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育人价值与实现路径研究

2023-12-07 04:35袁卫华
知识文库 2023年22期
关键词:劳动能力课程

袁卫华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高校教育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而劳动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着重探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及育人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现路径。

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高校劳动教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实践教学、校园文化氛围、劳动体验活动。实践教学是重中之重,是实现劳动教育宗旨的关键,同时也是学生劳动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氛围则主要体现在校内岗位设立及生活习惯和社交礼仪的培养;劳动体验活动则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新时代下,高校劳动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关乎学生的个人素养和职业发展,更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高校需要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劳动教育的方式方法,完善劳动教育内容和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和更好的学习环境,实现高校劳动教育的长远发展。

1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劳动教育,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勵;一切创造,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励。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全社会都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懂劳动、爱劳动、尚劳动的理念,是新时代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要条件。高校劳动教育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精神理念,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实施好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是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高校劳动教育也需要不断进步和完善。在新时代下,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培养劳动素质,强化实践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依靠一代又一代勤劳、善良、勇于担当的中国人民经过坚持不懈的奋斗来实现。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党对我国教育事业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要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增强对劳动创造幸福的理性认知和实践自觉。高校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养成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好习惯。通过参加各类劳动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这对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1.2 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社会认同度

随着网络信息化快速发展,高校学生接触到的信息和思想是多元化的,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冲击。大学期间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成才的快速时期,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劳动教育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通过参加各种志愿活动和社会服务,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理解社会现状,提高自己的社会认同度,同时也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1.3 促进学术研究,推动学科发展

劳动蕴科学、助探索。高校可以将劳动教育与学科专业建设相结合,促进各专业学科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让同学们在劳动中掌握专业的技术技能,在劳动中探索各专业学科的知识,在劳动实践中加强专业学科理论研究,让劳动育人做到润物无声。高校劳动教育还可以促进学术研究和推动学科发展,通过劳动实践和社会服务,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和探索实践中的问题和难点,通过实践对理论进行验证和探索,推动学科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

2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

2.1 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精神

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实习等实践机会,学生能够参与到具体的劳动实践活动中去,获得实际的操作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从对问题的认识,到解决问题的行动,再到总结问题的思考,全方位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在实践中不断试错,在错误中成长,在成功中得到认同,从而培养出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2.2 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锤炼意志品质

劳动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认真学习,更要求学生学会吃苦耐劳,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在劳动实践中,学生会遇到很多的挫折与困难,这时候需要学生心态坚定,持之以恒地去克服问题,从而形成起独立自主、勇于拼搏的人生态度。因此,劳动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锤炼意志品质非常重要。

2.3 劳动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与协作能力

在劳动实践中,学生需要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因此,劳动教育能够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协作能力。通过和其他同学的互动、协作,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沟通、协调及领导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4 劳动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职业素养

高校劳动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专业和职业,掌握更多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竞争力。同时,学生在生产实践活动中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责任感、纪律意识等职业素养。

2.5 劳动教育能够传承和发展劳动精神

高校劳动教育的最后一个功能是传承和发展劳动精神。通过参与劳动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敬业、奉献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高校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培养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高校必须深入挖掘教育资源,结合社会需求,加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升高校劳动教育的功能,为学生成长成才打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3 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现状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不仅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高校育人的一项重要途径。通过劳动教育,我们能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锤炼意志品质、提高社交能力与协作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这些能力都将是学生们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因此,对于新时代的高校来讲,加强劳动教育、提高劳动教育质量,将会是高校育人的重要任务责任。目前,很多高校除了开设理论课程外,开展劳动实践教育主要采取了以下形式。

3.1 志愿者服务

积极推广志愿者服务,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状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比如,上海大学开设有“润物无声志愿服务队”,组织学生参加儿童关爱、环保等志愿服务活动。比如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班级学雷锋小分队,二是分团委学生会志愿服务小分队,三是校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通过三个层面的开展,将志愿服务活动覆盖到各年级、各班级、每个人。

3.2 社会实践

高校每年利用寒暑假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寒暑期去不同地方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挖掘第二课堂,加强实践育人。比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组织学生前往海南、云南等地进行地质实地调查和旅游科普。比如,江苏省各高校按照团省委通知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开展暑期和寒假实践活动,加强学生自我实践、自我锻炼、自我提高。

3.3 校园创业

各高校积极开展校园创业教育,校内创业实践基地建设,鼓励学生尝试创新创业,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体验创业过程,提升创业技能,形成创业意识提供实践环境。比如在校园内建设学生创业园、创业一条街、创新创业实训室等创业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比如,清华大学开设有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提供专业化培训、投资和孵化等服务,帮助学生创立企业。

3.4 实践科研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了解科研领域最新进展,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比如,华南理工大学开设有“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为学生提供科研实践机会和资金支持。

4 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劳动教育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在新时代的高等教育中也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当前高校劳动教育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加以深入的分析。

4.1 劳动教育的教育目标不够明确

高校劳动教育的教育目标并没有被明确地确定。很多学校重视与学生学习相关的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和全方位的人格塑造。劳动教育课程应该是培养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文精神和道德素质的培养。但是,由于劳动教育常常被人看作是技能教育的一种,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引导学生贯彻劳动精神,推动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认真地规划。

4.2 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高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往往不合理,课程设置不夠全面、较为单一、缺少针对不同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水平的差异性的教学设计。此外,缺少与实践相联系的课程,使得学生们不知道如何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实践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很多学校只开设了诸如“校园劳动与管理”之类的普及类课程。这样的课程无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到劳动本质,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劳动水平和整体素质。内容单一,培养学生的能力不足。

