之路的国家目标和政策,能够从时事政治中丰富社会经验,以此体现音乐作业的综合性和多元化。再如,在學习完“故乡”这一课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以下作业:搜集关于乡愁和思乡情怀的歌曲,并加以模仿进行演唱,总结这些歌曲的异同,同时思考自己家乡中的特色并能够在音乐的熏陶下培养自己的家国情怀。可见,立德树人下设计的课后作业不仅多元化且还有教育意义,体现了作业形式新颖性和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和主动性。

1.4 利于音乐教学评价的优化

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在开展教学评价活动时,教师首先要明确多次评价的目的和评价对象,以解决评价的方向性问题;明确每次评价的内容,评价的具体目标;明确为评价而准备的条件;对评价资料进行客观、科学的判断。而立德树人在音乐教学中开展之后,教师不仅对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进行了改进,同时还对评价标准进行了调整,保证学生能够在教学评价的指导下不断地提升个人的综合水平。例如,在学习完“风笛”这一课后,笔者不仅对以下内容进行了评价:学生通过欣赏“爱尔兰风笛”等作品,是否能够感受西洋管弦乐队中弦乐、木管乐和钢管乐、打击乐家族中主要乐器的音色及表现特点,并能用听力辨别主要的音色,让学生从音乐中领略欧洲各地的人文风情,建立多元的文化观。是否能够感受与表现弱起乐句的韵律,掌握八三拍的强弱规律,感受歌曲的感情;还有对学生的文化意识进行了评价:是否能够对比中西文化音乐风格的不同。最后还让学生们以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将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深化,在查漏补缺中提升自己。总之,立德树人下开展音乐教学利于教学评价的优化,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2 基于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音乐教学的原则

2.1 主体性原则

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将以生为本的理念加以落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所以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分析,并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发挥个人的潜能探究音符、音律和音调,进而展现自己的才能和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促使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思考课堂教学重点,并主动分析和总结课堂知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最后,还可以在教学评价中让学生参与评价,让学生既是被评价者,也是评价者,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同桌进行评价,从同桌的问题中反思自己的问题,进而加以总结和改进。总之,主体性原则是立德树人下小学音乐教学要遵守的原则,也是以生为本理念落实的基础,所以教师们要格外关注和重视,进而让学生能够获得自我提升。

2.2 发展性原则

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除了要遵守主体性原则之外,还要注重发展性原则,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立德树人的教学氛围中获得发展,进而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水平。发展性原则要体现在教学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上,让学生能够感受音乐教学的用途和意义,并不断地总结教学重点,在层层递进中建构音乐知识框架。发展性原则是建立在主体性原则的基础上,是教学过程中必备的原则之一,所以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务必将这一原则进行落实,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立德树人音乐教学活动开展的不同,并在不断的思考和分析中发现自己的问题,进而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提升自己,改善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最后在成长中实现发展,为日后的实践打好基础。

2.3 分层性原则

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可知,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格外注重学生之间的不同,并能够坚持分层性原则对教学目标、形式、内容进行设计,同时能够在教学评价中将分层性原则加以实践,既保护了所有学生的自尊心,又体现了音乐教学的公平性,促使所有的学生都获得成长与提升。所以,分层性原则的实施是小学音乐教学中必须遵守的原则,也是指明学生学习方向的关键,教师应加以遵守,并将其价值得以呈现,最终保证所有的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获得成长,体现音乐教学的公平性。

3 基于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

3.1 讲述民族音乐,树立民族精神

很多学生在学习音乐时会发现教材中有不少民族音乐,而这部分内容的讲述不仅让学生对民族风情有所了解,还让学生认识到少数民族对音乐的炽热以及在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以此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信仰,为日后的成长奠基。所以,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注意讲述民族音乐,并且能够将民族音乐的历史和发展进行阐述,强化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在学唱和表演中树立民族情感,进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例如,在学习《花儿与少年》这一课时,笔者首先给学生讲述了这首青海歌曲的内容,让学生对青海地区的少数民族有所了解,紧接着又出示了“花儿”的两层意思:一是当地人对小姑娘的称呼,把小姑娘称作花儿;二是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区的一种民歌体裁,曲调优美,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当学生们知道了这一意思后于是又对“花儿家乡”这一美称进行了理解:青海地区的人们每年在农历五、六月自发组织“花儿会”,并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参加花儿会,之后对歌、赛歌,在山野间不断地纵情放歌。当笔者讲述完这一民族风情后,学生就可以从歌词中体会到民族情感,从而以自己的理解方式去歌唱,在民族音乐中树立民族精神,体验作者民族情感的抒发。总之,民族音乐的讲述利于学生的民族精神的培养,拓宽了学生认知范围,对学生的成长具有一定的帮助。

3.2 引入国外音乐,树立文化意识

音乐不分国界,为了培养学生的全球化意识,音乐教材中也融入了一些国外音乐,目的是让学生们在音乐课堂中拓宽眼界,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而将立德树人教学任务在音乐教学中加以融合之后,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仅要讲述国外音乐,还可以对比中西文化的差异,让学生树立文化意识,进而客观地认识音乐,并在文化的影响下正确地评价音乐。例如,在学习《孤独的牧羊人》这一课时,笔者首先讲述了瑞士山歌约德尔的唱法。这是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区歌曲的特殊唱法,这种唱法的特点是在演唱过程中的中低音去用真声唱,然后突然用假声进入高音区,而且用这种方法迅速地交替演唱,一会儿真声,一会儿假声,形成奇特的效果。随后笔者又将类似的国外音乐进行了展示,如“home”“I have a dream”等,让学生意识到国外音乐唱法与国内的不同,并在文化的对比下不断地思考和分析文化差异给音乐学习带来的不同,同时还能够效仿这一唱法,提升自身的音乐水平。总之,国外音乐的引入丰富了音乐教学内容,让学生对文化的认知变得更加深刻,以此树立文化意识。

3.3 学习爱国歌曲,培养爱国精神

爱国歌曲的学习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在开展爱国歌曲教学时注意将歌曲的创作背景、创作目的进行讲述,并鼓励学生能够在歌曲的演唱中体验爱国情感,并培养自己的爱国精神,体现音乐教学的育人价值,将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得以落实。例如,在学习《东方之珠》这一课时,笔者在讲述這首歌曲时就对其中的内容进行了欣赏,并且从演唱者的角度分析歌词的意思,从而让学生理解歌词的意思。具体过程如下:首先,本单元是以“祖国统一”为主题开展的教学活动,是以“盼归”和“回归”为主线,从这首歌曲的歌词中可以认识到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沧桑和迷人的夜色,并且从拟人化的手段中感受到人们对香港的无限眷恋。整首歌曲中包含了复乐段结构,两个乐段中的第一乐句相对平稳,第二个乐段开始时是连续的同音重复,紧接着以八度大跳转入低音区。整首歌曲节奏紧凑,掀起了歌曲的高潮。尤其是“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这句话表达了炎黄子孙对东方之珠的无比热爱。从歌曲的欣赏中让学生能够通过自查资料获取与香港的相关知识,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总之,爱国歌曲的讲述将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得以呈现,同时也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3.4 完善教学评价,体现育人价值

教学评价是指引学生成长的关键环节,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策略。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时除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之外,还要对学生的道德素养进行评价,体现音乐教学的全面性,最终让学生能够在教学评价的指导下不断地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例如,在进行完《七子之歌》教学后,笔者采用多种形式实施了教学评价,首先让学生自评自己是否掌握了本首歌的唱法,是否能够独立演唱。其次让学生评价自己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最后让学生思考整个过程中自己遇到的问题以及不足。自评方式的开展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利于音乐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其次,笔者又让同桌之间开展了互评,互评的方式让学生从对方的身上进行反思,评价别人长自己的经验,进而拉近同学间的距离。最后,笔者又开展了教师评价,评价的內容不仅包括学生是否了解《七子之歌》的创作背景,是否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还包括学生是否把握歌曲中的五、六度音程,歌曲情绪以及格调,最后还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在本首歌曲的创作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怀,能够对祖国母亲充满热爱。总之,教学评价的开展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体现了立德树人教学任务的落实和实践,从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4 基于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音乐教学的成效

4.1 学生的文化意识得以培养

自从将立德树人教学任务在音乐课堂中加以融合之后,学生们从音乐课堂中对民族文化、世界文化以及中西文化的差异进行了了解,总结了不同文化下音乐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加积极地探究音乐知识,并树立正确的批判思维和认知能力,对音乐知识以及文化修养进行深入的探究,学生的文化意识得到了培养。例如,在学习《小巴郎,童年的太阳》这一课时,学生就对比了新疆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之间的不同,从歌曲中对比音乐情调,从感悟中反思音乐的创作异同,以此丰富文化认知,提升文化修养。

4.2 学生的道德品质得以培养

将立德树人这一教学任务在音乐课堂中加以实践之后,学生的爱国情感、民族信仰、文化修养、坚强意志、尊老爱幼、保护环境等美德都得到了强化,他们从音乐的倾听与欣赏中不断地提升自己,在日益熏陶中去纠正自己的行为,树立自己的品质,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例如,在学习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一课后,学生不仅树立了复兴中华的责任,还培养了爱国精神,希望能够通过个人的努力去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再如,在学习完“热爱地球妈妈”这一节课后,学生们意识到人类与地球之间的关系,并树立爱护地球的意识。总之,立德树人在音乐活动中的融合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了学生的优秀品质,是当下教学的趋势。

4.3 教师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立德树人下开展音乐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对课程标准进行研读,还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教学形式和内容进行调整,不再以成绩评价学生,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整体水平。再者,立德树人教学任务的落实让教师对德育教育的范围以及具体的实践活动进行了学习,并且结合音乐教学活动对此进行设计,找到契合点后加以融合,进而让教学内容和节奏变得紧凑且丰富。最后,立德树人下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让教师们对学生的了解更加深刻,对教学评价进行了优化,不再单一化和生硬,而是更加人文化。所以,教师在立德树人的落实中自身的专业能力得到了提升,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强化。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中融入立德树人这一教学任务,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认知,还让学生对德育素养的培养加以重视,能够利用音乐的学习提升个人的综合水平,最终体现艺术科学的育人价值。所以,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注意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对课堂教学活动及形式进行探究,并结合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最终完成素质教育的目标,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埭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