4.3 师资队伍不够强大

在多数高校,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存在诸多的问题,师资队伍不够强大,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高校中,还存在着讲授劳动教育课程时缺乏热情和积极性的教师,有些老师缺乏实践经验和人文素养,而且工作热情不足,加上现实经济条件限制,劳动教育也很难得到适当的支持。

4.4 实践环节缺乏实际操作

很多高校的劳动教育课程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的讲解,缺乏实践的具体操作。这样的教育,对于学生了解到准确的劳动本质和提高实际劳动水平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另外,高校的劳动教育教学环境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设施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用工环境可能缺乏安全保障,许多学校的实习基地也无法满足实际需要,从而使实践环节显得缺乏足够的实际操作。

4.5 缺乏行业的紧密结合

现阶段,高校劳动教育还缺乏与实际行业的紧密结合,大多数劳动教育课程只是一个普及性的课程,无法走近实际生产环境。校企双方缺乏有效沟通,难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利益不均衡,企业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很难获得实际的培训和实践机会。合作项目设计不合理,无法满足双方的需求和目标。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企业难以满足自身对的实习生和员工的需求。校企合作缺乏长期规划和战略性思考。

5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育人的实现路径

5.1 明确劳动教育目标

高校应该明确劳动教育的目标,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其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以及增强其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只有掌握了目标,才能更好地制订实施办法。

(1)开展专题研究。高校应该组织有关人员开展相关问题的研究,分析学生现阶段的需求,进一步调整劳动教育的目标。

(2)落实劳动教育的具体内容。高校应该制定具体的劳动教育内容,使学生在校内能充分接触到实际工作,并通过实践,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注重实践环节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真实的生活情况。

(4)评估劳动教育成效。高校应该对劳动教育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在学生的实际工作中,他们是否能够合理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以及是否为社会和行业做出贡献等方面进行评估和总结,为后续的改进提供依据。

5.2 重新规划劳动教育课程设置

(1)重新审视和规划课程设置。课程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与重要载体,高校应以课程为主阵地,可以组织相应的工作组,重新审视和规划劳动教育课程,以确保课程设置能够满足学生实际需求,推动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落地实施。通过设置课程目标、精选课程内容、创设丰富体验情景推进开放共融式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不断完善和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增加实践学习的机会。

(2)与社会建立紧密联系。高校可以与社会建立紧密联系,借助社会资源,丰富和拓展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了解行业、了解职业生涯规划。

(3)加强评估监测。高校可以加强评估监测,对劳动教育课程进行持续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的课程设置,以达到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的目的。

5.3 加强对劳动教育师资的培训

高校可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教师的劳动教育意识和能力,推广劳动教育的最新理念和方法,让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参与劳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开设定期的劳动教育师资培训课程,邀请行业专家和经验丰富的校内劳动教育师共同授课,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素质。

(2)建立劳动教育师资培训机制,引导教师加强自主学习和探究,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反思思考和创新。

(3)通过举办劳动技能比赛、工程设计大赛等活动,鼓励教师参与实际工程实践和项目研究,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

(4)建立劳动教育精品课程库和案例库,整合优秀课程和案例资源,帮助教师提升课程设计和教学质量。

(5)加强对劳动教育师资的考核和评价机制,提高劳动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鼓励教师努力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水平。

5.4 改善劳动教育教学环境

(1)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提供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

高校应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包括劳动教育在内,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工作的需求。高校应该提供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如工厂、企业实习机会、创业平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讓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社会、职业及他们所将面对的工作环境。

(2)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应该构建出对劳动教育教学环境有益的校园文化氛围,如课堂互动、讲堂讲座、社团活动等。通过这些,学生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劳动教育,激发他们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是未来社会所必需的素质。为此,可以通过设计等项目式教学,使学生充分受到开放式实验或者实践锻炼,提升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也可以适时地组织学生开展团队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3)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和指导

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劳动教育的意义,培养其意识和能力,做好职业自我定位,为未来的就业和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需要了解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增强职业形象的意识。此外,还需要加强文化自觉,让学生了解文化价值观、人文素养等,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同时将基础技能与人文素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具备技术技能和人性思维的能力。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机械加工的基本技能,了解材料的特性、制造过程、成本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需要考虑环保、工作安全等因素,使得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自己的技能和思考能力。

5.5 加强劳动教育方面的校企合作

(1)加强校企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双方合作方向与目标一致。

(2)建立双赢的合作机制,确保学生、企业的利益平衡,并制订权利和义务明确的协议。

(3)制订科学合理的合作项目计划,明确项目目标和任务,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4)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增强企业对学生的认可和接受度。

(5)制订长远的校企合作规划和战略,重视可持续的合作关系,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和长期性协议。

除此之外,新时代劳动教育育人的实现路径还需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技能素质与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和文化自觉等方面。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了,才能更好地为新时代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6 结论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要求劳动教育教学质量,同时还应该更多地推动社会化劳动教育,营造良好的劳动氛围和文化氛围,建立更加完善的学生劳动实践平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职业规划的确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校劳动教育的宗旨,为中国建设贡献更多更好的人才。

要进一步发展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必须强化学校和社会的合作,发扬劳动精神、创新创造的社会氛围;要加强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深化劳动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自我参与和自我管理,提高学生的劳动责任感和积极性。最后,高校劳动教育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关注国家和社会,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本文系2023年度钟山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育人价值与实现路径研究”,序号:3。

(作者单位:钟山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劳动能力课程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热爱劳动